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世界富豪的生活 > 第62部分(第1页)

第62部分(第1页)

王国  1976年,施振荣集合5个股东,用100万元台币创办了多科技国际公司,这就是宏123456的前身,从此他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创业。  以科研起家的施振荣非常明白,只有研制出新成果,公司才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1980年,多科技公司打响了两项新产品:其一为受诚洲电子委托设计的终端机,后来成为台湾第一项大量外销的微处理器应用产品。其二为以“仓颉汉字输入法”及“向量组合输入法”为基础研制的“天龙”中文电脑,因其易学好用,价廉物美,又在台湾引起轰动,当年营业额就逾555万美元,还荣获台湾产品设计最高荣誉奖。  此后,施振荣又连创佳绩,1981年,推出了自有品牌的先锋——“小教授1号”电脑学习机。次年,参考“苹果Ⅱ”微机的框架,又研制出“小教授2号”,使宏123456的营业额在1983年就达到15亿元台币。这台机子还被德国《晶片》电脑杂志评选为当年“十大个人电脑代表作”,更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     。 想看书来

华人电脑教父(2)

他没有在成绩上睡觉,相反更加注重科研开发,宏123456集团拥有研究人员800多人,取得各种专利300多项。他曾说:“我迷信研究和开发,它是企业成长自下而上的命脉,也是企业起死回生的救命仙丹。”正是有了这批研发人员,1986年,施振荣抢先于IBM公司推出386微机(比康柏公司仅晚1个月)。为此,他特别兴奋,因为这不仅是中国台湾的荣耀,也为亚洲国家在个人电脑发展史上争了一口气,证明了在个人电脑方面上,中国人并不输给外国人。  1987年,公司正式更名为宏123456股份有限公司,施振荣任董事长兼总经理。1988年,宏123456股票上市,募集到大量资金,增强了宏123456的发展实力。而就在这时,为了打破台湾电脑制造业仿造成风的局面,施振荣坚持在宏123456大旗下生产自己的原装品牌机,宏123456电脑开始成为市面上的热门产品。  挫折与失误  成功来得太快,容易使人沉醉,宏123456上下都沉醉在这种喜悦之中。于是施振荣又招募了一批新的高级主管,期望为公司重新开辟一个新天地,然而此后引起的宏123456全球扩展行动,却没有达到施振荣的梦想,还引起公司从1990年到1992年陷入创立以来的第一次财务危机,差点毁于一旦。  刘英武,普林斯顿大学计算的专业博士,曾在IBM公司的一个软件开发实验室担任电脑部主管达20年之久。他是在美国电脑界最有声望,职务最高的华人。施振荣专门将他高薪聘请过来,高兴地称他为宏123456全球扩展的“秘密武器”,并把经营决策权交给了他。刘英武自然将他在IBM所学到的经验应用在宏123456上,而大家都没有想到这种不假思索的照搬会招致那样大的恶果。  在一次收购德国公司的过程中,施振荣原本打算只买当地子公司一半的股份,但刘英武却坚持按照IBM的方式购买100%的股份。后来施振荣说:“我们把德国子公司的管理人员变成了普通员工,公司开始出现亏损。”同样致命的错误也犯在购买美国一家微机公司上,宏123456以9000万美元高价买下这家公司,但却陷入了怎样分派原有公司的经理们的解雇费的困境中。  这样的扩张不仅给公司带来了财务危机,消化不了吞并进来的企业,尤其关键的是,这种外来的管理模式与本土的经营发生了碰撞,结果导致许多与施振荣一起创业的人员纷纷辞职,离开了公司。施振荣逐渐也意识到对刘英武的任命是一个错误。他说:“我认为IBM是世界上管理最好的电脑公司,刘英武理所当然比我更有能力和经验。但他不是企业家,我对他授权太多了,太早了。”  但是施振荣没有因为公司出现的财务亏损而责备刘英武。而他自己在1992年6月向董事会提出辞去董事长职务。董事会拒绝了他的辞职并公布了一个联合声明:我们钦佩和相信施董事长的杰出的领导才能。不久,刘英武和其他9个“伞降经理”离开了宏123456。  宏123456王国  刘英武离开宏123456后,施振荣进行了改革,把宏123456转为由一系列独立的子公司组成的集团公司,市场价值达20亿美元。这些子公司互相合作又相对独立,从而制造一种危机感,促使每个分公司都用尽力量,向前冲刺。  在1991年财务危机之前,施振荣就开始有这种想法。他40%的时间都花在出差上,但在其他地方总吃不到比台湾更好的中国菜。为什么中国菜不能像麦当劳的汉堡包一样在全世界品质一样。他也注意到采用台湾主板的兼容电脑商,全世界到处林立,但厂商品质参差,没有品牌形象可占,就好像遍布全球的中国餐馆,没有统一的品牌和质量。他形容这些产品是“垃圾”。那时,宏123456也是在台湾组装PC机,以便施振荣能监督质量。“为什么宏123456不能贩卖新鲜的电脑?”  于是,施振荣开始实行自己创造的“快餐战略”。为了保证为每位零销商提供“最新鲜的配料”,宏123456设在台湾和马来西亚的生产厂以及设在曼谷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装配厂可以随时为零销商就近提供最新的技术服务。这不但降低了运输成本还使得宏123456能够以比康柏低5%到10%的价格称霸全球。由于建立了完善的产销构架,宏123456几乎不需要依靠任何一家原件制造商就可以生产出最热门的电脑。施振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的电脑款款都是经典之作。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们的电脑就像麦当劳的汉堡包一样脍炙人口。”  在这样的思路之下,宏123456产品深入人心,规模越来越大。今天的宏123456集团已成为台湾最大的自创品牌产商及全球第七大个人电脑公司,在近40个国家与地区设立了80多家分支机构。其业务范围涉及个人电脑、专业服务器、笔记本电脑、计算机外设产品、通讯产品及半导体产品的开发、制造与销售。美国《商业周刊》称其为“能够持续企业开创精神的亚洲新巨人”。美国《华尔街日报》将其评选为“领导世界进入90年代的新星企业之一”。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华人电脑教父(3)

