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诗词易理烛幽:《聊斋志异》卷十一人物故事的周易哲学深度探赜
易理烛幽
聊斋卷十一中藏,易道融情韵味长。
张氏智柔安乱世,于生奇遇位时彰。
汪君爻幻心灵悟,王大富贫善恶量。
乐氏尘缘归本真,阴阳奥理启苍茫。
诠释:
首联:开篇点题,表明《聊斋志异》卷十一蕴含着深邃的内容,将周易之理与故事中的情感、情节相融合,韵味深远悠长,引发读者对后续内容的好奇与期待,奠定全诗探讨周易哲学与聊斋故事关系的基调。
颔联:“张氏智柔安乱世”描述“张氏妇”在战乱中凭借智慧与阴柔的策略保护自己,体现了《周易》中阴阳平衡、以柔克刚的理念,其在危险的局势(阳动)下运用智慧(阴柔)实现了一种生存的平衡,此为易理在人事中的具体展现;“于生奇遇位时彰”则说“于子游”的东海奇遇,他因特殊的时机(时)进入神秘领域改变了自身地位(位),却因未能把握好时位而命运起伏,突出了《周易》对时位观念的重视以及其对人生轨迹的影响,揭示人在不同时空情境下应遵循易理、谨慎行事的道理。
颈联:“汪君爻幻心灵悟”针对“汪可受”的故事,把他一生的经历比作《周易》爻辞的变化,在种种奇幻经历(爻幻)中,他面对名利诱惑等境遇时的内心抉择与修行,体现了爻辞对人生启示的作用,人们应如汪可受般从这些变化中感悟心灵之道,遵循易理规范自身行为;“王大富贫善恶量”讲述“王大”从贫穷到富贵又陷入道德困境,其人生的卦象转化因善恶抉择而改变走向,表明在易理的卦象演变中,道德的善恶选择至关重要,如同卦象的阴阳变动决定吉凶,警示人们在人生境遇变化时坚守善道,否则将陷入危局。
尾联:“乐氏尘缘归本真”说“乐仲”在经历尘世的悲欢离合后,摆脱物欲与繁杂人事,回归人性本真,如同在易象数的复杂变化中寻得生命本源,体现了《周易》蕴含的人性回归思想,人们应在世俗纷扰中遵循易理,回归内心的纯真;“阴阳奥理启苍茫”总结全诗,强调《聊斋志异》这些故事所展现的阴阳等周易奥理,对人生具有启迪作用,在广阔的尘世(苍茫)中为人们指引方向,让人们认识到易理与人生的紧密联系,从而更好地把握生活、修养身心,顺应自然规律与道德规范,实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升华了全诗对周易哲学与人生关系的探讨主题。
一、易理烛幽:《聊斋志异》卷十一人物故事的周易哲学深度探赜
《聊斋志异》作为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卷十一中的“张氏妇”“于子游”“汪可受”“王大”“乐仲”等故事,虽情节各异,但在周易哲学的观照下,呈现出独特的意蕴与价值,宛如一面面镜子,折射出世间万象与人心百态,揭示出宇宙人生的运行规律与深刻哲理。
阴阳交感与人事变幻——“张氏妇”中的平衡法则
“张氏妇”的故事里,张氏在战乱中遭遇清兵借宿,凭借智慧与勇气巧妙周旋,既保护了自己,又惩治了恶徒。从周易哲学角度看,这其中蕴含着阴阳交感的理念。张氏所处的混乱局势为阳动之象,充满了暴力、不确定性与危险,而她的机智应对则为阴柔之法,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阴阳在此相互作用,当阳刚的外力压迫而来,张氏通过阴性的智慧策略,实现了一种不稳定状态下的平衡。这种平衡并非静止不变,而是在动态的人事变幻中不断调适,如同阴阳的消长转化。她利用士兵的贪婪、好色等弱点,采取伪装、诱骗等手段,是在阴阳的矛盾冲突中寻找契合点,使得局势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体现了《周易》中阴阳交感而万物化生,人事亦在阴阳的交织互动中演变发展的思想,告诫人们在复杂多变的世事中,应把握阴阳之理,灵活应对以实现生存与正义的平衡。
时位之变与命运轨迹——“于子游”的人生起伏
