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莫里哀传价格 > 第2部分(第1页)

第2部分(第1页)

但是,这些困难和障碍对这一群勇敢的青年,特别是对有着坚强意志的莫里哀来说算不了什么。没有剧场和资金,就由莫里哀出面东跑西借;没有剧目,他们就排演当时著名剧作家高乃依的最新剧本;缺乏演出经验和技巧,大家就勤学苦练。因此,他们终于在1644年,连续演出了许多剧目,并且由于玛德隆?柏扎尔个人表演的成功,剧团还获得了不少观众的好评。这样,就大大鼓舞了莫里哀从事戏剧事业的热情和信心,他简直高兴得快要疯狂了。

尽管如此,光耀剧团的收入还是极有限。到了这一年底,剧团已经是债台高筑了。为了减少开支,他们不得不迁移到一个极为简陋的剧院去演出,然而这并没有使他们的经济情况有所好转。1644年,剧团从7月份起就入不敷出。9月份,剧团开始瓦解,旧债未还又借新债,常常是借新债还旧债。玛德隆家的房子已经抵押出去了,不得已又抵押了一次。尽管现实是残酷的,但是莫里哀和他的朋友们并没有失望,他们相信一定会成功。

莫里哀传     ?14?

第二年(1645年), 由于无法偿付供应剧团蜡烛的商人的欠款,负责“外交”工作的莫里哀被捕入狱了。他刚被保释释放两天,又被一个供应剧团衣饰的商人送进了监狱。这时,许多不能共患难的团员便纷纷离去。而玛德隆?柏扎尔早就为剧团弄得倾家荡产,无法解救莫里哀。最后,还是依靠父亲约翰?波克兰的帮助,莫里哀才被赎出监狱。在这之前,约翰?波克兰就曾几次帮助儿子解除债主的围攻。他的目的是想以此感动莫里哀,使他抛弃戏子这个“卑贱和倒霉的职业”。 当初,莫里哀放弃了御用装饰师一职的继承权,请父亲让弟弟继承这一职务。父亲没有马上向国王请求这种变动。他似乎仍然为长子保留着改邪归正的退路,一旦儿子碰了壁,他还可以获得一份毫不逊色的差事。的确,直到1654年,年轻的让在接替父亲料理商务时,才取得了这个御用装饰师的头衔。当让于1660年年仅36岁去世时,莫里哀取回这个头衔,并保留下去。莫里哀去世后,他的灵柩入土时,身上盖着御用装饰师的棺罩。

坚强的莫里哀虽然遭到种种打击和失败,甚至亲眼看到这年秋天他呕心沥血组建的剧团最终垮台了,但他的理想和决心却丝毫没有动摇。出狱不久,他又和具有同样坚强意志的玛德隆?柏扎尔等少数朋友研究决定了新的行动计划,他们用更大的勇气和毅力重莫里哀传     ?15?新踏上了坎坷不平的戏剧道路。

莫里哀传     ?16?

二、流浪外省十三年

1645年秋天,莫里哀和患难与共的玛德隆?柏扎尔一家共同商量,如何度过难关,继续努力,完成理想的戏剧事业。这时,老演员查理?杜非朗领导的流动喜剧团准备离开巴黎,到外省去巡回演出。莫里哀和他的朋友们认为,也许这条路子能开辟新径,便决定一起加入这个剧团。

从1645年秋天到1658年10月,莫里哀和他的伙伴们在外省整整流浪了13年。这13年,对莫里哀来说是一个生活体验和艺术训练的大学校,他在这一阶段所形成的思想立场和艺术经验,对他一生的创作都有着巨大的影响。这一时期,他走遍了大半个法国,这在法国古典诗人、作家中还是少有的。

