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苗寨风云 > 第190部分(第1页)

第190部分(第1页)

徐州州治彭城,三国时期州长的官职为州牧,刘备做过徐州牧,这个职位不是市长而是省长。可是我们是叫省长,至今还有某个大国仍然叫州长的,我们老祖宗留下的称呼,认为人家还在用,如果是贬义的,就是认为州长比省长职位低下。

太康年间,280年西晋灭孙皓东吴以后,在西晋十九州徐州之下设立七个郡国,彭城、东海、临淮、琅琊、广陵、东莞、下邳。彭城郡就是今天徐州市所在。这彭城本来就是项羽楚汉争霸时期项羽一方的老巢,到了三国时期,刘备做过徐州牧,刘备曹操那伙儿,把徐州州治从徐州郯县移到彭城,而郯县在彭城以东偏低处,在下邳国上面东海郡下面,这是今天郯县的位置,处于下邳与东海之间。西晋到东晋这个年头,郯县所在就是东海郡国的县城所在,名字也是叫做郯城。原来在东汉时期,彭城只是彭城国所在,这才把州治从东海郡的郯城迁移到彭城国来了。而琅琊国(郡),则在东海郡的上面,都是在徐州境内。

魏晋以来,封王的封地并不大,比起过去的封王,采用了变动的手法,封王的地盘不会给的汉代那样大。徐州东海国虽然是司马越的封地,司马越对于自己那一小块封地并不满足,他与八王之乱中的各位司马衷的亲弟兄不同,他并不是司马衷的亲弟兄,只是因为他在八王之乱中获得政治地位而被世人所知。王敦王澄还有司马睿到了江南,原本江南就有江州刺史作为东海王的耳目,还有不继续宣扬司马越在皇族里面的名声的啊。彭城国也好、下邳郡(国)也好、东海国也好、琅琊郡也好,都是司马越曾经视为依靠的地方,这里面的事情要交待出来可多了。

晋武帝司马炎是司马懿的孙子司马昭的儿子。他出生那年还是刘备儿子刘禅,那位阿斗兄弟在成都做蜀汉皇帝没有几年。司马家族出了这么一位继承大统的儿子,有皇帝就有皇后,杨家女人嫁鸡随鸡就做了皇后,杨家女人做了皇后,给皇帝生了三个儿子和几个公主。大儿子只有两岁就夭折了,二儿子就是晋惠帝司马衷跟着被立为太子,司马衷这个太子做了很多年。奇怪的是司马炎在290年3月中死后,司马衷做皇帝的第二年,原夭折的大哥给过继的儿子奇怪地死了,大哥无后,而司马衷的亲弟弟司马柬,也在同一年291年死去,司马衷继续做他的太子做了很多年头。

晋惠帝的亲弟弟司马柬,泰始六年封汝南王。咸宁三年为司马炎改为南阳王,太康十年改为秦王。那晋武帝在位二十五年,一共生下二十六个儿子,八个夭折早死其中包括司马衷的亲哥哥,杨皇后所生的晋武帝的长子。二十六个里面减去了八个,剩下十八个,再除了司马衷做太子,其余十七个儿子,均与八个夭折的一样由各个后宫妃子所生。他们都是晋惠帝司马衷的同父异母的弟弟们,八王之乱,八王里面司马衷的同父异母的弟弟有四个,既楚王司马玮、齐王司马?、长沙王司马?和成都王司马颖四个。另外四王里面,汝南王司马亮和赵王司马伦辈分高,他俩比晋武帝的儿子晋惠帝,还有楚王司马玮等这四个与晋惠帝同父的王爷高出不止一辈,他们是晋武帝的亲叔叔,他俩是晋惠帝司马衷爷爷司马昭的弟兄,分别是四爷爷和九爷爷,和晋武帝还有晋惠帝关系都是比较直接的。相对来说同姓里的远亲,河间王司马?倒是和晋惠帝一个辈分,而最后一个八王之一东海王司马越,则是晋惠帝叔叔辈分的,司马?和司马越两人,前者是司马懿弟弟的孙子,后者是司马懿另一个弟弟的二儿子。司马家族从司马懿开始到了司马炎和司马衷手上,后代何止上面这些,加起来姓司马的皇族足有上几百上千。光是晋武帝十七个皇子王爷,在晋惠帝做皇帝的时候,都是参加或者被卷入了从贾后开始的政变,加上晋惠帝本人,他们是凑足了十八个的。

