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太祖爷眼里,职业商人是违法的职业,统统都该被抓起来。所以在将全国户口分为民、军、匠、灶等籍时,各职业户基本都分属其下,但纵观大明律,并无“商籍”之说,没有商籍自然也没有专门的商法。
这就是明朝最有趣之处,很容易理解,给上户籍的别管良贱,都是合法职业,哪有给违法犯罪的职业——商人专门立一户的道理啊?由此可见,商人们的地位是何其低下,平时就是受到了官差衙役的敲诈勒索,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诉。
为了不被小人们欺负,商人们纷纷寻找大靠山,玩起了官商勾结,这也是官场**的根源之一:商人们地位低,为了求生存求发展,必须巴结官府,贿赂官员。明朝官员的工资相对较低,官员们为了有钱置地买房纳小妾,自然就乐于充当商人的保护伞。
这种官商勾结的双赢局面一经出现,社会财富都流向了高官大贾,受损的必然是小百姓和朝廷的利益。商人有高官罩着,朝廷自然也就没法从商人身上收到商税;而商人要给靠山们进贡真金白银,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商人们当然不会自己吃亏,他们一方面压低进货价格,另一方面提高货物的售价以获巨利;甚至囤积居奇投机倒把,大挣黑心钱,到头来还是从事生产的小百姓吃亏。
富商巨贾玩官商勾结挣了钱之后又买地当起大地主,以至于土地兼并愈演愈烈;朝廷收不到商税,财政一旦吃紧,就只能变本加厉地盘剥老实巴交的农民,以至于农民怨声载道;百姓越劳越穷,纷纷破产变成流民,最后被逼造反。
这种官商勾结的现象发展下去,就会变成一个社会毒瘤,而明朝不只是社会经济加户籍管理一团糟,税收也是一个硬伤。
明代的税收可以分为三大类:田赋、盐税、杂色收入。其中田赋是最大头,约占总收入的百分之七十五,盐税相当于田赋收入的百分之十,商税被归入杂色一项,所占比例远远低于百分之十五。
由此可见,最贫苦的农民还是税负的主体,尽管明代的名义税率不高,但将各种行政性收费、劳役加起来,农民的实际税负还是很沉重的。如果金融层面上再出点问题,百姓就会面临破产的境地。
占有少数社会资源的农民税赋重,占有大量社会财富的官商阶层没有税赋负担,如此可见,明朝的财政一塌糊涂。朝廷所收上来的税很少,但是百姓过得很苦,这就是典型的积贫积弱。
而在明朝初年,白银并不是合法货币,明廷甚至禁用金银交易。明朝典章制度中有〃钞法〃、〃钱法〃,却并没有〃银法〃。尽管朝廷有明确禁令,但白银在民间市场上的使用却并未停止,反而随着市场贸易的活跃而渐成大潮。
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商人们在从事朝廷禁止的走私贸易中,所获得的暴利而迅速积累了无数白银。
其中,贩铅所获得的白银量最为巨大。湖南、湖北一带,盛产白铅矿,当地售价每担白铅只有白银2两。走私商们将它们运到广东,卖给海上走私商,每担可得白银6两;海商又把它们运送到日本,每担白铅可炼取白银18两;提炼剩下的白铅,再运送回国,每担白铅还可以卖白银6两。这样一算,每走私贩运一担白铅,可以净赚白银18两,利润率最高达到300%!
难怪海外走私贸易屡禁不止,这300%的利润,谁见了都会疯狂。海外走私贸易的屡禁不止,导致了白银的大量涌入,无钱可使的百姓们马上就认可和接受了这种保值的货币。
慢慢地,白银这种货币渐渐地渗透到整个社会,社会各阶层对白银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如何解决这一严重的供求矛盾便成为当务之急。有需求,就有市场。
倭国除了火山地震多之外,物资极度匮乏。不过,倭国还盛产白银,预计每年产量不下数百万两。一边有银缺物,一边有物缺银,这个时候,商人们的调节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每年总会有很多人从中原走私货物到倭国,换回白银。
也就是因为走私屡禁不止,朝廷就越是下恨心实行海禁,不过越禁就是越是禁不止,而且越禁国内流通的银子就越多,朝廷发行的宝钞就越发贬值,这就是一个怪圈。这个怪圈的起始点还是那一条:朱元璋把商人违法化了!
