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中国抗日战争史属于四史吗 > 第159部分(第1页)

第159部分(第1页)

法属印支同泰国之间,多年来在版图方面存在着矛盾,它是英法等西方殖民势力侵略所造成的,这又成为日本加以利用而侵入法属印支南部的一个重要契机。

1940年11月21日,由“四相会议”制定《关于斡旋泰国收复失地之对泰及对法属印支施策方案》,规定方针为:“帝国当从速斡旋与调停泰、法属印支之间关系,通过协助泰国收复失地而建立日泰之间紧密关系,同时对法国加以引导,以扩充发展在法属印支的帝国势力,确立帝国在大东亚之领导地位。”'松本俊一、安东义良:《日本外交史,22,南进问题》第272页。'

日军参谋机构则强调:“在法属印支南部及泰国设置军事基地乃当务之急,……应抓住法国拒绝调停这一机会,”实施“强制调停,”为此,由参谋部第二科专门制定《对法属印支、泰施策要领》,宗旨是:“将驻法印北部的兵力增为一个师,在武力压逼之下使法印容认泰国之失地回归要求,并筹建日泰军事同盟。同盟之内容应以设立航空基地及暂时驻扎航空兵力为主体。”'松本俊一、安东义良:《日本外交史,22,南进问题》第278页。'

这样由军部推动,日本制定了以牺牲法属印支利益,拉拢泰国缔结日泰军事盟约的扩张方针。

1941年1月19日,日军制定《关于调停泰越纷争之紧急处理要纲案》,大本营政府联席会议加以批准:“使泰国拒绝英国的居中调停,同时帝国应压逼越立即解决纷争。”同时强调印支局势“同帝国之生存有重大关系,帝国断然不能坐视,”要求抓住良机“就有关日泰间新协定特别是军事协定之缔结取得原则性谅解。”'松本俊一、安东义良:《日本外交史,22。南进问题》,第284页。'

在这一方针指引下,日本向法属印支北部增派军队,第48师在海南岛加紧训练,运输船只集结于海口、广州等地,还撤退驻西贡等地日侨。确定以1月25日为最后期限,如果法国拒绝日本方面的“最后调解案”,日本将对法属印支行使武力。法属印支当局曾希望美国方面对日本施加干涉,而美国不愿此时介入过深,法属印支当局终于向日本屈服,完全接受日本的调停方案。1月31日,泰国与法属印支方面正式签署停战协定。3月11日,泰国同法国之间所谓“和平条约”及其附属议定书在东京换文。至此,泰、法属印支之间的领土争端暂告结束,泰国的要求在日方的支持之下大体得到满足。

泰国得到日本的上述支持,却不能不为此而加深对日本的依附并付出代价。5月9日,泰国同日本签订《关于日法及日泰间之保障及政治了解议定书》,规定由日本进行调停法属印支与泰国之间冲突,泰国和法属印支两国边境划界委员会由日本人担任议长,日本人还担任双方边界非武装地带的监督责任,等等。随着日本在该地区势力之膨胀,泰国也被进一步绑在日本的战车之上。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之际,于12月7日强行进据泰国,并以泰国为作战基地进攻马来亚、缅甸等国。銮披位政府被迫妥协,于11日签下《泰日攻守同盟》,13日签订《日泰协同作战要纲》等军事条约,不但允诺日军进入泰国、利用泰国之一切交通进攻马来亚及缅甸,还加入日德意三国同盟,于翌年1月25日对美英等国正式宣战。

日本不但充分利用了泰国、法属印支矛盾冲突以控制泰国,还直接施加压力,控制法属印支南部地区,使其作为对整个南方的作战基地。德苏战争爆发后,日本向南方扩张的心情更加迫切。6月25日,由大本营政府联席会议制定《关于促进南方施策事项》,要求:

“甲、在法属印支特定地区,设立并使用航空基地及港湾设施,以及在法属印支南部驻屯必要之军队;

乙、为帝国驻屯军队提供方便。”为达成这一目的将首先施以外交逼迫,法属印支如不就范,即“以武力达到我方目的。”'〔日〕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室:《大本营陆军部》(2)朝云新闻社,1968年,第305页。'

7月14日,由加藤大使直接和维希政府谈判,19日由统帅部下达正式命令,令第25集团军进行进攻作战准备。在日本强大压力之下,法国维希政府完全答应日方要求。7月25日,日军第25集团军自三亚港启航南下,一部于28日在芽庄登陆,主力于30日进入西贡河并于当天陆续在西贡登陆。至此,整个法属印支完全为日军控制。

