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生命的觉醒经典语句 > 第50章 身欲的无常(第1页)

第50章 身欲的无常(第1页)

什么是真正的大学问?普通人的学问是有问必答,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小圣人的智慧是定的能力,用定力来看清人生,用慧力来了脱生死,菩萨的学问就是慈悲喜舍。

普通人的学问以应付别人为主,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和名利,小圣的学问是以降服身欲,释放精神的心性,而菩萨的学问是以慈悲喜舍,物我同一的利他为主,这一切的大前提就是大智慧,朝山是体是相,而以朝山的信心,以不惧千辛万苦,八风不动的心量,这才是菩萨的智慧。

人的劳动都分什么呢?劳动分体力劳动,脑力和心性的劳动,体力和脑力劳动我们都清楚,农民、工人都是体力劳动,学生和知识份子等都是脑力劳动,心性的劳动唯有出世的圣人能做到。

佛乞食说法于一农户处,干农活人说:我种地我有吃的,你为何不种地呢。

佛说:我也在种地呀,我以“信为种子,戒为雨水,慧为耕牛,中道为农具,意志为缰绳,静念为牛鞭。言行谨慎,饭食适量,以真诚去除杂草,以禅定达到圆满的解脱,精进为载物大白牛车,载至苦尽乐生的涅盘之境”,如此耕种好了的田地,定会结出不死之果,获得彻底的自在。

怎样才能心想事成?人自私自利,执着我见,皆是轮回苦难根本,正能量的东西是超越物质的精神,而读经念佛却是超越物质精神的心灵,疾病痛苦是物质的身体上的,身体上反映给精神,神经与大脑才会做出外理。

使人有了疼痛病苦的感觉,痛苦的煎熬使神经与大脑也产生了焦虑忧郁,所以人越执着于身体,精神就会越紧张,结果两者都会损伤,所以用正能量的诵经念佛,来转移人的观念,把执着物质身体,用种种佛事来执着精神与心灵,这样就会心想事成了。

同样的干活,为什么有的人觉得苦,有的人却是幸福的?我们在家里干活都会觉得累,都不愿意去干活,但都愿意过亲人玩乐的日子,但是反过来想一想,只有你干活,你才能有能力去玩乐,所以责任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你想到父母亲人后,就会为最爱的人而打拼,这样你就会将体力的劳动,看作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

在工作中就会越干越起劲,这样就不会厌恶劳作,而积极主动的去干了,学佛也是这个道理,将劳苦的工作转化为爱的付出,这是普通人必须要做到的能力,而学佛者必须转生死为涅槃,转烦恼为菩提,人之所以来到世上,是要付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人只想到烦恼痛苦,才能想到责任和付出,这是人烦恼痛苦的根本。

“人生最大的意义是觉悟,人生最大的价值是奉献”,一个无我奉献于他的人,毕竟是忘记生老病死的人,这就好比助人一样,如果想到众生的疾苦,自然会奋不顾身,勇往直前。

越是想自己的人,越是不肯付出的人,这样的人才会害怕死亡,让我们以无我利他的奉献心,活在远离烦恼痛苦中,以这样的心态,你才能更好的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什么是修行呢?修行就是完全依靠自己,在普通人眼里,人必须有依靠,而且人越俗气,这种心就越重,温室的花朵永远经不起风吹雨打,几乎所有有能力的人,他的自制自控力一定非常强,越是没有本事的人,依靠心就越重。

而最高的圣人佛,能做到不依靠身体,不依靠环境,不依靠思想意识而生存,学佛就是学佛的离欲行,完全的舍弃了依靠之心,把一切获得物欲的心全部放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看破放下,而进入全部依靠心境的世界里遨游,这才是一条真正的修行之路。

怎样在宠物身上反观人生?我家有一只小猫,即然佛说:众生平等,猫和人怎么能一样呢,猫是猫身,什么也干不了,人是人身,什么都能干,猫只认食物,而人有数不尽的欲念,差别这么大,怎么能相同呢,我打了猫一下,猫疼痛的走了,我拿一个好吃的给猫,猫急忙来吃,我大声的叫猫,猫马上过来,我想打猫和打自己的疼有什么区别呢?

猫知道好吃的,而我也知道,我叫猫的听与我的听有什么区别呢?可见四大和合的物质身相本来是幻化的,身体是随着因为果业力而变的,有什么业就会有什么身。

这是变化不实的,不是修行的范围,而能见东西,能听声音,能知疼痛的觉性,不论是猫是人都是一样的,这才是真正的心灵佛性,只有承当保任这个能力,就是幸福快乐的因。

太过计较的人是什么样的心理呢?智慧的生命是修行者终极追求,就是说要一直保持出发心,这就是慧命,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发心都很大,天天念着众生无边誓愿度,但一遇到事情,就忘记了佛的教诲,而只顾生气发愁了,就是说不论你遇到什么难事或障碍,都不改初发心。

人生有很多条路可选择,如果选好了一边路,就不应该为任何事而改变,如果你太在乎别的事,太过计较,就说明你的初发心,你的那条路也改变了,戒就是选择之后,还为别的事用心,这就是犯戒,也失去了定力,慧命也难以成就了,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听开示有什么好处呢?法会就是开示众生,生死不是四大身体的区别,只因妄想执着生死轮回无有出期,生我们都清楚,死就没有人能说明白了,因为生时身体物境所产生的根尘识,用脑记忆存储能力,能够清楚证明这是我生的世界。

那么死后根尘识记忆存储能力失去,自然进入迷失无知的境界,这主要是因为生时繁多人事物的记忆,与死一无所有,这两者强烈的反差,会使人更加无明迷乱,死后七七日后,这和强大的无明迷乱会渐渐的定下来,而心性会渐渐的增强,自性会随着生前的善恶业力,而投胎受生,进入下一个轮回,所以说业就是不觉悟的心。

祖师说:佛在做用处,用这个做用不管念什么都能成就,不用这个自性念,无论念什么都是人天福报,所以真正万德万能的,是悟明心性,自性如主人,主人若存,不念自念,主人若失念即无念,所以祖师说:若不见性学法无益…。娑婆世界众生当以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此是恒沙佛,一路涅槃门。

为什么说慎终追远民德厚矣?怀念己故先人的功绩,我们内心就会反思,人的一生不论好坏穷富,都将归于尘土,而真正能长存的,只有立功立德立名。

生前的坏习气可以换来一时的享受,而百年后就会万世唾骂,一世与万世历历分明,其实每天我们都应该为自己打扫心灵的尘土,扫掉我们的习气,清除累积的冤结,明白生死无常,祭祀之时我们要好好的观照自己,这是对己故者最好的记念。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