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生活的意义作文800字 > 第9部分(第1页)

第9部分(第1页)

是几种人类生活元素的组合。

哲学角度的幸福

虽然上面的看法都包含一些真理,把不同的人的观点加在一起似乎表明幸福的概念中包含着主观性:对于个人来说,幸福就是他在生活中喜欢的东西。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幸福,有必要超越流行的、常识性的观点,而这可以通过哲学理论来办到。

如果关于幸福的哲学理论能给我们精确的、启发性的解释,它们应该与我们常识性的直觉相吻合并且还具有系统性。在此我们集中关注两位古代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的哲学观点似乎符合我们的期待,尽管有时代差异。

柏拉图是西方哲学传统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对“人是什么”的富于想象力的和深刻的探究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启发性的文献,时至今日仍被奉为经典。柏拉图关于人的灵魂的三重学说是我们这里最为关心的。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不是由一部分构成的,因为不同特点的各种人类活动证明了人的灵魂具有三个部分。一是理性的部分,这部分负责推理能力,如问题解决和逻辑推理。二是被称作激情的这个部分,它的本质大有争议。激情这部分思维基本上等于情绪部分,因此诸如生气、害羞、骄傲等情绪都是这一部分产生的。三是欲望的部分,它包括本能的渴望和对性、食物的欲望等。

柏拉图认为,灵魂的这三个部分本质上是独立的,每个都有其独立的运作动力:它们彼此对立的特点可以很容易地反映在我们的理性和欲望的冲突上。理性思维的对象本质上是抽象的概念,当我们处理概念、观念之间的关系时,我们的理性思维就被激活了。相反,欲望部分属于人的动物性本质,因为我们的基本需要和动物没什么大的差别。灵魂的三重学说的关键在于,它认为这三个部分可能会彼此冲突,幸福就取决于这三部分能否和谐一致。可以说所有人在生活中都曾经历过这种冲突。例如,某人可能强烈地想抽烟,但他的理性告诉他吸烟对他

不好。似乎人的欲望是盲目的,其自身没有自我管理的功能,那么人的三种灵魂(或三种“心灵”)的和谐要依靠理性部分(理智)来维系。柏拉图进一步论述说,如果人的三种灵魂持续地冲突,人是不可能幸福的。想象一个人持续不断地经受内在的冲突:各种欲望和情感需要不能同时得到满足,或者欲望和理性或情绪与理性之间存在冲突。在这样的混乱状态中,人可能会想做很多彼此冲突的事。结果,他做的事可能最后有悖于他的其他欲望和信念,导致一些诸如后悔、羞愧、焦虑、内疚之类的精神状况出现。由于这样的人缺少自我控制,不能泰然自处, 。 想看书来

快乐的生活是幸福的生活吗?(4)

他的生活很难说是幸福的。

三重灵魂学说以及它引发的对幸福的看法支持了我们这样的观点:任何简单

地把幸福等同于快乐的说法都应该摒弃。这个结论来自对人性的洞察:由于彼此

不同的欲望和目标是人类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选择在人

生中追求什么。现在我们该看看希腊神话中的赫拉克里斯了。需要记住的是,赫

拉克里斯不仅需要在美德和快乐之间做出选择,即使他选择了快乐,他也仍然要

进一步选择快乐的种类和数量。这也就是说,人类要在不同的时刻作出各种选择

已成为事实,没办法逃脱。从这个角度说,认为人类追求快乐就等于是幸福这种

观点是有很大缺陷的。鉴于人总要深思熟虑,如果彼此冲突的欲望和需要没有协

调好的话,追求幸福也可能导致混乱或不幸福。这就说明盲目地、不假思索地追

求快乐不可能是人生的终极目的。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最著名的学生,他通过审视人性继续探讨幸福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对这一学术传统的贡献在于他关于幸福和人类的卓越(美德)之间关

系的著名学说。他认为要恰当地定义幸福就必须考虑什么是人类独有的东西,否

则我们讨论的就不是人类的幸福了。人类独有的,而且引以为荣的一点就是,人

有理性能力,也就是说人能够运用理性,并受理性的指导。这种理性能力带来的

合适的活动就是成就卓越(美德),而这是人所独有的。亚里士多德得出结论说,

人类的幸福是贯穿一生的遵循美德的活动。就此而言,对亚里士多德来说,对人

类幸福的理解和对人类独特性的理解是不可分割的。

亚里士多德作为一名哲学家,很注意同时代哲学家的既有学说,他提醒我们,

幸福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美德活动。其他的一些个人无法直接控制的条件,诸如身

体健康、物质舒适也是幸福所必需的。也就是说,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基本的物质

需求没有满足之前,美德活动是不会出现的。一个身体不好每天都挣扎活命的人

可能处在失去自制的边缘,因此不大可能参与美德活动。

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关于幸福的文献中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强调爱

自己。有意思的是,在古希腊哲学中爱自己不意味着是自私的想法。柏拉图认为爱自己意味着关心自己的精神和道德上的健康,这就等于说要引导个人的生活朝着理性和公正的方向发展。因此,一个幸福的人就是一个调节好他的精神或灵魂的人,并把它们置于严格的理性控制之下,这个人与此同时也是社会中有道德、公正的一员。而暴君正好与此相反。暴君在柏拉图眼中是最不幸福的人,他放纵自己的欲望,不爱自己,因此很可怜。亚里士多德在关于友谊的论述中也探讨了爱自己的作用。真正的友谊,作为幸福的重要元素之一,只存在于能够爱自己的“好人”中间。好人的良好本性能够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因此只有“好人”才能够全心全意地爱他人。爱自己的“坏人”自私、易变,连他们自己都厌恶自己,同时也彼此厌恶,因此不能形成真正的友谊。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