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重生在长白山下好种田 > 第139部分(第1页)

第139部分(第1页)

洪水虽然退了,但是后续的问题并没有完事。整个隆州的范围内,由于东部是山区,所以受灾的情况轻微。但是从中部到西部,都是平原,除了镇东之外,其余的地方受灾严重。

隆州知府现在是满心的恼火,倘若整个管辖范围内都遭了灾也就罢了,这天灾无法避免。可是偏偏镇东半点事都没有,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人家镇东知县开春的时候就做了预防。这样一来,可不是显示出自己的无能了么?“来人,派人去镇东,征收粮食。如今各处百姓受灾,地里的庄稼也都被洪水淹没,百姓连饭都吃不上了。既然镇东没有事,就从那边征调一批粮食过来,用来救灾吧。”这样的理由,应该算是很正当了吧?

☆、第二百四十九章灾情

“怎么不妥当了?那姓林的自从来了镇东,就没往上交过一粒粮食。如今整个隆州,也就他那没遭灾,跟他征调些粮食有算得了什么?”方知府有些不以为然的说道。

这方知府在隆州呆了也有些年头了,比子轩来镇东的时间还长。他在朝廷里也是有背景的,这次的事情,皇帝也没有下什么旨意惩罚,所以他还是有些小得意的。

身边的人不再说什么了,而是有人领命去了镇东。

天晴了,静涵自然也忙碌了起来。这一场大水,使静涵的很多作坊都遭受了损失,酒坊从开春就停产了。蜜饯作坊,因为杏子成熟的时候,正好赶上了大雨,无法采摘,导致全部烂掉了。

大水冲坏了道路,导致牧场的牛无法运到厩去,还有一直很畅销的松花蛋等东西,也都运不出去了。唯独还算正常的就是织坊了,这个季节并不是往外出货的时候,好歹受影响小一些。总的来说,静涵这一次的损失真的挺严重的,所以雨一停,静涵就赶往各个作坊和庄子,清算一下损失。

子轩也没闲着,如今雨停了,从东面竟然涌进来了好些的难民。都是附近州县的人,被洪水淹没了农田和房屋,如今无处容身。听说镇东这边没有受灾,都往这边跑来。

“大人,从昨天开始,就有不少的难民从东面过来了,今天来的更多。这些个难民,有挺多根本就不老实,竟然进了地里去祸害庄稼。还有的偷了咱们当地村民家里的鸡鸭等,今天又几个村子的人已经跟这些难民起了冲突。大人,你看这事怎么办啊?”刘主簿进来禀报说。

子轩想了一下,“这样,你带着我的信,去找李将军。让他带兵,在镇东县东部,一些来往的交通要道上拦路设卡。难民可以进来,但是必须集中管理,县衙里不是有些存粮的么?搭粥棚施粥。不能让这些难民胡乱的跑,咱们跟洪水抗争,好不容易才保护住了百姓的财产,没道理再让这些难民给祸害了。”

这些难民遭了灾,的确让人同情。但是并不表示,他们这些没遭灾的百姓,就得无条件的供给东西吧?这样的话,还让人心里能平衡了么?这个时候县衙必须得出面,维护住百姓的利益。要不然,以后谁还会一心去对抗灾害?都等着出去逃荒祸害别人算了。

“朝廷近期一定会派人过来赈灾的,咱们只要坚持一段日子,等到朝廷赈灾的粮款到了,这些难民就会返回家乡的。这几天,怕是诸位还得受点累了。”子轩有些歉意的说着。

“这个倒是没事儿,咱们为的是当地的百姓。那些难民,的确是应该统一管理,要不然的话,接下来不知道会出什么乱子呢。”赵县丞也说道。

“咱们必须得守住关卡。不是咱们心狠,这些难民,都是从灾区过来的。如今天气还不算很冷,水灾过后,那些受灾的地方,人和动物的尸体腐烂,容易传染瘟疫的。这些灾民的身上,弄不好都会带着病,所以一定要看住了。灾民集中的地方,全部撒上石灰。县里的几个郎中那里,让他们开些解毒祛病的方子,放到粥里一起煮上。这样,只要难民们喝粥,就会连药一起,省的有的人不肯喝药。”子轩突然想起来有一天静涵说的,大灾之后有大疫,这个可得好好的预防。

赵县丞和刘主簿一听这个,心下一惊,“大人,能有这么严重么?”

