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古时候,有一个宁静祥和的村子,名叫沈家营。这里的百姓们勤劳善良,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田野里麦浪飘香,村庄中笑语欢声,四季的更替带来的是丰收的喜悦和生活的安宁。
然而,有一天,平静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原本晴朗的天空瞬间乌云密布,雷声滚滚,阳光被遮得严严实实。只听得半空之中传来金锣银鼓的轰鸣,而后龙吟虎啸,震耳欲聋,倾盆大雨骤然而至。
正在地里辛勤劳作的百姓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景象吓坏了,他们惊慌失措,丢下手中的农具,纷纷跑回家里躲避。
这样的怪事持续了大约半个时辰,直到西南方传来一声沉闷的巨响,仿佛有什么巨大的物体坠落。随后,雨过天晴,一切恢复如初。
一些胆大的村民跑去西南方查看,只见那里凭空多出了一条蜿蜒逶迤数十丈的黄土埂,而且它还在不断地变化,每日都在增高。
村民们感到十分惶恐,不知这究竟是何预兆。于是,他们请来了当地有名的风水先生。
风水先生端着罗盘,围着土埂仔细地转了三圈,眉头紧锁,不停地唉声叹气。
村民们心头一沉,急切地问道:“先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风水先生摇了摇头,捋着胡须忧心忡忡地说道:“天上有条孽龙违了天条,上了斩龙台受罚后被打下凡间。谁知它野性难驯,还想为祸人间。如今它转入地下成了土龙,如果让它成了气候,将来必定会卷起惊涛骇浪,摧毁我们的农田房屋!”
村民们闻听此言,大惊失色,纷纷问道:“那可有什么办法降服这条孽龙?”
风水先生摆了摆手说:“我们皆是凡间俗人,怎能消灭天界神兽。但也并非毫无办法,只要在此处盖一座庙,便能以佛法镇住它,延缓它出世的时间!”
村民们听后,当即决定每家拿出一点钱,在土埂处建了一座不大不小的寺庙,取名为黄龙寺。果然,这条土埂不再继续变化增长。
时光荏苒,转眼间一百年过去了。黄龙寺里的和尚换了一茬又一茬,如今只剩下一老一小两个和尚。由于当地一直平安无事,人们也渐渐淡忘了黄龙的存在。
这两个和尚,白天念经礼佛,晚上习武强身,平日里还乐善好施,救济贫苦百姓,在当地颇有名望。
那条黄龙虽然当年受了重伤,被镇压在此一百年,功力大减,但它的野性始终难以驯化,一直对当年之事耿耿于怀,还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重返天庭。
这一日,黄龙渐渐恢复了元气,它化身成为一个膀大腰圆、虬髯遒劲的中年人,气势汹汹地来到了黄龙寺。一来它心有不甘,想给和尚们一个难堪;二来它听闻和尚武艺高强、法力高深,心中不服气,想要探个究竟,比个高低。
老和尚一见这中年人,微微一笑,双手合十,心中已然知晓来者的身份,却也没有开口点破,依旧如往常一般,双眼微阖,默默念着佛经。
中年人见老和尚半天没有动静,还以为是怕了自己,不由地放声狂笑。这笑声震得百鸟惊空,连房顶的瓦片也跟着震动,纷纷掉落下来。
一直站在一旁的小和尚默然不语,转身进了后院。不一会儿,他再次出现,单手托着几百斤重的磨盘,上面还摆着茶盘,言语不卑不亢,前来给中年人献茶。
中年人大吃一惊,再看向老和尚。此时,老和尚缓缓站起身,手指凌空一点,中年人脚前顿时多出了一个一指来宽的小洞。
中年人顿时冒出一身冷汗,这才明白两个和尚实力深不可测,他脖子一缩,灰溜溜地跑了回去。
然而,黄龙并未就此罢休。它回到地下,暗自运功修炼,准备再次挑战和尚。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