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心》的大致内容可以从下面一段文字得到表述,这是萨特自己为出版社撰写的对于该书内容的介绍:
在漫长的旅行之后,安东纳•;洛根丁在布城那些善良的人们中定居下来。他住在一个靠近火车的旅馆里,这旅馆主要接待那些作长途买卖的人。他在这儿写一本关于18世纪冒险家洛勒旁的书。为此他经常去市立图书馆。在那儿他认识了一个自学者,一个人道主义者,此人正按照字母顺序来阅读图书馆的书。
洛根丁晚上常去一个为铁路人员而设的咖啡店,听着唱片——总是那么一张——“在这些日子里”。有时他上楼去同老板娘鬼混一阵。他有一个爱人安妮,但离开他4年了。她总想有一个“完美的时刻”,但老是很快就厌倦了,她一再徒劳地尝试在自己周围创造一个完美的世界。她和洛根丁散了伙。
现在洛根丁正慢慢失去自己的过去;一天一天,他越来越深地陷入一个陌生可疑的现在之中。他的生命再没有任何意义:他认为自己有过很了不起的冒险活动,但现在没有了,现在他只留下“故事”。他只得紧紧纠缠着洛勒旁先生——死为生找到了存在的理由。
后来他有了一个真正是冒险的开端——他整个地感受一种模模糊糊的可怕的变态:这就是恶心。它从后面抓住你,使你漂浮在一个不冷不热的时间的海洋里。这是改变了的洛根丁吗?这就是世界吗?这墙、这花园、这咖啡店都突然被恶心所压倒。另一回他又度过了一个可怕的日子:有什么东西在空气中散发着腐烂的气息,这光,这人们的姿态。洛勒旁先生又死了——死者不能作为活人存在的理由。洛根丁徘徊在街头,实实在在但又毫无存在的理由。然后,在早春的一天,他领悟了自己冒险的意义:恶心是展现自身的存在——而存在看来不是很舒适的。
洛根丁仍然抱有一个微弱的希望:安妮写信给他了;他打算去看她。但安妮已成了一个不再好动的女人,肥胖而令人绝望。她放弃了她的完美时刻,就像洛根丁放弃了自己的冒险一样。她由自己的路也找到了存在。他们俩彼此再无话可说。
第一部 孤独(1905…1939)教师生涯(1931…1939):《恶心》(2)
这小城令人气闷的氛围和他对即将来临的巨大灾变的感受使他重又回到与世隔绝的状态。怎么办?喊别人来帮一把?但“别人”都是些绅士:他们彼此点头致意却丝毫意识不到自身的存在。洛根丁准备离开布城;他到铁路咖啡店去最后听一次“在这些日子里”,这歌正放着。洛根丁找到了一个机会,一个肯定自身的微小机会。
在《恶心》中,萨特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他关于世界的最根本的看法,这就是偶然性的思想:
最主要的就是偶然性。我的意思是说,从定义上说来,存在不是必然。存在,只不过是在这里;存在物出现了,让人遇见了,可是我们永远不能把它们推论出来。我相信有人懂得了这一点。只不过他们尝试创造一个必然的自在之物来克服这种偶然性。而任何必然的东西都不能解释存在;因为偶然性不是一种假象,不是一种可以被人消除的外表;它就是绝对,因而也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一切都是没有根据的,这所公园,这座城市和我自己,都是。等到我们发现这一点以后,它就使你感到恶心。
小说是第一人称,日记体。通过“我”,洛根丁,小说的主人公的种种感受,揭示了我们周围这个世界的本质。肥白如虫的手,脱帽致意的人们,仿佛有生命张力的树根,人变为蟹的狂想,镜中呈现地貌状的脸,不脱袜子的Zuo爱,突然老了几十年的女人,同性恋者的悲剧,……一切都是日常生活中可以观察到的东西,而经过萨特的笔,它们被赋予一种特殊的意义,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似乎全新的世界。实际上,世界还是这个样,只是看它的角度变了。
《恶心》整本书看起来好象写得十分散漫,其实这是有意的散漫,是造成一种松散结构风格的散漫,不是真正的随手而写。萨特在文字上是下了很大工夫的。在《恶心》的许多地方都可以体味到作者在运用比喻等各种修辞手法和遣词造句时的苦心孤诣、不同凡响。《恶心》确实有一种风格,萨特本人特有的风格。一部《恶心》就可以把萨特同其他作家区别开来,哪怕对方的手法和风格同他十分相似。
与以前的作品联系在一起的,是关于孤独者的形象。在《恶心》中,这个孤独的思想者的形象,已不是像《真理传奇》中那样抽象和干巴,而是形象丰满、有血有肉,是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人,他不仅仅是萨特偶然性思想的载体,他首先是一个被创造出来的活生生的人。萨特试图通过写作《恶心》,通过创造一个能够超越时代而不朽的东西,使自己必死的生命获得永恒的价值;试图通过揭示人生存的偶然性,摆脱自己生存的偶然性而获得自由;试图通过为孤独者确立一个不受蒙蔽的生存条件,来表明他自己的存在。他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这一点。70岁时,萨特自我评价说:“从纯文学的角度看,《恶心》是我写得最好的书。” 《恶心》可以说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单是这一部作品就足以确立他在20世纪法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好看的txt电子书
