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记录者的英文怎么说 > 第99章 伊伊冷饮将关停伊先生身陷迷局中(第1页)

第99章 伊伊冷饮将关停伊先生身陷迷局中(第1页)

1

大兴乡伊伊冷饮厂排出的生产废水污染八百亩稻田的报道播出后,很快受到了省、市环保部门的高度重视,并责成区环保部门进行调查。

“萧萧,报道播出后,人家区里托人情找到了上级部门。上级部门这次没有压稿,而是让咱们看看怎么处理一下这个问题。听说他们区里的宣传部门找到了省里,不是求情,而告状,说报道失实,不全面。说记者不懂专业,没有权力给稻田下污染的结论,还说稻田受重金属污染,没有经过鉴定,还说稻田污染、减产,只是农民一面之词。宣传部的领导听了非常生气,直接把他们给怼了回去。他们这个地区有些领导就是这样,总是把自己弄得高高在上,不知道认真听取意见,总是想歪门,弄朽事。”黄主任一早把萧萧找来,说起报道播出后的事。

“哈哈,我打小就在这个地方跟着插队走五七,七三年的时候,那个时候,他们区委一墙之隔,外面还是苞米地。这个地区有的领导干部就是这个风气,总觉得自己高人一头,聪明过人。并且有一种本地区事务,外人不得干涉的架势。如果他们能把生产搞得好也行,结果什么也不是,农业发展不起来,旅游资源不会用,工业搞得一蹋糊涂,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总是觉得自己是农业大区,地广人员复杂,是个事非多,麻烦多,难管理的地方。个别领导上任后,不是把心思放到生产上,放到社会稳定上,放到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上。心里总在想,能够在这个兔子都不爱来拉屎的地方当领导,是给上级领导的面子。本地上任的领导,排挤外来的领导,外派的领导,总是呆上几年,混业资历,别谋高就。”萧萧听了,不以为然的说道。

“是啊,以前这个区我们也搞过几次批评报道。报道播出后,不是虚心接受监督和批评,而是字里行间挑毛病,找字眼,靠歪状,甚至暗地里鼓捣一些人上访。实在理亏了,就是托门子盗洞,走关系,向上级领导告歪状。个别领导吃人家,拿人家,昧良心帮人家说好话,压稿子,贬记者。哎,对了,上次去告歪状的,也是这个区吧!”黄主任愤愤不平的说道。

“是,就是这个区。是一篇村委会换届选举,没有进行审计的事儿。当时我们对全区几个村子都进行了采访调查。区委、区政府还有审计部门也表示说,确实全区的村委会换届选举没有经过审计,违反规定。这是有真实录音的。后来形成了一篇《全区村委会未经审计,违规换届选举》内参。内参领导指示后,他们托关系找到了一位台领导,本来这位台领导并不主管新闻,看了《内参》后,字里行间挑不出任何毛病,最后弄出一句:你们几采访了几个村,不能说全区没有经过审计啊。并说报道不要继续了。没办法,人家领导嘴大,也不知道喝了多少假酒。你要是求情,就说求情,领导发话了,下属的怎么也得考虑。但不能用这种压制记者的办法,来为对方说情。”提起这件事情,萧萧并不过多的往心里去,这样的事情,在个别领导身上,不只一次发生,凡事自有因果,只当被恶心一下而已。

“这次这个事情,让省委宣传部门的领导非常生气。并且明确表示,一定要把这件事情查得水落实出,并让区里拿出解决办法来。今天一早,区环保局的领导已经打过电话了,我把你的电话给他了,一会他就能给你打电话,具体怎么办,你看着办。不过可说明了啊,省委宣传部领导有明确指示,必须拿出结果来。再有谁找上门来,不用我这里扛着了,有省里领导的上方宝剑,其它的事情就看你的了。如果能够关停伊伊乳业的冷饮厂,你可就出名了。”其它,一早黄主任还接到了台里个别领导打来的电话,黄主任简单的把省委宣传部领导的指令说了,领导也就没再说别的,只是说要记者注意安劝,一定要把报道做好,不要让对方挑出毛病。

2

“王记者吗!你好,我是区环保局王斌局长。你来大兴采访的事情,当天我就知道了,只是不知道怎么和你联系。这些人啊,没见过世面,来了肯定没招待好,说了些不该说的话,你别往心里去。这件事情,省环保局和市环保局的督办件已经下来,我的想法是请你来区里,然后我陪你去现场看看,需要采访哪些部门,哪些单位,我陪你去。区长那已经和下边打了招呼,说一定要全力配合你的采访。这次来放心,一定不会让你空手而归的。”上午,王斌局长打来电话,电话那端,非常诚恳的说道。

