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的强盛时期,产生了不少学术大师和辉煌的学术成就。清朝设置文化机构,集中全国的学术力量,从事大规模的文化工程,官修了不少书籍。随着欧洲耶稣会传教士来华,西学输入中国,对于当时的学风由浮虚转为务实,也是有相当的激励作用。他们将西方科技介绍给中国人,扩大其知识领域,使中国的学术思想添增不少新成分。鸦片战争之后,大量西方科技与思想带动了中国近代化革新。
学术三大家
清初学术三大家指的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这三个人都经历了明清政权的更替,参加了抗清斗争。抗清失败后,拒不出仕,以著书立说终其一生。他们分别逝世于康熙三十四年、康熙二十一年、康熙三十一年,是康乾初期的著名学者。
黄宗羲是浙江余姚人,世称梨洲先生。他师从刘宗周,属于王(王守仁)门后学。他接受了王守仁心外无理的哲学,但又肯定了“理在气中”的唯物主义观点。他一生著述达一百多种,一千三百多卷,涉及的学科有经学、史学、文学、天文学、地理学、历学、数学、宗教、政治等门类。他的代表作有《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未完之作,由其儿子和弟子最后完成)。
3-1黄宗羲
他致力于明代历史文献的搜集和研究,编有明人文集《明文案》,后扩充为《明文海》,是研究明朝历史非常有用的资料集。他讲学多年,培养了大量弟子,形成了以他为开山的清代浙东学派。他讲学注重实学,反对空谈,主张经世致用。他既重视经史之学,又在自然科学方面有很高的素养,甚至学习西方的近代科学知识。他的著作中影响最大的是史论和政论相结合的《明夷待访录》。在该书中,他对专制的暴君政治和当时的封建体制进行了猛烈的批判,指出封建皇帝把天下作为自己的产业,“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天下之害尽归于人”,“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他说,君与臣的关系,是一种同事关系,师友关系。治理天下“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他还提出,通过加强法制和学校舆论以及恢复丞相制,来限制君权。他具有一定的民主思想。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形势下,他提出了“工商皆本”的主张。
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人,世称亭林先生。在哲学上,他认为“盈天地之间,气也”,也就是说,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意识产生于物质。他对空疏的陆王心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更加注重形而下之学,主张要恢复原始意义的儒学。他花费三十多年的时间写了一本音韵学著作《音学五书》,是他“一生之独得”,希望通过审定字音的变化,来认识经学的本来面目,这是一部用功很深、对后世音韵学的发展很有影响的著作。他还编著了《肇域志》和《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述各地的地理形势、山川要塞、水利、物产、赋税、兵防。为编写这两部书,顾炎武阅读了大量的正史、方志、名公文集及奏章文册之类,是他致力于经世致用之学的体现。《亭林文集》收集了他的政论文章、为别人写的志、状和论学方面的书信等,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政治主张和学术思想。他的代表作是《日知录》,自谓“生平之志与业皆在其中”,是他勤于札记,精心编纂的著作,三十二卷,约一千零二十条。顾炎武将其内容归为三类:上篇经术,中篇治道,下篇博闻。对这部书,他非常自信,称“近代二百年来未有此书”,希望“藏之名山,以待抚世宰物者之求”,“有王者起,将以见诸行事”。书中包含他丰富的政治、经济、学术思想。他去世后,这部书的三十二卷本才出版,学者们对它很重视,纷纷校勘、注释,《日知录》几乎成为专门的学问。顾炎武一生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不仕清朝,但又关心民生,未尝一日忘天下。他力戒作空虚无用之文;反对做学问讲求名利,批评说“古人求没世之名,今人求当世之名”,求名无非是为了求利。他为人谦虚,虽有高名,但对他人的长处,总是称赞不已,虚心学习。顾炎武伟大的人格和为学精神、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对后人影响很大,他之后的清朝学者,大都很佩服他。他是开一代风气的学者。
3-2顾炎武
