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人的智力的发展也是人对过去不断进行反思的结果。人对于世界的认识是逐步全面和深刻的,人的行为受人认识的影响,认识的正确与否决定行为的结果,生存的过程也就是体验的过程,人通过对实践的总结来提高自己的认识,并且影响和指导今后的行为。人是从过去的失败和挫折在走过来的,人对世界的认识经历了从肤浅到深刻、从片面到全面,人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决定自己的行为,用已掌握的规律和法则来预测未来。所以,人智力的发展就是为了适应认识和改造自然世界的需要,或者说这样的需要促进了人智力的发展。
随着人智力的发展,人与自然不断建立起新型的关系。当人的智力上升到理性层面,人智力的发展不再是动物的那种缓慢的自然过程,而是进入一个加速发展阶段。人的大脑和人的体格一样,都会依据生存的需要而发生变化,人类在不断地创造和体验新的生活,人的智能在每一代人身上进行着悄悄地演变。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人体力的作用越来越小,脑力劳动的作用越来越大,这是生命与环境关系演化的结果。人类社会的改变首先是大批劳动力脱离了狩猎、捕鱼和采集食物的劳动,其后逐步脱离体力型耕种、养殖,向着劳动集中化和技术化方向发展,然后又进入高技术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这个过程也是人从从事维持生存活动中解脱出来的过程。可以这么说,人类的现代文明不是人用手创造出来的,而是用大脑创造的。
现代社会是一个经济、文化、艺术、科学的社会,人的生存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地改变。对于现代人来讲,大脑要接受比过去多得多的信息,同时,要对这些信息做更复杂的处理,这就对人的智力有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结构社会,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结构影响到一个人的生存状态,具有丰富的知识是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也是每个人获取财富和社会地位所必须具备的。
同时,人类认识世界并不满足于感官范畴,还要寻求这个世界的底蕴,它从何而来,又将变成什么样子。因为人不仅生活在由物体和人组成的直接感知的世界里,而且生活在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中,它们超越了感觉器官感知的范畴。当生存所需的一切在社会中已经得到基本满足,人们感到有其它方面的需要,如美的享受、智力的满足和寻求终极意义等等。人的智力和社会文明的发展组成了一个循环反馈系统,在人的进化过程中,人的智力和人类文明相互作用着,两者共同发展,现代人的智慧和人类文明就是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十七章 情感与理智
人有满足情感需求的需要,情感的满足与物质利益、情爱、权力、荣誉这些东西有关,人通过各种方式来取得它们。
这个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世界,人有满足自身情感的需要,而要满足这样的需求就有必要去控制自身的情感,这是一个需要寻求平衡的过程,而人类是在满足和约束情感需求这样的矛盾过程中发展的。
作为一个自然以及社会的人,他受着感性和理性的双重作用。人的行为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限制和制约,人要生存下去并且得到发展,需要对现实的各种得失和利害加以权衡。现实生活中,人从本性出发希望自己的所有欲求都得到满足,但是人又不能随心所欲,因为现实对人行为的容纳不是无限的,超过一定限度,人就会走向自己意愿的反面,可能遭受到更大的损失和伤害。
生命存在于生物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结构之中。对于一个人的存在,首先,他自身的生理与心理需求是有一定限度的,生命都有欲求,但对欲求的满足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出现问题;其次,人满足欲求的要求受到来自其他个体的制约,不同的人之间存在着利益的冲突,而这样的冲突应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不论动物还是人,其存在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它生命的存在及环境结成一定的关系,并且通过与各种存在之间的相互作用得以生存。在生物与自然的关系方面,生物受到环境及自身生物形态中各种因素的制约,不能无限制地满足自身的欲求,生物与环境中的其它存在之间的作用不是无条件的,这就需要与其它的存在个体之间保持一种相对平衡的关系。在人与人关系方面,人们因各种利益而产生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这样的冲突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否则会危害到大多数人的利益。
所以,生命的存在需要有自我权衡行为利弊的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在这个充满矛盾的世界里生存,而理智便是生命发展过程中伴随着情感出现的一种存在。理智的最初形成与生物的经验有关,生物体具有记忆储存经历和体验的功能,这样的功能是生物对应于环境需要所形成的,当生物体将再次遭遇过去的痛苦和麻烦时,它有可能预先采取行动来回避对自身的损害。可以这么说,理智是一种生物生存的机能,是生命对于自然存在状况的反映。