何止十八个司马家族的皇族,包括皇帝司马衷在内,只不过这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十八个儿子内斗而已,这就是典型的家务事。这桩家务事一开始,就把长辈都牵扯进来了的,汝南王司马亮是最先卷入进来的,而赵王司马伦也不甘寂寞,随后便迫不及待地与从孙媳妇,做皇后的贾后勾结在一起,赵王司马伦最后还是处死了自己做皇后的从孙儿媳妇贾后贾南风。就算只有一百个姓司马的皇族牵扯进来,这一百个司马家族的人已经足够让天下大乱了。八王之乱,以辈分最高的长辈司马亮开始,结束的时候,仍然由辈分最高的长辈司马越来收场。司马越辈分比汝南王司马亮和赵王司马伦还是低一辈的,但是经过十多年皇族内斗,司马越已经成为辈分最高的一个,硕果仅存。晋惠帝306年死了,晋惠帝的儿子也都在皇族大血洗中没有了,司马越不敢自己做皇帝了,只能是在十八个司马炎儿子里面找到幸存者来做,这就是在洛阳被刘渊俘虏的晋怀帝。

本来要是晋惠帝司马衷的亲弟弟司马柬,秦王在世,情况可能要好一些。可是秦王这个王爷大概被嫂子贾南风很在乎,贾南风既然要夺权,从皇后晋升为皇太后的杨皇后杨皇太后手里夺权,早就对自己的小叔子十分在意了,这个小叔子与杨皇后还有当朝大臣杨骏还有杨家一伙搞得火热,这才引发贾南风联络了爱人皇帝的四爷爷九爷爷还有庶出的小叔子楚王司马玮等人勾结,一同废黜了杨家势力,也包括小叔子秦王司马柬在内。秦王司马柬,在291年9月死去,生前被晋惠帝的舅舅杨骏封为大将军,可是这个大将军刚刚要满三十岁就死去了。据说他生前不想呆在朝廷里面,想到他的封地雍州去,可是杨骏和所有杨家的亲信都不希望秦王离开朝廷,这样就会失去对贾南风还有朝廷里各位王爷的压制作用。汝南王司马亮是秦王的四爷爷,四爷爷说不让皇帝亲生儿子在皇帝刚登基的时候就离开京城,反正京城很大不是,养着几个皇族算得了什么。四爷爷的意思还不是说这京城里面,秦王司马柬要是生下孩子,大家都清清楚楚地知道,这秦王正是壮年,生儿子下来都是皇族里的极为重要的血脉,要是秦王跑到封地过逍遥日子去了,这司马家族的未来难免不被秦王以后来控制。秦王对此非常不满意,他就是想过一个小王国的日子,晋武帝生前对儿子们的压抑那是很大的,皇帝父亲一死,亲哥哥早就是太子的登基做了皇帝,这个弟弟却心里早就想事情想上了的,这一不能实现目的,眼看朝廷里面争斗就是难免的,所以这司马柬心里着急,**攻心而死,要说是杨皇太后与贾皇后两派加上各位王爷一起给逼得急死的那也是对的。有一个弟弟在多好啊,这个弟弟可以挽救不争气的哥哥,看着不争气的哥哥被世人讥笑为白痴皇帝,而对于秦王来说,有四爷爷还有?的爷爷在世,那自己始终就是没有机会的,没有机会他又不愿意等待,不愿意过自己很厌倦的日子,所以他情愿死,也不愿意呆在牢笼一样的京城里面了,哪怕是做一只小鸟,能够飞到想去的地方去看一看,那也好过做不幸福的皇弟。亲生父亲皇帝死去不到一年,亲生母亲被嫂子贾南风打入冷宫并逼死,他哪里还有好日子过,怎么死的是被谋杀的还是自己自杀的意义都差不多。这个秦王,大概对自己哥哥与嫂子也是都认识不够深刻,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没有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那就是只有死去。

