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情况是,男人和女人注定成为夫妻,他们的身体合二为一,他们的大脑和灵魂也融为一体。本节的开篇箴言是一则古老的犹太谚语,在整个欧洲广为流传。实际上配偶们的身体和灵魂不能时时刻刻处于一种和谐统一的状态。婚姻中有争吵和分歧,正如一则朝鲜语谚语所言:“面对面,[他们]共一个身体;转过身,[他们]是陌路人。”尤其是在西方世界里身体和大脑被看成独立分离的事物,而如果万事万物顺理成章,那么大脑就该高于身体,指导身体。一则俄罗斯阿瓦尔语谚语这样来解释纵欲的后果:“满足你身体的欲望,承受随之而来的灾难。”另一则荷兰语谚语说道:“纵欲伤身。”在欧洲身体和大脑的分离源于古希腊文化对基督文化的影响:柏拉图等古希腊哲学家强调身体与灵魂之间的对照,基督教神甫们也将女人与(遭人轻视的)劣等身体及其情感混为一谈,并将男人与优越的灵魂和大脑相提并论。
一 从头至脚(4)
许多来自犹太-基督教文化的谚语都将大脑和身体描述成一对处于角逐状态的力量。大脑相当于对身体的控制,而身体则被视为狂放不羁的欲望载体。男人将这些“罪恶”强加在女人身体上,似乎这样就可以否认他们自己的狂野欲望。西方世界的犹太-基督教思想不断警告男人们,要提防所有女人的危险,特别是女性身体的魅力:
远离女人的爱,因为她们的美淫荡邪恶,她们的身体是欲望的墓地。(希伯来语)[17'
漂亮女人有魔鬼附体。(德语)
欧洲谚语常常把美丽超群的女人连同整个女性群体描写成危险品:女人就是“女人身体”,而且被简化成“女人身体”。同她们的身体一样,女人也常给人一种魅力十足却又不可靠的印象。
靠卖身挣钱的女人大受责难。女人被告知,不能接受礼物,因为接受男人手中的礼物,她将不得不回报以“名誉”,即她的身体,正如一则西班牙谚语所言:“接受东西的女人出卖身体。”
许多条欧洲谚语指出,一个女人若对某个男人表示出明显的好感,足可见其品行不端。人们力劝女人不要采取主动。人们认为,女人在爱和性的问题上采取主动,就是在奉献自己的身体,供男人消受。
人类生物结构是理解人类行为的一个关键,正如指涉女性身体的谚语所示。女性的身体是口述传统中诸多假设和臆想的主题,涉及好的、坏的、可爱的、可憎的等。从头至脚,女性的身体和女性的美都被谚语做了评价。
【头 颈】
好女人没有头。(荷兰语)
人们碰面时头部通常最先入眼。头部就像是名片,为判断一个人提供初步印象。人们或许认为,女人有头何其幸也,可一些谚语对此却持反对意见。上述荷兰语谚语中的“头”是女人个人想法、意愿、见解的隐喻。理所当然的,该谚语传达出以下的信息:最好的女性伴侣是柔顺型的。人们责怪女人有自己的头脑,事实上是责怪女人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想法。安哥拉及###的奥万博人更加明确地指出有想法的女孩所面临的后果:“姑娘有主见,没婆家。”虽然有些谚语接受了女人的确有头的事实,但又连忙补充道,女人的头没什么真正的用处,里面空洞无物,漂亮的脑袋越发如此。
头在日常生活中有多种用途,比如可以用来顶东西。尽管女人有时被看成较弱的性别,女人习惯于将各种重物顶在头上,一箱啤酒或一盘蔬菜,一捆木棍或一罐水。这样的运输方式在西方世界多已绝迹,但在很多文化中仍属普遍现象,在农村地区更加突出,谚语对此有所说明。以下两则谚语都劝告女人要更加努力地工作:
头上的菜都干了,女人还在喋喋不休。(也门阿拉伯语及犹太语)
口里的话不是头上的物。(牙买加英语)
