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丧葬费怎么算 > 第85部分(第1页)

第85部分(第1页)

《诗经》被视为中国文学的开始,站在文学的现代端点朝它看,更觉它清新可喜。曹雪芹有诗“口齿噙香对月吟”,《诗经》就是适合对月吟的一种,不用噙香,读两句《诗经》,自有淡香留齿,满溢心扉。《诗经》立在文学的源头,省去历史的堆砌,反而少了刻意的搬弄和匠人的技巧,它的美呈现出本真、自然和纯朴,如刚脱襁褓之身又完美无瑕的孩童在一处遥远而广袤的山川歌舞,喜乐皆发乎真情,简单,可爱,难究其真相,却盎然感之真情。

世间好物皆给人亦近亦远亦真亦幻的距离,《诗经》以其两千年前的风雅,其神韵其深邃,不可亲近触摸,倍添遐想翩翩,真所谓在水一方,情深意长。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曰:“言有尽而意无穷。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美,不是只美在已表现的一部分,尤其是美在未表现而含蓄无穷的一大部分,这就是所谓无言之美。”《诗经》的有尽之言,很美,《诗经》的无言之美,美到难以言尽。笔者不惧糟蹋古风,以“言”道其“无言”,试论一二。

其一,《诗经》的情感美。

美国现代美学家苏姗·朗格认为,“所谓艺术品,说到底也就是情感的表现……艺术品是将情感……呈现出来供人欣赏的……”《诗经》虽经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解者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但作为艺术的存在,它的内核也就是它作为艺术的本质,无法被改变。尽管汉时《毛诗》对《诗经》有过多的曲解和附会,不取英华反穷枝叶,强化它的政治倾向,《诗经》流传到现在,依然呈现出以抒情诗为主流的特色。

《诗经》的情感审美倾向于“中和”,亦即孔子之“思无邪”。

像《巷伯》批评“谗人”,《相鼠》批评无礼仪者,言辞趋向激烈,例子却很少。《诗经·国风·魏风》中的《伐檀》和《硕鼠》两首,指责“不劳而获者”,这已涉及到剥削与被剥削的“尖锐”问题,说到最后也只有一句“那些个正人君子呀,可不是白吃饭的人!”《诗经》表现个人的失意、军旅中的厌战思乡之情,乃至男女爱情,一般没有强烈的悲愤和强烈的欢乐,情致委婉曲折,波澜起伏,一种忧伤内敛的情绪使诗有了细腻婉约的美和隽永的诗意。《诗经》因其感情“中和”的基调,言有尽而意无穷,具备了独特的幽微的情意与美感,呈含蓄隽永的审美特质,给读者以回味和想象的空间。

《诗经》中的爱情诗,在情感表达方面,最能体现无言之美的趣味。爱情诗中,最值玩味的是《秦风·蒹葭》。一个飘忽不定的伊人,一个上下求索的寻者,一江秋水,一围芦荻,一团月色。没有言语对白,没有容貌衣饰,没有内心描摹,写出来如此简单,却含蓄到多么深远。追索的后面也许有共同的心愿,谁也不曾说出,只换得 “更无言语空相觑”,比较细语温存、怜我怜卿的滋味,又似乎更见情意的婉转真挚。英国诗人济慈在《希腊花瓶歌》中也说“听得见的声调固然美,听不见的声调尤其幽美”,《诗经》中的抒情诗尤其是抒情诗中的爱情诗,往往是一个没有声音没有结局的故事,促人掩卷深思。沉静了心思去分析,又往往是明知“此中有真味”,“欲辨已忘言”(陶渊明语)。

