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的办事态度,是考验人们工作态度的重要方面。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解决矛盾,反映着一个人的追求,也决定着事物的不同结果。踏实办事,就是要办实事、求实效,脚踏实地,远离浮躁,其目的是为了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把事情办实办好。
脚踏实地才能成功
在美国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当美国和西班牙之间爆发了战争之后,美国方面需要马上联系上西班牙的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因为,加西亚将军手中握有关于西班牙军队的许多重要的情报,但是将军此时正躲藏在古巴茂密的丛林之中,而且没有人能够知道将军确切的藏身地点,所以无法联络。然而,美国方面又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将军,得到他的支持。这时一位名字叫做罗文的人被带到了美国总统的面前,接收了寻找将军的艰巨任务。
在寻找将军的路上,罗文曾经在牙买加遭到西班牙士兵的拦截,曾经巧妙地躲过西属海军少尉的盘查溜出了古巴的海域,他还曾经在圣地亚哥参加了当地的游击战,最后,他终于费尽千辛万苦在巴亚莫河畔的瑞奥布伊找到了将军,并且把美国总统的信交给了将军。而罗文成功了,他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也成为了美国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通过仔细的阅读我们不难发现,罗文所做的事情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高超的技巧,罗文也没有体现出什么特别的本领,但是他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地想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前进。这看起来很简单,他只是奉行了上级交待的任务,然后就去做,也就是说,那只是他的一件普通的工作。
当然,你会说我不是每天也在重复地尽到自己的职责,这不就是踏实吗?确实,每个人都会做却又不屑于做的动作和事情,它们贯穿于每天的工作,甚至你完成了这样的一个动作,自己都不记得。举个例子:你每天都会把文件送到上级手里,你会记得你是用怎样的动作送过去的吗?这也正像全世界都谈论“变化”、“创新”等等时髦的概念一样,“踏实”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可是你真正做到了新涵义的“踏实”了吗?
踏实地办事并不等于原地踏步、停滞不前。它需要的是有韧性而不失目标,时刻在前进,哪怕每一次仅仅是延长很短的、不为人所瞩目的距离。
看这样一个实验:给你一张足够大的纸,你所要做的是重复地对折,不停地对折。我们的问题就是,当你把这张纸对折了51次的时候,所达到的厚度有多少?一个冰箱那么厚或者两层楼那么厚,这大概是你所能想到的最大值了吧?然而通过计算机的计算,这个厚度竟接近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没错,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的动作,是不是让你感觉好似一个奇迹?为什么看似毫无分别的重复,会有这样惊人的结果呢?换句话说,这种貌似“突然”的成功,根基何在?
就像折纸一样,最后达到的的高度与每一次加力是分不开的,任何一次偷懒都会降低你的厚度,所以动作虽然简单却依然要一丝不苟地“踏实”去做。而且后一次所达到的厚度与前一次是分不开的,环环相扣的“踏实”可以达到分散几次望尘莫及的效果。
也就是说,“突然”的成功大多来自这些前进量微小而又不间断的“脚踏实地”。
谈了这么多,你是否已经理解到真正的踏实的含义了?也许你会说,踏实不就是按部就班,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吗?这也许是对的,但我们要讲的踏实,不代表让你放弃思考的权利!先看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
大学时读经济管理专业的赵小姐来公司已经半年了,她的职位是经理助理,实际上更类似于一个打杂的。赵小姐每天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报表,而她只需要把这一摞报表复印、装订成册即可。在财务人员忙得不可开交时,她会去凑个手。
如果是你,面对这样凌乱而且不太可能有发展机会的工作,你是不是得过且过,然后寻找一个机会跳槽?我们来看一下赵小姐的做法。
在复印并装订报表的时候,她先仔细地过目各种报表的填写方法,逐步地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公司的开销,并结合公司的一些正在实施的项目,揣度公司的经济管理情况。工作到第八个月的时候,赵小姐书面汇报了公司内部一些不合理的经济策略,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现在的她,已经是公司的高层决策人了。
很显然,处理和分析日常琐碎事务时体现了一个人的能动力。也就是说,在折纸、摆谷粒这样简单的动作中,要自主地发挥本身具有的内涵。你要能够在很基础很凌乱的事情中保持冷静的分析和思考,这样你才会把自己所做的事升华为成功。否则,就算你再踏实,日复一日只是单纯的重复罢了。
现在,你应该更深层次地理解到踏实的含义了吧,记住,脚踏实地还意味着我们要学会独立地思考!