莫里哀在外省的流浪生活是他24到36岁时期,正如拉布律耶尔在《论人》一书中所说 :“谁要是投身到人民大众之中或者到外省去走走,只要他有眼睛,就很快会有新奇发现。他在那儿能看到他没有想到过的新鲜东西,他不可能有一点儿怀疑;他通过经常不断的体验,逐步加深对人类的认识;他能计算出大约在多少个不同的方面,人是令人难以忍受的。” 的的莫里哀传     ?17?确确,莫里哀在此期间积累了许多宝贵的资料、观察记录和艺术经验。一长串各式各样的人物在他眼前掠过:达官显贵、贵族和小贵族、乡绅、以在市政府里任职而自豪的市民、大小城市中傲慢的女人和女才子、商人、法官、店主、农民……他能够始终自如地向国王提供节日庆典上的娱乐节目;当收入下降时,他能为自己的剧团十分迅速地写出剧本;这是因为在他的头脑里或笔记中,存有大量的提纲、草稿、计划、一些试演过或未曾试演过的滑稽片断。此外,还存有一些舞台动作和表演的草图以及由观众的某个反应启发的、就在舞台上感受到的表演节奏。他多产的秘密就是这个存放在内心之中的取之不竭的剧目库,每当需要充实剧情,搞些新的噱头和高潮时,他那戏剧的想象力就到内心的剧目库中去汲取营养了。莫里哀的想象力出奇地发达,并不断得到外界事物的补充和刺激。在外省的十三年流浪生活赋予他认识真理的本领,不容置疑的是,在同外省居民的接触中,根据他的所见所闻,他锻炼并加强了自己的幽默讽刺能力。

杜非朗剧团离开巴黎后,主要在法国南部及中部一带活动。剧团主要是在农村集市和小城镇演出,观众主要是农民和下层市民。17世纪的法国,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巩固,宫廷里穷奢极欲,上层统治阶级过着豪华的生活,但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对广大农民的莫里哀传     ?18?残酷剥削的基础之上的。当时法国共有1900万人口,农民占3/4, 他们过着贫苦的日子。宫廷的挥霍、教会的压榨、官吏的贪污,再加上连年的战争,使农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非人的境遇逼得农民铤而走险,因此17世纪法国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没有停息过。法国南部虽说稍微安定,但是,广大农村濒于破产的情景同样不堪入目。

莫里哀在巴黎不可能看到、甚至都不可能想象到农村的这一切,这样的情景自然不能不对他的思想产生深刻的影响。

流浪剧团在外省的遭遇也是非常悲惨的。剧团出发时,演员们都挤在一下雨便漏的篷车里,坐在装戏服、内衣和家具的木箱上。扑扇着翅膀的鸡也装在同一辆车内,车里发出阵阵腐肉和陈面包的气味,这是由于常常要带着数天的食物和数月的演出用具。男演员几乎总是步行。上坡时,女演员也下车步行。路途不安全,自从黎士留红衣主教和国王路易十三逝世以后,战争又起,强盗拦截行人,往往抢个分文不留。不管是法国兵还是西班牙兵,他们想要什么就必须给他们,为了讨好他们,让他们走开,还要给他们演出。路途遥远,马匹跌伤,车轮损坏,河水猛涨,许多困难折磨着他们。天色晚了,得找个地方过夜,他们走到邻近的农家。农妇一看见他们就喊 :“喂!一群流莫里哀传     ?19?浪汉!快看好咱们的鸡!” 他们经常住在农夫的谷仓里。在冬季,天寒雪飘,他们往往互相依偎着,在车里过夜;在夏天,有时他们就睡在草垛里。每到目的地,又要去找当地的行政官以及警察,请他们批准演出。如果允许演出就要寻找场地,要预先付钱、打扫、洗刷、搭台等等。衣服刷干净,舞台布置好,这时本地教士跑来了,嚷嚷道:“来了一帮戏子!倒霉!”然后这个教士就会赶紧跑去找警察、 贵族、总督, 演员们经常是被迫当天就开拔走。演员们质问道 :“我们人困马乏,无衣无食,上哪儿去呀?到下一个城市,足有三天路程呢。” 教士则回答说 :“那你们跟大家一样干活吧,那样就会有饭吃啦。我们这里不需要懒汉和坏人。” 演员们只好重新上路,跟在那些实在拉不动东西的牲口后面。到了上坡时,他们还得推车。他们就这样挨时度日,往前赶路,如果没有钱就要饿肚子。