这个孤独者也是萨特对自己的写照;他是一个因其思想的独立性而与社会相对抗的人。这个人不欠社会的任何情,而社会对他也不起任何作用,因为他是自由的。值得注意的是,萨特以一种孤独者的态度为人处世,但他并没有与世隔绝,他有自己的政治态度。在《恶心》中,萨特表达了对那些意得志满而实际上毫无生存理由的资产者的厌恶,攻击了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认为这是虚假和骗人的。
但这时萨特在思想上与现实社会的对抗仍然是形而上学的,他还没有阶级的概念。他反对的只是作为个体的资产者,对于作为一个阶级的资产者,他没有什么明确的认识。他对社会不满,认为它充满了恶,但没有任何推翻这个社会的思想和意图。萨特对社会主义几乎一无所知,也没有什么好感,他认为社会主义至少同资本主义一样,是妨碍他这个有着独立思想的人的自由的。
“二战”以后,萨特的思想有了一个根本的变化,不再认为文学有绝对价值或可以拯救一个人,不再认为社会是一个与己无关的世界。60岁时,他向采访者回顾了自己创作《恶心》的情况:当时他还缺乏对现实的感受;他通过塑造一个对于存在有着近乎生理病态性反应的人物,通过创造一种形而上的恶,使自己外化于写作神经官能症,外化于现实的恶,摆脱精神危机而获得拯救。以后他看到许多现实的恶如饥饿和剥削。与之相比,那种形而上学的恶就成了一件奢侈品。他说:“我看到许多儿童因饥饿而死去。面对着一个奄奄一息的孩子,《恶心》实在是无足轻重了。”
有不少人因此非难萨特,说他不应该把《恶心》这样一部想象的作品与一个因饥饿而垂死的儿童放在同一个水平相比。萨特的回答是,他没有作这种简单的类比,但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重要的:在一个饥饿的世界里,文学意味着什么?另一个文学大师也说过跟萨特类似的话,托尔斯泰说:“莎士比亚的全部作品抵不上一双靴子。”
萨特最终从对文学的痴迷状态中解脱出来,但他能够完全否弃文学的价值吗?不能。虽然文学已不是绝对,但他除了文学之外,还能以什么为己任呢?实际上,他还是视文学为生命,不过不再追求那种永恒与不朽。他对写《恶心》时的思想是有所扬弃的,但不是完全抛弃。
在接受《恶心》的同时,伽利玛出版社对萨特已写成和正在写的短篇小说也很感兴趣。在他去见出版社的审稿人时,他已经完成了短篇小说《墙》、《艾罗斯特拉特》和《不自在》,《房间》和《亲密》也都接近完稿。《墙》发表在伽利玛出版社主办的杂志《法国新评论》1937年7月号上,《房间》发表于《尺度》杂志1938第1期。这都发表在《恶心》出版之前。在这之后,还有《亲密》发表于《法国新评论》1938年8…9月号。到1938年7月,萨特完成了他的中篇小说《一个工厂主的童年》。1939年1月,伽利玛出版社将这一篇、《艾罗斯特拉特》和已在杂志上发表过的三篇合在一起,作为小说集《墙》出版。
这是萨特喜获丰收的季节。厚积薄发,对于一心扑在文学上的萨特来说,成功只是一个迟早的问题。同《恶心》相比,他的短篇小说对读者更有吸引力。《恶心》在评论界获誉甚高,但对一般读者而言不是很好读。因此销路不是很好。
《墙》在杂志上发表时,萨特还是一个人们从未听说过的作家。但这篇小说立刻引起轰动。读了他的《墙》和《房间》,有不少人给他来信。等到《恶心》和小说集《墙》出版,无论在评论界还是在读者中,萨特已经确立了他的作家地位,颇有些名气了。他的短篇小说很有特点。它们没有《恶心》那样的深度,但在技巧手法的运用上颇见功力。他的几乎每一篇小说都有其独特之处。
第一部 孤独(1905…1939)教师生涯(1931…1939):《恶心》(3)
《墙》取材于西班牙内战。它写了一个反法西斯战士在被处死前夜的心理体验。对死亡的来临的焦虑、恐惧甚至生理反应(出汗、小便失禁),待死者与活人(医生)之间的敌意和隔膜,年长者同未经世事的少年反应的差异,这些都写得十分逼真可信,让人怀疑萨特本人是否就有这种被俘的体验。实际上他是在写这篇小说3年后才被德军关进战俘营。他已经把自己的体验预支了。想象就有这样巨大的创造力,把实际上未曾发生的事情弄得栩栩如生。 《墙》的结尾尤其令人称道。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这是深得短篇小说之三昧的写法。难怪有人把它比之欧•;亨利的一些名篇。
