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第二天,报上刊登了关于农民工现状的长篇报道,小凡的故事占了很大的比重。
但接下来的几天,小凡没有接到任何与英子相关的电话或是信息。这天,海都报又来电话了,起初,小凡还以为是有英子的消息了。
“喂,你好,嗯,是有英子的消息了吗?”小凡一接起电话就急忙问道。
“没有,我们如果有英子的任何消息,都会通知你的。”那记者说,“今天打电话是通知你一下,希望你准备好一篇关于打工的生活,对工作、对你生活在城市的感受和看法的演讲稿,到时候会在会上发表演讲。”
小凡听得心里一动,这实在是一个表达农民工心声、诉求的好机会。他决心利用这个机会,好好的将这个演讲稿写出来,于是,他上百度搜索着一些相关的资料,与自己生活的各种感触,酝酿着演讲内容、等待着那天的到来。
5月8日。
在海都报与省总工会等单位组织的十佳农民工打工之星的活动大厅里,座无虚席,热闹非凡。坐在最前面的一排是11位评委,后面则是16位农民工十佳候选人。
当主持人进行简短讲话并宣布评选活动开始后,场面顿时沸腾起来。
一个个的农民工候选人在主持人的点名下,开始讲述着自己对打工生活感想的点点滴滴,展开了自己精彩的演讲,而有些农民工候选人明显不擅长演讲,简短的自我介绍了一下,就下台了。但场下的观众却没有吝啬自己的掌声,他们用掌声鼓励着这些务实的农民工,肯定着他们为整个城市化建设的付出,肯定着他们的成绩。掌声一浪高过一浪。
“下面,有请16号选手周小凡,上台给大家发表他的演讲。”台上主持人高声宣布。
小凡微笑着走上台,向台下行了一个礼,开始了他激情的演讲。
省、市总工会各位领导与在座的各位朋友们:大家好!
我叫周小凡,来自四川达州的一个革命老区。很感谢省、市总工会与媒体联办的这次十佳农民工打工之星评选活动,让我有幸参与。
从1996年来福州到现在快11年了。这么长时间,说福州是我的第二家乡也毫不夸张,在这近11年里,我饱尝了打工生活的酸甜苦辣,也见证了福州的飞速发展和变化。我们找工作增加了更多的机会,最真切的感受,是找工作没那么困难了。
今天,既然有这么一个让我们农民工发言的机会,我还是想说说,我们农民工生活的艰辛处境,所受到不平等的待遇等一系列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在今天的城市建设中,民工作为一支主力军,为城市文明和经济建设贡献了自己全部的心血,但是在城市人心中这些民工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谈到农民工问题,让我们想到了什么?农民工究竟存在什么问题?是民工荒、是拖欠农民工工资、是农民工子女教育、是留守儿童问题,还是……这一切一切的问题的背后涵盖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农民工真的很辛苦!
农民的生活如此,农民工生活的艰辛可见一斑,也许有人说那农民工返乡不是更好吗?相信大家清楚农民工为什么像候鸟一样涌入城市,怀抱着理想来到我们陌生的地方,我们年复一年做的是苦、累、脏且生命最没有保障而收入又最微薄的工作,我们也想自己哪天能真正地住上自己建筑的房子……然而就在这憧憬中,城里有些人歧视、冷淡的眼光,让我们无情地回到现实!我们甘心吗?不甘心,但是我们无奈,所以沉默。
民工的工作和生活范围非常狭窄,我们接触的就是同一工厂的工人圈子或是老乡圈子,这样的生存状况使我们很难真正地融入到城市生活之中。农村人的没有文化,农村人的“愚昧”、“落后”、“土豹子”等代名词,在一些城市同胞眼中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定律,一种对我们“最合适不过”的评价。所以他们会把民工当作贼看,把民工当作城市中的另类看待。他们在处处控制着民工,处处防备着我们。甚至在城市教育中、家庭中把民工当作是一种下贱的职业来警告自己的孩子,这样的真正的愚昧行为,数不胜数。
而我们却始终如一地挥洒着血汗在这块并不善待自己的地方默默地忍受。在城市的霓虹灯开始闪烁时,当城市人开始坐在圆桌前一家人共进晚餐、共享天伦之乐时,我们还在强光下继续着一天的劳动。当工作结束后,身心疲惫的我们还要抽出时间去想念在遥远地方的老家,家中的亲人、田地、收成等。思想身心没有得到片刻的休息,而且得不到城市有些人任何的理解。
就是这样的生存状态,我们在今天许多的城市建设中付出并忍受着。我们的心在滴血,我们的工资被无数次地扣押、拒发。于是有了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小孩爬上数层高的楼顶去讨工资的许多令人辛酸的场面……
所以说,我们需要得到城市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包容。我们需要在工作的闲余时看不见唯恐避之不及的目光;希望得到的是对我们哪怕是一丁点的肯定,曾经有人在网上开玩笑地说,中国的农民工是世界上最听话的群体。这看似玩笑的话也正说明了很多时候农民过得都很隐忍。但是,一旦将农民工的善良当作愚昧落后甚至可怜可欺的话,那只能够说明这是时代的倒退。
可是,谁来维护民工的合法权益呢?