王夫之是湖南衡阳人,世称船山先生。他一生著述百余种,三百余卷,涉及哲学、史学、文学、政治、宗教等多个方面,代表性的著作有《张子正蒙注》、《周易外传》、《读通鉴论》、《宋论》、《老子衍》、《黄书》、《七十自定稿》等。王夫之的贡献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最突出的是他把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到更高的水平,说他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殿军和集大成者并不为过。他有一句名言:“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在思想学术上,他既善于继承传统,更具有创新精神。他明确肯定客观世界是由“气”所构成,指出,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他阐述了“理”、“气”的关系,说“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也就是说,理是事物的内在规律,表现为一种必然趋势。“理”是“气”之理,离开了“气”,就无所谓理。他还丰富和发展了古代对立统一的思想,认为事物都处在对立统一之中,是不断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也是一种运动形式。“动”是经常的,是绝对的;静是暂时的,相对的。在认识论上,他论述了客观事物的第一性,主观认识的第二性,强调主观认识必须符合客观事物。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宋论》都是史论,体现了他在史学方面的成就和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想,代表了中国传统史学历史评论的最高水平。他的《读通鉴论》,藉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发表历史评论,意在总结经验教训,为后来者提供借鉴。他希望人们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历史经验,不能把历史经验当作一成不变的教条。王夫之在去世之前,为自己写下了墓志铭:“抱刘越石之孤愤而命无从致;希张横渠之正学而力不能企。幸全归于兹丘,固衔恤以永世。”他一生的追求和志向,都在这两句话中。
3-3王夫之
在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人中,黄、顾曾有书信交往,彼此尊重。王夫之与他们二人似乎没有往来。王夫之著述虽富,但百年之后才大行于世。他们三人的学行和思想到清末产生了政治影响,被时人称为“三大思想家”。与他们同时代的学者还有方以智、傅山、唐甄、孙奇逢、张尔岐、颜元、顾祖禹等人,他们都是既博学又讲求经世致用的学术大师。
《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是乾隆以纪昀等为总纂官编纂而成的一部大型丛书。丛书与类书不同,类书是按照性质的不同,分门别类地把各种书籍相关的内容编辑在一起,将原书的完整性打破了;而丛书则是将原属单行本的书籍,汇编为一部大书,意在成套保存古籍,方便人们检阅。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乾隆下谕征求国内所有存书,以备编辑《四库全书》之用。谕令下达后,安徽学政朱筠于十一月提出了搜访校录书籍的四条建议:一是抓紧搜集罕见的旧刻本和抄本;二是充分利用皇家藏书,公布内廷藏书目录,并组织人员从内廷收藏的残本《永乐大典》中辑录佚书;三是著录与校勘并重;四是对于金石、图谱,也要留心搜集。朱筠的建议引起了乾隆帝的重视,交军机大臣讨论后决定:选派翰林官员开馆编辑自《永乐大典》中辑出的佚书与各省采进的书籍,成书后总名《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二月正式开馆,馆址设在北京东安门外的翰林院。四库全书馆设有正、副总裁,总纂官、总阅官、总校官、纂修官,以及提调官、监督官、监造官等。在前后九年时间里,正式任命的纂修官员先后共计360人,此外还征用了大量的抄写人员和勤杂人员,四库全书馆里聚集了全国最有名望的专家学者,人才济济,极一时之盛。其中最为著名的有纪昀、戴震等人。
纪昀是直隶献县人,才思敏捷,学问渊通,自开馆即充任总纂官,与修书活动相始终,对《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出力最多。全书的体例、分类和各种类中书籍的排列次序等都是由纪昀一手确定。他把一生精力备注于《四库提要》及《目录》之中,“凡六经传注之得失,诸史之异同,子集之支分派别,罔不抉奥提纲,溯源彻委”,编成《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成为目录学史上总结性的著作。由于他在编纂《四库全书》工作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和表现出的卓越才华,纪昀被人称作“一代文宗”。
3-4纪昀
充任纂修官的戴震是极负盛名的汉学大师,皖派领袖,以举人身份而蒙特召入馆,负责辑校《永乐大典》中的佚书和校勘古籍。他的学问根基深厚,馆中其他人遇有疑难,经常向他求教,他总是竭诚相助。戴震在馆数年,晨夕披检,靡间寒暑,辑出久已亡佚不传的《算经五书》,并且校订整理了《水经注》《仪礼集释》等大量古籍,为《四库全书》的修纂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由于积劳成疾,戴震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于馆中逝世。
