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蛮和南蛮应该有往来,所以让武陵蛮去南蛮那边收集情报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果南蛮直接选择归顺那当然好,可以省却很多事,但要是不肯臣服,那后面必定要派大军征讨。
孙家的领地内,是绝对不允许其他势力存在的。
至于曹操和袁绍,先让他们打着吧,甚至看到谁落入下风了还需要支援一下,不管是粮草还是兵力。
当然不是出兵参战了,而是派些海船去海岸线转悠一圈就行。
他们二人僵持越久,对孙家越有利。
如果他们二人谁打败了对方,占据七州之地,可也就是实力暴涨了。
所以才要做好支援的准备,估计多数还是要支援曹操的机会比较大一点。
孙策一方大军西进,北上,到最后包夹中原,这是孙权最开始的设想。
诸侯情报方面的事情就处理完了,孙翊和陆逊也是把丹阳及领地内的一些事情拣紧要的做了汇报。
没啥大事,有着暗营在时刻监视,能出什么事?
孙权随后让陆逊记下几件事情,一个是给北面运送物资之事,这个要抓紧办,毕竟北方马上就要入冬了,他们去的时候可是穿的夏衣,而济州岛那边的冬衣不足以分给那么多士兵。
而且还多了那么多战马,粮草也要额外配给大量。
还有酒肉方面也要准备大量运过去,让他们过个好年。
第二件事就是招兵,以及愿意去北方居住或者劳作的百姓,这方面需要让各地地方官员配合,同时要保障这些人的福利待遇。
毕竟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嘛。
去东南半岛那边参与开发的汉人,他们的待遇也是在领地内传开了。
很多家里没有参军之人的百姓,也是选出了一些男女去那边劳作,得到的钱粮也是不少。
所以百姓现在第一选择就是参军入伍,第二就是找劳作的机会。
不管是各州郡县的那些产业,还是去帮助开发新占之地,都是非常受百姓欢迎的。
相信这一次也不例外。
第三件事就是给那些出征外在的将士家里送出部分钱粮,如果有什么困难,让官府帮着解决,解决不了的报到镇南将军府来。
第四件事,天下书院已经初见规模,其他各州也是有不少文士隐士来柴桑参加了关于经典史籍的修订。
像是荀家,陈家,司马家,以及其他大家族都是派了家中的长者,还有青州大儒郑玄等等,一同来参与这次盛事。
只不过经过几个月的修订,也是只修订了部分,要想全部修订好,还需要不知道多长时间。
实在是有些时候争议太大了。
需要长时间的争论,最后才能达成一致。
而在秋收之后,几乎所有家族的人都是带着那些修订好的书籍返回,就只有经学和算学大师郑玄选择留了下来,而且他已经准备定居在柴桑。
这里的学术氛围太好了,身边之人又都是和他一样有真本事的,在这里每一天都过得非常充分。
而且他的年纪也不小了,在这里也能找到很多志同道合,年纪相仿的人,可比在家冷冷清清好多了。
所以他就准备定居在柴桑,然后加入天下书院。
因为孙策出征在外,所以这件事至今也没有定下来。
所以孙权现在直接同意,准备备礼去拜访一下。
这可是汉末有名的大儒之一,该有的礼数还是要有的。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