我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还处于原始的阶段,我们善良的想法支撑着所有的渴望,我们相信只要辛勤劳动就会有钱可赚。在我们的意识中,城市在文明的感召下,会以一种更文明的方式来接纳我们。但是事实却跟我们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没有人能够想到这样的理想一直以来在城市中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想。
究竟谁来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政府究竟能够为我们的农民工做些什么。在惊叹各种各样的社会现实之余,真正能够理解我们生活的人能有几个?民工作为社会上的一分子,应该得到最起码的尊重。可是,除了每月时不时还会找各种借口克扣所剩下的几张钞票外,为什么,连一个内心真正的微笑也不肯给予?
每当看到报纸上陆续登载着农民工为了讨薪而以死来相挟,看到农民工手里抱着孩子乞讨,城市人的心难道真的没有一点发颤吗?我们为城市人的城市建设做了那么多,而得到的又是什么呢?
我的生活见证着民工生活的艰辛,见证着那些与民工有着距离的城市人观念的鄙俗与浅陋。城市的文明也需要民工的介入,需要我们的付出、需要我们的努力。但是也请城市不要让我们为所生存的周围环境而流泪,城市不应该让我们有这样的泪痕,这是我们社会的悲哀,是我们城市建设的悲哀。当我们的眼泪流过后,能够留给城市些什么?
从我们进入城市的那一天起,就与这个城市产生了感情,每一天、每一小时,我们都在挥汗洒泪。我的身边随时都可以看到我的兄弟姐妹劳碌的身影,但是我们的某些城市同胞们却在躲避我们,就像在逃避愚昧落后的怪物一样。但是就是这些最熟悉的陌生人在一天天地改变着城市的环境,改变着城市的生活。而城市却似乎好像没有发现一样,其实是在心灵被世俗蒙蔽的阴霾下人性的无知与落后……
小凡动情地演说着,顿了一顿,四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鼓励着他的激情:我想再谈谈我们民工中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曾经说过:“我有个梦想,不远的将来,在佐治亚的红山上,黑人的孩子能和白人的孩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般的情谊。”
今天,我们也有个梦想,那就是民工的子弟能和城里的孩子坐在同一个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共同接受高质量的现代教育。民工对当地城市的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一般从事繁重甚至危险的、城里人不愿干的工作,但收入微薄,我们在农村缴纳了教育附加费,在城市也缴纳了工商税等费用。我们负担了城乡双重费用,我们的子女却不能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是极不公正的。
如果今天的民工子弟仍不能接受良好的、高质量的现代教育,那么,民工的子弟明天很可能还将是民工,我们仍然会生存在城市的边缘,继续成为烈日下被晒得皮肤黝黑,严冬里蜷缩于工棚内的民工,我们依然难以享受城市中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只有当这些“如果”都不复存在的时候,今日的民工子弟才能跨过城市与农村的鸿沟,成为城市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实现平等,应从消除歧视做起。让每一个民工子弟都能享受到城里孩子的待遇。
看到这些,谁不心颤,谁会对此漠然?谁能够体会我们的忧伤?城市农民工子女同样有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其重要性!然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相信每个关心农民工的人都会去寻找一个答案。
我常常对自己说:善心,凝聚天下,成就幸福。我希望我们民工不仅为建设美丽福州添砖加瓦,作出贡献。能更好地生活在福州,活得更加精彩、更加自信!也希望民工有生活环境上的改善,有发展的机遇,及相关的帮助与支持,也能更好地、更容易地拿到自己的工资或应得的报酬。
我非常幸运,能有这个机会参加这次活动,有这个机会说出我们农民工的心里话,我爱生我养我的这块土地。我希望农民工也能同享蓝天下的阳光。我要为我们摇旗呐喊,我也相信在我们以及各界人士的努力下,人们都会听得到我们的呼声!
由此,我想提一个小小建议,希望省、市总工会与海都报借这一契机,能持续不断地举办相关类似的活动,让我们民工有一个表达自己心声、倾诉自己感受的地方。
最后,再次感谢省、市总工会各位领导及主办方对我们外来群体的生活、生存环境的关注与支持;谢谢!
当小凡讲完后,会场上忽然出现了一种可怕的沉默,少顷,雷鸣般的掌声响起,经久不息。
场下,开始紧张的投票活动,几经角逐,终于敲定了包括小凡在内的十名十佳外来打工之星,大家都一一上台领取奖状等,合影留念。
下台后,有华艺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开始了对小凡等十佳之星的采访与追踪报道。由于媒体对这次活动的详细报道,引起了广大市民高度的关注与支持,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后来,海都报几乎每二年就会举办一次优秀外来农民工评选活动。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