为了编纂《四库全书》,清廷进行了大规模的征集图书的工作。
自乾隆三十七年至四十三年(1772-1778年),乾隆帝多次下诏访求图书,还特别宣布:凡进书献五百种以上者,奖给《古今图书集成》一部,一百种以上者,奖给《佩文韵府》一部;还将在被收录的图书的提要里记上藏书者的姓名;进献图书特别名贵的,皇帝将亲自在书上题诗,用后尽快送还。由于朝廷的不断督催和各地官员的努力,自各地征集到的图书总数达13000多种,其中有许多是举世罕见的珍本秘籍。这些书籍大部分征自文化特别发达的浙江地区,当地的一些著名藏书家,如扬州马裕、宁波范懋柱等人,进献图书都在六百种以上。这样一次规模空前的征集图书活动为《四库全书》的纂修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材料。
在征集到的大量图书中,包括一部分不利于清朝统治者的文字,特别是明清之际的一些野史,颇多“违碍悖逆”之词。乾隆帝征集图书,修纂《四库全书》,目的在于巩固其统治,对这些不利于其统治的书籍当然不会等闲视之,因而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八月,就谕令四库馆和各省官员,一定要趁此征书之机,大力查禁一切违碍图书,尽数销毁。当时文字狱正盛,各处官员对禁书之令不敢怠慢,于是在征书的同时,又大肆收缴禁书,经过十几年的时间,查缴禁书竟达3000多种,15万多部,而且查禁的范围不但包括明末清初的稗官野史,还包括许多学士文人的文集、笔记、奏疏以及剧作曲本,甚至一些宋、元时代有关抗击辽、金、元兵的作品也遭到毁禁。在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中,还根据乾隆帝的指示,对许多古籍中一些“违碍”的章节、段落和字句进行了削删窜改,使得一些珍贵典籍面目全非。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第一份《四库全书》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正式修成。这部巨大的丛书集古今图书3500多种,共计79000余卷,内容包罗万象。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部下分类,共四十四类,其中十五类下又分为六十五属。其基本分类为经部: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共十类;史部: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共十五类;子部: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共十四类;集部: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诗文评类、词曲类,共五类。所收书籍不但包括一般著述,还包括一部分丛书以及如《册府元龟》和《佩文韵府》这类的巨型类书和工具书。《四库全书》“以万千之遗书而汇为一团,以多数之简册而勒成一部,不惟齐整,易于保存,且完备,易于寻觅。吾国先人之宝籍得赖以不坠者,亦斯役之力也”。
在编纂过程中,《四库全书》的编者为收入全书和未收而存目的书籍共10200余种撰写了提要。每篇提要都开列书名、卷数、采进来历,考证作者名号经历,介绍书籍的性质与内容大要,评论其得失利弊,说明其流播与影响。这些提要由纪昀编排统稿,按《四库全书》的部类次序编辑成书,即所谓《四库全书总目》。由于各书提要均出自渊深学者之手,概括明晰又常有独到见解,再配合以《四库全书》严密精致的分类框架,所收书目又数量宏大,这部《四库全书总目》因而成为我国目录学中最高成就之作,对后世的学术影响巨大。《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最初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由内廷刊刻,后来民间依殿本翻刻,在全国广泛流传。
3-5《四库全书》部分
《四库全书》卷帙浩繁,没有刊印本,编成后仅抄写了七份,各装订成三万六千多册,分别藏于北京大内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沈阳故宫文溯阁和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抄成后又多次重校、补校。后来由于战乱,文源阁本、文汇阁本和文宗阁本都荡然无存;文澜阁本毁损过半后补抄完整,与文渊阁本、文津阁栈、文溯阁本现在分别珍藏在杭州、台北、北京和甘肃兰州。
《四库全书》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整理和保存了许多珍贵古籍,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总汇和古代典籍的渊薮。
洪昇的《长生殿》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