朱无璋想消灭商人,想把明朝变成一个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农社会,却不知道什么叫社会规律,这个社会没有商人,那能行吗?谁来调济余缺?而朱元璋消灭商人这个想法就够可笑的了,更可笑的是他发行的宝钞。
从明洪武七年起,因为铜短缺,明朝颁布“钞法”,开始印发纸钞。但是这种纸钞纸质很差,而且是只发不收,即不分界,也不回收旧钞,致使市面上纸币泛滥成灾,发行的当年就开始通货膨胀,贬值极快,百姓可不是傻子,自然不会用这种玩意儿。
宝钞的失败,又带动了另一个暴利行业的发展,那就是私铸铜钱。铸钱用铜,每百斤铜料,销售后可得钱约16000文,折合白银超过十五两,而百斤铜料的成本价只有白银十两,这样计算,利润率就高达150%以上;如果铸钱者心术再坏一点,铸造次质铜钱,那么获得的利润还会更高。
如此暴利的行业,万磊当然想分一杯羹。他铸钱不是为了换银子,而是要换粮食换各种生活用品,毕竟他作为一个地区的领导者,钱对他来说只是一个流通物,真正体现他是否富裕的不是看他有多少金银,而是看顺天府的生产力如何,社会竞争力如何。如果顺天府没有竞争力,囤积了再多的金银也不能当饭吃。
现在机会来了,如果真能找到一个铜矿山,开出铜矿来私铸成铜钱,这生产成本肯定不会太高,江南出产的米一千个铜钱一石,他拿两千甚至五千去换,就不信换不来,只要渡过了时艰,以后就好办了。
而且一旦大量私铸的铜钱涌入明朝,势必会引起货币的贬值。这样一来,本来就很穷苦的小民就越来越穷,越穷就越容易闹事。明朝那边越乱,就越是没法把触手伸到顺天府来,这才是损人利己之必杀招。
“想什么呢?”傅闱见丈夫饭到嘴边却一直不动嘴,忍不住问道。
“哦,没什么,只是我家闱儿太漂亮了,看呆了。”万磊回过神来,笑道。
“油嘴滑舌,没个正经。”傅闱脸一红,骂道。
万磊还想再说几句肉麻的话,却听到啪啪地拍门声,之后就传来赵雪儿喊声:“哥,出大事了,快出来。”
第173章 明镜是非?牛
要玩,就玩高层次,你绑架我老婆,我就绑架你的金融!你敢封锁我的经济,我就搞垮你的经济,这就是万磊对明朝的报复计划之一。而铜矿山的发现,就使得这一计划得以实施。只要大量私铸铜钱,让明朝的货币高速贬值,严重的通货膨胀就能拖垮明朝的经济。
当然,搞垮明朝的金融的同时,顺天府就必先建立自己的金融货币体系,不然就会受到波及。损人不利己的事万磊是不干的,所以,他考虑即将在顺天府天府进行货币改革,以银本位为主。
明朝的白银储量并不太高,元朝把中原一千多年间积累下来的金银等贵金属洗掠一空,明朝建国时金银储量不足,所以厉行钞法,以期用宝钞来替代金银流通,但是百姓可不是傻子,他们只认真金白银,纸钞是不收的。
现在民间用银还是实行银两制,即以重量来计值,属于比较原始的称量货币制度。而且银两的成色参杂不齐,很多劣质假银充斥于市面,这严重影响流通,必须加以改革,改成银元制。
所谓的银元,还是银本位,却以元为货币单位,每一个银元都有规定的重量、形状和成色要求,这样即能保值,又便于流通,还便于存兑。当然,银元要想通行于市,必须是货真价实的,所以银的成色最低不能低于八成,那些所谓的银渗铜,银渗铁的假冒伪劣的银元看似能获得短期的利益,不过损失了信用的货币必不能长久。
另外,一种货币要想盛行于市,还要便于甄别真伪,百姓一眼看了就知其真假,而且还得要铸造精良,能防伪。不然出现假银元,这危害就是巨大的,不只是百姓的利益受损,连带顺天府的银库和银元的信用都会严重受损。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