由于施振荣杰出的管理才能,1995年,《世界经理人文摘》评选施振荣为全球15位最能创造时势的企业家;次年,他被美国《商业周刊》选为全世界25位最佳企业总裁之一。美国《金融世界》评价宏123456为台湾最值钱的“金字招牌”之一,其商标价值1.8亿美元。  1997年,宏123456集团公司的年度营业额超过1800亿元新台币,在全球拥有23000名员工。宏123456电脑品牌进入世界前沿,全球排名第7;宏123456成为全球三大电脑生产制造厂家之一。  1997年盛夏,已经功成名就的施振荣又向媒体扔出了一个重磅炸弹,雄心勃勃的他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对各国记者慷慨宣布:“宏123456将进入软件时代。”他说:“到2010年,宏123456将拥有100家软件公司。其营业额将达公司总额的15%,利润占33%。”对主要生产电脑硬件的宏123456这等于是一个激烈的转向。不要忘了世界上成功地结合软硬件制造的电脑公司或许只有IBM一家。  施振荣这种“狂妄自大”的言论立即引起了广泛的议论,有疑惑,也有支持。但是他永不言弃的精神不仅鼓舞了宏123456人,也鼓舞着大批的中国人。他曾坚定地说“你GO BIG OR GO HOME”,言下之意便是:“激流之中,不进则退。”“你不跻身世界前十名,就没有机会。”这就是竞争激烈的高科技产业的现状。  施振荣,这个创造了中国人品牌的电脑业巨子,又正摩拳擦掌,投入新一轮的激战之中。“重要的不是今年或明年的表现,而是5年、10年后的宏123456,甚至百年后的宏123456。”施振荣信心十足地表示,这就是他,一个永不言败的电脑教父,随时准备征战江湖。  成功秘诀  贫穷的出身,锤炼出了非凡的毅力与耐性。  抓住了电脑时代的机遇。     txt小说上传分享

股票界里的传奇(1)

