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微想了一会儿,太子道:“这报纸总归是利大于弊端,不可废止,但是要加以利用和约束。”
弘文馆的十位学士听太子已经下了定论,便不再争论。
他们作为弘文馆学士,除了研究经史子集,更重要的身份还是下任天子的幕僚。
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太子出谋划策。
如今他们要思考的就是如何约束,如何利用的问题。
这报纸一物既然已经出来,对于它的管制和约束等具体的应对办法的出台,宜早不宜迟。
《大周要闻》以民间的视角出发的这样一份报纸,也应该尽早铺设到各个州县。
占领舆论的要地,以及弥补官方抵报的不足。
只是大周国土面积大,很多地方交通不发达,要形成大面积的传播很难。
这些学士、儒士们经过了许久的分析讨论,最终形成了一本奏折,将由太子递交到了皇帝的案头。
就在太子这边还在为这新出现的事物制定应对之策的时候,寿州地界就已经出现了一份报纸。
这份报纸的排版等与《杏花小报》十分相似,只是学术的内容要少些,有经义解读,教化故事等,更多却是文人圈子里的新鲜事儿。
但是就是如此,这份《青年学报》却也引起了当地读书人的轰动,颇受推崇。
只是这一切,远在京城的太子并不知道。
太子还在对当下的那一本奏折润色。
写好奏折后,太子看着书桌上的大周舆图,心中又想着其他的事儿。
这两年来父皇的身体不好,更加迫切的想要对陈国出兵。
只是边境的世家阻力很大,上回虽然借着由头除掉了蔡家,可是蔡家的党羽还有许多。
而且如今柳州的刺史更是弘农杨氏的人,他们这属于是扶植起来一个世家与当地的豪强对抗。
太子在书桌的白纸上,写下了一个“人”字。
随后就有人通传,寿王到。
太子赶紧让人将寿王请了进来。
寿王李智是先帝的第十一子,也是先帝最小的儿子,当今皇帝最小的弟弟。
先帝宠爱他,希望他能福寿永昌,可能也有希望自己长寿的意思。
李智才满百日,就被封为寿王。
赐富饶的封地,食邑万户,又特许他在京城长住。
虽然是太子的叔叔,但是他比太子还要小几岁。
李智和太子从小一起在宫中读书,几乎是一起长大。那几年,太子的弟弟们都还没有出生,太子是将其当弟弟看待的。
只是这个深受先帝宠爱的皇子,长大了渐渐变得浪荡不羁,又生的风流倜傥,渐渐的传出了纨绔的名声来。
太子的个性却是古板严肃的,便有些看不惯他的行径。
只是李智是长辈,太子也不好直接教育,只能委婉的提醒他别做那些混账事儿。
但是李智可不在乎,被皇帝管教了都还会依旧我行我素。
如今的李智已经三十多岁了,但是还是那副浪荡的样子,并未收敛多少。
前些日子还因为一个花魁跟忠义侯打了一架。
“十一叔,你今日怎么有空来我这里?”
寿王大大咧咧的坐下,说道:“上回小纯子给你捎回来的那炒茶还有吗?再给我点儿。”
太子无奈道:“上回我拢共就半斤,你直接拿走了一半儿,我还分给了你嫂子们,早就没有了。”
寿王道:“那你写信让侄儿再多弄点回来呗,话说侄儿这游学也游的太久了吧,冬天之前不回来?”
太子道:“今年肯定是要回来过年的,你今日来就为了这事儿?”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