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襄国是现在的哪个城市 > 第12章 民团(第1页)

第12章 民团(第1页)

回到淄川,襄国古眼散发出来的力量,使那些异鸟全部消失不见了,随之而来的是正常的万物生灵的回归,过了一段时间,整个地方都显得欣欣向荣起来,只是那些因大灾而死的人,再也回不来了,周围空荡荡的村庄到处都是,只是带来了暂时的安宁,

回到淄川的那一刻,天空似乎都变得更加清澈,阳光温柔地洒落在这片曾历经沧桑的土地上。襄国古眼,那古老而神秘的存在,在完成了它的使命后,缓缓收敛了它那令人敬畏的力量。随着这股力量的消散,那些曾经肆虐天际、形态怪异的异鸟,如同晨雾般迅速而彻底地消失无踪,只留下一片片恢复宁静的天空和人们心中难以平复的震撼。

随之而来的,是自然界万物生灵井然有序的回归。溪流重新潺潺流淌,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穿梭;林间鸟鸣声声,清脆悦耳,各种小动物在林间嬉戏,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田野里,庄稼在春雨的滋润下茁壮成长,绿油油的一片,预示着丰收的希望。整个淄川大地,仿佛经历了一场重生,处处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然而,这份欣欣向荣之中,也藏着无法言说的遗憾。那些在大灾中不幸逝去的生命,如同秋风中的落叶,再也无法回到这片他们热爱的土地上。他们的笑容、他们的声音,只能留在亲人朋友的记忆中,成为永远的痛。村庄里,空荡荡的房屋、无人的街道,无不提醒着人们那场灾难的残酷与无情。每当夜幕降临,寂静的村庄更显凄凉,仿佛在诉说着那些未了的灾难。

在淄川的风云变幻之后,周家叔侄与三斤三人的命运也悄然发生了转折。他们再也回不到那个曾经属于他们的周家大宅。面对四面楚歌的境地,多仁与吴俊向各府州县发布了详尽的海捕文书,誓要将周家叔侄与三斤绳之以法。

周家叔侄与三斤在得知自己的处境后,心中充满了惶恐与不安。他们深知,单凭自己的力量,已无法在这片土地上立足,更别提重振家业了。正当他们陷入绝望之际,一个消息如同暗夜中的一缕曙光,照亮了他们的逃亡之路——刘德培已经揭竿而起,领导着一支义军,正在与官府抗争,为百姓争取权益。

这个消息如同一剂强心针,让周家叔侄与三斤看到了生存的希望与反击的可能。他们一商量决定放弃逃亡的苟且,转而投向刘德培的义军,用自己的力量去对抗那些曾让他们家破人亡的势力。

听到周老有投靠自己的消息,刘德培身着黑色披风,腰挎宝剑,威风凛凛的出门迎接三人,抱拳哈哈大笑道:“老有兄,你我兄弟重逢真是三生有幸啊,快快进来,我们痛饮三日,为你等接风洗尘!”

刘德培的热情,让周老有三人有些不知所措,于是抱拳回道:“春田兄,我等落难,官府通缉,特来投靠春田兄,春田兄能给我们三人个安身立命之所就行,不必太客气了,愿听春田兄随时差遣!”

刘德培边拉住周老有的手边请他往屋里走:“老有兄,尽管放心,你就在我这里,我这里虽是民团,受制于官府,但他们也不敢动你一根手指头,我定当保老有兄,还有安侄,和三斤兄弟的安全!”说罢,又朝其他人喊道:“好酒好菜的上,我今天要好好款待老有兄!”

酒宴在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序幕,不多时,一盘盘佳肴珍馐与一壶壶醇厚美酒便井然有序地摆满了长桌,香气四溢,令人垂涎。烛光摇曳,映照出众人脸上的期待与敬重。刘德培,这位英勇果敢的民团领袖,端坐于主位之上,眼神中闪烁着坚定与智慧的光芒。他的身旁,军师侧立,眉宇间透露出深沉的谋略与对胜利的渴望。周老有,作为新加入的重要盟友,被尊请至刘德培右侧,而周安则紧随其后,依序而坐,至于三斤,虽未得以上座,但其忠诚与勇武已深得众人认可。

“这第一杯酒,”刘德培的声音浑厚有力,穿透了宴席的喧嚣,“我敬老有兄,感激您的救命之恩。在那危难之际,若非您及时伸出援手,我恐已命丧黄泉。此恩此情,刘某人铭记于心,永生不忘!”言罢,他毫不犹豫地举起酒碗,一饮而尽,尽显豪迈之气。

周老有闻言,连忙起身,神色谦逊而诚恳:“春田兄言重了,我周家与您本就有着不解之缘,早年间您的恩德,我们周家上下皆感念于心。此番相助,不过是情分所在,何足挂齿?我先干为敬,以表我心!”说着,他亦是一口将碗中的烈酒饮尽,那份直爽与真挚,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敬佩。