其二,《诗经》的意象美。

情感,通过意象的媒介来传达,情感的美,自然离不开意象的美。

古人早就发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言意矛盾,故而孔子提出“圣人立象以尽意”的命题(见《周易·系辞》)。因为诗的创作需要言志缘情,就更需“立象以尽意”,以言志,以达情。打开《诗经》,鸟兽虫鱼草木人物等万物万象琳琅满目,似是诗作者信手拈来,实是诗人注目、思考、发现的能够表达“意念”而选择的相应的自然事物,是其重视立象的明证。《诗经》每首诗的标题就很有意思,以具象或意象名篇的,俯视皆是。《国风·周南》从首篇《关雎》到尾篇《麟之趾》,无一不以具象或意象名篇,而《关雎》中的雎鸠、《葛覃》中的葛覃、《卷耳》中的卷耳等,则是作者精心构建的意象。《诗经》创作者有意无意地进行着意象经营,一方面是创作者的主观意识使然,另一方面,是诗的艺术形式的决定,诗的文本意义要通过意象的创造而得到传达。

《诗经》中运用意与象的关联型,构筑了一连串幽美而含意无穷的意象。如《关雎》中的雎鸠意象。《毛传》注“雎鸠,王雎也。鸟挚而有别。”朱熹《诗集传》说雎鸠“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今人高亨《诗经今注》“雎鸠,一种水鸟名,即鱼鹰,雌雄有固定的配偶,古人称为贞鸟。”从《关雎》的字面来看,豆蔻少女怀春,翩翩少年动情,似乎只是表达了一种天经地义的男欢女爱,而有了关雎的意象,诗歌抒发的就不仅是人性中的爱欲冲动。根据古今注家对“雎鸠”之“挚”与人类男女情爱之“挚”的相关叙述,我们可以了解诗人在雎鸠身上渗入的男女情挚之意。有了雎鸠的意象,《关雎》才呈现出纯洁而美好的面貌。结合朱熹“不相乱,不相狎”的解说,“辗转反侧”的描写无疑动人心魄,爱的光芒在一瞬息击倒了我,而我只能在孤独的床上苦苦想念。现代人各种节奏加快,爱情的路途也是加速度。加速合,加速分,最后加速到了“*”,加速的结果,是再也没有爱的纯洁、高贵与深邃可供回味。口头上念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人,大多未了解“求”字的份量,不求就可得的东西,不珍惜也罢了。此是外话。

《蒹葭》中的“蒹葭”是一个唯美的意象。《蒹葭》全诗写得扑朔迷离、烟水苍茫,在模糊的意象中,展示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朦胧美,这与蒹葭意象的巧妙运用息息相关。全诗三章,每章都以“蒹葭”起兴,蒹葭本是生长在水边的芦苇,是与爱情无关的植物,诗人在河畔翘首伫立,透过薄雾与苇丛,凝视在水“一方”的伊人,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这个时候,芦苇就成了寻索者感情指向路途中的意象,是景物,也是情意,是间阻,也是衬托。没有尽头的茫茫芦苇,呈现出一片冷寂与落寞,这隐约飘缈而又有几分“求而不得”之感伤的意境,寻索者不管艰难险阻、矢志不移的精神,令读者动容。芦苇是一片心海,又如前程里一片茫茫的雾霭。

《蒹葭》的意象之美使此诗成为《诗经》中的抒情名篇,被后世之人千古传唱,而其意象之美不仅在“蒹葭”,在“水”一方的伊人,如果离开了“水”的动态之美和渺茫,是不是会少了许多的灵性和意境?“水”是《诗经》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周南》中的《汉广》、《卫风》中的《河广》、《邶风》中的《泉水》,无一不借助“水”的意象表达一种魂牵梦系、绵绵不尽的情意,“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炽热的爱恋、执着的追求,追求无着的惆怅,尽在柔情四溢而又莫测无情的一水间,两情相牵,像悠悠流水温柔而又缠绵,一夕佳期的美妙却总在水的那一边。

《诗经》历经两千多年,依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着诗人,打动着读者,感染着后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都从它那里获得不同的趣味,在流逝的时光里,它是如此经久,它的独特,也许既不在它的情感,也不在它的意象,更不在它的音韵,它的独特,在它将情感、意象、音韵糅合成了一个不确定、不静止、不单一却又悠悠无尽、旷远深邃的诗境,这个诗境,因有了水的长度和深度而成永恒。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光影之清谭  妈  妈