杜非朗是一位老演员,多年来为波尔多总督艾贝尔农公爵当差。公爵每年给杜非朗一笔钱,叫做年金,让这个剧团每年为他演出若干场。其他时间,剧团只好在附近城市演出,以维持生活。当剧团团长不容易,什么都要知道,什么都要过问。既要管马匹车辆,又要防盗贼和大兵,还要应付行政官员和警察局长、贵族老爷和教堂教士,还不能忘记剧场和金钱、男服和莫里哀传     ?20?女装,不能忘记一天三顿饭,最后还要关心那些难伺候的男女演员,必须给每个人分一个角色,并且要让他们接受,然后让演员学会台词,再上台排演。假如仅是这些,杜非朗还对付得来。可是经常是不知演什么好。可以给贵族老爷们和大城市里几个富有资产者演一些悲剧,但是这些剧目不适宜在小城市里演,更不可在乡村演,至少不可常演。在法国,真正的喜剧已经被遗忘了。人们只知道闹剧:脸上涂红抹白,儿子、女儿、妻子、受骗的丈夫一窝蜂涌上,这些人用棍棒厮打、摔倒、转动眼珠、呼扇鼻子、摇晃耳朵,最后被人装进麻袋。台词根本就没有书面记录,每个演员凭着老套路都知道该说些什么,不幸的是观众也知道。到最后,能付钱的人寥寥无几。在大城市里也如此,所以杜非朗剧团无法在波尔多久留。人们可以在芒斯、南特、阿尔比、卡尔卡森、贝兹那等城市遇到这个流浪剧团。返回波尔多时,如果那位公爵老爷能如约付钱,如果大家能够重新找到工作和住所而没有让另外一个剧团抢走地盘,那么作为这个剧团的团长就算走运了。

杜非朗很快发现莫里哀比他更会同世上的权贵们打交道。这个年轻人,严肃,有礼,讨人喜欢,他还是一位优秀致辞人,戏剧开演前先由他向观众介绍演员和剧情。他甚至不时写一些短小闹剧,他写的这些莫里哀传     ?21?小戏已经不同于通常演的那种闹剧。有一天,大约是1650年,艾贝尔农公爵离开了波尔多。剧团失去了靠山。怎么办?杜非朗向众人询问。莫里哀建议去贝兹那城,说 :“我听说孔蒂亲王要路过那里。我和他都在同一所学校里上过学。不过他比我年轻多了,而且又是亲王,因此,我从来没有同他讲过话。不过他总不会天天遇到当演员的老同学吧。也许我能使他对我们发生兴趣?”柏扎尔一家人高呼 :“巴狄斯特万岁,我们走吧!” 杜非朗这时说 :“朋友们,我上了年纪。如果你们允许,我要留在剧团里并作为你们的一个成员随同你们去贝兹那。不过要由莫里哀来率领你们去。他已经比我更懂世故。请相信我,如果有谁能使我们解脱困境,带领我们有朝一日回到巴黎,这个人就是他。”

莫里哀以其威望博得剧团成员的拥护,接替了杜非朗的位置。从此,莫里哀不但是演员,而且成了剧团的领导人。莫里哀又重新启用了“光耀剧团”的名字,他以里昂作为剧团的固定住所,经常率领剧团到别的地方去作短期公演。莫里哀很快表现出他的卓越的活动能力。他一方面与政府当局、与各种社会势力打交道,为剧团的演出活动排除障碍。大约就在莫里哀开始担任剧团领导人的前后,由于莫里哀的努力钻营,还给剧团挂上了一面亲王的旗帜。这样,他们仗莫里哀传     ?22?着法王兄弟孔蒂的招牌,减少了社会恶势力对他们的无理刁难和压迫。另一方面莫里哀开始着手考虑剧团的长久大计。他感到一个剧团如果总演一些普通的剧目,没有自己的特色,那是办不好的。为此他决心解决剧目问题。他曾几次去巴黎寻找好剧本,可是每次都是失望而归。

