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敛兵聚谷计划的关键所在,用这些坚城来拖住魏军的进攻的步伐,使其无法向前推进,所以蜀军本身就必须要足够的物资储备才行,不光是粮草,各种军械也是必需品,要有充分的准备才行。
姜维在汉中的防御体系之中有着极为成熟的方案,同时钟会的三万大军驻守沓中,也保证了阴平武都一带的安全,保护了汉中的侧翼。
整个北线的防御体系的完整的,只要阎宇不在汉中出什么幺蛾子,姜维相信北线防御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现在问题比较大的是东线的防御,东线的防御核心就是永安,只要蜀军能守住永安,魏军就无法越雷池一步。
只不过永安的防线没有汉中那样有充分的准备,一直以来,由于吴蜀的同盟关系,永安这边虽然有所防备,但是发生冲突的概率是比较低的,所以蜀军在永安的驻防兵力始终都没有超过一万人。
就算姜维对调到永安来,负责永安的防务,姜维当初是带着两万人马来的,但姜维的目的可不仅仅只是守住永安,而是向荆州进军,所以蜀军在永安的重心,并不在防御上面。
后来蜀军又增调司马伦的两万军队赶赴西陵,使蜀军在西陵的总兵力达到了五万人,西陵之战后,蜀军虽然也有些损失,但并未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再加上陆抗的军队,从西陵撤退到永安的蜀军总数,竟然达到了十万人之多,是当初姜维从永安出兵人数的三倍以上。
兵多就意味着防御力量的增加,蜀军十万人马来守永安,可谓是兵强马壮,这要是搁以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但兵多也有兵的烦恼,以前永安的驻军只有万把人,军队的营房和后勤补给压力自然小得多,后来姜维带两万人到达永安之后,虽然有些吃紧,但还是勉强可以应付的。
但现在十万大军云集于永安这个狭小的地方,如何安置这么多的军队,却是让姜维有些头痛了。
毕竟永安城小,如果将十万大军全部安置在永安的话,那直接就会将永安城给挤爆了,而且这么多的军队,挤在一起,也不利于永安的防线建设,如何合理有效地排兵布阵,规划好永安的防御体系,对于姜维来说,还真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
一直以来,姜维是擅长于进攻的将领,在关陇前线,他往往是以攻代守,将战火烧到魏国的领土之内,所以在姜维主政的十几年间,魏军几乎一次也没有向蜀国发起过进攻,双方战斗的地点,全都集中于秦岭北麓。
所以进攻是姜维的长项,反之,防御就是姜维的弱项了,而现在,蜀军在永安的兵马虽多,但刚刚经历过西陵之败,蜀军几乎也是无力再发起反攻的,所以如何在永安构筑有效的防线,抵御魏军的进攻,是摆在姜维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不过现在蜀军在永安除了姜维之外,还拥有两员重量级的将领,那就是大司马陆抗和骠骑将军司马伦,两人的才干和见识,都堪称是可以独挡一面的大将。
姜维也没有独断专行,在永安防御的问题上,他还是倾向于集思广益,多听取陆抗和司马伦的建议。
司马伦提出了梯次防御的想法,蜀军在撤离马鞍山之后,并不需要立刻全部撤往永安,而是在信陵、秭归、巫县等地,以少量的兵力构筑防御阵地,阻击和迟滞魏军的推进,以延缓魏军向永安的攻势。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用较少的兵力,利用信陵、秭归和巫山等地险要地势,拖住魏军的前进步伐,为永安决战赢得更多的时间。
第2313章慢慢来
姜维对司马伦的这个计划很是赞同,整个巫山地区地势相当的险要,蜀军不需要派太多的兵马就可以构筑起一道道的防线,来阻止魏军。
这些地区说白了都是要放弃的,蜀军的防御要塞是在永安,秭归等地并不是蜀军的必守之处,但如果蜀军只需要少量的兵力就能达到迟滞魏军进攻的目的,那显然是最为划算的。
一来可以给永安防线的部署赢得时间,二来让他们无法轻易地抵达永安,也可以打击一下魏军的士气,对于原本就准备放弃的地方而言,也算是废物再利用了。
于是在蜀军的撤退途中,姜维先后地安排了数千军队,分别驻守信陵、秭归和巫县的数个阵地,对尾随而至的魏军进行阻击。
信陵的守军没有能坚持多久,魏军只发动了次的进攻,信陵的阵地就失守了。
但秭归的防守却十分的顽强,连续地打了好几个月的时候,魏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是将秭归给夺了下来。
最后的巫县防御阵地,到也是守得中规中矩,魏军最终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拿下了巫县,将前哨部队,推进到距离永安城四十里的摩天岭。
摩天岭是永安城外围的第一道防线,蜀军在此驻扎着重兵,摩天岭以前也是吴蜀之间的边界,岭东归吴国,岭西归蜀国。
凡是能叫做摩天岭的地方,都是险要无比的,姜维可以放弃原吴国境内的巫县等地,但唯独不能放弃的,就是这永安外围的摩天岭,姜维特意地在此集结重兵,构筑防线,以抵御魏军的进攻。
其实对于蜀人来说,这也是一个情结的问题,西陵也好,秭归也罢,其实都是原属于吴国的地盘,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能得到固然是好事,但得不到也不用太过纠结,反正以前也不是自己的地盘。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