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作情感的盛宴,现场咀嚼,回去后还要品味,今年大家的话题自然是离不开叶若黎的,离不开她从大学教授到餐馆小老板的蜕变,就连毛剑,跟叶若黎走得最近的人,在开车回家的路上,也不得不仔细琢磨起自己的老婆来。
“慢点开,路滑”,叶若黎看毛剑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提醒着他,白天的轻雪融化后,在路面上结成了薄薄的一层冰,被夜灯照得像一面镜子。毛剑放慢了车速,从兜里掏出一支烟,刚要点上,被叶若黎一把抢了过来,毛剑很是无奈,说自己就这么点爱好,还总被剥夺。叶若黎拍了拍毛剑握着方向盘的手,###着点儿,连这点儿毅力都没有。毛剑转头看她,意味深长地说:“哎,我觉得我快不认识你了。”
“咋了?”叶若黎有点儿紧张地看着毛剑,以为毛剑是因为自己不让他抽烟有感而发。
“你不觉得你跟李丽师越来越像?”
“拉倒吧。你可真能抬举我,我要有她一半的能耐,就心满意足了。你看人家,公司开在写字楼里,多带劲儿,我看她,要不了多长时间就能起来。我还在这街边小店里摸爬滚打呢。”叶若黎口气里满是对李丽师的羡慕。
毛剑听叶若黎的话,更多的是心疼,他知道叶若黎是个要强的人,当时自己那么反对她开餐馆,是怕她失败,其实也是怕她受苦,为了生意,把自己都改变了,毛剑觉得真是难为了叶若黎,嘴上却说:“你可别,当初你要丽师那性格,我可不敢娶你,我告诉你啊,你可别拿她当榜样,上大学那会,我就不明白袁克,怎么迷她迷成那样”?
叶若黎撇嘴:“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吧,迷丽师的岂止袁克一个人”?
毛剑笑着说:“那你知道袁克最后怎么说丽师吗”?
叶若黎好奇地:“怎么说”?
毛剑见叶若黎感兴趣,却卖起了关子:“算了,我不能出卖兄弟”。叶若黎使劲地拍了一下毛剑,笑骂到:“那么讨厌,学会吊人胃口了”。叶若黎知道毛剑和袁克是铁哥们,想必他们在一起没少编排自己和李丽师,男人嘛,在一起的话题还不除了工作就是女人?只是她不知道,在他们男人眼中,难道像丽师那么出色的女人,也能让他们找出毛病来?听毛剑的话,好像是话中有话,说她越来越像丽师,到底是夸她还是骂她呢?她倒是真希望自己能有丽师那样的魄力、那样的水平、那样的气质,那才是地道的老板的派头,可好多东西是天生的,学不来的,她只能是慢慢地让自己适应现在的角色。
《城·事》十九(3)
回到家,哄睡两个孩子,毛剑感慨道:“看来你这生意还真做起来了。”
叶若黎不知毛剑这没头没脑的话从何说起,就顺着毛剑的话头说下去:“等我生意好起来之后,我尽快给你和孩子换个大房子”。叶若黎想起了哥哥嫂子刚来那会儿,一家七口排队上厕所时的情景,真有些不寒而栗呢。
毛剑看了看叶若黎,“你可别给我画饼充饥,还有,以后像这样的话对我说说也就算了,不许对别人说,一女人家总跟自己的男人说,什么你给我和孩子换房子之类的话成什么体统。 ”
叶若黎笑着问:“怎么了”?
“还怎么了,知道的还行,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是吃软饭的”。
叶若黎哈哈大笑起来:“不可能,我老公怎么可能是吃软饭的,我的后半辈子还要靠老公养呢”。
叶若黎的笑声也让毛剑觉得,这还是他那个文文静静的老婆叶若黎吗?笑声爽朗的让他觉得不真实,而更可怕的是叶若黎自己似乎完全意识不到这一点,毛剑心里突然有点儿害怕,这么潜移默化地变下去,未来的叶若黎会变成什么样呢?