《艾罗斯特拉特》是一个关于疯狂的故事。一个仇恨他人的人,找妓女发泄性欲,但不与她性茭,而只是以观看她的走动的裸体、张开的荫部和让她手Yin他为乐。他同时买下手枪,写下102封给知名作家的信,准备枪杀5个不相干的人、然后以最后一颗子弹给自己来出名。最后他杀死一个肥胖的路人,被追至厕所未能自杀而被捕。
这些小说显然都离不了萨特自己对生活的体验,或者来自他所熟悉的人们的素材。如《艾罗斯特拉特》取材于博斯特的一个梦,而《房间》则是由于波伏瓦的一个女友的爱情事件和精神失常激发了萨特的创作欲。《亲密》也曲折地反映了萨特对自己身体的紧张关系。《一个工厂主的童年》显然有着萨特自己的童年生活的影子在其中。但它们都不是着意于萨特本人对生活的体验,而是通过想象创造一些活生生的人物,展示了人的种种生活境况,表达了他想告诉人们的一些东西。
萨特的短篇小说在引起许多读者的兴趣的同时,也招来一些非议。主要是其中被人们看成是自然主义的描写。《墙》中临死前的生理反应(小便失禁),《艾罗斯特拉特》中窥裸癖和手Yin癖,《房间》中的精神错乱者的幻觉,《密友》中的对于肉欲的渴求,《一个工厂主的童年》中的同性恋情状。像阴沪、撒尿、呕吐、……这些以前从不登文学大雅之堂的词语堂而皇之出现了。难怪萨特的继父芒西先生看不下去。对于那些正统的资产阶级来说,萨特的作品显得粗俗难耐,甚至有淫秽之嫌。
实际上萨特并不是对人作直露的或解剖式的描写。他不过是努力表现人的真实。他不愿意把人美化而宁可把人们像他们所是的那样展示给他们看。他非常反感资产阶级传统道德和人生准则那一套虚伪的东西,把人说成是多么善良和完美。在萨特看来,人既不是绝对的善,也不会是绝对的恶,他就如同他所是的那样存在着。由于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看待人及其本性,萨特的小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正因为这样,人们在得到新鲜感的同时又深受震动和刺激,甚至难于接受。
在创作小说的同时,萨特开始写文学评论文章。在他看来,写评论是一种发现他正在阅读和评论的人看世界的方式。被评论者的世界观可以在他写的作品中找到,但不是直截了当地表现出来的。评论者的工作就是通过研究大量的符号和标志来发现这种世界观。评论者通过作者运用的技巧来发现他看世界的方式,也就是要抓住一种形而上学的东西。一旦做到了这一点,也就真正把握了一个作品的总体。萨特本人既能搞文学创作,又精通哲学,他来搞文学评论显然具有许多人不曾有的优势。
萨特首先评论的作家是福克纳。福克纳是萨特很感兴趣的美国作家。他在勒阿弗尔任教时还就福克纳作过文学演讲。他的评论文章《福克纳的〈萨托里斯〉》发表在《法国新评论》1938年2月号上。文章指出,福克纳作品中新人的本性,一方面是诗意的、神奇的,常常隐而不露,另一方面又像岩石一样顽固;亦物亦精神,一种藏在意识背后的固态、不透明的精神,一种以光明为本质的黑暗,这才是地道的具有魔力的物体。萨特的结论是,福克纳艺术的主要动力是“不诚实”,也就是说,像这样着魔是不可能的,甚至是不能想象的。
萨特对美国作家多斯•;帕索斯的评论文章《关于琼•;多斯•;帕索斯和〈1919年〉》发表在《法国新评论》1938年8月号上。萨特着重分析了多斯•;帕索斯的“人”。这个美国作家的“人”是一个“混血儿”,既在外又在内。我们和他在一起,我们就在他身上,我们和他动摇的个人意识一起生活,可是突然一下这个意识顶不住了,它变弱了,它熔化在集体意识里了。我们跟着它进入集体意识,当我们不注意时我们突然又被排挤在外。这个“人”是镜子后面的人,是奇怪、可鄙却又令人眩惑的创造物。多斯•;帕索斯从这两种境界之间的永恒往返得出奇妙的效果。
萨特指出:多斯•;帕索斯取材于我们的世界,但没有一个世界比他的世界更遥远、更奇怪。多斯•;帕索斯只发明了一件东西:一种讲故事的艺术。但这就足够创造一个世界了。萨特最后总结说,多斯•;帕索斯的世界同福克纳、卡夫卡和司汤达的世界一样是不可能的,因为它是矛盾的。但正因为这一点它是美的:美是一种掩盖之下的矛盾。他认为多斯•;帕索斯是当代最伟大的作家。萨特本人的创作也深受多斯•;帕索斯的影响,他后来在写长篇小说《延缓》时借鉴了这位美国作家同时性的写作方法。
作为一篇带抨击性的评论文章,萨特的《弗朗索瓦•;莫里亚克先生与自由》发表后引起很大反响。它刊登在《新法兰西评论》1939年2月号上。萨特主要评论了莫里亚克的小说《黑夜的终止》。莫里亚克曾说,小说家对于他创造的人物而言相当于上帝之于万物。萨特指出,莫里亚克技巧的全部古怪之处都可以从他对自己的人物采取上帝的观点来解释。上帝同时看到外部和内部,灵魂的底蕴和肉体,整个宇宙。莫里亚克先?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