我家五兄妹。两兄弟,三姊妹。五兄妹性格各异,成长的路途也各有千秋,从长相也难找出两个特别相像的来。对此,我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角度出发进行过深入思考,妈妈的性格气候,不像多数的母亲具备整体趋向湛湛蓝天微风轻拂的特点,妈妈的性情是风云突起式的,日丽风清之时转眼风迷雾锁是常见的事,明明是春暖花开,倾刻间焦沙烂石,亦不少见。妈妈有了这样的气候特征,多多少少会影响到遗传信息,造就五个不同的子女,也是情理中事。

五兄妹要说有共同点,最鲜明的莫过于,回到父母身边喊出的第一声往往是:妈妈。妈妈心里最不如意见了子女回来一开始总是十分如意,总会迎出,说,“回来哒。”然后取毛巾取盆,叫人先洗把脸,再喝茶。然后,妈妈开始关心厨房里做什么菜,肉不要炖烂了,笋干不要熬干了水,红烧猪蹄不要过了火。这在厨房忙碌的,必有父亲。嘴馋的,茶也不喝,跑进厨房叫声“爹爹”,筷子也不用先拣一块腊肉放进嘴里。妈妈跟在后面问,“味道好不好?咸了还是淡了?”

爹爹淡淡地或喜悦地说一句“回来哒”,继续忙他的服务工作。

这暖意融融的生活场景,已随2009沉入历史。就在暖意融融之中,妈妈会突然想起一些不愉快(无非是哪个子女又遇到了什么问题,也实在没什么大事),会突然沉重地叹息并自怨自艾起来,如是,暖意融融转为寒气飕飕。这家庭气候的突变现象,亦随2009沉入历史。

今天是2009年的12月8日。11月12日,妈妈入住一条名唤玉腰河的河边墓穴,与10月10日先期到达的父亲住在一起。两老从此可以远离尘世的纷扰,竹林听风,河边赏月,远离一群让他们欢喜他们忧的子子孙孙,享享清福。

老爷子本硬朗得很,2008年底,还能上厨房屋顶整理瓦片,下池塘捞鱼。2009年春节期间摔了一跤,把身子骨给摔坏了。按惯例,我每周三给父母打电话问候父母兼报平安,2009年上半年的电话内容便添了一项,问父亲的身体状况。一开始还以为没什么。妈妈听力有些受阻,说话依然爽朗,大姐说哥哥回来了爹爹还到塘里捞鱼。问到后来,爹爹连电话也懒得接,我就说暑假我回家。妈妈说,“你最好别回来。”妈妈是我们这个大家庭的首长,她老人家的话一旦发出,不容违抗。这次我选择了遵从自己的心意。我清楚妈妈不要我回家的原由,一是路途较远,老人家担心我路上的奔波劳碌;二是人情世故多,老人家担心我回家一趟,有了不得的开销;三是乡村条件不比城里,老人家担心我回家睡不安稳。第三条,妈妈跟二哥说了,二哥又跟我说了,我说,“妈妈就是喜欢操空心,我在那屋子里长大的,怎么会睡不安稳?”

怕妈妈知道我要回来就早早急急地等,也怕妈妈知道我要回来就忙东忙西的张罗准备,我到长沙后才告诉妈妈我回来了。

7月18日,回了湖南。从长沙赶老家所在地永新村的路上,兴奋于故乡的变化,并没有太急迫于赶往父母身边的心情。听二哥说,汨罗市有台湾老板投资造了一座大寺院,又和二哥驱车前往拜访。现今想起,年纪一把,怎么还是愚蠢到以为时可待我,来日方长?

上午十点多到家,两老未像以往一样出门迎候远道回乡的小女儿。心情骤然沉重。走进家门,爹爹妈妈坐在客厅。我进门先唤妈再叫爹。妈妈情绪不怎么好,对我说了句,“大姑娘,俄尼(家乡话,“怎么”的意思)到现在才到家?”父亲形容消瘦,依然高兴地说了句“月月回来哒”。

父亲已行动不便,但尚能在扶持下到室外走走。老父亲尽管行动不便,仍坚持自己洗漱。用餐时一条毛巾不停地擦拭,生怕嘴唇上留有饭粒菜渍。上厕所也坚持独往,想是在女儿面前有顾忌。洗澡也坚持自己来,女儿远远地站着照看一下也不行。无奈手脚无力,洗浴时又摔一跤。

