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中国七大发明 > 第137部分(第1页)

第137部分(第1页)

叶枫挥了挥手,示意林启说得直白些。虽然他理解这些之乎者也没有问题,毕竟听着不舒服:“所以我们要想办法让这件事变得更好,说说你的看法。”

林启点了点头,知道叶枫是在考察自己:“浙江的生丝大多出口欧美,学生在调查的过程中曾经接触过宁波的外国商人。据他们说有一种缫丝机。还是织丝机,都是用蒸汽机带动的。非常节省人工,还有提花织机,不需人工操作就可以织出固定的花纹。”

“而浙江的养蚕户、织工还是手工缫丝、织丝,效率上差许多,而且据洋人说生丝粗细不匀,质量上也不如机器缫丝,所以学生觉得应当引进这种机器,”林启在福建见过近代化的工厂,知道机器和人工相比地巨大优势。

叶枫点了点头:“你说得不错,最近就有这方面的设备运到宁波,但是如何将机器推广,是直接卖给商人,还是先办厂示范,你去拿个方案,还有其他想法吗?”

“博士果然深谋远虑,”林启衷心地赞叹道:“还有就是博士曾经说过的,大凡商品,总是加工越深所具价值越高,学生虽不知生丝运到欧美价值几何,想必其中空间甚大,如今浙江或以蚕茧运往上海,或以生丝卖往国外,若是能织成丝绸,想必所获利润更大。”

“嗯,你说的这是深加工,”叶枫赞许地点了点头:“初级产品自然是最不值钱的,不过这个我们可以慢慢来,你想蚕茧要成为最终产品,不仅有缫丝、织丝,还有染色,染色就需要染料,丝绸当然不能直接穿,还要做成衣服;要做衣服地话就需要缝纫机、针、线,总之这是个产业链,上下游设计的产业很多,我看浙江都可以发展。”

在叶枫看来,福建那样的输血式发展只能用于一时,不能持久,所以他要实行新政,就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找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好在浙江本身的基础不错,只要大力发展丝织业,就可以搞活全省经济,增加财政收入,也可以减轻叶枫身上地经济压力。

“如何全面发展丝织产业,这个你也去想想,尽快提交个计划给我,”叶枫对林启说道:“另外还有件事,不仅是缫丝、机织,在桑蚕地养殖方面也有提高的必要,我已经让欧美那里招募相关地专家了,但是有些事你可以组织人手先做起来。”

“主要是三个方面的事情,一个是蚕种培育,选取,你看看浙江蚕农现在的办法就是土法制种,这不行,不利于优选,特别是有些病毒不容易控制,哦,就是瘟疫。这是我说的第二点,就是要注意防病。第三点就是养殖技术也要改进,要科学化,提高桑叶的利用率、蚕的出丝率等等。欧洲的研究所有这方面的资料,你负责和那边联系,尽快弄到需要的资料并整理出来,然后组织推广。”

林启一边记录一边开口问道:“博士,我觉得这些都很重要,也是很少有人考虑到的,您看是不是可以成立一个蚕学馆来做这方面的工作,研究、推广相关的技术,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

“蚕学馆?”叶枫眼前一亮,虽然他不认为研究蚕可以成为一门学问,但是就这个时代来说,一个蚕学馆可能是非常必要的,不仅可以推广技术、培养人才,还可以推动生物学的研究,而且浙江全省养蚕,也有这个条件。

“这个主意很好,你可以和容闳的教育部联系一下,尽快办起来,我看这个蚕学馆可以研究蚕体生理、病理、解剖、饲育、缫丝、采种,还可以植桑、气候、土壤、动物学、植物学等等,”叶枫兴奋地说道,长久以来,在福建的华夏大学也只是设立了数学、冶金、机械等实用性专业和课程,蚕学馆如果能办起来,也算是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林启毕竟接触西学不深,听到叶枫将本来一个推广农业技术的学馆说出这么多的名目来,顿时目瞪口呆,连忙向叶枫请教其中的缘故。

