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苗山情缘免费阅读 > 第175部分(第1页)

第175部分(第1页)

旦上任了怎么会轻易地就放弃这个太守的名分呢,在江州这个地方,最容易捞到军队的官职,捞到官职就可以编制军号,打造花名册然后向朝廷要求军费开支。

豫章郡是江州州治所在,当然也是豫章郡郡治所在,州郡县三级管理,就是今天的南昌市,因为赣江这年头就叫豫章江。春秋时期,吴国和楚国在这里就交战争夺过,这年头没有南昌市,只有南昌县,所以郡就是市和地区的称号。王敦还是大将军的时候,在豫章很是呆了一些年头,朝廷渐渐有些害怕王家的人了,王家官员太多军职太多所以就想借助?的家族来对付王家的人,桓家就是这样一家被看重而起来的,桓温大都督,后来可是皇帝的女婿了。

王敦之后,又出了姓苏的苏俊叛乱,这给后来桓家的人崛起更是提供了极大的机会,我周家也是认为可以乘机崛起的,但是桓家的毫无疑问比我家更加优秀。

说到那魏晋中原南来吴国蜀国的官员后代,这是必然有许多的,魏晋讨伐平定了蜀国和吴国,哪里有不派出官员来各个地方坐镇的,所以这南方各个地方都熟悉了上面派出官员下来。原来吴国的官员都给换了下来而换上魏国的官员,魏国的官员到了晋朝沿袭的沿袭,像我周家这等,实际上并不是官员后代,只是随军而已,成为平民自然不甘心的,而吴国原来官员的后代,则心里更加愤愤不平,各自心里都念着原来吴国的好。

只说这长沙郡,去洛阳两千八百里,秦代就开始设置了郡县,汉代长沙郡有十三城,二十五万户籍贯,人口一百零五万。魏武帝赤壁之败,然后长沙郡一直为吴国所有,吴国败蜀国,又抵达湘西之境。到了曹操儿子魏文帝手上,先不说这长沙郡,魏文帝设立魏兴郡和新城郡,派遣大量军民到了此二郡,这里是陕西和湖北交界一带,我大爷爷周抚曾经治理襄阳,所以对这里很熟悉,这里对于晋国的名声也很重要,晋国代魏,名分上总是比较对魏国客气的,而魏国当年就曾经依靠这两郡军民来参与统一荡平吴蜀两国,两郡军民发挥了很大作用,名声就此很大。东晋继承西晋,要想成为大统而必须中兴,继承已经谈不上了,只有依靠中兴来恢复,这年头不会用词语,不懂说是恢复失地,所以说成了中兴。建康朝廷得到魏兴郡新城郡,当然是个很好的政治局面,所以我周家对魏兴郡新城郡当然也很在意,这关系到自己的身家前途。

魏兴郡去年已经给秦国拿下,这可是对我周家的很大的打击,发家的地方之一啊。其实这个结果我周家早已明白又是必然的,局面失控,我周仲孙看得很清楚。

当年我爷爷周光参与的剿杀桂林贼人,这些贼人和杜弘不是一伙,但是他们中有蜀地的人,更多的是南中宁州一代的流民,占据桂林郡,这桂林郡是汉高祖刘邦所设,从原来长沙郡里分出来的一部分,略输文采的秦皇汉武中的汉武帝,又从长沙郡里分出零陵郡,反正杜弘的反贼和宁州的反贼,都是在这些地方开始作乱。战火也自然蔓延开来,最远的已经到了西晋朝廷版图时期的很南方的地方,那些地方已经超过了秦朝设立的象郡的范围,战火面积很大,不止交州和广州,火势直接带出了零陵郡桂林郡,可以想象当年这场战乱的规模。

回头说魏文帝之后,到了晋武帝平吴,给荆州设立了二十二个郡,一百六十九个县,说是三十五万户人家,其实超过了四十万户。八王之乱,中原大乱,大量流民从中原南下来到南方避难,而蜀地后来也被波及,蜀地流民也前来南方,南方的人口一下子扩充了很多,但是这些年头打了这些仗,人口落到最后大概不会增加太多。