“于子游”讲述了于子游在东海的奇异经历,目睹了龙王爷的出巡盛典以及其后一系列波折。于子游本为一介凡人,偶然踏入神异之境,此为其所处之时的特殊变化。在这个特定的时空情境下,他的“位”也发生了改变,从世俗社会的平凡位置进入到一个神秘的、充满未知力量的领域。他因龙王爷的恩泽而短暂享受殊荣,却又因自身的一些行为触犯了神规,导致命运起伏跌宕。这恰是《周易》重视时位观念的体现,人处于不同的时间和位置,会有相应不同的命运走向。于子游在龙的世界里,未能准确把握自己的时位,虽有奇遇之始,却难以善终。这警示人们,人生在世,需时刻明晰自己所处之时与所居之位,顺应时势、安守本分,才能在命运的长河中避免不必要的波折,使人生轨迹趋于平稳,否则将如于子游般,在时位的错置中陷入困境,难以掌控自己的命运方向。
爻辞隐喻与心灵修行——“汪可受”的人生启示
“汪可受”中,主人公汪可受一生经历诸多奇异之事,如诞生时的祥瑞之兆以及成长过程中的种种神异见闻。从周易哲学审视,其一生仿佛是爻辞的具象化演绎。他的初始阶段类似乾卦初九“潜龙勿用”,虽有不凡之象,但仍需潜藏修养;随着成长,经历的种种事件如同卦象的层层推进,有顺境也有逆境,恰似阴阳爻的交替变化。而他面对这些境遇时的心境与抉择,则反映出心灵修行的过程。例如,在面对功名利禄的诱惑时,他的内心挣扎与最终的取舍,如同在复杂的爻辞情境中寻找正道。《周易》爻辞不仅预示着事物发展的阶段与规律,更引导人们在心灵层面进行自我反思与修行。汪可受的故事启示我们,人生如同爻象的演变,充满变数与未知,唯有秉持正道、修炼内心,在不同的人生境遇中坚守道德与善良之本,才能在复杂的尘世中实现心灵的升华,如遵循爻辞指引般,趋吉避凶,走向人生的圆满之境,使生命在世俗与精神层面都能达到和谐与富足。
卦象转化与道德抉择——“王大”的善恶之途
“王大”的故事充满了奇幻色彩,王大在仙人与恶鬼的影响下,经历了从贫穷到富贵再到迷茫的过程。这一系列变化可类比《周易》中的卦象转化,起初的贫困为困卦之象,而后因机缘获得财富,似有困卦向泰卦转化的趋势,但他在富贵中迷失自我,又陷入了道德困境,犹如卦象在转化过程中遭遇阻碍,偏离了正道。当他面临仙人的点化与恶鬼的诱惑时,其内心的善恶抉择成为关键。这种抉择不仅仅是个人行为的选择,更是决定其命运走向的关键因素,如同卦象的转化方向取决于阴阳爻的变动性质。王大在善恶之间的徘徊,反映出人性在复杂环境下的脆弱与可塑性。《周易》通过卦象的变化揭示事物发展规律,而“王大”的故事则告诫人们,在人生的卦象演变中,道德抉择是决定命运吉凶的核心要素,坚守善道才能使人生从困境走向真正的通泰,反之则会陷入更深的危局,即使有一时的荣华,也终将在道德的亏缺中失去根基,陷入无法挽回的境地。
象数之理与人性本真——“乐仲”的返璞归真
“乐仲”的故事围绕主人公乐仲的人生经历展开,他一生不羁,好酒好佛,经历了尘世的种种悲欢离合。从周易的象数角度分析,乐仲的行为看似离经叛道,却暗合自然之象数。他对酒的痴迷、对情感的执着以及对佛性的追求,如同象数中的复杂变化,有着内在的规律与逻辑。他在经历了爱情的破灭、亲人的离世等苦难后,逐渐回归内心的宁静,这是一种从繁杂的人事象数中回归本真的过程。其人生轨迹体现了《周易》中所蕴含的人性本真在世俗纷扰中被遮蔽又逐渐显露的思想。乐仲起初在物欲与情感的象数交织中迷失,而后在佛缘的指引下,剥落外在的繁杂,寻找到人性深处的纯真与善良,恰似通过对易象数的深入体悟,超越表象,回归到生命的本源状态。这启示我们,人生虽在复杂的象数关系中展开,但不应被表象所迷惑,应在经历与感悟中回归人性本真,如同乐仲最终在佛道的启迪下,实现了心灵的澄澈与安宁,找到生命的真谛所在,以本真之态面对世间万象,顺应自然之理,超脱世俗的虚妄与烦恼,抵达精神的自在之境。
《聊斋志异》卷十一中的这些故事,通过周易哲学的深度解析,展现出古人对宇宙、人生、人性的深刻洞察。它们跨越时空,以生动的故事形式传递着古老而深邃的智慧,引导我们在当下的生活中思考命运、道德、心灵等诸多命题,从传统经典文化的宝库中汲取养分,照亮我们前行的人生道路,在世事变幻中把握生命的本质与规律,实现自我的成长与超越,让古老的智慧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我们心灵深处永恒的指引之光,时刻提醒我们遵循天地之理、人性之道,书写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华章。
