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新边城浪子 电视剧 > 再来镇3(第1页)

再来镇3(第1页)

再来镇总体上来说是一个东西长南北短的不规则地盘。南面是野山,据说几乎所有的野兽都生活在这个野山里面。只要野山里面没有吃的,或者是遇上了什么事情,野兽就会光顾再来镇。每一次野兽攻击再来镇,再来镇的人就会有死伤,再来镇最大的苦难是吃的问题,第二大问题就是野兽的问题。每一次野兽攻击村民,老百姓就会被吃或者是被伤,如果被吃的话就会连埋葬费都省了。如果伤得重的话,大家没有钱请人治病只好任由这个人等死。一些伤重的人为了不痛苦,请愿别人早点了结自己。

其他三面都是沙漠,但是沙漠之外不一样。向西的沙漠出去一样是沙漠,就算再往西一直走下去,除了沙漠就是高山,几乎没有出路。向东走的话,沙漠之外就是一座大山,翻过大山就是原来的边关。如今这个地方不但是蒙古人的地盘,而且是蒙古人抓捕汉人当奴隶的地方。谁要敢去这个地方的话,不是死在蒙古人手里,就是终生被蒙古人奴役。向北过了沙漠,就是一个绿洲,过了绿洲之后的沙漠,这里就是中原通往西域的第一站。也就是说只要通过再来镇向北走的话,只要一路顺利就可以进入古丝绸之路。也就是说再来镇是一个天然的丝绸之路岔路口,是一个走私的好地方。

再来镇的秘密起初几乎没有人知道,就连再来镇的居民也不知道这个秘密。直到十七年前的一天,一队商队的出现改变了再来镇的未来。据这个商队的老大也就是老板自己述说,他的经历十分精彩和刺激。也因为他的发现,才让大家知道了再来镇向北通往西域的秘密。

这个老板曾经是一个逃兵,一个明朝的现役士兵。在他和他的商队出现在再来镇的那一年之前的十三年,也就是老郭讲故事的三十多年前。明朝和蒙古人发生了一次激战,明朝不但损兵折将,而且失去了不少的土地和地盘。当时明朝的军队实行军户和屯兵制度,也就是每一个士兵家里必须至少一个男丁当兵,这户人家算是军户。而且军户不但不能擅自离开自己的地盘,国家和军队划归他们一块土地。士兵和士兵家属靠屯地养活自己,国家和军队很少发放军饷给士兵。

因为蒙古人占领了士兵的地盘和屯地,导致士兵和士兵家属无法生活。许多士兵和士兵家属不得不离开军队,按照他们的说法是自谋生路,按照军队的说法,他们就是逃兵。军队也好,朝廷也好,对待逃兵和逃兵家属是十分严格的,所以逃兵不敢自首。一些士兵和士兵家属一路流浪,来到了这个三不管的再来镇。

因为他们不敢公开贱人,因为他们几乎没有什么财产,所以他们无法在再来镇生活。当时的再来镇不但十分排外,而且都觉得外人都不是好人,他们不愿意让这些逃兵和逃兵家属留在再来镇。为了活命,为了找一块自己的家园,逃兵和逃兵家属只好继续流浪。

因为离开再来镇还有好几条路,他们是从东面进入再来镇的,所以她们需要分三路离开再来镇。一些老人不舍得自己的家园,自愿从东面会自己的屯地碰运气。据说这些老人不是成为了蒙古人的奴隶,就是被蒙古人杀了,甚至于有人被蒙古人杀了吃了。往西走的人翻过了沙漠又是沙漠,走过了沙漠是高山,最后全部死在了向西的路上,没有人走出去。因为他们是军人,他们在路上留下了许多军人才知道的记号。后来成为老板的逃兵曾经派人去寻找往西的战友,回来的人不但找到了他们的骸骨,

而且带来了一路上的信息。老板告诫后人,再来镇往西没有活路,一定不能从再来镇往西出去。

往南走的人,进入山区之后,不是被野兽吃了,就是成为了在山林里面走不出去的野人。据说这些野人为了躲避外人,彻底把自己变成了野人。宁愿和野兽一起生活,也不愿意和人类生活,过上了野蛮人的日子。据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个地方依然有野人存在,据说它就是他们的后裔。

