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十八陵之“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和文德长孙皇后的合葬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城东北22。5公里的九嵕山上,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以下是对昭陵的详细介绍:
###一、地理位置与规模
***位置**:昭陵位于陕西省礼泉县城东北22。5公里的九嵕山上,东距西安市70公里,咸阳市30公里。
***规模**:昭陵陵园周长60公里,占地面积200平方公里,共有陪葬墓180余座(另有说法为189座),被誉为“天下名陵”,是我国帝王陵园中面积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
###二、历史背景
*昭陵始建于贞观十年(公元636年),至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世民葬于昭陵结束,历时13年之久。昭陵陵园的建设从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首葬到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3年),持续了107年。
*昭陵开创了唐代帝王陵墓“因山为陵”的制度,即利用山峰开凿墓室,既节省人力物力,又显得气势雄伟。
###三、主要建筑
***陵寝**:昭陵的陵寝居于陵园的最北部,相当于长安的宫城,是皇帝起居的地方。地下是玄宫,地上围绕山顶堆成方形小城,城四周有四垣,四面各有一门。
***献殿**:位于朱雀门内,正对山陵,是上陵朝拜和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
***寝宫**:建在陵山墙外的西南角,是供唐太宗灵魂起居的场所,守陵官员和日常侍奉人员也住在这里。
###四、陪葬墓与石刻
***陪葬墓**:昭陵陪葬墓数量众多,主要有长孙无忌、程咬金、魏征、温彦博、段志玄、高士廉、房玄龄、孔颖达、李靖、尉迟敬德、长乐公主、韦贵妃等墓,还有少数民族将领阿史那社尔等15人之墓。这些陪葬墓呈扇形列置在主陵两侧,益发衬托出昭陵至高无上的气概。
***石刻艺术**:昭陵石刻是昭陵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碑碣、六骏浮雕、蕃酋石刻像等。其中,“昭陵六骏”浮雕尤为着名,表现了唐太宗李世民当年驰骋战场所骑的六匹战马,分别为飒露紫、拳毛马、白蹄乌、特勒骠、青骓和什伐赤。这些浮雕技艺精湛,精美非凡,堪称稀世珍品。
###五、旅游与保护
*昭陵及其陪葬墓是中国初唐历史文物的集中代表,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3A”级旅游景区。
*游客可以通过自驾或乘坐旅游专线班车前往昭陵参观,主要游览景点包括昭陵博物馆、唐昭陵陵山、长乐公主墓(地宫)和韦贵妃墓(地宫,但需注意部分墓可能处于闭馆状态)。
综上所述,昭陵作为唐朝帝王陵墓中的杰出代表,不仅规模宏大、建筑精美,而且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昭陵的“昭”字在陵名中蕴含了丰富的含义,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字面含义
“昭”字在汉字中通常表示“光明、明显、显着”的意思。当这个字用在陵墓上时,它意味着皇帝的文德武功彰明于世,并使之显扬于后世。这种命名方式体现了对皇帝生前功绩的肯定和颂扬。
###二、古代谥法解释
根据古代谥法的解释,“昭”字有多种含义,如“圣文周达曰昭,昭德有功曰昭”。这些解释都强调了皇帝在文治武功方面的卓越成就和显着德行。因此,昭陵的命名也体现了对唐太宗李世民文治武功的高度评价。
###三、文化背景与政治意义
唐太宗李世民作为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他开创了贞观之治,为唐朝的繁荣和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文治武功在当时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将他的陵墓命名为昭陵,不仅是对他个人功绩的肯定,也是对整个唐朝文治武功的颂扬。
###四、与唐代其他帝王陵墓的对比
在唐代,帝王陵墓的命名往往选取吉利、祥顺、平和等美好字眼。如献陵、贞陵、泰陵等,都体现了这一特点。昭陵的命名也不例外,它同样选取了一个“集帝王之气”和“文治武功”之意的美好字眼,以彰显唐太宗李世民的卓越成就和崇高地位。
综上所述,昭陵的“昭”字在陵名中既体现了对唐太宗李世民文治武功的高度评价,又蕴含了丰富的文化背景和政治意义。它是唐代帝王陵墓命名中的一个典范,也是后人了解和研究唐代历史的重要窗口。
昭陵的历史故事与传说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