酒过三巡,气氛愈发热烈。刘德培再次举杯,目光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老有兄,你我二人性情相投,志同道合,真乃人生一大幸事。这第二杯酒,我要敬老有兄能助我一臂之力。实不相瞒,我刘德培虽读书出身,但心怀天下,早有反清之志。然而,独木难支,仅凭我这千八百号兄弟,要想成大事,实属不易。但如今有了老有兄的加入,无异于如虎添翼,我相信,在您的智谋与周家的支持下,我大事必成,定能推翻满清暴政,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

此言一出,宴席间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刘德培身上,被他的壮志豪情深深感染。周家叔侄更是面露惊异之色,他们没想到,眼前这个看似平凡的穷酸秀才,竟有着如此宏大的抱负与坚定的信念。这份突如其来的震撼,让他们对刘德培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也更加坚定了他们追随刘德培、共谋大业的决心。

时光荏苒,转眼间又过了几日,刘德培的义军营地内呈现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他深知,要想实现心中的宏图大志,就必须先稳固内部,提升军力。于是,他亲自坐镇,对团内进行了一番彻底的整顿。

首先,刘德培加强了军纪,制定了更为严格的行为规范与作战条例,确保每一位士兵都能严守纪律,听从指挥。并且让士兵们在实战中能够迅速适应,勇猛善战。

在整顿军队的同时,刘德培也深刻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他广泛招贤纳士,不拘一格,只要有真才实学,无论出身贵贱,都能得到重用。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将士们的积极性与创造力,也为民团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智慧。

经过一番努力,义军的实力得到了显着提升。在此基础上,刘德培决定进一步扩大规模,招兵买马,为接下来的大动作做好充分准备。他深知,要推翻满清统治,单凭现有的力量还远远不够,必须广开财路,汇聚天下英雄豪杰,共同为这一伟大事业而奋斗。

于是,刘德培亲自发布了招兵告示。同时,他还派遣了多支队伍,深入到周边村镇,招募新兵。

在此之际,刘德培特别任命周老有为右路军大都督,负责统领新招募的士兵并进行训练。周老有深感责任重大,他深知自己的表现不仅关系到个人荣誉,更关系到整个民团的未来。

随着义军的不断壮大与实力的提升,刘德培与周老有等人对即将到来的大干一场充满了信心与期待。他们相信,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推翻满清暴政。

此后过了两年刘德培移驻淄川城内,控制县团总局武器火药,处决赃官,公开举起反清义旗。团众公推他为“督招讨大元帅”,后改称“大汉德主”。建立政权,下设军师、太师、军机大臣、大将军等职,又建龙凤旗。其口号为:灭清平满,重兴汉室。废除清帝年号,改用干支纪年,主张官兵剪辫以示与清廷势不两立。

随着刘德培领导的义军势力在淄川及周边地区的迅速崛起,其英勇抗清的事迹如同野火燎原,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令清朝廷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与震动。为了平息这场“叛乱”,维护其摇摇欲坠的统治,山东巡抚谭延襄紧急调集青州满营的步骑精锐,共计四千余人,对淄川城形成了铁桶般的包围之势。

面对清军的重重包围,刘德培及其麾下的义军将士并未表现出丝毫的畏惧与退缩。相反,他们凭借着对正义的坚定信念和对自由的渴望,斗志昂扬,誓死守卫着这座承载着他们希望的城池。每一次清军的进攻,都遭遇了义军顽强的抵抗,清军虽人数众多,装备精良,但在义军的英勇反击下,屡战屡败,始终无法攻克淄川城。

时间转眼到了同治二年春天,这场旷日持久的围城之战已让清军损失惨重,士气低落。清廷为了扭转战局,不得不频繁更换主帅,前后五易其人,试图寻找破敌之策。然而,这一切努力都未能撼动淄川城内义军的坚固防线。

面对义军的顽强抵抗,清廷最终决定派遣蒙古亲王僧格林沁,这位以勇猛善战着称的将领,率领大军前来镇压。僧格林沁抵达前线后,立即展开了对淄川的猛烈攻势,连续两个月内三次发动攻城战,但均被义军凭借险要的地势和坚定的意志一一击退。

眼见攻城无望,僧格林沁只得改变策略,增派官军两万余众进行增援,并加强对城内的炮击。炮火连天之下,淄川城内的军民死伤无数,城内秩序也受到了严重破坏。更为严重的是,长期的围困导致粮食和火药等物资极度匮乏,同时传染病也在城内迅速蔓延,使得义军的处境愈发艰难。

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刘德培深知继续坚守已无望,为了避免更多的无谓牺牲,他决定率领义军弃城突围。然而,清军早已料到义军的举动,早已布下了天罗地网。在突围的过程中,义军遭遇了清军的重重阻击,死伤惨重。

最终,在蓼坞太白山附近,刘德培及其残部被清军团团围住。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刘德培深知自己已无力回天。为了保持尊严,不让家人落入敌手受辱,他毅然挥剑斩杀了妻儿,随后准备饮剑自刎,但遗憾的是,他并未能如愿以偿,最终倒在了敌人的屠刀之下。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