如果对理智进行描述,它是生物通过判断和选择对其行为的调节,协调个体间、个体与环境间关系的能力,即尽可能地满足生物本性的需要,同时又使自身不受到伤害。如果一个人或动物不能通过控制情感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本能的欲求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个体不能对其行为约束,那么它就很难在自然界生存下去。理智对应于情感而存在,是生物进行判断、对比、选择的过程,即通过否定来达到更好的存在状态。从生命的存在和发展的角度看,理智的出现和存在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在自然界,动物的行为中也包含了许多理性的成分。任何动物都有满足欲求的需要,然而随心所欲却难以生存下去,动物在满足欲求的需要的时候要提防可能遇到的麻烦和危险。对于生命的存在,生存是第一位的,因为活下去是各种欲求得到满足的前提,因此求生的需要使动物学会了理智地对待自己的行为。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随着生存经验的积累,动物的判断力,应变力不断增强,懂得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知道如何避免危险和保证自身的安全。在自然界的竞争中,动物只有具有一定的认识、判断和自我控制能力才能生存下去,动物的理智产生于生存的本能,并由经验的累积得到加强,它帮助动物在生存竞争中保护自己。
当生物发展到人这个阶段,理智又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人的智力相对于一般动物达到了一个更高层次,这使得人对于事物的认识可以达到理性的层面,人不只是象有些动物那样纯粹依据生存经验,而且还懂得运用自然的规律和法则进行推理,也就是人可以认识到事物的表象背后本质的东西,人通过对事物的属性、相互间的关系和运行规律的认识来使自己达到更好的生存状态。理智的存在对人类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人通过总结经验和汲取教训而使理智得到加强,行为中体现更多的理性。
从表面看,理智和情感是对立的,因为理智总是制约着情感的满足,而如果对理智作深层次的分析,理智的存在实质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情感的需求,就大的方面而言,理智和情感并不矛盾,而是一致的。理智地分析问题,就是对一件事的各方面进行比较和权衡,人在做抉择的时候要非常慎重,分清眼前和长远、局部和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从而做出正确的抉择。理智的确对情感有限制作用,但这只是暂时的和局部的,理智存在的实质是为了保证情感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而避免受到更大、更深的伤害。
在人的生存过程中,人要做到完全的理智并非易事,一方面人受到生物性本能的制约,人完全克服生物性的本能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是因经验和认知的不足而不能对未来的结果作出正确的判断。人们在追逐欲求满足的时候,人往往容易依据现实的情感进行抉择,只注重一时利益的得失,而看不到长远和整体利益的情况,而这也是人生存过程以及人类发展历史中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
人一生是在情感与理智的矛盾冲突中度过的,理智是一条防线,而人在满足情感需求时有可能会突破这道防线,人时常面临这样的选择,是为眼前和局部的利益,还是为长远和全局打算。理智对于情感的控制并不是时时有效的,掌握好行为的度并非一件易事,意志稍不坚定理智的防线就会崩溃。对人而言,当人情感强烈的时候,理智会显得十分脆弱,人不去权衡利弊,只图一时的享乐,而不计后果,这样的事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发生。
同样,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存在许多非理性的行为,人非理性的行为表现在各个方面,这也是人不能正确认识自然及自我的结果。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协调的,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奴役和*,绵绵不断的冲突和战争,人与人之间这种不和谐的关系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在人的一生中,情感的满足和不满足都是必然的,这是人生存的现实状况,人需要解决好情感和理智之间的矛盾冲突,行为上表现更多的理性,只有这样人才能达到一个较好的生存状态。
理智是人对自己的生存状况、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人们通过这样的认识来对利害得失进行权衡,并指导自己的行为。同时,理智也是人的经验、学识、以及分析和判断能力的综合体现,人的理智表现在不轻信、不盲从,评判任何事情的是非凭得是事实和经验,而不是想当然和轻率下结论。
人只要有正确的见解,才会采取正确的行动,人之所以会犯错误,是因为有时不知道何者是对的。理智是这样一种能力,人有对自我行为进行调控的能力,人通过对事物的属性、相互间的关系、运行规律的认识来预测和估计事物发展的趋势和结果,并且采取正确的行为策略。
