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宋朝华 > 第5部分(第1页)

第5部分(第1页)

赵普实在做得太显眼了,也太过分了。从当时直到后世,一千多年来,略有正义感的人无不把他骂得狗血淋头。他害死廷美,在情节上比秦桧害死岳飞更加恶劣。赵构、秦桧迫害岳飞,时间不过两个多月,而光义、赵普对廷美却反复迫害,反复折腾,直至几年之久。光义一心要想传位于子,那就必得把德昭、德芳、廷美这几个人统统害死,才能放心。如果说,只以害死为目的,也可以换一种形式,让廷美少受一点罪。他和赵普这样穷凶极恶地去迫害廷美,反而更使人发生怀疑:如果你继位合法,你并未抢夺匡胤的帝位,那又何必如此迫害德昭、德芳、廷美这几个人!赵光义还有一件事做得太无聊了,凡是听说此事的人无不摇头。他和廷美都是杜太后生的,是同父同母的同胞兄弟,这是人所共知,许多史料上也记载得清清楚楚。但他在把廷美迫害至死之后,立刻亲自出面,制造流言,说廷美是自己父亲的私生子。《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5中说:“(赵光义)从容谓宰相曰:廷美母陈国夫人耿氏,朕乳母也。”

赵光义为了侮辱廷美,竟然亲自出面,在宰相面前编造这种谣言,把亲生父母说得一塌糊涂。元代编《宋史》的史官对这种流言落不了实,深感为难,觉得宋代的皇帝竟然如此卑劣,大吃一惊。

“金匮之盟”这件事情是在杜太后去世20年之后,由赵普为了巴结赵光义而蓄意伪造出来的。《宋史纪事本末》的作者陈邦瞻是明代人,是在事情发生600年之后根据史料编撰出来的。他是受了史料的骗,自己没有责任。

赵光义为自己的杀兄夺位还是付出了不少的代价。他害死德昭、德芳,特别是廷美,目的是阻止以后有人劝告他传弟。他把弟弟害死了,别人总不能再劝他传弟了吧!他原先是想把帝位传给长子元佐,但是元佐是个比较正直的人,看不惯他对廷美的迫害,多次和他力争,一直想保廷美这个小叔叔的命,父子之间发生激烈冲突。后来元佐照样受到他的迫害,最后被逼疯了,废为庶人。他最欢喜的第二个儿子元僖,在27岁时被小妾下药毒死。这事与他的杀兄夺位一事虽无直接关系,也有间接关系,因为他这个家庭就有以毒药杀人的传统,跟样学样,何足为怪!

宋代积贫积弱始于何时

赵光义这个皇帝是个冒牌的皇帝,历史书中记载他的一生功业大都是他自己伪造,然后通过御用史官,偷偷塞进史书里去的。真相万万揭不得。一旦揭开真相,他首先就是个十恶不赦的杀人犯,是以臣杀君,以弟杀兄,更以各种毒药在言谈欢笑中杀人无数的惯犯。

暂时不提他杀人的罪恶,只就史书上所提到他的文治武功,看看真相究竟如何。先说文治,宋代重文治,礼遇文臣,把文臣的地位提在武将之上。这是从赵匡胤时代就开始的。赵光义为了表示自己是赵匡胤合法的继承人,对于赵匡胤时代重文治的政策完全继承,推崇备至,丝豪不加改变。为了收买人心,赵光义放手实行两项政策,一是大量进人,尽量组建自己的班底;二是提高待遇,使得许多官僚乐意为自己所用。整个赵匡胤时代,一共才取进士188人,整个赵光义时代,就取了进士1487人之多,约为赵匡胤时代的8倍。这种大量进人,提高待遇的做法,培养了一大批高谈阔论的官僚,成为宋代养活一大批冗官的开始。

赵光义在文治方面并不夸口,不说自己超越了前人;但是在武功方面,他却觉得自己建了大功,常常不自觉地流露出,他不仅超越了赵匡胤,而且超越了周世宗柴荣。理由是:他有统一全国之功,柴荣和赵匡胤都未能完成统一,只有他赵光义才统一了全国。从外行看来,事实的确如此,但是从内行看来,他是给国家闯了大祸,造成了宋代300年积贫积弱的恶果。