萧萧是跑环保线的记者。自打环保世纪行开始,就一直跟着环保部门到处检查,督促各地污水、大气治理工作落实情况,写出多篇有影响力的报道,比如“小镇惊现七彩河”,写的是印染厂每天排出的废水,根据印染布料颜色不同,被污染的河水,色彩变幻,污染严重的问题。

王斌局长和萧萧几年前就已经结识了。那时候王斌还只是一名环保局的副局长,而萧萧则是一位活跃于新闻界的记者。经常跟随省局和市局的领导四处奔波采访报道环保工作相关信息。无论是从工作性质还是个人能力来看,他们都有很多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地方。

作为一名记者,萧萧深知与社会各界人士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性。“记者要学会交朋友”,这句当时广为流传的话。

王斌局长给萧萧的印象,非常有责任心,对环保事业充满热情,并且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王局长,好久不见。这次去大兴乡采访,没有去你那。担心给你添麻烦。你也知道,像我们做批评,去哪个地方,很少去熟人那。怕有人误会。本来打算报道播出后,再去你那了解情况。”萧萧说道。

“早上,部里已经把情况和我说了。也正要联系你呢?这样,明天上午,我们直接去乡里会合。就在村子路口稻田那见面。”萧萧说道。

3

秋天的气息渐渐浓厚起来,稻田里的水已经被放走。金黄色的阳光洒落在已经做好浆的水稻上,仿佛给它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

秋风轻拂着稻田,发出细微的沙沙声。稻穗轻轻摆动。阳光透过云层,映照出一片片斑驳的光影,使得整个田野充满了神秘的氛围。

远处的山峦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墨绿一片与金黄的稻田形成鲜明对比。山间的小溪潺潺流淌,水声清脆悦耳,宛如大自然演奏的交响乐。溪边,野花盛开,五彩斑斓,给这片宁静的景色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构成了一幅美丽而又带着淡淡忧伤的秋日画卷。

而在大兴乡这片被污染的稻田地里,映入眼帘的却是一片衰败景象:水稻低矮、倒伏在地,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压垮了一般,显得毫无生气、萎靡不振。

原本应该肥沃的稻田土地,如今却充斥着漆黑恶臭的淤泥,散发出阵阵令人作呕的气味,让人不禁掩鼻皱眉。

这片曾经生机勃勃的田野,此刻仿佛变成了一片死寂之地,没有秋收的希望。

萧萧和王斌局长在国道边的水渠边见了面。

“王记者,好久不见。说找时间去局里做客,就是盼不来你啊。结果,又是在这种场合见面了。”王斌局长见了萧萧说道。

“是啊,一晃有两年了。你们当领导的忙,不好意思打扰啊。对了,报道听了吧,不知道局里什么意见。”萧萧这次来没有通知当地的百姓,眼下正值水稻进入成熟期,眼前的景色难免引起当地百姓的强烈不满,这也避免引起群访事端来。

“王记者,笔下留情。报道我们局里几位领导,加上执法监察部门集中听了。说实在的无话可说。当着大家的面,我也和领导说了,一来你是多年的老环保记者。二来,环保方面,你也是非常的专业。我们在做过多的辩解,只能说是我们环保工作人员的无知和悲衰。报道上我们无话可说,会上也有人提出,说污染没有经过有关部门检验,没有化验报告,报道没权力给污染问题下定论。对于这个问题,我也做了解释,期望身为环保工作者,要面对事实。稻田污染成这个样子了,我们还好意思向记者要检验报告,百姓连年上访,我们有没有检验报告,有了敢不敢向社会公布。”王斌局长说道。

“谢谢王局长对我们报道的肯定和对新闻工作的理解。确实,百姓也说过,他们上访了多少次,环保局的同志,也来取过样,做过化验,就是没答复。环保部门的工作我也理解,一方面是稻田污染,环境受到破坏,一方面是区里为了发展经济,发展企业。上挤下压,工作难做啊。“萧萧说道。

”多谢谢对我们工作的理解。要说这冷饮厂,本来建厂的时候,他们提出了建设污水处理厂的事情,甚至表示可以出一部分资金。对于建设污水处理厂,我们环保部门确实有计划,但是什么时候能够实施,根本没有保证。可是区领导当面就答应了下来,表示污水处理厂与冷饮厂同步建成使用。区领导表态了,我们也没办法,总不能当面把问题揭穿,上领导下不来台。再说了,建污水处理厂,资金最终还要区里出,我们没有权力说建不成。如果因为这个,影响了雪糕厂的建设,我这个局长也就别干了。”王斌局长无奈的说道。

“王记者,这个可是哥哥和你说的心里话,你可别当成报道发出去啊!”王斌局长说完,好像觉得这些话又不该说。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