磨刀其实不误砍柴功
别以为踏实工作的人就只知废寝忘食,不知疲倦地辛苦工作。我们所说的踏实的人是善于工作也善于休息的人,因为踏实的人懂得“磨刀不误砍柴功”。先看下面的故事:
多年前有一位探险家,雇用了一群当地土著做为向导及挑夫,在南美的丛林中找寻古印加帝国的遗迹。尽管背着笨重的行李,那群土著依旧健步如飞,长年四处征战的探险家也比不上他们的速度,每每喊着让前面的土著停下来等候一下。
探险的旅程就在这样的追赶中展开,虽然探险家总是落后,在时间的压力下,也是竭尽所能地跟着土著前进。到了第四天清晨,探险家一早醒来,立即催促着土著赶快打点行李上路,不料土著们却不为所动,令探险家十分恼怒。
后来与向导沟通之后,探险家终于了解背后的原因。这群土著自古以来便流传着一项神秘的习俗,就是在旅途中他们总是拼命地往前冲,但每走上三天,便需要休息一天。向导说:“那是为了让我们的灵魂,能够追得上我们赶了三天路的身体。”
凡事全力以赴,使身体发挥出让灵魂跟不上的冲劲,是办事时最用心、最完美的境界。但是,应该休息时,则要让疲惫的身心获得充足的复原机会。能掌握工作与休息之间的脉动,才是持续拥有无穷动力的宝贵智能。
有一位讲师在讲授压力管理的课程时拿起一杯水,然后问听众:“各位认为这杯水有多重?”
听众有的说20克,有的说500克不等,讲师则说:“这杯水的重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拿多久?拿一分钟,各位一定觉得没问题,拿一个小时,可能觉得手酸,拿一天,可能得叫救护车了,其实这杯水的重量是一样的,但是你若拿得越久,就觉得越沉重,这就像我们承担着压力一样,如果我们一直把压力放在身上,不管时间长短,到最后就觉得压力越来越沉重而无法承担,我们必须做的是放下这杯水,休息一下后再拿起这杯水,如此我们才能拿的更久。所以,各位应该将承担的压力于一段时间后适时的放下并好好地休息一下,然后再重新拿起来,如此才可承担长久。”
这就像在职场上一样,我们应该将工作上的压力于下班时放下而别带回家去,回家后应该好好休息,明天再拿起压力,如此我们就不会觉得压力的沉重了。
不要放过每一次机会
事实证明,只要你年轻聪明,只要你拥有志向,只要你渴望成功,你就应该踏实地工作。于是,问题出来了,在你踏实工作的时候,是否也在踏实地浪费掉属于你的机会?
很多人相信“机会只有一次”或是“只要我做到了,机会自然会来到”,因为他们看不到机会。实在很难想像有任何信念比这一个更让人恐惧了。然而,这个信念在一部分人的集体意识中是如此普遍,以致于足以变成一句陈词滥调。然而当他们这么做时,他们就好像是在告诉自己和全世界:“我的创意岁月已经过去了。我的任务已完成了。我的人生已经活完了。”这简直是无稽之谈!
“踏实”不代表木讷的头脑和缺少竞争意识,相反,它对这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工作中,你需要不断地去发现机会,把握机会。基于此,你需要做到以下五点: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