东海郡也琅琊郡,对于魏晋来说一度是边疆大省所在,因为这里专门是用来管理并严防吴国攻打魏国的首要地方。吴国和魏国在这徐州一带,曾经争夺得十分厉害。三国年间,蜀国最弱小,而吴国和魏国都是曾经有希望统一全国的,但是吴国没有打赢魏国,因为吴国在与魏国经营或者争夺淮水流域的时候败给了魏国。军事上的经营是小事,民生民计上面的经营是大事。东边的文章从西边做起,魏晋首先是消灭蜀国,而魏国消灭蜀国的过程中,司马家族立下首功,立下大功的司马家族取代曹家,这一政治上的替代并没有妨碍晋国消灭剩下的吴国。司马家族对于东边的事情也是一直很关心的,要不然他们也就不会在取代曹家之后尽快地平定吴国。晋武帝司马炎265年即位,蜀国刚刚平定不到三年,司马昭一死,手下将军们就正式剥夺了曹家的皇帝称号取而代之,这一个局面早在司马懿生前就给儿孙们预定好了的,司马昭也是不要名分地就够了,到了儿子一需要接替,那就正式搞了名副其实真正取代了曹家,把爷爷司马懿和父亲司马昭都供奉起来了。司马炎到司马衷这段时期,一个平定吴国,一个是大肆封王,这两个事情,里面都有许多做得不够理想的。平定吴国不能一味只是武功赫赫,而大肆封王不能一味只是江山锦绣。封了王,封了很多的王,还在名号上改来改去的,改的人眼花缭乱,遇上饥荒年头,百姓流离失所,所以就朝廷不稳。

就拿徐州一地来说,在平定吴国前后,这里封了几个司马家的王爷,对于西晋到东晋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是265年司马炎称帝不久以后手上封出来的王爷封号,司马炎让九叔司马伦做琅琊王,他的赵王的名号是后来封的,而司马炎四爷爷的儿子司马权封为彭城王,彭城王的弟弟这时候也被封王,他没有被封国在徐州境内,司马权的弟弟叫司马泰,被封为陇西王。

第二百六十九章接续交代(23) '本章字数:3494 最新更新时间:2011…03…22 15:50:48。0'

陇西王参与了贾南风对付杨皇后杨艳的政变,媳妇对付婆婆,媳妇杀死婆婆。远房四爷爷家里的弟兄因为出力给继续封王了,其实那司马泰心里对于杨皇后还是服从的,没有想到一时头昏,竟然服从了贾南风,贾南风在利用完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之后,杀掉汝南王这个皇帝的四爷爷还有皇帝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司马玮。

司马泰大梦初醒,在京城闻讯受惊而死,贾南风打压皇族而执政,执政又必须笼络各个皇族心里的不安。司马泰对她的政变并没有反抗太多的,所以就封了他的儿子为东海王,这就是排名最后一位的八王之一的司马越。司马泰在身前有军衔也有军职,还有朝政上的职务,那就是政府权力的职务了。太康四年还是晋武帝时期,283年4月中,晋武帝任命陇西王司马泰为尚书右仆射,他的军职已经是前将军。而不到几年后,286年,他又做了散骑常侍,这是党务里面的职称,同时他还被晋升了军职成为镇西将军,因为他要都督关中诸军事,或者叫镇军将军也可以。而他司马泰的军衔,也晋升成为护西校尉。校尉的军衔相当于将军级别的了。

前面说到军衔有些故意混淆的,这就好比把将军称为司令,司令是军职而将军则是军衔,有一段时间里,可能有些人就是不懂司令是军职还是军衔,而将军呢也是一样的,不知道是军衔还是军职。有的时候这军衔和军职的区分重要,有的时候这军衔和军职的区别又不重要,重要不重要要看军情而定。

