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情感之乱女心理师和她的23个案例读后感 > 第14部分(第1页)

第14部分(第1页)

一直期待的纯洁完美爱情此刻轰然倒坍。

以后的日子,她封闭了自己,冷眼看着校园内男男女女坠入情网,又悲伤分离,她对爱情越来越悲观。但她从幼时琼瑶书里读到的海誓山盟的爱,却还是在内心深处保留着。只是她悲观地认为,这样的爱不会存在。

毕业两年后,她在出差的路上遇到了浩。这是一个琼瑶式的经典爱情——一见钟情。两人在上海开往北京的直达列车上相识,他们同在一个卧铺车厢里,火车飞驰,而爱意却渗入两个人的心底。

娟子说到此处的时候,眼里有了生动。她说了当时的感受:在我看到他棱角分明的脸庞、深邃的目光时,我的心狂跳不止。在火车徐徐启动时,我知道这个包厢内只有我们两人时,我的脸已是绯红。我爱上这样的感觉,而我认为的爱情就是这样的狂跳、激动和天意般、童话式的偶遇。

他们一夜没有睡觉,畅谈直到第二日的火车到达终点。在北京以后的几天里,浩一直陪伴着她。爱迅速在两人心中蔓延,熔化了冰冷很久的她,推翻了她对爱情的悲伤。

分离是难分难舍的,却也让她欣然享受着爱的滋味。当她回到上海,他们之间开始了长达二年的两地爱情长跑。两年里,他们因为会思念,而不畏辛苦地跑到对方的城市,他们也会为难以放弃自己的事业到对方的城市重新开始而无从选择。他们的爱情在经历了激情而冷静之后,却无法找到一个更好的方式在一起。

浩说事业对男人很重要,娟子是他最爱的女人,他希望给予她幸福,但是让他在陌生的城市重新开始却不愿意。

娟子说:“尽管他是我最爱的男人,我和他的爱情充满了美丽,但内心深处,我还是无法感受到爱情最后的开花结果。我不知道是因为女性的骄傲,还是自卑、懦弱,我都不曾真的有勇气辞职去他的身边。”

于是,他们的爱情在两年之后,逐渐开始淡漠。浩再也不要求娟子到他的城市,而娟子问浩,你是否还爱我时,浩也不再回答。

娟子的悲伤:爱的创伤(2)

于是,他们慢慢地联系少了,终于浩提出了分手。娟子答应了,但再也没有了开心。以后的日子,他们再也没有联系,只是在偶尔的夜里,浩会发短信来说:我喝多了,我好想你,我爱你。娟子渴望第二日可以听到他清醒时的语言,也许她会鼓足勇气到他身边,浩却没有了声音。

日子开始如流水般过去。娟子说:“三年了。这就是爱吗?难道他说爱我,就不可以为我放弃吗?我还在想念他,看到和他相似背影的人我都会伤心很久。我也在想,也许我真的和他在一起,未必会幸福。”

我问她:“为什么?”

娟子眼泪落下,“因为我爱他,比他爱我多,就注定了,我不会幸福,也注定了他不会珍惜。”

娟子说:“我的心情每天就像这阴雨的冬日。即使是阳光明媚的夏季,我的心都是潮湿阴冷的,我不快乐却已没有了眼泪。我无法忍受家人对我的催促,我无法去寻找新的婚姻,因为我无法忘记他。我开始恨他,开始恨这个世界,为何要安排这样的一场没有结局的爱情。我的心一直就这样滴滴不停的被‘心雨’淋湿。”

我和娟子重新讨论她的爱情。娟子的爱情期望是完美的,但遭遇现实的时候,就显得无比苍白。娟子理想中的完美爱情应该是没有缺憾的,没有瑕疵的。所以她在看到周围爱情都是如此悲惨的时候,她却在完美和悲观中矛盾着。当她遇到浩时,早期在内心里形成的爱情模式终于启动。

娟子自始至终对爱情都是悲观的,所以在爱情没有结果的时候,终于让自己的内心体会到真正的失衡。其实,爱没有结果,并不代表爱情消失了,只是爱因为很多原因不能继续,而浩刻意的保留了。所以他只会在醉酒时说出自己心里的爱。也许有很多原因致使他们彼此没有勇气走到对方的身边,这只是爱情无法继续的原因,但和有没有爱无关。

娟子在自己爱的感受里体会着痛苦,但她却忽视了浩和她同样的感受。她说她比浩的爱多,就注定了她的不幸。这个心理来源于在她身边所看到,彼此冷漠的父母、自杀的朋友、堕胎的女友,而他们共同一点,都是深深爱着对方。可爱的多少是无法衡量,也许只有当事人知道。

当娟子换个角度去想,既然认定自己爱浩更多,为何没有放弃上海而去浩的身边呢?娟子陷入了沉思。同样是爱,同样是难以选择,需要的却是互相理解。

爱情无论怎样的结束,都是有很多的原因。如果我们没有看到对方伤心的泪水,就不能如此确认的说他无情。如果我们没有看到他做过挣扎,就不能确定说他不爱你。因为他和你同样伤心。

爱情从最美的乐曲开始,虽然到了最后是伤心别离,但恋人之间无法抹灭曾经最让人心醉的真实感受。也许曾经的恋人彼此分离时,最后该给对方的是祝福而不是记恨。因为你至少拥有过最美的爱情,至少你们彼此相爱过,而不是因为他没有做到,而让自己陷入悲伤,坠入痛苦里。因为你同样没有做到。

也许你的心如诗,但所有的爱情都没有完美。也许你的心还在落雨,但不可忘记的是爱确实存在,只是没有如你的愿望美丽绽放。也许你的内心还是如此悲观,但爱情确实要无可救药地乐观,这样你才会把握属于自己的幸福!

◎娟子的案例分析

○拜伦式情绪

英国诗人拜伦曾这样写道:“当早日思想的光芒在情感的隐隐腐朽中渐渐衰落,这世界给予的快乐没有一个能像它带走的一般快乐。”这位悲观主义者在回顾自己生活中的快活、乐趣后,却得出了如此忧伤抑郁的结论。

娟子在爱情方面有着与拜伦类似的悲观情绪,只是产生的原因有所不同。娟子对爱情的悲观来自于所感受到的不幸,其中最突出的是她幼年时所处的家庭环境,母亲的过激行为和父亲的痛苦表情已深深烙印在她的心中。此后,一旦有着类似的事件在自己周围发生时,都会引起她极大的关注,为爱而自杀,为情而堕胎,每一件事都在不断地抵消着娟子对爱情的憧憬和渴望。在她的心中,琼瑶笔下的经典爱情故事似乎也只是一种神话。然而,这对一个青春懵懂的少女而言,更多的是不情愿的压抑。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娟子的悲伤:爱的创伤(3)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