股票界里的传奇——彼得·林奇  财富档案  当今美国,乃至全球最高薪的受聘投资组合经理人彼得·林奇,是麦哲伦共同基金的创始人,是杰出的职业股票投资人、华尔街股票市场的聚财巨头,投资回报率曾一度神奇地高达2500%,其著作《漫步华尔街》、《战胜华尔街》、《学以致富》,一问世便成为畅销书。  企业类型  股票投资业。  成长记录  在人们的眼中,他就是财富的化身,他说的话是所有股民的宝典,他手上的基金是有史以来最赚钱的,如果你在1977年投资100美元于该基金,在1990年取出,13年时间已变为28000美元,增值28倍,不过13年的时间。  这个“股票天使”就是彼得·林奇——历史上最伟大的投资人之一,《时代》杂志评他为首席基金经理。他对共同基金的贡献,就像是乔丹之于篮球,邓肯之于现代舞蹈。他不是人们日常认识中的那种脑满肥肠的商 人,他把整个比赛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他让投资变成了一种艺术,而且紧紧地抓住全国每一个投资人和储蓄者的注意力。当然,他也在这场比赛中获得了极大的名誉和财富。  成长之路  1944年1月19日,彼得·林奇出生于美国波士顿的一个富裕的家庭里。父亲曾经是波士顿学院的一个数学教授,后来放弃教职,成为约翰·汉考克公司的高级审计师。可是不幸的是,在林奇10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全家的生活开始陷入困境。  为了省钱,家人开始节衣缩食,林奇也从私立学校转到了公立学校,而且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11岁的他在高尔夫球场找了份球童的工作。这份工作应该说是最理想不过了,球童工作一个下午比报童工作一周挣得还多。  高尔夫球场一直是风云人物、名流巨贾的聚集之地,与其他球童不同的是,林奇不仅捡球,还注意学习。从高尔夫俱乐部的成员口中,他接受了股票市场的早期教育、知道了不同的投资观点。林奇跟随球手打完一轮球,就相当于上一堂有关股票问题的免费教育课。  在当时,虽然是经济发达的美国,但人们的意识还是相对保守,对股票业并不很信任,视股票市场如赌场,把买股票几乎等同于赌博行为,虽然这时股市也上涨了3倍,原本林奇也是这样想的,但球童的经历开始让林奇逐渐改变了看法,增强了赚钱意识,虽然他那时并没有钱去投资股票。  就这样边工作边读书,林奇读完了中学,顺利考入宾州大学沃顿学院。即使在沃顿学院学习期间,林奇也未放弃兼职球童的工作,他还因此获得了弗朗西斯·维梅特球童奖学金。  沃顿商学院的经历对于以后林奇的成长是十分关键的。为了家庭,为了自己,林奇开始着手研究股票,他想找出其中的“秘密”,成为像高尔夫球场的客户一样成功的人物。于是,他有目的地专门研究与股票投资有关的学科。除了必修课外,他没有选修更多的有关自然科学、数学和财会等课程,而是重点地专修社会科学,如历史学、心理学、政治学。此外,他还学习了玄学、认识论、逻辑、宗教和古希腊哲学。在还没有真正涉足商海之时,林奇就已经意识到,股票投资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历史和哲学在投资决策时显然比统计学和数学更有用。  因为球童的兼职和奖学金做经济的坚强后盾,大二的时候,林奇已经有了一笔不小的收入。他决定用这笔积蓄进行股票投资,小试牛刀。他从积蓄中拿出1250美元投资于飞虎航空公司的股票,当时他买入的价格是每股10美元。后来,这种股票因太平洋沿岸国家空中运输的发展而暴升。随着这种股票的不断上涨,林奇逐渐抛出手中的股票来收回资金,靠着这笔资金,他不仅读完了大学,而且念完了研究生。  暑假期间,林奇来到世界最大的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富达”,在这里做暑期实习生,能在这样的公司实习,是一种非常难得的机会。这份工作不仅使林奇打破了对股票分析行业的神秘感,也让他对书本上的理论产生了怀疑,教授们的理论在真正的市场中,几乎全线崩溃,这种信念促使了林奇特别注重实际调研的作用。  “他是一个奇迹”  1969年,林奇已经毕了业,也服完了兵役,他开始来到富达,正式成为一名公司的职员。起初是金属商品分析师,干了几年的分析工作之后,1974年,林奇升任富达公司的研究主管。当时公司正陆续扩展化学、包装、钢铁、铝业以及纺织等部门的业务,这些工作开始让他有机会接触到证券市场的最前线,他除了不断走访公司,收集情报,从中挑出最有前途的投资领域之外,还注意将自己的判断结果与实践相对应,为以后的真正实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8年之后,由于工作出色,林奇被任命为富达旗下的麦哲伦基金的主管。这是一个升迁,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一方面,林奇终于可以直接面对市场,但另一方面,富达有几十个、几百个、几千个这样的基金主管,要能做出一番成就,脱颖而出,必须付出更多的辛苦、更多的想法和思考。     。 想看书来

股票界里的传奇(2)

当时的麦哲伦基金,资金仅有2200万美元,其业务也仅局限于几家较大的证券公司中,还是一个婴儿,但对于林奇这个初学者而言,却是再合适不过了。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可以施展的舞台。  为了工作,林奇成了一个工作狂,每天的工作时间长达12个小时,他投入了自己所有的心血和精力。他每天要阅读几英尺厚的文件,他每年要旅行16万公里去各地进行实地考察,此外,每年他还要与500多家公司的经理进行交谈,在不进行阅读和访问时,他则会几小时几十小时的打电话,从各个方面来了解公司的状况、投资领域的最新进展。  他还特别重视从同行处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所有比较成功的投资家们都有松散或正式的联盟,大家可以通过联盟交换思想获得教益。当然人们不会把自己即将购买的股票透露出来,但在交流中可以获得许多信息。这些处于投资领域顶尖级的人物,能够提供比经纪人更丰富的信息源。这才是林奇“金点子”的最好来源。  林奇还创造了常识投资法。他认为普通投资人一样可以按常识判断来战胜股市和共同基金,而他自己对于股市行情的分析和预测,往往会从日常生活中得到有价值的信息。他特别留意妻子卡罗琳和三个女儿的购物习惯,每当她们买东西回来,他总要扯上几句。1971年的某一天,妻子卡罗琳买“莱格斯”牌紧身衣,他发现这将会是一个走俏的商品。在他的组织下,麦哲伦当即买下了生产这种紧身衣?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