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都市天书科技 > 第325部分(第1页)

第325部分(第1页)

蓝色起源的新格林号火箭,其名字是为了纪念第一个绕地球飞行的美国飞行员约翰?格林而命名的,它用7个以天然气和液氧作为燃料的发动机驱动,总推力达到1750吨,有两级和三级两个版本。它和猎鹰9相同的地方,都是把一级火箭发射后垂直降落回地面,供重复使用。

因为猎鹰9火箭在最近的一次发射前测试时发生爆炸,所以新格林号现在优势比较明显。

华夏在火箭发射技术方面处于世界一流水平,但在火箭的回收技术方面,却一直没有听到相关的消息。

很多人,包括林栋都在猜测,华夏应该一直在搞这方面的技术。毕竟想一想,发射一次火箭,其耗费的物力财力至少几个亿,这只是成本。这其中最大的内容,就是火箭的制造成本和燃料费用。

算一算,如果火箭能够重复使用,就算只能重复使用其中的一级火箭,那也能大大降低卫星的发射成本,至少会降低一半以上。

算账,大家都知道这么做很划得来。但是,技术却是个大问题。毕竟要控制这么个大家伙飞上天后还要回到预定的位置,那可不简单,这比导弹精准命中目标的技术难度系统一点也不低!

一路开到公司总部,刚到前台,就看到何东成已经等在那里了。

“华夏航天的商业市场部经理吴启天,和技术部顾问秦向杰秦老先生现在在会客室里等着你。”一看到林栋,何东成就迅速的介绍着情况,“在华夏航天集团那里,我开始所提的事项,他们根本不在意。他们的人说了,现在集团所有的人都在为着国家下达的卫星发射任务在忙碌着,根本没有空去管商业发射。”

“那他们怎么会来?”林栋一边和何东成往电梯里走一边问道:“你怎么打动的他们?”

何东成苦笑:“哪是我打动的他们啊!开始和我谈判的是商业市场部的副经理,当时无论我怎么说,他们就是不松口。即使我说出你能够提供火箭重复发射的技术,他们也不愿意——那个牛副经理压根不相信咱们国家能有这样的技术。他以为我在忽悠他们呢!”

“后来我去他的办公室里继续商量这件事情的时候,正好商业市场部的吴经理在场,他听了我的话,很感兴趣,然后又问了一些咱们公司的具体事情,然后就带着秦向杰顾问一起过来了。”

林栋疑惑的问道:“他们就听了你这么一句话,就相信了?”

他是准备过去说服对方的,结果对方来了,这显然有点让他有点措手不及的感觉。

“后来我也问了吴经理。他说,一来长缨集团的发展历程和军方的良好关系,让他觉得有必要把事情了解清楚。二来,那个秦顾问退休前就一直从事火箭发动机的研究工作,退休后当了顾问,对火箭的研究就更深入了,最近一直在琢磨着这个火箭回收技术。当然,他主要是在理论上的研究,不知道怎么着吴经理把这事告诉了秦顾问,然后他们就一起过来了。”

林栋略有些明白了。这件事情,恐怕最主要的,还是那个秦顾问。不然的话,一个商业市场部的经理,去管什么火箭的重复发射,肯定是不搭啊!

两个人一起来到了会客室里。林栋看到一个头发花白,精神不错的老人正望着门口,而另外一个中年人正看着手机。

看到林栋出现,那个老人眼睛一亮,直接站了起来,对着林栋问道:“你就是林栋?就是你说的,能够提供火箭重复发射的技术?你没胡说吧?”

这话够冲!

显然,林栋的话,给这位老人的刺激是比较大的。

林栋还没说话,另外那个看着很精神的中年人已经收起手机,站起来,抢先一步来到林栋的面前,伸出手来,笑着说道:“你好林总。我是华夏航天集团的商业市场部经理吴启天。很高兴见到你!咱们虽然第一次见面,但实际上我们华夏航天集团已经和你们长缨集团打交道很久了!”

“打交道?”林栋愣了一下。

“对啊!”吴启天笑着说道:“我们的长征系列火箭,有些部件上,采用了你们长缨集团的种花电池,这个电池的质量很好啊!”

原来是这样啊!

林栋还没说话,那个老人见吴启天说长缨集团的好话,有些不悦了,板着脸说道:“小吴,咱们这一次来重点是说火箭的重复发射技术,那个电池算什么?这个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不能让他太骄傲!”

林栋乐了,这还真是来踢场子的啊!(未完待续。)

第七百七十一章 被教训了!

吴启天见老爷子直接发飙,摸了摸鼻子,苦笑着说道:“老师,就算是你想要和林总好好谈一谈重复发射技术,是不是也得让人家先坐下来?”

林栋听着直乐,这可倒好,敢情这里成人家的主场了?

秦向杰一听也是,有些不情愿的退了一步,回到自己原来坐的位置上坐下来,不过目光仍然盯着林栋,仿佛生怕他跑了一样。

林栋坐在对面,秘书端上来茶后,悄悄退了下去,吴启天笑着说道:

“林总你别见怪,秦老师不是对你有意见,主要是他退休后一直在关注着国产火箭发动机和重复发射的技术。最近又听说老外的‘蓝色起源’和猎鹰火箭的发射搞过好多次,不仅在实验一级火箭的重复利用问题,还在进行飞船逃生舱的实验,老师着急了,又听说你这里能有火箭重复发射技术,他觉得不可信,便……”

林栋点点头,可以理解,一个已经退休了的老教授,听说一个毛头小子拥有着他们这些老一辈人研究了一辈子都没有解开的技术,不相信也在所难免。这一类人的信仰相当的坚定,他们是共和国建设的中坚力量,可以说没有他们的坚守,共和国不可能有现在的发展壮大。

但是,他们的坚守也让他们有了一个很固执的习惯,很多东西都需要亲自看到,验证到才会相信。

他们是从一穷二白的阶段发展起来华夏的一整套工业体系的,从无到有的过程,那种艰苦,现在的人根本无法想象——那个时候可没有互联网,不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现在能从网上搜到的很多看起来很简单的常识,在那个年代,特别是北方老毛子专家撤出后,需要老一辈人充分发挥想像力,一点点攒出知识体系来。

打个比方,现在的中学生,只要会上网,花费不了多少时间,就能够在网上搜到诸如原子弹爆炸原理,甚至还能找到简易核爆炸的操作装置。

但在那个年代,在一无基础知识,二无实验数据,三无导师指导的情况下,要搞出来一些西方国家掌握了的,却对华夏封锁着的技术,需要庞大的想像、痛苦到极致的演算和一遍遍的自我推翻……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