赵匡胤在位16年,主要的外患是辽国。国内割据势力北汉只是个小国,地方很小,兵力不多,但他们却是辽国的傀儡、附属国,一打北汉,辽国就会来帮忙。所以赵匡胤不但长期不打辽国,也长期不打北汉。在军事上,他是个内行,他知道长城险要都控制在辽国手里,以宋的步兵去打辽的骑兵,形势不利,要想打胜,必须付出极大的代价。不到万不得已,不愿轻易言战。最好的办法,是用一大笔财富赎回燕云失地。宋辽邦交正常了,对北汉这个小国可以不战而胜,通过谈判就能完成统一。赵匡胤被害之前,正在积极进行这一工作,迁都洛阳,就是为对付辽国所做的准备工作之一。他最后统一全国的工作实际上已经开始。至于东南还有个吴越国,福建还有漳、泉二州没有纳土归降,这些都是在赵匡胤生前就谈判好了的,所以后来未动干戈就归降了,算不得是赵光义的功劳。

杀兄夺位的惊天大案(6)

赵光义在建国之前没有做过官,建国之后只当文官,对于军事,他是个大外行。杀兄夺位之后,他为了急于建立自己的威信,积极筹备北伐,既打北汉也打辽国,希望一鼓作气打赢这一场战争。

在后周时代,柴荣和北汉、辽国作战,都是御驾亲征。柴荣身为皇帝,直接带领军队作战,身先士卒。在高平之战中,柴荣与赵匡胤都战斗在最前线,夜间露宿于战场。赵匡胤勇冠三军,扭转局势,一举击破北汉军队,逼退辽军。他们在收复关南失地时,全军层层节制,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在水陆并进中,互相配合,丝毫不乱。柴荣因病班师,队伍全师而退,敌人不敢追击。军中不准携带妇女,军令如山,谁也不敢违反。这才像个打仗的样子,他们能够打下一片基业,并非偶然。

过去赵匡胤与北汉、辽国也打过仗,其作风是小心翼翼地打,步步为营地打,形势有利则攻,形势不利则守,一开头并不说非得打胜不可,并不把自己拴死。而赵光义去打北汉、辽国,其作风是大张旗鼓地打,是大手大脚地打。他为了要在夺位之后站住脚跟,树立威信,就先放出话来,非得灭亡北汉,击败了辽国收复失地不可,非得为柴荣、赵匡胤雪耻不可。其实柴赵两人过去对外作战并没有丢过脸。

过去柴荣、赵匡胤带兵作战,将领们层层负责,谁打败仗谁负责任。这时赵光义自作统帅,御驾亲征,为了表示自己是个内行,出征时向将领们颁发阵图,要求大家按图布阵。你们不按我的命令作战,将受严惩;如果按图布阵,打了败仗不要你们负责。将领们听了这话,表面紧张,内心轻松,大家知道,只要处处听话,打了败仗也不怕。

公元979年2月赵光义宣布御驾亲征###北汉,发动全国数十万大军,倾巢而出,迅速包围了太原城。自春到夏,久攻不下,所耗粮食武器,数量惊人。主将潘美担心消耗过大,后援不继;赵光义则觉得自己夸了海口,不能破城,面子难堪,所以暗地里商量,破城之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军纪稍加放松。放纵军队烧杀淫掠,是五代时期那些军阀鼓舞士气最有效的办法。凡是围攻一城,只要主将松口,破城之后,可以放手大抢,几天之内,金银财宝和花姑娘都是你的。那些士兵一听这话,立刻勇气百倍。破城之后,城里的老百姓必然遭殃。当年赵匡胤最反对的,就是这种坑害老百姓的军阀混战。想不到在他死了三年之后,这样的悲剧又上演了。赵光义为了急于打下太原,居然同意放松军纪,让宋军在城里大抢。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抢女人,玩了不算,还要带走。《烬余录》甲编中说:

“(太宗既平太原)所得北汉嫔妃皆随御(得了刘继元的嫔妃,赵光义带在身边听用),诸将亦掠北汉妇女充军妓(跟样学样),宋代军妓即始于此(这就说明赵匡胤在位时还不许发生这样的事)。”