在外省流浪的十三年,莫里哀不但了解了社会和人民,而且在此其间,他广泛学习民间艺术和人民的艺术欣赏习惯,并从中发现了自己的真正天才。从前,在巴黎光耀剧团的时候,他是专门扮演情夫角色的。其实,他扮演这种角色,既没有内心的激情,更不具备外表条件,因为他长得又高又瘦,大嘴厚唇,黑眉宽鼻,棕色脸,这在法国人中显得有些奇异。所以,莫里哀早期的表演很不成功。在流浪剧团他改为专演喜剧中的滑稽角色。自从扮演这种角色以后,莫里哀的戏剧艺术便突飞猛进,他的声誉也就一天天高起来。

莫里哀在外省时有许多逸闻趣事。在贝兹那时,莫里哀长时间呆在理发师热利的铺子里。他在那儿静静地、聚精会神地——他作为一个“静观者”——观察那些顾客,听顾客们在刀剪声中或在等待洗头和刮脸的空隙中聊天。

在巴黎和法国南部的流浪演出的经验使莫里哀深深懂得,剧团要得到发展,必须有自己的剧目。他决莫里哀传     ?23?心自力更生,自己为剧团编写喜剧剧本。当时的法国时尚高雅,重视悲剧,看不起喜剧,更看不起闹剧。一般人都认为那种东西不登大雅之堂。莫里哀最初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在巴黎参加剧团时,希望自己成为悲剧演员。加入流浪剧团后,起初也是演悲剧。后来,莫里哀广泛地接触了流行在法国民间的闹剧和意大利即兴喜剧。这种戏只有演出提纲,没有固定的脚本,演员演出时即兴编词,主要演员一般都戴面具,人物有定型,情节有套路。意大利即兴喜剧有比较高的艺术技巧,在当时欧洲各国风靡一时。法国闹剧用滑稽戏谑的情节,插科打浑的手法来表现世态人情,风格粗犷泼辣。这种戏当时在巴黎已经衰落下去,在外省却相当流行。莫里哀在外省流浪期间,通过学习这两种戏剧,掌握了喜剧艺术的技巧。

莫里哀把法国民间闹剧和意大利即兴喜剧结合在一起,剧情模仿闹剧的滑稽性,脚本只有散文形式的提纲,演员可以在演出时即兴编词。这些脚本一般短小精悍,生动活泼。当时,莫里哀写了许多独幕剧,但这些剧本大都失传了。只有两部五幕诗体喜剧流传下来,这就是1653年和1654年分别写成并上演的《冒失鬼》和《情仇》。 这两部喜剧的取材及表演手法都是来自于民间,是他深入群众生活的收获。这两部喜剧,内容清新,情节也非常紧张。《冒失鬼》莫里哀传     ?24?是莫里哀在外省所写的剧本中流传至今最早的一部。剧情发生在意大利,仆人玛斯加里尔拥有无穷无尽的智慧,号称“骗子大王 ”,为了帮助主人筹备一笔巨款去赎回其钟爱的女子,他想出了一连串的办法。他的计谋每次都被莽撞的主人破坏,但他的新招还是层出不穷。他帮助主人并不是一种奴才的忠心,而是为了显示自己才能超群,表现一种自尊心和自信心;相比之下,贵族人物和资产阶级的人物都显得愚蠢无能。

《冒失鬼》于1653年1月上演,莫里哀亲自扮演玛斯加里尔,这部戏的成功超出了莫里哀和剧团人们的期望与想象。在里昂初次上演之后,观众便蜂拥而至奔向售票处。曾经有这样的事:两个贵族在拥挤时吵了起来,吵得很凶,甚至进行了决斗。当时里昂还有一个名叫“米塔拉”的流浪剧团见状,便认为自己的好日子已经过去了,干脆关门解散了。“ 米塔拉”剧团的一些优秀演员纷纷投奔莫里哀的剧团,从而大大壮大了莫里哀剧团的实力。特别是来了两位出色的女演员:德?布里和苔莱扎?玛尔吉扎。德?布里是位杰出的演员,擅长演情妇角色;苔莱扎?玛尔吉扎的美貌和舞姿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每次出场,都把男人们搞得晕头转向,甚至莫里哀也曾为她痴迷过一段时间,不过很快迷途知返,恢复了与玛德隆?柏扎尔的亲密关系。玛尔吉扎是无与伦比的悲剧和舞莫里哀传     ?25?蹈演员。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