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记忆像铁轨一样长阅读 > 北欧行(第1页)

北欧行(第1页)

飘飘何所似

一九七八年的初夏,我去斯德哥尔摩开会,顺道游历瑞典,丹麦,西德,乃有半个月的北欧之行。一路上,正如王勃所说,「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而其中却有两片萍,迄今不能去怀。我坐法航班机从香港西翔,并排两位高卢客,不但喋喋不休,而且面对defensedefumer的灯号依然吞云吐雾,空中少爷两度劝而不止,害得向不吸烟的我,变成一只咳嗽的仙鹤,曼谷小歇,再沖霄时,两烟徒不见了,肘边却出现一位新伴,朦胧之间,只意识到是一个东方人,却也不很在意。直到他用南洋国语向我攀谈,我才转过脸去,正式打量那新伴。只见他面容瘦削,肤色暗闷,神态突兀而欠文气。问他的终站,说是巴黎。问在巴黎做什么事,说是做点「小生意」。问他是闽是粤,却自称是柬埔寨人,刚去新加坡探亲回程。

二十小时的长途飞行,和一个纯然的生人摩肩接肘,同餐共卧,肉体不能更近,思想却也不能更远。不久我发现这位巴黎客根本不谙法文,等到他要我用英文向空姐有所探问时,我更惊讶了。新德里,德黑兰,夜色裏显了又隐了,终于熹微下窥,巴黎在望。我的旅伴把盖在身上的法航花毛毯折叠得整整齐齐,稜角坚挺,成精巧的小长方形,然后放进──你道是头顶的衣袋柜裏吗?不,是他自己的手提箱裏。然后是喀喀,清脆的两声,手提箱已经锁上。瞥见我脸上难掩的惊疑,他淡然一笑,从容说道:「每次坐法航,总不免留一点纪念品的。」

在戴高乐机场等候去瑞典和芬兰的班机,巴黎在巨幅的玻璃墙外,车声隐隐。正是清晨,偌大一座扁圆形的候机室,透明的静寂裏,只有我和一位小小的乘客面面相觑。那是一个白种孩子,灰黄色的头髮,脸上微布雀斑,穿一条牛仔裤,身体十分结实,约莫九岁的光景。他坐在我斜对面的长沙发上,脚边倚着一口圆筒形的长帆布尖,手裏挽着一个沉甸甸的提包。久等不耐,我们便聊起天来,才发现他也是乘那班法航机到巴黎的。他说他是芬兰人,跟父母住在尼泊尔,是在新德里上的飞机。

「那你的父母呢?」我问。

「在尼泊尔。」

「你就一个人旅行吗?」

「是啊。」

「一个人环球旅行?」我不相信了。

「不是的。是回赫尔辛基去看我祖父。」

「这是你第一次一个人飞吗?」

「不是。这是第三次了。我父亲为联合国做事,很忙很忙,不能陪我。」

「你是芬兰人,又住在尼泊尔,怎么英文说得这么好?」

「我的朋友裏有好几个英国小孩。」

「尼泊尔好玩吗?」

「好是好玩!只是很寂寞。」

「为什么?」

「我们的『学校』只有五个人,都是芬兰小孩。尼泊尔小孩玩的是另一类游戏,玩不拢来。」

「喜马拉雅山怎么样?」

「大极了,老是那样堆在天边。就是公路不大好,几乎每个月都翻车。」

「滑雪一定很痛快?」

「也不常滑。还是在芬兰滑雪比较方便。」

「你去过西藏吗?」

「没有。不准去的。」说着,他撕开一包口香塘递过来。我欣然拣起一片,谢谢他。我们相对嚼起口香糖来,俨然相识已久。后来他又把他和他妹妹的合照拿给我看。照片裏的小女孩满脸傻笑,比他矮半个头。这时,乘客渐多,我们各自提起行李,向柜檯走去。

