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新中国近代史思维导图 > 第51部分(第1页)

第51部分(第1页)

处。别说“无限制潜艇战”,那是借口——德国上一次击沉邮船,死了一百多美国佬,美国都没有宣战。

现在,终于切身体会到,书上的解释了——十月革命,呃,现在是二月革命了。二月革命的一声春雷,惊醒了亿万的劳苦大众,美帝国主义害怕共产主义在世界的蔓延。于是,就加入了欧战。意图将世界第一个工人阶级的国家——苏联,扼杀在摇篮了。

说白了,这就像“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一样,平时谁也不会真信。

比如说,大街上碰见一人,告诉你当选国家主席了,你会怎样?

一,这人你不认识——骗子,肯定是骗子!要不然,就是精神病。

二,这人你认识——开什么玩笑,要骗我,也得说点儿可信的。

一般来说,大众的心理,多数如此。

突然间,隔壁的邻居,王二麻子真当选国家主席了。你会怎么样?

嫉妒、羡慕、欢欣鼓舞、蠢蠢欲动,王二麻子还不如我,我差啥呀?!

于是,全世界工人运动风起云涌。美国当时就坐不住了,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镇压,镇压,坚决镇压。

说起来,马克思是牛人,列宁也是牛人。一个创造了两大理论体系之一,一个把理论变成现实,都是牛人。

资本主义也好,共产主义也好,关注一件事的不同方面而已,但都过于强调片面,其实有很强的互补性。二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这么好,社会主义功不可没。在外有强敌的情况下,资本主义国家不约而同的积极调和阶级矛盾,从这方面说,共产主义对资本主义起到了促进作用^…^。

但对我来说,就很不幸了。中国与俄罗斯紧挨着,思想的传播,也很迅速。虽然说,在联省内部,倒不至于成规模出现“芦柴棒”之类的包身工。“土地村有”后,农民每年收入,都增加了很多。工资待遇太差,谁也不会去的。为了避免都到外省去招工,议会还通过了《劳动法》,限定了最低工资待遇和劳动保护等,包身工之类的,被列入非法。然,非法经营者,多多少少还是有的,比如,全部雇佣外省人的黑工厂。

而且,欧战开始后,物价上涨的很厉害。虽然粮食价格上涨的,没有日本那么夸张,却也涨了近一半。以大米为例,每斤都四分五厘了。在这种情况下,议会几次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军政府也涨了薪金。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没有多少改善。但联省的民众,总算是吃穿不愁。其它地方,就差了很多,这种差距越向北越大。所以,这些思想,也就很流行。

作为一个统治者,我认为稳定压倒一切。就把“修《清史》”拿出来了,效果果然显著。

当然,我也有点儿私心在里面。随着我的推动,新文化运动好像提前开始了。这是一件好事,我却害怕矫枉过正了,中国传统文化里,有许多优秀的东西,我还是希望能够保留下来的。这样一来,人们就可以把传统文化中不良的一面,推脱成满清对中华文化的篡改上。减少对民族自尊心的伤害,同时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信心,也多能够保留一点儿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没有自尊心,没有自信心,是件很可悲的事情。看到有人言必西方如何如何,那么可笑的言行,却实在笑不出来。

然而,效果其实,确实,实实在在是过于显著了。

报纸杂志的辩论,就不说了。没有一份中文报纸,不刊登与此有关的内容。外国人很难理解这种事,惊呼“中国人都疯了!”

后来,芮恩施询问我时,我想了一会儿,给出了一个他能够理解的解释:“中国人祭祖,就像外国人做礼拜一样。祖先对中国人来说,某种程度上,就相当于上帝……”

当时的文章很多,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孔夫子著春秋,乱臣贼子惧》——骂人不带脏字,作者记不得了,胡适?刘半农?陈独秀?反正不是鲁迅,因为该作者被其父亲打了一顿,几乎断绝父子关系——要不,我怎么印象深刻,这是当时的一大新闻^…^。

那时候,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几乎都在为我摇旗呐喊,我方自然大占上风。这件事,归根结底,是我们站在道义的至高点上。关于主义思想的讨论,很快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人们的注意力不在那里。对中国人来说,祖宗就是神灵。在做一件重要的事情前,我们常说“祖宗保佑!”

所以,主义什么的,都闪开吧!

总而言之,年轻一代都支持我方,《清史》列入狄夷,理所当然。但老一辈人,想的就多了。在这一时期,很多年轻人都因此挨过打,跪过祠堂。然,像这样的强制措施,是不可能有说服力的。

于是,我的压力就很大了。无数的知名人士、专家学者、富豪高官,纷至沓来。车轮战果然是战无不胜的法宝,很快我就坚持不住了。来个人就跟我拽文,像我这样的国学半文盲,怎么受得了。很多人引章据典,但孔夫子最大,华夷之辨,也不是可以随便推翻的。便有许多人开始引用国外的典籍了,拜托,我是学工科的。我意志是坚定的,也没有坚持上一个星期,就免战牌高悬,闭门谢客了。

好在民主党内部工作做的好,没有发生内部矛盾,避免了我被两面夹击。民主党提出“父祖之事,存而不论,自有后人评说;团结一致,振兴中华,吾等奋力向前”,说白了,就是‘放下过去;展望未来’。后来,我匆匆忙忙把北方的事处理一下,就跑回安庆了。

我是总统,说不见,谁也没有办法。可国史馆的工作人员就不行了,来个人都是身份、地位、年龄、辈份等皆在其上的,或者有着种种关系的,由不得你不见。很多人想方设法,就是想让《清史》修不成。他们给修《清史》的工作人员,施加了极大的压力,有些人不得不宣布退出。这事,我也能理解。老爹寻死寻活,声称要与你断绝父子关系,多半我也会屈服。

当时,主持修《清史》的,是陈寅恪——他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

'注':陈寅恪老先生,此时此刻还在国外读书,不过二十七八岁。我在这里让他提前出场了。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