子轩点头,“嗯,恐怕还不止如此呢。洪灾过后,要防瘟疫,同时也要防止鼠害。万一让老鼠泛滥成灾,不光农田作物保不住,就连人也有可能染上鼠疫。所以咱们要面临很多的困难呢。”子轩叹了口气,抗洪成功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若是做的不好,怕是还会有问题的。

“大人放心,我等当然会尽全力的,相信咱们全县的百姓,也会配合县衙一起做这些事的。”对于这一点,赵县丞丝毫不怀疑。如今子轩在镇东的威望极高,只要是子轩的命令,百姓都会很配合的。

“好,那咱们就赶紧的做事吧。把县里的人还得分派下去,各自发动当地百姓,先把鼠害控制了。另外就是这些难民,一定得控制住。县衙的仓库里,有不少的粮食,当时是怕咱们县里受灾,留着救灾用的,如今就拿来赈济灾民吧。”人命关天的大事,子轩自然是不会看着那些难民饿死的。

这边几个人正在商讨着呢,外头突然有人禀报,说是知府派人来了。子轩和赵县丞、刘主簿互相看了一些,不由得苦笑,这准是来找茬的。

等到外面的人进来,子轩心里就暗暗的乐了。原因没有别的,这次来的,竟然还是那个黄通判,也不知道这黄大人为何对镇东情有独钟。

“下官不知是黄大人前来,有失远迎,还请大人见谅。”子轩忍着笑意说道。

那黄通判还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罢了,林大人公事繁忙,本官也不是那心眼小的。”

子轩赶紧让黄通判坐下,并且让人上茶,等到茶水送上来,这才问黄通判的来意。

“本官此次前来,是奉了知府大人的命令,来林大人这里征调粮食的。如今整个隆州,也就林大人这里完好无损,所以就请林大人帮着筹集一些粮食,府城那边急用。”黄通判这次来,态度上倒是能好一点了。

“不瞒黄大人,镇东县里并没有多少粮食。开春修建堤坝的时候,都是县衙里管饭的。再加上这边还驻守了五千多军士,每个月光是这些人的吃喝,就得不少。恐怕得让黄大人失望了,咱们这里真的是没有多余的粮食给府城用了。”子轩笑着说道。

那黄大人一听,立时就炸毛了。“什么?没有粮食?镇东已经四年没往上交粮食了,县衙里怎么可能会没有粮食呢?林知县,你可别拿着知府大人的命令不当回事?小心知府大人办你一个失职之罪,到时候可就不好了。”

子轩面色不变,依旧笑着,“黄大人何须动怒,我这里实在是没有粮食啊。下官初来的那两年,朝廷是免了税赋的。后来这两年里,也是皇帝下旨,让本官先把镇东县的防卫做好。大人也知道,这城防可不是咱们上嘴皮碰下嘴皮就能办得了的,那可都得是真金白银用钱才能干的。镇东就是个穷县僻壤,县衙里连一文钱都没有,全都指着这些税赋才能玩得转。大人也能看到,如今这镇东变成了什么样子。这可都是拿百姓上交的粮食等东西换来的啊,县衙里又怎么可能还有粮食呢?”

赵县丞和刘主簿在旁边忍着没有笑出来。这个林大人啊,还真是有意思,就给你来个哭穷,看你能怎么办?想想也是,你方知府办事不力,让治下的百姓遭了灾,却跑到这里来要东西了?这些粮食真的能到难民的手里也行,就怕是粮食运过去了,百姓也就是该饿肚子的饿肚子,该逃难的逃难。要是那样的话,还不如在这边多弄几个粥棚,赈济灾民算了。

“黄大人有所不知,近日来有不少的难民陆续来到镇东,刚刚大人还在跟我们说这件事呢。如今大批的难民涌入镇东,已经影响了当地百姓的生活。大人刚刚还在发愁,县里没有存粮,该如何安顿这些灾民呢。黄大人,还请回去向知府大人说说,赶紧把这些难民弄回去吧。镇东是个穷地方,实在是供不起这些灾民的吃喝啊。”赵县丞在一旁接着哭穷。

这下子黄通判可是气坏了,脸色都有些发紫,手哆哆嗦嗦的指着子轩和赵县丞,“你们,你们竟然无视知府大人的命令,如此目无上官,本官要如实回报给知府大人,让大人向朝廷上奏。”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