7月22日早餐时,我跟妈妈说,“我想把爹爹带到江苏去,请护工护理。”当时这样说,也不是一心只在爹爹身上。一是考虑爹爹生病,本就身体不好的妈妈看了心里更不好受;二是爹爹比较习惯城里生活,妈妈则喜欢视野开阔前后敞亮的地方,我现在的住房妈妈住不惯,一老到城里,一老在乡下,各得其所,等爹爹身体好些再考虑接妈妈到城里然后一起回湖南;三是我回家照料也是做做样子的事,过不了几天就得回江苏,留大姐一人照料有许多的不便,不如把爹爹接到江苏由我负责,妈妈一人由大姐负责照料,这样各自负担变轻,爹爹由护工负责照料也到位些。

当时妈妈也没什么,还开玩笑说,“你爹爹又不是小孩子,俄尼讲带?”我立即说,“说错了,应该说接。”妈妈也就笑笑,“你爹爹到江苏去,如何行得通?路上上上下下的也不方便。”

当天我去了屈原镇,在屈原镇十字街口看了日全食全过程,太阳全部隐去时,盛夏的街道有些微侵肌的凉意。第二天天放亮一早回永新村的家。那是2009年的7月23日。

妈妈把我叫到她的床头,面色凝重。妈妈说,“大姑娘,我跟你商量个事,你回江苏的飞机票可不可以先退掉,把我的事办完了再走。”听这话不对,心里钝钝地一痛,有因晕车致呕吐的感觉,我实在太明白妈妈的意思,只是情愿未懂。“您老人家有什么事?”妈妈看着我,声音平静,“我身体一直不好,也一大把年纪,很多事情能说不能行,你们的爹爹又是这个样子,趁你在家,叫医生给我打一针,让我先走。”妈妈说得云淡风轻,像是安排我去菜园拣个萝卜,在我,却是眼见一座巨型物开始弯曲。我深知妈妈不是开玩笑,她是在认真的安排一件事。“您说什么呢?爹爹病了可以医治,您老人家身体不好,也一直在治疗,有什么大不了的要打一针?”妈妈依然坚持,“就按我说的去做,把飞机票退了,人这一辈子,千修万修死难修,趁你在家,让我死得体面点,别再作践我……”妈妈说到这,寂寞萧条中落下两行清泪。

从我懂事起,妈妈就是个不讳言死的人。我知父母不容易,妈妈更不容易,经历了他们这辈人人尽皆知的大灾大难不说,磨难中咬紧牙关带大一行儿女的千辛万苦我只能想象其中的万分之一。大哥小时候生过“老鼠打洞”的疮,二哥在学校打球被同学压断了腿,大姐又得“百日咳”,轮到二姐和我身体上顺心一些,学业上又让妈妈操了不少心。大姐的前面,还有一个不满周岁的女儿夭折。不可想象!如今也为人母的我,小孩有点小感冒就寝食不安,为子女心心念念操心极重的母亲在悲惨无望的岁月如何渡过这种种难关?不仅要熬过举家食粥寒冬缺衣的贫困,还要牙缝里挤出钱来努力让子女个个读到高中毕业,这其中的坚持和辛苦也只有爹爹妈妈清楚。如今一行儿女各自成家立业,又都有了各自的儿女,都过着衣食无忧、天高气和的日子。妈妈还是操心。妈妈的忧与愁未因儿女们的成人少去半点。日子好了,过得红红火火了,妈妈还是如此,做儿女的有时难免认为多余,“操那么多心何苦呢?都是成人了,都会想事啦,有困难自己也会想办法解决。”我经常对妈妈说。可妈妈还是操心到夜难成寐。妈妈对苦难的深重感觉,是由过去岁月的累积。凄凄切切中的呼号奋发,不是我们能体会。而妈妈的言死,我知不同于其他村妇的一哭二闹三上吊,绝没有演戏的成分。就生活的艰难,妈妈是真的觉得不如死了的好,就一行儿女,她一面言死,一面又坚韧地活下来。妈妈经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