不久我的飞机便纵出了北欧的云上,在北飞瑞典的途中,我有很深的感慨。我最小的女儿季珊,今年已经十三岁了,每次短程出门,当天来回;做母亲的还要再三叮咛,放不下心。我不能想像她怎能只身千里,浩蕩长征,像那个芬兰小男孩那样。中国人热爱乡井,安土重迁,由来已久,但男儿志在四方,像宗慤的「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却也美名长播,而张骞,班超,玄奘,郑和,不畏长征的勇毅,也昭昭长照史册。我在中文大学的同事,海洋学家曾文阳,为捕南极虾,敢以三百吨的一艘小渔船,去闯南极海的狂风怒浪和诡诈难防的满海浮冰,把中国人意志的边疆一直推到南冥之更南,真不愧是今之宗慤。一株树,植根当然求其深入,但抽条发叶却求其广布,否则一切守在根旁,只成其为一丛矮灌木了。这么想着,机翼斜处,平坦的瑞典海岸已蜿艇在云下了。

瑞典

斯德哥尔摩地当马拉润湖东接波罗的海的水道,全由半岛和岛屿组成,所以卧波的长桥特多。外乡人问路,回答总是「过桥转弯便到」,似乎简单得很。一到水边,外乡人又楞住了。到处是桥,究竟是哪一座呢?老城全在湖中的岛上,新城则向北岸发展。我的旅馆在北岸新城,每天和邦媛总要步行二十分钟,才到老城的国会旧厦,平均每天至少过桥四次,桥影波光,算是餍足了。由于地形相似,斯德哥尔摩久有「北方威尼斯」之美名。我没有去过威尼斯,但是拿此城和英国大画家窦纳笔下的威尼斯相比,总觉得缺少那一份水光潋滟白石相映的浪漫情调。毕竟是北陲的古城,冬长夏短,兼以楼塔之属多用红中带褐的砖块砌成,隔着烟水望去,只见灰濛濛阴沉沉的一片,低低压在波上。那波涛,也是蓝少黑多,殊欠浮光耀金之姿。为什么水是黑的,在渡轮上也问过几位瑞典作家,总得不到满意的答覆。桥虽多而不美,都是现代平铺直叙的工程,有渡水之功,却少凌波之趣,比起威尼斯来,更是逊色了。斯德哥尔摩就是这样,给我这七日之客的印象,既不雄伟,也不秀丽。

话说回来,斯城也自有佳胜之处,不容鲁莽抹煞。屋宇严整,街道宽阔而清洁,没有垃圾,也绝无刺眼的贫民窟──这是北欧国家共有的优点。公共汽车的班次多,设备好,交通秩序井井有条。商店招牌的文字一律平平整整,一目了然,入夜更无缤纷的霓虹灯挤眉弄眼,因此交通灯号也鲜明易识。后来才发现,丹麦和西德也是一样。条顿民族的秩序化与洁癖,应该是开发国家的楷模,但有时也显得单调一点,不像拉丁民族那样放浪形骸而自得其乐。在斯德哥尔摩,即使漫步于最热闹最繁华的查特宁大道,也见不到纽约或芝加哥那种摩肩接踵人潮汹涌的紧张气氛。街上很少见到儿童,也是罕有的现象。瑞典政府奖励生育,家庭每添一个孩子便津贴两万元克洛纳,饶是如此,女人仍然不愿多生。据说瑞典的所得税高达百分之四十三,为了减轻税率,瑞典人对于结婚也不踊跃。

斯德哥尔摩位于北纬五十九度附近,是我游蹤所及最高纬的城市。我到那裏,正是五月下旬,夏季刚开始,街树幼叶疎枝,才透出两三分的绿意。不知真正盛夏之际是否满城青翠,望中只见稀林错落,夏,来得又迟又缓。地近北极圈,快要六月了,早晚的气温变化仍大,中午只要一件薄毛衣,入夜海风拂来,甚至要披大衣。无论如何,北地的金阳亲人肌肤,温而不燠,站在阴裏,仍是有些凉飕飕的。黄昏来得很迟,暮色伺人,却不肯就围拢来,一直逡巡到十点多钟,天才真暗下来。迟睡的外乡人寝甫安枕,没有翻几次身,咦,怎么曙色已经窥窗?一看几上的腕錶,才凌晨三点半钟,只好起来拉上窗帷,继续寻梦。

斯城既是湖港,游水乡泽国,最好是在船上。斜阳裏,我们在红砖碧瓦塔楼耀金的市政厅后,上了一条湖艇。「仙侣同舟晚更移」,船首朝西,驶入渐幻的暮色裏去。北欧的薄暮比南方漫长,渐觉桥稀岛密,马达声惊起三三五五白色的水禽,纷然拍翅,绕着渚清沙白的小石洲飞迴。洲上杂树丛生,石态古拙,髣髯倪瓒笔意,隔水望去,却有盆景小巧之趣。众人倚舷笑语,一位瑞典诗人唱起歌来,歌罢,说是他写的词,并加英译。兰熙兴发,唱「梅花」的配曲为报,众人争问词意,不免又要翻译,赢来波上的一片掌声。