北汉主刘继元投降了,太原城打下来了,事情还没有完。《宋史纪事本末?平北汉》中说:

“诏毁太原城,改为平晋县,以榆次县为并州(首府)。遣使分部徙太原民居之,纵火焚太原庐舍,老幼趋城门不及,焚死者甚众。”

赵光义是一个迷信得可怕的人物。他自己心中明白,这个皇帝宝座来之不易,惟恐有人来抢他这个位置,对于在五代时期一连出过3个皇帝的太原城非常忌刻,他倾全国的兵力去打北汉,主要目的就是想平毁这座太原城,消除此地的帝王之气,心腹之患。在打进太原之后,他下诏毁掉太原城,改以榆次县作为并州的首府,把太原百姓全都赶到榆次去,纵火烧毁全城,百姓中的老弱逃避不及的烧死不计其数,烧焦的尸骸布满全城。为了消灭这种惨象,他又下令决汾河之水淹掉全城,以后重建太原城时,不得不从汾河西岸移到东岸(现在的太原城就在东岸)。历代的志士仁人要救老百姓于水火之中,他这个皇帝却硬要把老百姓推进水深火热中去。因为痛恨赵光义的这种暴行,太原遗民就把他所立的纪功碑上的文字一起凿平,成为出了名的无字碑。

毁掉太原城之后,赵光义随即下旨移师进攻辽国,希望以得胜之师一鼓作气把辽国灭掉。与身经百战的赵匡胤相比,赵光义在对付辽国的问题上肯定是个大外行。赵匡胤知道游牧民族的骑兵不好对付,光是收复失地也得准备多年,要想一口气把辽国灭掉谈何容易。赵光义打下了太原已经筋疲力尽,更何况他带的那支队伍当官的拖着女人,士兵们身上装满了金帛。他自己不仅拖泥带水带着北汉主所献的上百嫔妃,还拖着从开封皇宫带出来的一大批女人。这样的军队能够打仗吗?宋军在打幽州的时候,公元979年7月高梁河(今北京西郊)之战一败涂地,完全是可以预料的事。当时赵光义身为全军统帅,负有指挥全军之责。但是他指挥的本领完全不行,以优势兵力围攻半月,纹风不动,辽军一旦反攻,宋军立刻崩溃。这个统帅居然把几十万大军丢下不管,自己先逃,股上中了两箭,不能乘马,换上驴车,向南狂奔,“仅以身免”。当时德昭也在军中,大家找不到赵光义的时候,误以为他是打死了或者失踪了,就想推戴德昭为帝。这个想法本来很正常,你赵光义如果不在了,宋王朝还得有个人来主持,国不可一日无君嘛!可是这个信息把赵光义吓住了,他只想迅速地把德昭铲除掉,这是头等大事,至于对辽国打仗,打胜打败都是小事一桩,数十万大军的溃败,更不值得他去关注。果然,高梁河之战的次月,德昭死了,年仅29岁。怎么死的,说法不一,《宋史》的记载是被赵光义逼死的(被逼自杀),《东都事略》则说是“暴死”,也就是被整死的。

杀兄夺位的惊天大案(7)

公元979年的对辽之战虽然全军覆没,几十万大军一朝瓦解,赵光义并不认为这是自己打输了,为了要建立自己的威信,他还想卷土重来。在经过几年的筹备之后,公元986年之初,他又发动了一次有名的“雍熙之役”(时间为雍熙三年),当时兵分3路,东路军攻幽州,由曹彬指挥;中路军攻蔚州,由田重进指挥;西路军攻云州,由潘美指挥。总兵力实数在30万以上。赵光义先还说要御驾亲征,经过臣下劝阻,他也就放弃了亲征的打算。因为上一次负伤逃命记忆犹新,他保老命要紧,不敢再冒险了。