司马泰后来因病回到京师,不再坐镇地方上了。290年,司马泰回京成为司空,司空是政府行政官职,司徒司空司马,好像就是俗称的三司吧,司马这个姓氏也是从官职而来,司马的官职很悠久的。司马泰任司空,领太子少保,这太子少保大概又是军衔而不是军职。这就到了大婆婆杨艳二婆婆杨芷与丑媳妇贾南风对垒的时候,俗话说丑媳妇最终要见公婆的,这最后一见成了生离死别,司马泰刚刚在贾南风得手之后任命为尚书,大概就是尚书令了,贾南风已经收了汝南王司马亮。司马亮是第一个可怜虫,贾南风利用他与杨骏的矛盾消灭了政敌婆婆满门,这汝南王接着就成了替罪羊,汝南王被杀而不能替罪,贾南风又挑选上了皇帝老公的同父弟弟楚王司马玮。司马泰这长辈对司马玮还比较关心的,说关心因为是互相有来往经常送礼物走动走动,听说司马玮被收捕,他很想去给司马玮求情,可是他不敢去,司马玮死后他也被贾南风给盯上了,自己也就郁闷死了,是不是自杀死的也是说不清楚的。反正这一段媳妇消灭婆婆以后的时间里,秦王也好泰王也好,都是一样奇怪地死了,对外当然由朝廷发布为病死的,属于自然死亡而绝对不许说成是谋杀。

这是接着说在徐州地面上的封王,说原琅琊王后成为赵王的八王之一的司马伦,说彭城王司马权顺带说到他弟弟司马泰,因为司马泰291年死了以后儿子司马越接着给封为东海王,也是徐州地面上的。但是司马越封为徐州地面上的王爷,那是平定吴国以后的事情,要说平定吴国时期,封王徐州地面而对于经营徐州对于打击东吴朝廷的司马家族的王爷,这司马越的东海王封号和晋武帝司马炎时期没有关系。280年,东吴平定,晋武帝司马炎改国号咸宁为太康,咸宁年号用了五年多,因为东吴平定值得庆贺,所以改国号为太康。早在泰始五年既269年那一年,司马炎任命尚书左仆射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征东大将军卫?都督青州诸军事,而东莞王司马?,任命为镇东大将军都督徐州诸军事。咸宁三年,东吴即将平定,晋武帝司马炎大肆变动人事,对皇族封号进行改编,这一年是277年8月中改扶风王司马亮为汝南王,改东莞王司马?为琅邪王,改琅邪王司马伦为赵王,等等。四叔改了,远房四爷爷的儿子从四叔也改了。司马?由东莞王改名为琅琊王,也是属于司马炎手上封国到徐州地面上来的,目的都是为了接管原来东吴地面上的人事做准备。司马?是谁呢,他是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的五爷爷,西晋晋武帝司马炎的五叔。

前后参与徐州地面上的王爷,有司马权、司马伦、司马?、而汝南王司马亮,没有在徐州地面上封号,但是他的封号在277年从雍州到了豫州,也是针对南方的东吴来变动的,豫州汝南郡,毗邻荆州地面,但是按照今天的行政区划属于河南省,汝南以西的荆州郡县也都是河南的地面。距离长江也就是那么一步之遥,西南下荆州到襄阳以及江夏江陵,东可去淮水徐州一带,东南则顺着长江就是扬州与江州交界的地面。汝南国(郡),位于洞庭湖与鄱阳湖之上的位置,等于是两个大眼睛湖泊上的一个额头正中间。豫州汝南郡东面,属于豫州汝阴郡(国),同为两个眼睛上的额头部分,就在277年的人事变动里,汝阴王司马骏改为扶风王,等于是和司马亮来了一个对调,而司马骏原来的封号是和司马亮265年扶风王的同时封号的。司马亮封国汝南,给将领给骑兵给步兵给水军到了封国,那是权势很大的,看来是晋武帝看着自己的四叔还满意,他在原来的封国扶风国,紧靠雍州咸阳城池的地方,对于经营与氐羌各族的关系并剿抚各路民族还是有些经验,比起自己的弟弟们和儿子们那是资历老得多了,司马懿的家族,各个子弟都是对于军旅事务异常熟稔,有如家常便饭。可是这汝南王司马亮与楚王司马玮各自入朝廷,对于朝廷的权势争夺过于激烈,最终导致朝廷成为皇太后派与皇后派两派大争斗,最后变成了八王之乱。汝南王与楚王两个,也成为宫廷权力争夺的第一批司马家族的牺牲品。不管他汝南王生前有多么辉煌的事迹也没有用,这晋武帝的四叔司马亮,司马懿的第四个儿子,就与司马懿的重孙子司马玮一起,成为开一代先河的发乱世者,司马懿儿子司马昭和孙子司马炎两代平蜀灭吴的意义,也就被顷刻化为乌有,成为过往?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