日军侵入法属印支南部,其战略目的不同于侵入法属印支北部。在北部主要是为截断援华路线,而在南方则是针对着英美法的新扩张。因此,这一行动必然更加激化日本同英美之间的矛盾。日本对印支南北和泰国的控制,对于当时东亚局势无疑是一个十分巨大的冲击。

(三)南进战略的确立与日、美会谈破裂

日本的北进或南进,始终是日本最重大的战略抉择。日本原定的世界战略是,先灭亡中国,取得有利的战略态势和充足的人力物力资源,尔后乘势席卷南北。然而,侵略者第一步就触到霉头。日本在侵华战争陷入僵局的条件之下,为摆脱战略困境,一直窥伺着有利的南北进时机,以求在新冒险中找到出路。

在德苏战争爆发之际,北进论确曾高涨一时,它要求配合德国立即进攻苏联,在获取对苏作战胜利之后再转南方,外相松冈和陆相东条是北进论的代表性人物。但海军和陆军方面相当一部分人员强调首先南进。而关东军的报告则强调:“对苏行使武力需要相应的准备时间,实际上难于过早和过急地加以实施。”这两种意见的折衷,就是日军的“熟柿攻击政策”的确定。

它显示了日军愿望强烈却又无力北进的困境。其后,随着德苏战争局势的明朗化,南进论日益占据上风,并终于得到了最后的确立。

日本的侵华战争及其在东方的扩张,决定了日本同美英两大国的矛盾冲突难以缓解。但日本要在侵华作战的同时展开对美英之战,无论是军事力量还是国家力量都是难以承受的。因而,日本决定推行分离美英战略,即趁英国受制于欧战的形势,劫掠英法等国在远东的利益,另与美国谈判,努力避免对美战争。

1940年11月9日,日本任命同罗斯福有私交的海军上将野村吉三郎为驻美大使。

1941年2、3月间先后派出近卫的好友、产业组合中央金库理事井川忠雄和陆军省军事科长岩畔豪雄赴美进行会谈。双方商定了《日美谅解方案》,其基本内容:

(1)日本政府声明,三国同盟是防御性组织,而且,以此同盟为依据之军事义务,仅当德国遭受现未参加欧洲战争国家的攻击时始得履行之;

(2)根据日中之间的协定,日军撤出中国,尊重中国的独立,不要求赔偿,蒋政权和汪政权合并,承认满洲国等。在这些条件下,美国劝告蒋政权实行和平;

(3)日美间进行通商和金融合作;

(4)美国协助日本获得必需物资;

(5)谋求太平洋的政治安定,等等。

美国政府希望同日本保持和平关系,同意上述方案作为谈判的基础,但同时由国务卿赫尔向日本提出与中国关系密切的四条原则:

(1)保证领土完整和尊重主权;

(2)不干涉内政;

(3)机会均等;

4)维持太平洋的现状。'〔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671页。'

4月18日,大本营政府联席会议就日美会谈事宜进行了初步的研究、4月22日,访欧并缔结了日苏中立条约的松冈回国,对日美会谈的开展情况大为不满,它与松冈的四国同盟构想大相径庭。于是松冈重新提出了更为强硬的三条原则:

(1)有助于结束日中战争,即让美国不再插手中国:

(2)不与三国同盟条约相抵触;

(3)遵守对德国的国际信义。

据此拟出修正案,在5月3日的联席会议上通过。5月12日野村大使正式将《建议草案》交给赫尔国务卿,该案要求美国承从日本的“共荣圈”,协助日本在东南亚获得所需资源。承认近卫之原则等,实质要求美国承认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及其对东南亚的扩张,等等。6月21日,美国对日本作出综合正式答复。关于三国同盟、中日关系以及南方问题的看法同日本的要求相去甚远,并同时表示松冈等亲德意轴心派是日美关系的障碍。德苏战争爆发后、日本军政当局继续审查讨论美国的建议,松冈坚持同德国协调步伐,鼓吹立即向北进攻苏联,拒绝美国的建议,并于7月14日训令驻美使官拒绝美国议案,于是,松冈同近卫首相、野村大使的关系恶化。7月16日,近卫内阁总辞职,18日第三届近卫内阁上台,外相由海军上将丰田贞次郎出任。这样,日本终于以内阁辞职方式,罢免了亲德意派的松冈外相。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