宋军作战,规模越大,人数越多,自己的弱点暴露得越明显,因为赵光义是个大外行,他自己又不在前线,只按图纸遥控指挥,不给将领们一点自主权,不知这个仗是怎么个打法?曹彬这些老将小心谨慎,只按图纸行动,喊进则进,喊退则退,明知不对,照样服从指挥。东路军是主力,接近20万人,在平原上向北推进,刀枪炫目,衣甲鲜明,听说进展神速,光义非常高兴,但是过了几天,形势就不对了,辽军在前线坚壁清野,宋军粮尽,又不能乱抢,只能在敌人面前退兵就粮,结果被辽的骑兵冲垮,还没有打仗,成千上万的人就被挤死,踹死,逼到河里淹死,一时传为笑谈。西路军潘美部下的老将杨业(就是杨家将里的老令公)在山地里机动灵活地作战,敢以几百人奇袭辽军几万人的大队伍,屡立奇功。因为他不照宋军规定的那种打法,不受重视,潘美不予接济,最后受伤被俘,壮烈殉国。总而言之一句话,雍熙北伐,宋的30万大军不是被辽军打垮的(辽军不及宋军之半,相对处于弱势),是被赵光义手里那几张阵图打垮的,是因为缺粮而仓皇退兵时被挤死的、踹死的、淹死的,老将老兵心里都很明白,跟着柴荣、赵匡胤打仗,绝没有这种打法。

公元979年与986年赵光义两次伐辽,两次大败,从此兵连祸结,辽军经常出兵南侵,北方边境就没有太平日子可过。赵光义的威信不但没有抬高,反而威信扫地,从此龟缩在开封,再也不敢谈北伐与收复失地的事了。因为要北伐,就得用兵,他实在没有带兵的本事,这一辈子也学不会了。要是把兵权交给别人,他不放心。因为恨他的人太多,不满意他的人太多,兵权交给别人,随时都会发生兵变。为了安全起见,宁肯忍辱偷安,这个仗是不能再打了。

后人评论说,宋王朝是个积贫积弱的王朝。总的说来,这话不错。但是说细一点,积贫积弱的现象不是从赵匡胤时代开始的,而是从赵光义时代开始的。赵光义接手军事指挥之后,表现为一个大外行。他以为兵多则强,就大量募兵、增兵。赵匡胤时代,兵员在22万到30万人之间;赵光义时代,兵员在60万到100万人之间(两次大战,被打垮了的溃散的队伍在30万人以上),养了这么多兵,国家安得不穷!养了大量冗官冗兵,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很快就出现了积贫现象;外敌入侵,不敢应战,不仅辽国一再犯边,在赵光义时代又出现一个西夏割据政权和辽国勾结起来,共同与宋为敌,这就出现了积弱现象。

张其凡所著《宋太宗》一书说:“宋太宗时期,既是中唐以来乱世的结束期,又是宋代积贫积弱的开始期……太宗集中主要精力防止内部有变,汲汲皇位的保持与传子,对外则甘作弱国,不以为辱了。宋代的积弱之势,由此而愈演愈烈。”

也就是说:宋代积贫积弱的现象是从赵光义时代开始,与开国之君赵匡胤没有关系。而且这种现象是赵光义有意为之。只要自己能做皇帝,只要能把帝位传子,他就“甘作弱国,不以为辱”。那么,我们对他的评价就应该和对赵匡胤的评价区别开来。赵匡胤至少在两个方面还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其一是他结束了五代以来53年的一个大乱世,打开了长达320年的一个治世。其二是赵匡胤倡导了一系列相对宽容的政策,对推动思想解放,促进生产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赵光义所起的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造成整个宋王朝积贫积弱,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张其凡《宋太宗》一书中对赵光义的评价是:

“宋太宗其人对于历史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否认的。”

txt小说上传分享

长保和平的澶渊之盟(1)

宋王朝第三代皇帝宋真宗赵恒一辈子所做的惟一的一件大事,就是在公元1004年的冬天与辽国签订了一个长期的和平友好条约——维持了百年和平的澶渊之盟。

澶渊郡是个古地名,后来叫做澶州,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濮阳市。当时澶州地跨黄河两岸,是南北交通的咽喉要地,所以“造舟为梁”也就是用船只建起了一座永久性的浮桥,连接南北两城。在这里签订的条约,就?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