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夫人在得到皇帝宠爱的同时,也面临着极为严重的人生选择:
一是恃宠挑战皇后;二是自抑服从皇后。
汉代皇帝的正妻是皇后,其余嫔妃只是姬妾。在皇宫中,皇后是君,嫔妃是臣,嫔妃的地位根本无法和皇后相比。但是,皇后的地位又不是一成不变的,皇后随时随地都面临着其他嫔妃的挑战。
因为,尽管皇后在宫中是君,但是,皇后的位置是由皇帝册封的,因此,也可以由皇帝撤封,改立其他嫔妃为皇后。汉代皇宫中数立数废皇后之事,并非一帝。
由于皇后的崇高地位对嫔妃来说具有巨大的诱惑,所以,嫔妃得宠后往往试图挑战皇后。一旦成功,自然可以爬上权力的巅峰;一旦失败,也会遭到灭顶之灾。但是,挑战皇后成功所带来的巨大利益,使不少得宠嫔妃都选择了挑战皇后之路。尽管这种选择具有极大的风险,但是,利益的驱动还是使一些嫔妃踏上这条不归之路。
戚夫人最终成为汉代第一位挑战皇后地位的嫔妃。
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如意立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史记·吕太后本纪》)
这是一段非常重要的记载。
第一,皇太子刘盈“不类我”。
当戚夫人日益受到刘邦的宠幸之时,刘邦和吕后的儿子刘盈长大了,但是,刘邦发现,刘盈为人太善良,太不像自己。这是刘邦打算废掉惠帝刘盈的一个重要原因,刘盈的性格软弱与刘邦刚毅果决的性格差别太大,太不像自己。所谓“不类我”,就是前文所说的“不肖子”。“类”、“肖”,意思相同,都是“像”。
第二,刘如意“类我”。
刘邦认为戚夫人所生的刘如意在性格上与自己非常相似。因此,刘邦废刘盈、立刘如意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第三,戚夫人得宠挑战皇后。
刘邦与吕后虽为结发夫妻,但是,刘邦与吕后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政治伙伴关系,而非情侣关系。维系二人关系的纽带是共同维护汉朝江山的传承,因此,在杀戮功臣之时他们二人配合得非常默契。他们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理智的选择。戚夫人却是经常伴随在刘邦身边。
刘邦和戚夫人的关系是一种情侣关系。刘邦对戚夫人的喜爱更多地带有爱情色彩,而非政治色彩。他们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感情的选择。
第四,吕后失宠。
更重要的是“吕后年长”,常常被刘邦安排为“留守”,不能伴随在刘邦身边,很少能见到刘邦。所以,在废立太子一事中,吕后是失宠皇后;虽然吕后在后宫的地位比戚夫人高得多,但是,戚夫人正得宠,吕后正失宠。吕后地位虽高,但是,其地位是由比自己更有权势的皇帝刘邦册封的。所以,一旦太子易人,吕后的皇后地位也难确保。
总之,刘邦易位太子一事,确有感情因素:一个是得宠的戚夫人,一个是失宠的吕后。但是,刘邦易位太子也有理性因素:皇太子“不类我”,终难掌控刘邦之后的朝廷政局,导致皇权旁落;刘如意“类我”,有能力掌控朝廷大局,不至于导致皇权旁落。
因此,刘邦的废长立幼是理智和感情双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刘邦越近晚年,越是意识到自己生命不永,越是对皇太子的人选问题更为关注。
史书中明确记载废太子、立赵王时间的仅有两条:
汉十二年,高祖欲以赵王如意易太子。(《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汉十二年,上从击破布军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史记·留侯世家》)
刘邦恰恰是在汉十二年因平定黥布叛乱受箭伤后去世的,可见,刘邦临终之前,对易太子之事尤为关注。因为此时不行废立之事,对刘邦来说,已经没有机会了。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