往北走的人,其中就有这个后来成为了老板的逃兵。他们历经千辛万苦走出了沙漠和绿洲,来到了西域。先是给当地人当伙计,然后有了资本之后做小生意,有了一定实力之后,他们想着回家看看。一些人走丝绸之路,不是遇上强盗被抢被杀了,就是被一路上的国家和游牧民族杀了。还有一些人就算来到了边关,因为边关封锁无门而入,只好原路返回。只有走再来镇的这一路人,不但走完了,而且完全走通了。他们带来的香料和玉器,为他们带来了巨大的财富。除了一些意志坚定的人,一定要在家里陪伴自己的家人之外,绝大多数的人为了眼前的利益,决定继续走这条充满危机的道路。

世上没有永远的秘密,再来镇往北可以通往西域,这个秘密不光被再来镇的居民知道了,也让更多的人知道了。不光再来镇的年青人参加了冒险之旅,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再来镇,然后往北进入了走私之旅。虽然每一次出去的人多,回来的人少,但是带来的利益依然让所有的人眼红。后来导致再来镇只要走得动的人几乎都参与了走私之旅。

当再来镇的居民回来后,绝大多数的人不再外出,不再走走私之旅。他们更加珍惜家人和自己的性命,但是他们阻拦不住更多的人走私之旅。他们只好在当地做一些生意,卖给将要走上不归路的人一些生活必需品。虽然价格真的有点贵,但是在一些时候真的能够帮助这些人。比起每一条生活的生命,这些钱真的不算太贵。

官府阻拦不住大家,更加不会堵死这条唯一的通往西域的道路。官府在再来镇建立了一个临时哨所,名义上是保护再来镇的安宁,其实是在这里收税。既然走私之旅可以获得巨大的利益,上交一些税收很正常。商队为了花钱买平安也好,为了不和官方彻底翻脸也好,都愿意交税。哨所只向商队收税,再来镇的居民和商户不用交税,再来镇的居民才没有和这些哨所的人闹翻。

明朝的第一个皇帝是朱元璋,他是一个穷苦人出身,也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穷人皇帝。他的家人几乎都是饿死的,所以深知老百姓的疾苦。当他当上皇帝之后,第一个命令就是减轻老百姓的苛捐杂税。虽然朱元璋比较痛恨商人,但是朱元璋也知道商人是永远不能杀光的。他一边安抚农民,一边需要稳定商人。他告诫后人最经典的话就是“无农不稳,无商不富。”意思是天下没有种地的人的话,国家就不会安稳,没有做生意的人的话,国家就不会富强起来。

朱元璋亲自制定了税收比例,农税是三十税一,商税是十五税一。也就是说农民的税收是所有的收入的三十分之一;生意人的税收是总营业额的十五分之一。这个税收不是很高,而是特别的低。按照这个比例的话,天下的农民和生意人日子都会好过不好。只可惜这个比例一开始就没有彻底被下面的人遵守过。虽然朱元璋几乎每一年都要杀死一大批不遵守法规的官员,但是这个命令依然不能彻底贯彻下去。

明成祖朱棣当了皇帝之后,为了缓和矛盾,将税收比例提高了一些。农税由三十税一,改为二十税一,商税由原来的十五税一,改为十二税一。但是官员依然觉得税收太低,一些地方衙门擅自将一些苛捐杂税算上,老百姓的日子依然不好过。

到了如今朝廷明面上的税收依然是农税二十税一,商税十二税一。但是实际上的税收远远高于明面上的,农税是好地十税一,良地十二税一,差地十五税一。商税分为对外和对内两种,对内就是做国内生意的,一律是十税一;做国际生意的,长期正规的商队是五税一,临时的,或者是非正规的商队,是三税一。像再来镇这种高利益走私之旅的,税收高达二税一。也就是说商队上报的货物的价格一半要上交税收。这种税法在内地或者是正规商队是绝对做不到的。但是对于再来镇这种走私生意,利润是成本的五到十倍的商队,这个税收不是太高。交了税就等于合法了,至少在明朝地界不算是走私的,商队觉得这么做合算。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