我要说的,是关于建康朝廷在荆州等地,设立的移民外来户安置郡县,这个事情很重要,关键在于权力的重新分配,对流民安置的措施关系到已经什么利益。我周家在这其中瞎参合,其实什么也没有弄明白,可是周家毕竟在这当中顺顺当当过了几代,在这西南一隅的成都平原上过了几代安逸的日子。

吴国后代不满意,这才导致流民造反,因为原来吴国的后代支持嘛。这样,朝廷有不得不重新启用了一部分原来吴国军人的后代,来参与镇压反贼。与我周家还有曾爷爷的亲家陶家同时发家的,就有这样一个。他叫甘卓,死于王敦作乱之时。

三国大将甘宁,本来是重庆人士,这个梁州人士祖籍又是荆州的,后来七转八转,转到了吴国这边,他是一个很勇猛而很喜欢交结小市民的家伙,因为他有军事战斗能力,所以被孙权和周瑜很器重,他得到重用,关于他的故事不用多说,三国的故事希望阿朵能够知道,她要是不知道,周仲孙反省自责的时候写出来的交待问题的悔过书,写到这里就会看不明白。

甘卓是甘宁的后代子孙,甘家自从吴国发达起,就居住在建康一带,到了甘卓这里,他在距离南京不远的地方姑孰生长。这姑孰是个有名的地方,在今天的安徽省马鞍山一带,虽然是安徽省,可是距离南京可近了,只有京津之间那么远的距离,这里从吴国起就开始驻军,到了建康朝廷当然一样,凡是在这里驻军的人,都是卫戍部队,就是可以控制朝廷命运的军队。

卫戍部队的司令不是谁都能做的。王敦因为家世辅佐的功劳,做了江州刺史,都督江州荆州的军事还不满意,他把手深到朝廷里来了,所以王敦做了卫戍部队的司令过。桓温大都督也是一样,当年他要另立皇帝,也是学着王敦的做法,带兵驻扎在姑孰做了卫戍部队司令。而甘卓是这个地方的人,他死于王敦那伙儿,当然没有看到后面的第二个卫戍司令的故事。

甘卓也不在姑孰,王敦发兵朝廷的时候,他已经生病失去卫戍部队司令的职位,他在哪里已经不重要,他多半是在荆州,朝廷乘他生病免他的职务,他的军队不满就调动来到这里。而甘卓这时候也早已重新操持祖业,做了一个将军。甘卓可是我曾爷爷周访的战友,也是陶侃的亲密战友。不过甘卓和我曾爷爷一样,他一度与陶侃互相帮助进步,到了后来就不太理会陶侃这个曾国藩了,甘卓是李鸿章一样的人物,不过结局比李鸿章晚年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失败要凄惨多了。

甘卓也是教坏我曾爷爷周访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和我曾爷爷一起拥兵自立,拒绝别人来夺取属于自己的权力。甘卓心里不满意朝廷啊,他吴国的灭国亡国之人,他是吴国堂堂大将军的后代,岂能沦为一个庄稼汉,所以反贼闹事的时候,他和陶侃和我曾爷爷等等很多的人就借着朝廷要剿灭反贼而乘机到部队里干活而图谋得到权势。

甘卓也的确得到了。他家境还不错过去读书是有的,干过推荐秀才给朝廷的事情。他在八王之乱中勾搭上了东海王司马越,陶侃年纪比他略小,陶侃是受到甘卓很多影响的,陶侃几乎可以说是甘卓的下属爬上来的,陶侃依靠过东海王的势力,就是指这一段旧事。而甘卓勾搭上司马越,对于他继续和东晋朝廷为伍也是有好处的。毕竟,要知道八王之乱里面,东海王算是一个,他和东晋开国元皇帝司马睿关系不错,而司马睿哪里算得上八王啊,他当年的权势地位哪里有资格进入八王之一。彼一时此一时,东海王玩完了,司马睿称帝了,甘卓又回到家里呆着了,后来才是朝廷里要剿灭蜀贼而征兵点将,所以甘卓机会又来了,便参与镇压杜弘父子的造反。

他在南昌做过太守,接着做湘州刺史,湘州所在就是长沙郡所在,他接着回归了祖上到梁州做刺史了,得了个梁州刺史的名号,军事上却是都督梁州等地的军事坐镇襄阳一带,就是坐镇江汉地区,给朝廷做个封疆大员式样人物的培养着。

