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大和魂日语 > 第8部分(第1页)

第8部分(第1页)

发生了捣毁学校的事件。

日本人以个性执拗著称,认准了要做的事,不做到底绝不回头。日本政府也是一样,不管国民如何不满,认准了要普及教育的明治政府坚决不做任何让步。1886年,森有礼担任文部省文相,他继承了明治政府的“执拗”精神,继续强化教育的实用性,将“忠君爱国”作为日本人“和魂”重要内容,并以此为依据建立了以国家主义为基础的教育体系。

西学让日本强大,“和魂”则让日本人格外团结,在接受西学的同时不会成为西方的奴隶。民族危难之际,每个日本人心底的“和魂”都被唤起,反过来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汲取西学,因为这其中蕴含着救国之道。

就当时的日本而言,它的经济、军事力量有限,和英美等国有不小的距离,但他的国民却并不比英美国家弱多少。尽管长时期的闭关锁国限制了日本人的视野,让他们在西方人面前显得那样可笑、愚昧,但数百年与世隔绝的生活并没有削弱他们的好学精神,暂时的落后也没有打消他们的好胜心。当美国的黑船第一次出现在日本时,日本人为眼前的庞然大物惊呆了,但他们并没有被从未见过的黑船吓倒,反而好奇地跑来观看。就连黑船的司令佩里也感慨,日本一定会成为强大的民族。

日本的现代化起步较晚,属于“后发现代化”国家,值得回味的是,日本普及教育的正式提出只比英国晚2年。1900年,英国公立学校的学生人数占全体学生人数的54%,1906年日本男女入学率就已高达96%。在《学制》改革的前一年,即1871年,日本就设立了文部省,而英国直到1944年才有了###。苏格兰的普及教育用了200多年才完成,日本的普及教育只用了30多年就实现了。

有强大的国民就会有强大的国家,日本人从不甘心落后他人,一旦他意识到自己落后了,就会憋足力气,千方百计追赶上来,这种好胜心也是日本人“和魂”的一部分。

第一章 文化碰撞下的大和民族(13)

四、东西方碰撞下的日本文化

一些长期居住在东京的外国人,在一起聚会的时候,经常谈论的话题就是在东京所见到的一些不可思议的事。让他们最感到奇怪的是,日本原来是一个极度内向国家的形象已经被彻底颠覆。60年代的日本,美国学童经常要面对看待稀有怪物般的眼神,但是现在的东京街道上,任何一个日本人都不会对一个普通的外国人多看一眼。

“消失”是近年来在日本生活的外国人经常提到的词。很多长期居住在日本的人经历了日本受全球化影响,国门大开,西方文化传入的一系列过程。外国人在日本社会虽然有时候会面临尴尬的处境,会感受到一些日本人的排挤,但是这并不影响新一代日本人与他们的交往。在这些外国人的影响下,日本年轻一代也耳濡目染,逐渐西化。

西化了的现代日本东京,已经失去了当年的日本色彩,日本人的思想也随着西化的深入发生了改变。日本传统文化在本土逐渐失去了吸引力,西方文化大行其道。

古铜的肤色、银色的头发、欧美的打扮、时尚的语言、破坏自己身体的艺术、不断追求骨感的身材、前卫的性体验、让日本这片土地失去了原有的特色,本土化失去魅力,在日本街头逐渐消失。

美国翻译家、作家、电影研究者唐纳德·里奇在日本居住了半个多世纪,一直从事向英语国家宣传日本文化的工作。但是近年来,他意外地发现,自己的工作内容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他从一个对外宣传者变成了一个向日本人解释日本文化的人。里奇在《新闻周刊》发表文章说,日本在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融合中,也许有些迷失自我。

日本著名电影导演小津安二郎在1953年执导的经典影片《东京物语》讲述的是日本战后经济恢复和高速增长时期一个普通家庭中的悲欢离合。这部小津最喜欢的电影曾经感染了一代又一代日本人,也打动了世界各国的无数观众。但是对当今很多日本的年轻人来说,影片中描述的情景已经十分陌生,他们根本无法理解当时的日本。里奇在与东京大学的学生讨论这部电影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一现象,他认为日本现代年轻人对当时的家庭模式不甚了解,在战后急速城市化的进程中,人们赖以生存、寄托感情的传统家庭制度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虽然年轻人仍可以理解电影中使用的各种传统的敬语,但是他们对这种说法已经感到陌生,就好像这些词语来自一个已经“消失”的世界。

