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女屠夫杀猪匠 > 第一百九十三章 杀人立威(第1页)

第一百九十三章 杀人立威(第1页)

次日天刚蒙蒙亮,晨雾还未散尽,武安君便带着苏符、张伯礼二人,前往建康城中的谢家与崔家。这两家在本地根基深厚,府中主事人听闻是淮北观察使亲访,早已身着正装在府门前等候,拱手迎客时礼数周全:“武大人远道而来,一路辛苦,快请入内奉茶。”

厅堂内茶香袅袅,武安君不绕弯子,开门见山说明来意,直言三州之地缺粮严重,需要他们鼎力相助。有了谢必安跟崔思退的首肯,家中早已得到消息,自然表态全力配合,稳定地方粮价。

随后三人转道建康府衙,知府夏侯耀与通判谢必究早已接到消息,亲自在衙门口迎接。武安君的从四品官衔在人才济济的临安或许不算起眼,但在地方上已是手握军政实权的“大员”。

更何况他还掌控着刚收复的淮北三州,二人不敢有丝毫怠慢,引着他们入厅后,连忙表态:“武大人为三州百姓奔波,我等岂能不配合?采购粮食之事,府衙会出面协调所有事宜,保证苏、张二位幕僚行事顺畅,绝无阻碍。”

事情敲定,武安君便让张伯礼与苏符留在建康——各留一匹战马供他们出行,方便对接粮商与府衙;自己则带着李采榛快马加鞭北上,直奔唐州。三州刚定,人心未稳,还有太多事等着他拍板,半点耽搁不得。

一路疾驰间,武安君已在心中将三州官员布局梳理得清清楚楚:邓州刚经历战乱,最为混乱,必须派信得过的人坐镇——他决定调泌阳县令苏晋任邓州知州,苏晋务实能干,又是最早投靠他的官员,做事让人放心;等苗正雨送葬归来,便任邓州通判,二人一主一辅,正好能牢牢掌控邓州局势。

蔡州则由原遂平县令费珉任知州,费珉土生土长在蔡州,熟悉当地风土人情,再加上确山县令徐向远从旁协助,足以稳住局面。唐州作为根基,自然由他亲自坐镇,居中调度三州军政、粮草。

至于张伯礼与苏符,等他们完成建康的粮食采购,便委以蔡州、唐州通判之职——二人暂无官身,通判虽只是正八品(三州人口虽多却远离中枢,这个品级既不扎眼又合身),却有权插手刑狱诉讼、监督地方官员,既能让他们历练实务,又能帮自己盯着地方动静,避免暗生乱子。

行至半途,武安君又临时调整安排:抽调一批精干人手,让李采榛带领,先护送苏晋去邓州摸清当地人口、耕地情况;他则改道北上汝州,等谭良弼把冷碑等人送来——辛表程之死,冷碑临阵脱逃是直接诱因,这笔账必须算清楚,既告慰辛表程在天之灵,也给襄阳军旧部一个交代。

刚抵达鲁山,郭进就带着几名亲信急匆匆赶来。海棠已安全抵达大盘山,可他自己的前程还悬着,见了武安君,脸上难掩急切:“武大人,不知我后续……”

武安君看着他,缓缓说道:“郭大哥,我打算行书吏部,举荐你任邓州防御使,你看如何?”他心里清楚,把郭进编入唐州军会引起其他将领忌惮——郭进骁勇善战,早已闻名,若归入唐州军,难免有人担心被分权。

而防御使麾下多是守城厢军,编制、后勤补给都依赖兵部,在外人看来,这更像是“安置辛表程旧部”的折中安排,而非壮大自己势力,能减少不少阻力。

郭进闻言,眼睛瞬间亮了,声音都带着激动:“当真?末将谢过大人!”他如今只是从六品的昭武校尉,防御使是从五品,这可是连升两级,还能手握邓州城防实权,对他而言已是天大的机缘。

“邓州如今百废待兴,还需有人稳住秩序。”武安君话锋一转,说出了真正目的,“你可先率麾下两千精锐入邓州,安抚百姓,清剿流寇,待苏晋到任后,再协同打理城防。”他要的是郭进麾下的精锐战力,至于剩下的数千人,可随襄阳军返回襄阳,既不浪费兵力,又不得罪襄阳军旧部,算是一举两得。

郭进略一迟疑,面露难色:“只是……辛大人的仇还没报……”襄阳军将士愿意暂时听令,本就是因为武安君承诺要为辛表程讨公道,如今冷碑还没处置,他怕麾下将士有怨言。

“放心,朝廷已有公论,冷碑及其部众,定会交给我处置。”武安君语气笃定,眼神锐利,“最多这几日,谭良弼就会把人送来——按和议,汝州要还给北元,襄城是北元收复的第一站,他在汝州多待一天,风险就多一分,耗不起的。”

随后,武安君立刻提笔写了一封信,派人快马送往郾城,令唐州军步兵营与辎重营:将郾城、舞阳一带的粮食、物资全部装车运回西平、方城,连百姓也一并转移——不留一粒粮、一个壮丁给北元;原郾城县令刘启源调任西平县令,负责协调西平、方城两县吸纳流民,实在安置不下的,再由三州其他县分流接收。

至于鲁山、叶县,他干脆放弃——两地人口早已被谭良弼搜刮一空,只剩一片荒芜的耕地,正好丢给北元,算是给他们挖了个“包袱坑”——等唐州军一撤,汝州百姓没了依靠,必然往北元境内逃荒,北元接手后,光是安置流民就要头疼许久。

果然,武安君到鲁山不过两日,谭良弼就派心腹卞正南押着冷碑一行数十人赶来。谭良弼在汝州搜刮了不少金银财物,急于撤离把东西运回去,冷碑这群“烫手山芋”,自然成了优先舍弃的对象。

“卞将军,回去告诉谭将军,明日一早,我唐州军便撤回方城,把道路让出来。”武安君看着卞正南,语气强硬,“但兴化军需从邓州南下返回襄阳,沿途不得扰民,若是敢劫掠百姓,本官定在朝堂上参他一本,让他吃不了兜着走!”辛表程之死,兴化军提前撤离有很大责任,他绝不会让兴化军再祸害刚安定的邓州。

卞正南连忙陪笑道:“武大人放心,我家将军说了,路上定然秋毫无犯。”兴化军如今满心想的是回襄阳分赃,早已没了搜刮的心思——更何况邓州早已被他们刮得一干二净,也没什么可抢的了。

“如此最好,送客。”武安君一摆手,懒得再与他寒暄——他对兴化军,本就没什么好感。

卞正南一走,冷碑顿时慌了,“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武大人,小人知道错了!小人愿带弟兄投效您,做先锋、上战场,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求您饶我一命!”他知道武安君是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可不会心慈手软。

武安君冷笑一声:“辛大人就是被你坑死的,我岂会再用你这种临阵脱逃之辈?来人,把他吊在城门上,再派人去叶县,请郭进、贺宽、徐修远、谢永思几位将军前来观礼!”他要借冷碑的人头,为辛表程报仇,更要为自己立威——想吞并襄阳军精锐,必须让所有人知道,他武安君说了算,敢犯事的,绝没有好下场。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