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院隔壁的刘家是逃难到丰收村的,之后在村里定居,要不是家里两个儿子都参军了,村里也不会接纳他们给他们分地。
如今两个儿子都没了,媳妇也改嫁了,老两口带着两个孙子一个孙女过活,最大的孙子才十岁,能帮家里干不少活,老两口却舍不得,宁可自己多干点,也不想长身体的孙子累伤了。
平时除了完成村里的活,他们还在山里划给他家的边边角角种些其他东西。
主要是粮食,辣椒也种了不少,他们以前喜欢寄辣椒酱给部队的儿子,现在不用再寄,但还是会做,用来跟知青换东西,有时也帮知青牵线跟村里其他人交易。
村里人都说刘家的位置好,却不想当初正因为排挤外来的刘家,才让他家住在偏僻处。
知青院的前身也是一户外来户的宅子,哪怕在村里一向低调,村民也知道这家有点家底,后来还传出他家有人在外国。
这话传出来没多久,这户人家就不见了,也不知是死了还是跑了。
镇上也来人找过,还把空宅子给砸坏了大半,没法再住人。
后来知青下乡,村里要给知青安排住处,村干部商量后就挑在了这里。
也是因为如此,知青院的几面墙颜色不统一,有的刷了白灰有的是黄泥土墙。屋里家具没有一件,床都是用砸坏的门板改的。
当时知青刚下乡,以为很快就能回城,也没想过打床打家具,就这么将就了下来,后来顶多打个放东西带锁的箱子,床之类的大件没有人打。
程勤奋就算手头宽裕,也没想把钱花在家具上。
想着刘念挑布还要时间,他去了一趟刘家帮她打听换辣椒的事。
刘家二老没在,刘家二孙子刘永安正带着三岁的堂妹刘永红在择野菜。
“小安子,忙着呢?”程勤奋站在他家院外喊。
“程知青~”
刘永安早坐不住了,看到程勤奋就从矮凳上跳了起来,刘永红一看也转头看向程勤奋,嘴角还泛起晶亮的液体,显然是想起程勤奋分给他们的糖了。
“是不是有事找我跑腿?”刘永安兴冲冲地问。
“还没有。就是想问,村里能不能拿山货换辣椒。”
别看刘永安年纪小,村里的事他却知道不少。
“山货?你手头还能多的山货?你自己吃都不够吧?”他背着手打趣。
程勤奋也不觉得被个小孩子调侃丢脸,下地干活的时候,他还没有村里的孩子干得快呢,这脸早丢干净了。
该服就得服,再说逗逗爱装大人的孩子还挺有趣的。
“你就说能不能换吧。放心,我不会拿几个野果子来糊弄你。”
刘永安早从家里人的对话中知道可以多跟知青换东西,哪怕是拿野菜换野菜,他们也亏不了。知青都不怎么精明,哪像他们,连根草也能计较。
“你要多少?拿多少东西换?”
“能换就行,多的我还得问问。”
程勤奋说着转身要走,又想到什么从口袋掏出一块饼干给了刘永安,当是提前给的好处费。
“饼干!”
刘永红的口水再也存不住,不争气地往下滴。
刘永安也馋,却还是把饼干分成了四份,把最小的给了刘永红,自己拿了第二小的。
“剩下的要给爷爷奶奶和大哥。”
“嗯。”
刘永红一口答应,抢过饼干就塞嘴里。
“你别吃那么快,多尝尝味。”
“甜。”刘永红含糊地说,没想有把饼干咽下去想在嘴里多含一会儿,却不知饼干不是糖,含着过不了多久就软成糊糊滑进肚里。
程勤奋听着兄妹说话不由加快了脚步离开,生怕自己心软。
也是刘家嘴紧又不缠人,他才愿意分点东西,不像村里其他孩子,每次他去镇上拿包裹回来就会跟在他身后,他真担心哪天被抢了。
有时知青院里炖肉,村里会有孩子来门口蹲着闻味,有时还会讨食,刘家的三个孩子却不曾来过。在村里遇到知青院的人,他们也不会主动示意,好像双方并不认得。
这样的距离感,让程勤奋处着舒服。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