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盛元国皇宫的侍卫们便忙碌起来,一辆辆装饰精美的马车整齐排列在宫门外,车夫们身着崭新服饰,精神抖擞地候着。
皇宫内,前去迎接三国众人的礼部尚书李安,带着一众侍从,早早来到三国使臣居住的驿馆。
李安在驿馆门口整了整衣冠,迈着沉稳步伐踏入。
他先来到南熙国使臣居住的院落,轻敲房门,恭敬说道:“苏陛下及各位使臣,早安。陛下已备好车马,特命下官前来迎接诸位前往农研司参观。”
苏御和使臣们早已起身,正在房中谈论今日行程,听到声音,立刻开门相迎。苏御面带微笑,说道:“有劳李尚书了,我等已准备妥当。”李安微微欠身,引领着南熙国众人走出院落,登上马车。
随后,李安又来到北戎国所在的庭院。
北戎国的使臣们大多还在整理行装,宇文齐听到通报后,大步走出房间,神色虽仍冷峻,但言语中不失礼貌:“让尚书久等了。”
李安连忙回应:“太子殿下客气了,时间尚早,殿下不必着急。”
待北戎国众人都上了马车,李安才来到西凛国使臣的住处。
君玄烨正站在庭院中,看着院中的花草,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听到李安的声音,他回过身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劳烦尚书,我等这就出发。”
一切就绪,车队缓缓启动,沿着京城宽阔的街道向农研司驶去。
一路上,街边的百姓纷纷驻足观望,好奇地打量着这些装饰华丽的马车。
不多时,车队抵达农研司。农研司的大门早已敞开,农研司正使筱欢颜,带着一众研究人员及主管们在门口等候。
见到轩辕澈的马车,筱欢颜立刻迎上前去。
轩辕澈从马车上下来,微笑着对众人说道:“诸位,今日便请随我一同领略我盛元国在农业上的成就。”
三国众人怀着好奇与期待的心情,跟随轩辕澈步入农研司。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试验田,田地里高粱与大豆套种,已到了丰收季节,长势十分喜人,农人们正在收割,使用的正是农研司新改进的农具。
田地主管张老指着试验田,详细介绍道:“这是我们精心研究的高粱和大豆套种模式。高粱植株高大,能充分利用上层空间光照,而大豆根系有固氮作用,能为高粱提供肥料,二者相辅相成。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实现了双丰收。”
说着,他蹲下身子,一手拿起高粱的秸秆,展示其粗壮的茎秆与饱满的穗子,一手捧起一株大豆,让众人看那繁茂的豆荚。
接着,众人走向一旁的五间暖棚。
暖棚内,各种反季节蔬菜水果生机勃勃。
使臣们不禁发出阵阵惊叹,他们从未见过在这个季节还能生长得如此繁茂的蔬菜。
轩辕澈带领众人来到第一间暖棚,还未进门,清甜的果香便扑鼻而来。
掀开门帘,只见一垄垄草莓植株整齐排列,部分果实已经成熟,一颗颗草莓鲜红饱满,像红宝石般镶嵌在翠绿的叶片之间。
1号暖棚主管李秀介绍道:“这是我们培育的新品种草莓,在八月种下,通过暖棚技术调控温度和光照,让它们在这寒冬时节也能硕果累累。这种草莓不仅个头大,口感更是香甜多汁。”
说着,他轻轻摘下一颗草莓递给苏御,“苏陛下,您尝尝。”
苏御接过草莓,放入口中轻轻咬了一口,汁水瞬间在口中迸发,不禁赞叹道:“果然美味!”
走进第二间暖棚,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玉米地。
一人多高的玉米植株上,硕大的玉米棒子被层层绿叶包裹着,有的玉米须已经微微泛红,预示着即将成熟。
2号暖棚主管张明介绍说:“这也是我们的新作物,名为玉米,可作为主食,也可研磨成粉制作成糕点。大家别小瞧这暖棚里的玉米,我们通过调整种植间距、优化施肥方案,再加上精准的环境调控,让玉米在这个季节也能茁壮成长。而且,这种玉米的口感软糯香甜,营养丰富。”
君玄烨饶有兴趣地抚摸着玉米叶子,询问道:“如此反季种植,产量可受影响?”
张明自信地回答:“殿下放心,通过我们的技术改良,产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比露天种植的还要高出一些。”
众人来到第三间暖棚,3号暖棚与4号暖棚相通,便于管理,里面种植着红薯和土豆。
掀开厚实的保温帘,暖棚内温度适宜,一片绿意盎然。
工作人员正小心地翻开土壤,展示着下面饱满的红薯和土豆。
3号4号暖棚主管陆远介绍道:“红薯和土豆都是高产作物,我们利用暖棚技术,在八月种下,现在已经到了收获的时候。这些红薯和土豆不仅个头大,淀粉含量也非常高。”
轩辕澈接口道:“红薯和土豆产量惊人,已经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