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
运河岛对着被烧糊了的汤锅叹息说:“我到底该怎样才能把它修好呢?
我之前先尝试过用水泡和洗,并没有能去除底部的黑色和红色残留。后来又用抹布擦,也没有去除掉。之后我又用醋去浸泡这口锅,有了一点效果,红色的残留少了很多,但是依然还有很多黑色痕迹留存。
我又往醋中加水,接着用锅去烧,想要试图除去黑色的部分,但是并没有办法将它除掉,于是现在锅的底部虽然已经没有了红色残留,但是还有一部分黑色残留。到底该怎么办呢?”
(二十四)
运河岛又一次读了《道德经》的第一句话。
他有感而发的说:“‘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总共才有6个字,包含了3个‘道’字,真是主旨明确,毫不跑题的典范。根据注释,前两个‘道’词性不同,所以含义必然不同,第三个道没有注释,但因为‘非’字的存在,可以确定它和第一个‘道’不是一个含义。
既然有三种不同的意思要表达,为什么要一直用一个‘道’字呢?是一直用这个字最恰当,还是作者有别的想法?
如果一直用同一个字最恰当的话,大概率应该就是所想说的信息本来就没法在当时条件下,字数限制下表达清楚,只能退而求其次,在容易理解的不准确和容易混淆的准确中选择了准确的可能性。可能当时没有合适的字来代表作者想表达的含义?毕竟语言一直都是在发展的,过去的语言能表达的意思有限也可以理解。
不过没有合适的字的话,为什么作者不造一个或者一堆呢?造完了写个附录解释一下就好了。
想一想看:假如包子,饺子,汤圆,粽子全都没有自己的名字,都叫团,包的这个动作也叫团,把东西放在一起的动作还叫团。
运河岛包了包子和粽子,邻居包了饺子和汤圆。运河岛把包子和粽子放在了一起带去邻居家,两人一起吃早饭,邻居说他喜欢吃粽子胜过汤圆,因为粽子不像汤圆;运河岛回话说,饺子也不像包子,早上吃刚好。吃过饭,两人分别,邻居留下包子和粽子,运河岛带回饺子和汤圆。
这情景要在限制里强行描述岂不是强人所难。强行描述,只能变成:
运河岛团了团和团,邻居团了团和团。运河岛团了团和团带去邻居家,两人一起吃早饭,邻居说他喜欢吃这团胜过那团,因为这团不像那团;运河岛回话说,这团也不像那团,早上吃刚好。吃过饭,两人分别,邻居留下团和团,运河岛带回团和团。
团的谜语,中间读起来隐隐约约的哲理感是怎么回事……当然是信息流失量感人的结果。
想弄清状况估计得考据查资料了吧?
何必呢?直接造字词出来,新造出来的写个附录不是容易很多。
从另一个角度看,‘道可道,非常道’和‘道道道,道道道。’的差别也没有十分巨大,毕竟主题是一样的;而且对这话题没什么了解的人很可能两句都不懂,那这两句就更相似了。
所以会不会是附录遗失了,没有流传下来?
不过也有另外一个可能,三个‘道’字的含义差别可以由它们旁边的字体现,就和词或者词组的概念相似;同时一个字在句子中的位置也会影响它的含义,而这是语法的一部分。后人觉得语义不明容易混淆是因为在语言的演化过程中语法变了。
这奇怪的合理性…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