第二百四十四章人之将死其言也善(1) '本章字数:3332 最新更新时间:2011…03…10 18:28:52。0'

姑孰古城,是安徽省历史最悠久的古城,和江西九江市的浔阳一样,都是长江边上的水路天险。姑孰古城在长江以东,长江在这一段地方是六十度角向右上流去南京的。姑孰古城不是姑苏,姑苏是原来吴国都城,是今天著名的园林旅游城市苏州,不是一个地方。姑孰这名字就是从这王敦开始的年头叫出来的,因为这里常常是卫戍部队与朝廷禁军争权夺利的地方,夺取这个地方就是夺取最高军事指挥权。后来桓温大都督,在这里驻军的时候,修建了一个新城,命名叫姑孰,桓温都督修建的是仿照成都少城给姑孰城旧址修建了一个子城的。

大都督晚年在这里驻扎了好几次,如今这里是马鞍山市当涂县,叫姑孰城之前叫做丹阳。而甘卓是丹阳人,至今南京的甘家故居“九十九间半”里,还供奉着甘卓的事迹,专门有一间房子就是属于甘卓的。甘家之所以至今还被记得,无非是甘宁到甘卓的事迹,甘卓所以被记得,因为甘卓也是中兴名将,也叫恢复名将,靠打仗来恢复的名将。

王敦兵变到苏俊兵变,陶侃都是反对的,而兵变的焦点,都是在甘卓老家丹阳。我周仲孙被李焉这等小民下人捉拿,还要我写悔过书,写就写了,写一点也是记得我周家的事情。眼看我周家的末路,我一直一来心里就不急啊?李焉这等虽然身份卑微低劣,我尽管也不信任这伙流民出生的,可是这李焉对我周仲孙这个老匹夫还客气,没有杀我的头,只是让我多写自己的故事出来。写周家的也可以,后来来的见面的那个女人叫什么来着,自称鸠王部族之一的什么雷王部族,听见李焉叫她卡巴,叫什么阿朵来着。

这女人说话还中听,说了许多让我吃惊的话,这个女人知道的事情很多啊,根本就不像一个部族的女子,她可以说部族的话,又可以说晋国人的话,是个不得不令我觉得可以听从的人物,李焉这家伙也是,说话说了好多厉害的地方,我不得不考虑今后的出路。经过慎重的选择,我决定按照他们说的话提的要求,写出自己的悔过书来,尽量回忆过去的事情,他们喜欢看我周家的事情,喜欢让我写过去几代人的经历,我写就是了,总好过拉呼族和撒多族的那些部族杀死我,这些蛮夷之辈,我跟他们打交道久了,心里是怕他们报复的。

要写清楚周家的事情,必须要写到一些人物,当然不会只是一个陶侃。这个甘卓,之所以成为名将,还不是当时一起杀贼杀出来的,而王敦拼命地拉拢我周家,甘卓家也是一样被拉拢过去了。那时候,甘卓家比我周家强大,因为我周家是在大爷爷周抚手里发达的,曾爷爷周访不过是做了发家的一个开头,比起甘卓来,实力稍差。但是我曾爷爷笑到甘卓后面了,因为曾爷爷是自己病死的,好过甘卓被王敦派人杀死。

还得说杜弘父子叛乱,他们声势浩大,湖南湖北已经成了席卷之势。但是只有一个地方他们没有占据过。这个地方在荆州江陵长江两岸,江陵乃是这年头荆州的治所所在,要是这荆州首府给拿下了,战火还不打得更久。江陵之所以没有被杜弘父子拿下过,因为江陵以南属于湖南湖北交界的地方,也是昔日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核心地区,而过去的这里是一片水乡,鱼米之丰盛不亚于蜀国。长江流域的平原除了成都平原,就是江汉平原,这江汉平原也包括荆州江陵以南的这一小块地方。荆州二十二郡,杜弘父子这伙儿朝廷手里没有几个郡了。就是江陵沿江两岸有水军驻扎的地方还给朝廷控制着。再就是往下游去的江夏郡,江夏郡一度给受到杜弘父子严重攻击,蜀地到荆州与朝廷的来往被滋扰的截断,所以当时形势很严峻的。

陶侃甘卓周访我等朝廷王军,要反攻杜弘,就要联络江陵一带苦苦支撑的王军,互相呼应达到夹击的效果。而这江陵以南,有南平郡、天门郡、武陵郡三个郡在朝廷手里,原因是因为另外一个人物,这个人物和上一章说的,原来魏国派到吴国的官员之一或者有关。

(?想让我说清楚,到底是西晋大乱时候还是魏国征伐吴国以后来的,相差几年,两者有什么区别?)