“林启啊,你不要小看一个小小的养蚕,我说的这些都是有道理的,你想想啊,要有蚕丝就必须养蚕,要想蚕吐出的丝又好又多,就要研究如何养蚕,这就涉及到采种和饲育,而要做好这两件事,就必须知道这个蚕究竟是怎么回事,也就是蚕的生理,蚕病的病理,要想养好蚕就必须种好桑树,所以就必须研究桑树。而要种好桑树呢,也就要研究种植技术,研究气候、土壤,只有各方面都做好了,才能养出更多更好的蚕,产出更多更好的蚕丝。”

叶枫的长篇大论说得林启有些迷糊,不过他很快理解了叶枫的意思,若有所思地说道:“学生从来不知道但是养蚕就会涉及到如此众多的学问,想来在洋人那里,正是对这诸多方面求取其所以然,才在诸多方面超越了我华夏。”

说到这里,林启苦笑着摇了摇头:“想来这世间处处皆是学问,学生以前的书算是白读了,以前还说什么奇巧淫技,有道才有器,这明明都是天理天道啊!”

第六集 中国攻略

第261章 … 新产业

世间处处皆学问,养蚕就涉及十几门学科,让叶枫认识到技术进步毕竟是个长期的综合性工程,要想获得整体的提升,还需要做很多工作。

在叶枫的支持下,林启很快成立蚕学院,在译文馆的帮助下,将欧美传过来的技术资料进行整理,又招募蚕农、识字的童生,利用这些资料改进养蚕技术,首先在蚕学院进行科学育种、选种,然后向蚕农推广这种优质蚕种和饲育方式,并在蚕学院建立科学养蚕示范基地。

如果说养蚕技术的改进需要时间逐步消化和推广,新式的蒸汽缫丝机运抵宁波以后,很快安装并进行试生产,缫丝机由于有捻的工序,不仅缫丝效率更高,生丝也更加均匀。

为了便于推广,第一批运到的缫丝机并没有卖出去,而是依托蚕学院建立了一个院办工厂,所得利润全部用来支持蚕学院的发展,凭借机械缫丝的优势,加上浙江又是蚕茧生产基地,建在宁波的蚕学院缫丝厂很快开足生产能力,并利用宁波口岸出口生丝。

以前,国内的商人无法将商品直接贩卖到欧美,往往都是将生丝搜集卖给洋行,由这些洋行将生丝运到欧美进行贸易,价格受制于人,利润有限得很。

蚕学院缫丝厂出产的生丝则卖给美国的华商,在叶枫的支持下,美国华商贸易社已经有二十几条船在中美之间航行,船上挂着美国星条旗和福建的苍龙旗,从美国运来叶枫需要的各种机器设备、钢铁铜线等,又带走中国的商品。利润也颇为可观。

叶枫地计划是通过蚕学院缫丝厂和华商贸易社的影响,在浙江推广科学养蚕、机械缫丝,并扩大生丝贸易,逐步将生丝贸易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通过丝织产业,带动浙江近代工业的发展。

叶枫对蚕学院和缫丝厂地发展非常重视,因为抓好这个行业就等于抓好浙江,而缫丝在江南的影响都很大,还可以辐射苏南、上海等地,以此为示范,可以为新政和近代工业的发展减少很多麻烦。

“你们这个缫丝厂的作用主要是示范,要让更多的人知道缫丝机的好处,”叶枫在看过缫丝厂的情况以后,对林启的工作很满意。这个厂子基本是按照福建那一套办起来的,管理非常规范,只是提醒他不要忘了本来的目地。可不是要来办厂的,最重要的是推广。

林启连忙点了点头:“已经邀请好本地一些缫丝商和作坊主来看过了,有不少提出购买,只是觉得这种机器有点贵。”

“和效益比起来可是一点也不贵,”叶枫摆了摆手,和林启向厂房外面走去:“不过这个问题也好解决,这几台缫丝机都是从美国运过来地,福建的华夏机器厂也送了一台过去,还有设计图和技术资料,我看很快就能生产这种缫丝机。到时候价格就能降下来。”

两个人一边走一边交谈,刚刚走出厂房的大门,就听到前面一片吵闹声,原来厂区门口围着一群人,面对新军护卫也不敢靠近。只是站在外面不时喊两句。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