当然,人的理智要达到一个较高的境界并非易事,理智是经验和学识的综合,需要人在生活中不断地磨练,经历挫折和失败,同时,也需要人不断地从历史和他人的经验中学习和思考,只有这样人才能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并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人成长的过程是人理智不断成熟的过程。幼年时期,人主要受着情感的左右,幼儿依据情感的需要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也就是人的生物本能在起主要作用。少儿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阶段,他们不能控制情感,或者说自制力较弱,这时的人还不具备自立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大,人行为中理性的成分逐渐增加,人要考虑自己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以及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人成年以后,由于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受到社会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人类文化属性的东西逐渐取代生物性的本能,表现在人对不同行为的利害进行估价和判断的能力增强,也就是人的情感受到理智的调控,这时的人有能力对自己、家庭和社会负起责任。
人类的发展过程也是理智成熟的过程,随着人对自然和生命认识的深入,人们能更准确地分辨事物的是非利弊,并以正确的行为来趋利避害。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有过许多曲折,出现过许多问题,可以这么说,人类正是从自己的错误中走过来并且发展的。人具有反省自己的能力,通过反省,人们发现自身行为所带来的种种不良后果,并去纠正和改进自己的行为。 。。
第十八章 人生的苦与乐
西方传统认为,人生来是有罪的,人来到世上是为了赎罪。按此说法,人如果为了赎罪活着,人生便是一段苦旅。
人活在世上到底苦不苦,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绝大部分人是愿意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并且乐于享受生活。其实,对于苦乐的理解应该取决于我们对生命的看法,如果我们了解了生命的本质,以及影响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因素是什么,也许我们就会有正确的苦乐观。
人活在世上,必定会有各种苦乐的体验。那么,苦乐的本质是什么,苦乐体验对生命的存在有什么影响?
从生命存在和发展形态看,不论苦还是乐都是生物在与环境作用过程中的情感反应。苦乐的体验不是人类所独有的,其它动物也有,苦表现为生物体在生理和心理上与环境不相适应的状态,它是生物体与环境作用过程中所承受的压力,而乐是生存压力的缓解和释放。
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苦。
在生命存在过程中,每一种生命的存在都承受着来自环境的压力,这样的压力会使生存面临种种困难和麻烦,甚至有可能威胁到生命的存在,苦是此种状况下生命体内的由感官到心理的感应过程。
生命的存在必须承受各种压力,这其实反映了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的作用状况。生存是一种动态的存在,生命体必须去适应和反映变化着的环境,苦提示了一个生命需要对其与环境不相适应的状况做出行为上的调整。
从生存的基本状态上讲,生存是生物体与环境中各种存在之间的交换活动,生存需要生物在自然界中进行索取,生物的生存、食物、权力、繁衍后代的机会这些都要通过争取才能得到。不论生命以什么形式存在,它都有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内在需求,并且这种需求是最大限度的,这是由生物的基本属性决定的。然而,自然环境对生物欲求的满足不是无条件的,生物体只有不断调整自己适应环境的变化才能取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在自然状态下,每种生命的生存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各种自然的灾害、食物的匮乏、疾病的侵扰、来自其他生物的威胁、与同类的竞争,这些都包含了对动物生存不利的因素,动物在获取食物、性、权这些需求时都会遇到各种问题。动物对自身所处的不利状况会做出生理和心理的反应,食物匮乏动物会有饥饿感,气候变化会感到炎热或寒冷,生存活动中的跌打损伤会感到疼痛,因猛兽的威胁而产生恐惧,求偶遭遇挫折会感到沮丧等,这些状况都会对生存产生影响,对生物来说即苦的感觉。在生存活动中,苦一直伴随着生命的存在。
对于所有生命,苦是需要回避却又难以回避的一种感受,这是生命存在的现实状况。如果从生命发展的角度看,苦又其存在的意义,其意义主要体现在生物进化方面。
生命体与环境之间存在一种作用机制,而苦是这种机制中的重要一环。在生存过程中,当生物体遇到不利生存的情况,它就会去调节自己,使之与环境状况相适应,生物组织和机能的改变和完善是在环境的压力下实现的。对自然界中的生物来说,自然灾害和生存竞争等会给生物的生存带来压力和不安宁,但克服这些问题的活动却构成了生物的生存内容。在生物由低级向高级进化过程中,每一种生物都是在与自然的抗争过程中取得发展的,它们面对的生存压力作为生命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从我们人类进化的过程看,在由一般灵长类向人类进化的过程中,随着地球环境的变化,如气候的改变,森林的减少,食物的匮乏,其它生物的威胁等,这些改变迫使一部分灵长类不得不改变原有的习性,包括生存方式和群体结构。灵长类需要努力适应不断变化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