这个人叫应思远,应思远在八王之乱以后,来到南平郡做了太守。他本来是河南汝南人士,八王之乱以后,他老家变得惨不忍睹,除了洛阳,就是这豫州汝南一带,到了赵国姓石的这里,数年中是再度杀人如麻,人口再次剧减。桓温也好,桓温前面东晋朝廷大臣也好,凡是想北伐的,无不是因为这中原大乱,原来西晋的统治在中原已经荡然无存,而东晋朝廷想东山再起,当然也关心这中原大事。

中原不知怎样,南渡大小官员着急也是迫不得已的。着急归着急,最后还是做观成渔翁得利,姓赵的和别人杀得遍地尸骨,赵国自己就给打败了。这些和建康有没有关系,和应思远是至少没有什么关系了,因为他早就来到荆州一带,而江陵以南是个安全的地方,应思远做这个南平太守,看着老家腥风血雨,把这南平郡治理下来,不让发生老家那样的事情。他得到荆州当时省长的支持,管理南平郡天门郡武陵郡三个郡的军事,那时候这江陵以南到湘西一带的重点在他这里,他呆在南平郡,县城在今天湖南省常德市的安乡县境内。后来就说得好啊,说天下又是大乱,可是所有地方都不安静,只有他管辖的这一块地方是安静的,我周仲孙当然认为他是吹牛皮,不过他心里肯定因为老家发生战乱而心急如焚,尽管他的家属有些在这边了,可是他还是心急,如果他是八王之乱前后才来到荆州的地方上,他不急别人就会不相信他。

应思远自己有些实力,手里钱财也很多,当时天门郡武陵郡的地方土著蛮子也想作乱,应思远就买通他们,封官给钱,所以拉拢了他们,杜弘的流民来到这里,也是不许进入境内,所以杜弘父子就转移到湘州长沙郡去了,那时候他们还不是因为应思远不肯收留他们而生气,可是那地方,应思远所在的地方,水网密布,没有向导以及舟子,很难生存以及争夺。即使杜弘父子做了反贼,也是急于攻打这水网的地方想夺取更多船只,因为这里鱼米之乡。可是杜弘父子手里没有水军,夺到的船只都是小舟,也不懂如果训练一只精干的水兵出来。而加上应思远有当地土著的帮助,反贼要打败应思远也是不容易的。可是在湘州长沙郡,那就不一样了,荆州?的州郡也是这样,说实在,这湘州的重要性反而是因为这杜弘一闹而体现出来了。

应思远这等地方告急,荆州最后一块一方不被占据,急于得到援兵的地方,建康那边的人还要不要支援?剿灭杜弘父子的造反,他和江陵郡江夏郡各处的刺史太守,告急的文书那是来往不断于朝廷之间,说不定就是这样的类是情形,才推动了建康开始制作皮纸,用来互相传递消息,达到了解军情采取措施缓解不利的军情。后来,这皮纸用来办公,居然在和平时期能够达到政令通畅的效果,这纸张代替竹简,消息的传递就方便及时了许多。

就是因为能够写信并写信为好,应思远给陶侃写了信件,甘卓周访当然也知道。应思远这等荆州地方上的人物,和王敦也是来往很多的,毕竟王敦此时才是江南里最大的人物。原来的荆州刺史,还不是姓王的做过,那是王家另外一个人物,王家反正因为司马睿的关系,因为“王与马,共天下”。而司马睿和东海王司马越的关系,这荆州与建康之间,始终来往密切,相对中原或者在长江以南,就愿意作为一方后背基地互相支援,来化解中原来自北方的灾难。

应思远和陶侃甘卓还有周访之间,也不是就互相真?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