二、《聊斋志异·卷十一·张氏妇》的原文与白话文:
原文
凡大兵所至,其害甚于盗贼,盖盗贼人犹得而仇之,兵则人所不敢仇也。其少异于盗者,特不敢轻于杀人耳。甲寅岁,三藩作反,南征之士,养马兖郡,鸡犬庐舍一空,妇女皆被淫污。时遭霪雨,田中潴水为湖,民无所匿,遂乘桴入高粱丛中。兵知之,裸体乘马,入水搜淫,鲜有遗脱。
惟张氏妇不伏,公然在家。有厨舍一所,夜与夫掘坎深数尺,积茅焉;覆以薄,加席其上,若可寝处。自炊灶下。有兵至,则出门应给之。二蒙古兵强与淫,妇曰:“此等事,岂可对人行者?”其一微笑,啁嗻而出。妇与入室,指席使先登。薄折,兵陷。妇又另取席及薄覆其上,故立坎边,以诱来者。少间,其一复入。闻坎中号,不知何处,妇以手笑招之曰:“在此处。”兵踏席,又陷。妇乃益投以薪,掷火其中。火大炽,屋焚。妇乃呼救。火既熄,燔尸焦臭。人问之,妇曰:“两猪恐害于兵,故纳坎中耳。”
由此离村数里,于大道旁并无树木处,携女红往坐烈日中。村去郡远,兵来率乘马,顷刻数至。笑语啁嗻,虽多不解,大约调弄之语。然去道不远,无一物可以蔽身,辄去,数日无患。一日一兵至,甚无耻,就烈日中欲淫妇。妇含笑不甚拒。隐以针刺其马,马辄喷嘶,兵遂絷马股际,然后拥妇。妇出巨锥猛刺马项,马负痛奔骇。缰系股不得脱,曳驰数十里,同伍始代捉之。首躯不知处,缰上一股,俨然在焉。
异史氏曰:“巧计六出,不失身于悍兵。贤哉妇乎,慧而能贞!”
白话文
凡是大兵所到之处,他们的危害比盗贼还要厉害。因为盗贼人们还可以怨恨,但是大兵人们却不敢怨恨。大兵和盗贼稍有一点儿区别,就是他们不敢轻易杀人。甲寅年,吴三桂、尚可喜和耿仲明等三个藩王发动叛乱,南征的大兵驻扎在兖州,城里的鸡犬庐舍被抢劫一空,妇女都被奸污。当时阴雨连绵,庄稼地积水变成湖泊,老百姓无处躲藏,就划着筏子钻进高粱丛中。大兵知道以后,就光着身子骑着马,到水里去搜寻奸淫妇女,很少有妇女能幸免。
只有一个张氏妇没有躲藏,公然留在家里。她家有一间厨房,夜里她和丈夫一起挖了一个几尺深的坑,里面堆上茅草,坑口盖上一层帘子,上面又加上一床草席,好像是可以睡觉的地方。张氏妇自己在灶前做饭。有大兵来到,就出门应酬他们。两个蒙古兵想要强奸她。张氏妇说:“这种事情,怎么可以当着别人的面干!”其中一个微笑着,说了些听不懂的话走出来。张氏妇和另一个一起进了厨房,指着草席让他先上去。那蒙古兵刚上去,帘子就折断了,蒙古兵掉了下去。张氏妇又另外取来草席和帘子盖在坑口,故意站在坑边,引诱另一个蒙古兵。过了一会儿,那个兵进来,听到坑里有人呼号,却不知在什么地方。张氏妇笑着招手对他说:“在这里。”那个兵一踏上席子,也掉进了坑里。张氏妇于是又往坑里扔进柴禾,点着火扔进坑里。火越烧越旺,连屋子都烧着了,张氏妇这才呼喊救火。等火扑灭以后,被烧焦的尸体发出臭味。有人问是怎么回事,张氏妇说:“有两头猪怕被大兵抢走,所以藏在坑里被烧死了。”
从此以后,张氏妇就到离村子几里的大路旁没有树木的地方,坐在烈日下做针线活。村子离郡城很远,大兵来时多骑着马,顷刻之间就来了几个。他们笑着说一些听不懂的话,虽然很多听不懂,但无非是一些调戏的话。但是这里离大路不远,又没有东西可以遮盖身体,他们只好走了,这样过了几天,张氏妇都没有受到祸害。一天,一个大兵来了,是个极其无耻的人,就想在光天化日之下强奸张氏妇。张氏妇面含微笑,不是很拒绝,悄悄地用针去刺他的马,马就大声地呼气嘶叫,大兵就把马缰绳系在大腿上,然后过来拥抱张氏妇。张氏妇拿出大锥子猛地刺向马的脖子,马疼得立刻狂奔起来。大兵因为缰绳系在大腿上,解不下来,被马拖着跑了几十里以后,才被其他大兵把马捉住。再看那大兵的头和身躯已经不知到哪里去了,只有缰绳上还绑着一条大腿。
异史氏说:汉代的陈平六出奇计辅助汉高祖取得天下,张氏妇妙计迭出,有着同样的智慧,所以没有失身于凶悍的大兵。张氏妇真是贤良啊!又聪明机智又有贞洁操守!
三、以下是《聊斋志异·卷十一·于子游》的原文与白话文: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