终于到了查特宁岛的故宫。大家纷纷上岸,沿着碎石堤路,一面检阅大理石像,一面走向绿顶黄壁的十七世纪古宫阙。宫在城西十哩,是三百年前皇太后下诏所建,格式悉照法国,有「瑞典凡尔赛宫」的雅号,当然也不免夸张。宫中可看之处很多,还有中国亭台。我们一行人专诚来此地,却是为了向一座十八世纪的剧场一夕怀古。剧场建于一七六四年,继承的是法国路易十四时代的遗风,场内装饰诸如吊灯,雕刻,帷鳗之属都有洛珂珂的格调。众人鱼贯而入,大吊灯下,银丝假髮古典宫妆的美人为我们带座,恍如置身布尔邦的王朝。两百年来,场内一切陈设依旧,据说是全欧仍在演戏的最古剧场。我们在厚宾的长木椅上坐定,怀古的小音乐会便开始了。

先有剧场的司仪,一位美慧动人的中年妇人,为我们叙述剧场的历史。接着是竖琴与横笛的一段奏鸣曲,清流淙徐,客心如洗。之后尽是古歌,多半用竖琴伴奏。女声独唱是十八世纪法国的村谣,男声独唱是义大利古调,男女二部合唱则为普尔赛的「吹铜号」和莫札特的「费嘉洛的婚礼」。莫札特的歌剧是压轴戏,浪漫的爱情,古典的韵味,琴音歌歎裏,令现代红尘的逋客侧耳低迴,畏寻归路。查特宁岛古剧场的舞台是有名的。莫札特歌剧的布景,从翠柯交错的林间到柱高帷密的宫廷,层层的布景板一开一阖,转瞬已改了一个世界。十八世纪竟已有此等机巧,令人讚佩。当晚回到现代的斯城,已近子夜,繁星下,街边一盆盆艳红的郁金香,似乎都睡着了。

我在瑞典的京城住了一个星期,气候由凉转暖,白昼愈长,倒也惯了。笔会闭幕,众人意兴阑珊。兰熙伉俪西去挪威,邦媛和彭歌有下巴黎,换机回国,我则烛游丹麦。本来我要直飞哥本哈根,临时又改变主意,认为冯虚御风,缩地固然有术,只是云上的世界,碧落一色,云下的飞机场,也是全世界一样的。于是五月二十七日的清晨,我上了去丹麦的长途火车。

从斯德哥尔摩坐火车到哥本哈根,纵贯瑞典南部的塞德芒兰,厄斯特育特兰,斯摩兰,斯柯内四省,和丹麦的西兰岛北部,全长六百多公里,上午八点廿二分开车,下午四点三十六分抵达。我的「珍忆匣」裏还保存着那张黄底绿字的火车票,记着票价是三一四克罗纳,约值六十多美元,比起台湾的观光号来,是贵得多了。你也许认为前面的地名译音有误,例如g怎么会念成y呢?实际正是如此。我是一个地图迷,最喜欢眉目清秀线条明晰的地图,每次远行归来,箱裏总有一叠新的收集。远远眺见又一座新的城市,正如膝头地图所预言的,在车头渐渐升起,最有按图索骥之趣。当时我坐在车上,正向窗外依次纵览大小城镇,长短站牌,与图中奇异的名字一一印证。出斯城不到百里。图上出现一镇叫Nykoping,我心想「泥雀坪到了。」果然不久,两旁的红砖屋渐密,新站在望,穿藏青制服的彪形服务员拎了一串钥匙穿过走道,一面曼声报出站名:「泥雀坪!泥雀坪!」后来发现,其他的大站如Norrkoping和Jonkoping,也各为「闹雀坪」和「养雀坪」。这么一路上为异国的镇市取些不相干的中文名字,也颇自得其乐。话说回来,瑞典文裏g是唸y的,例如南部海港Helsinborg,当地人发音是赫尔辛堡瑞,又如剧作家Strindberg,也唸史特灵贝瑞。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