是呀,叶若黎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连叶若黎自己都不知道,她只知道遇上了事情,哪怕是再怎么出乎意料的,她都要去处理,去应对,哪像在学校的时候那么单纯,只要一门心思把课教好行了。
这不,同学聚会的第二天一到餐馆,叶若黎便接到袁克的电话,“若黎,你看昨天晚上一高兴,把正事儿都给忘了。”袁克说的认真,叶若黎不禁竖起了耳朵,“什么事儿?”袁克告诉叶若黎,奥运会不是申办成功了吗,餐吧这片区域肯定被列为拆迁范围,大规模的城市改造,今年就启动了,让她先有个心理准备。
放下电话,叶若黎的心里开始七上八下的,她楞楞地望着窗外,街上车水马龙,一切如常,跟往日没有什么不同,可她的这家小馆子却处在风雨飘摇中,申奥成功了,她的餐吧可能被拆,想不到申奥这件举世瞩目的大事竟跟她能扯上了关系。餐馆生意刚刚好起来,有了些回头客,现在又要挪地方。一个餐厅从开业到被附近的人们接受,哪那么容易啊?怎么办,餐馆真要拆迁她该怎么办?昨晚还跟毛剑夸海口说挣了钱要给他和孩子换大房子呢,想不到一夜之间,自己又要站在悬崖边上了,该何去何从呢?要不借机就不开了,反正也挣了点儿钱,可叶若黎转念一想,不开餐馆,自己又能做什么呢?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现在的时机还不如两年前呢,岁数也大了,专业也扔了,再说,开餐馆好不容易才摸清了点门路,这就放弃了,不是很可惜?借机扩大规模,这个想法一跳出来,就迅速占据了叶若黎的大脑,挥之不去,自己不是一直觉得餐厅的规模太小么,而且品位和情调也不够极致,何不借这个机会让呢喃餐吧大变脸呢?也许,这是上帝赐给她的机会呢,她何不似乎也只能迎难而上。人啊,大多时候是依赖惯性,没有外力的推动,有可能总是原地踏步,要是没有刘志伟,她叶若黎怎么可能走上开餐馆的路?如果没有奥运申办,她也可能就一直固守这家小馆子,过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小日子。可是现在她没有了固守的资本,她又站在了选择的十字路口,向前走还是往后退,她想她别无选择,无路可退。
关于扩大经营的事,叶若黎并没有跟毛剑商量,她想等一切都定下来之后,跟毛剑说一声就行了,免得他老替自己担心。现在的叶若黎和两年前不同,那时她恨不得问所有的人,她可以开餐厅吗,现在呢,她自己完全可以做这个决定,她觉得自己不仅可以,而且能做得更好,她已经走过了万事开头难的时期,还有什么能比白手起家、负债经营更难呢?如果资金允许的话,她甚至觉得自己可以开连锁,现在她悟出来了,当时高大姐跟她说的,开餐馆没啥,就###儿,菜品、服务、卫生,想想还真是,但要把这###做好,做到极致,那可不是说说就行的,比如说服务,弹性大了去了,不是说面带微笑就是好的服务,你要非常了解客人的心理,才能给他们提供满意的服务,在这一点儿上,叶若黎非常庆幸自己在学校的时候主修过心理学,她顺手拿起餐桌上自己亲手办起来的手抄本杂志《新闻速递》,这是她为了给等餐的顾客打发时间而想出来的奇招,她是通过仔细观察等餐客人的面目表情而推出来的,就是这么普普通通一本小杂志,为叶若黎留住了许多客人,客人们不是见餐厅里客满转头就走,而是坐在门口看杂志,耐心等待,这本小小的杂志也引起了李丽师的浓厚兴趣,她说要把这本杂进行重新包装,广告利润她跟叶若黎分成。还能有广告利润分成?李丽师跟叶若黎眉飞色舞说的时候,叶若黎就当笑话听,还取笑她说怎么满脑子都是生意经,连个手抄本你都不放过,李丽师说那是,商人吗,就是要有把废纸都看成钞票的敏感。
《城·事》十九(4)
关于吸引客人,留住客人,叶若黎还想了好多好多办法,可谓是绞尽脑汁,殚精竭虑,她的付出也得到了最大的回报,餐厅开了不到两年,度过了最初的艰难时期,几乎是天天客满,当然,收入也可观,叶若黎粗略算了一下,扣除各种开销,这两年她挣了差不多有十万元钱,一点儿也不比在学校时挣的少,如果餐厅规模能够再大一些,环境再优雅些,菜品丰富些,服务再细致些,她相信,收入会更可观的,这样想来,扩店是势在必行的。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