《新闻周刊》记者克里斯蒂安·卡里尔在2004年来到日本的时候,脑海中还回想着20世纪80年代日本社会的场景。那时的日本社会似乎是与西方格格不入的另一个世界:终身雇佣制以及出奇稀少的罪案和律师;警告人们日本社会有严格等级制度的旅行指南;宣称日本渴望吸收世界文化,却又倔强地保持着自身独特传统的各类媒体。

可以说,当时的日本是一个带有鲜明特色,不同于西方的发达国家,是一个无法马上融入欧洲社会的亚洲国家。但是,当他再次看到日本的时候,眼前的一切让他惊呆了。他面前的日本已经变成了一个繁盛、现代化的“西方国家”,一个即使突然出现在欧洲也不会感到格格不入的亚洲国家。

卡里尔搬到日本新居,就开始准备庆祝第一个在日本渡过的节日万圣节。他看到东京的孩子们和西方孩子一样玩着万圣节前夜“不请客就捣蛋”的游戏,他对数百个身穿万圣节服装的狂欢者兴奋的情景感到吃惊,那是他第一次亲眼看到日本人接受外国习俗,欢迎外国人的胸怀。

对那些久居美国和欧洲国家的人来说,日本已经不再具有特别的吸引力,因为其他国家城市中有的东西,日本也同样具备。日本的独到之处似乎只剩下了对其他国家来说相对难懂的语言。但是,语言也不是外国人在日本生活的障碍。近年来,日本地铁的指示牌,除了日语外,还加上了英文。街上的很多标志也是日、英文的。在东京的生活已经不像过去那样,面对陌生的日语一脸茫然、举步维艰了。高质量的英文报纸、无数的英文网上刊物也为在日本生活的外国人提供了方便。

日本的改变还不止这些,日本当地人和那些来自秘鲁、巴西等有色人种的高度融合也让身在日本的外国人啧啧称奇。

卡里尔居住的小区超市里,收银员是一个印度人,一些日语水平不高的外国人经常得到他的帮助。很多外国人入了日本籍以后,在日本开设商店与其他的日本商人别无二致。越来越多熟练掌握日语的美国和欧洲商人在日本找到了大量商机。与此同时,一些外国的大人物,像日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卡洛斯·格恩、索尼公司首席执行官霍华德·斯特林格、职业棒球经理人博比·瓦伦丁等人不断提升着外国人在日本的形象。

尽管日本的移民人口仅占国内人口总数的1%,比世界其他国家的移民人口要少得多,但是他们对日本的影响却是巨大的。2003年,日本每20对新婚夫妻中就有一个是外国人。在东京,每10对新婚夫妻中就有1人来自其他国家。

外国人的增多影响了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加速了日本社会的西化进程。在日本,你可以看到多种语言混合在一起的奇怪现象。在东京的住宅区内,一家咖啡店前贴的一张诱人的甜点图片,宣传语就是英语;一辆急速驶过的货车车厢上,写着替自行车用品网站的宣传用语;富士摇滚音乐节上,某个乐队的宣传用语就是极具煽动性的英语;印有英语的T恤衫在日本大街上随处可见。

英语、德语和法语以一种放肆的姿态进入了日本的惯用语。在日常会话和写作中使用很多外来语是日语的一大特点。比如,英语的“career(职业)”一词就被引入了日语中,而且读音和英语相同。英语的“mansion(公寓大楼)”,连字带义都照搬到了日语中。英语中的有些词更是常常出现在报刊、杂志上,像英语中的“domesticviolence(家庭暴力)”一词就频繁出现在各类媒体上。事实上,日语中也有类似的词汇,但是在日本人看来,使用外来语代表新潮,日本人喜欢新潮的东西,媒体也喜欢新的东西。

这种将外来语音译过来的日语就是片假名。在西方语言严重冲击了日本的现代社会,片假名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一些年轻人因为频繁使用时髦的外来语而忽视了日语的文法。外来语数量的大幅增加令很多日本人之间都难以顺利沟通。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很担心很多人已经不会说真正的日语了,所以政府建议出版一本手册,来教日本人如何说正确的日语。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