人们常常建议,就如某些相关文化习俗所规定的那样,女人的头应该用帽子、头巾、披肩头纱或面纱遮掩。人们摆出种种严肃的理由,说明保留掩盖女人头部的习俗是为了维护女人的善行和品德,让她们恭顺而受人尊重。不管掩盖女人头部是否是硬性规定,来自多种文化的人们规劝女人低下她那惹是生非的头,原因很明显,因为她的眼睛播种着混乱。一则阿拉伯语谚语这样说道:“女人像洋葱,必须时时头朝下。”另一则中国藏族语谚语也提出告诫,低下头,不仰望,不顾盼,是女孩子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逢年过节越发应该遵守规矩,因为女孩子穿上鲜亮的节日盛装和五彩缤纷的长靴越发娇艳迷人:“亮丽与否,往下看;跳不跳舞,看着脚。”阿根廷人提醒女孩要做理想的、恭顺的新嫁娘:“低下头吧,新娘子,如果你想进入教堂。”
许多谚语宣称,女人不应该有头或者不应该显示其头,而更多的谚语则反复强调女人不应该出头。世界各国的谚语用直截了当或者间接隐晦的方式表达出同样的意思:女人不应行使公众权力,甚至不应成为一家之长。“男人是女人之头”的谚语有众多出处,其中《圣经》中保罗写给科林斯人的信就沿用了该说法,由此成为广为流传的欧洲俗语。然而,在其他地方同样不难发现性别关系中的等级观念,如以下这则波斯语谚语所示:“女人的上帝是男人,因此所有的女人必须服从男人。”
一 从头至脚(5)
一家二主不可避免地引发危机,谚语对此多有指涉。有时谚语直接否定二头的观点,“一家不容二主”表示男人应成为独一无二的头。一室不容二头,同一观点还常常借助其他隐喻得以表述,如母鸡任公鸡主事,或者马儿需要紧拉缰绳的骑手和鞭策才“乖”。
谚语试图建立起众望所归的等级秩序。在实践中人们对该等级的接受并不像谚语中所说的那样不言自明。例如,在北美和欧洲男女间的权力较量呈现为一场头颈之争,尽管由于颈部位置较低,所以注定了要“自然而然”地服从头部,但是颈似乎并没有完全认可头的权威。根据同一信息的不同表述,头之为头,没少受到颈的挑战和控制。例如:
男人是头,可女人转动它。(美国英语)
老公是头,老婆是随意转动头的颈。(荷兰语)
“颈”因此可以说是女人施加在“头”上影响的隐喻。在谚语所呈现的理想性别等级之下演绎着权力间的较量。
谚语并不经常提到颈。有几条谚语将颈视为是一种女性美的基本要素。除此之外,谚语还表现出一种粗暴的观点:像拧鸡脖子那样“对付”、扭动或拧弯姑娘的颈,或女人的颈,或者更确切地说,妻子的颈。因为不如此大张旗鼓地展示男性的权力,她就成不了“好姑娘”:
想要老婆和母鸡听话,就拧住她们的脖子。(欧洲、南北美洲)
想要蜡烛和女人听话,就扭弯她们的脖子。(西班牙语)
吹口哨的姑娘和打鸣的母鸡,应该尽早扭弯她们的脖子。(美国英语)
有些论点往往直接以身体意象为基础,自称可以解释女人为何不应吹口哨或“打鸣”(意即在公共场合显示自我),为何不应管理和统治:脖子或身体上只能长一个头颅,一处居所只能容纳一个头。其“逻辑”是,从性别差异出发,男尊女卑;或者不妨说,要想过上理想生活事情就应该顺理成章。因此,凡是在认为头高于身体的地方,男人都等于头,而女人都等于身体。一家二头难免发生冲突,而谁为头不容置疑。话虽如此,头颅和身体互相依存,正如两则德语和俄语的谚语所言:“没有老婆的男人是无身体的头,没有老公的女人是无头的身体。”男人为头、女人为心,这两种观点互相补充。理想地看,头和心互相补充:
丈夫也许是头脑,可妻子是家里的心脏。(吉库尤语)
男人是头,女人是心,这是幸福的婚姻。(巴西葡萄牙语)
上述观点普遍受到强调:倘若男人听命于大脑而女人听命于心,则万事皆好。
智慧于男人,好比感情于女人。(日语)
男人有理,女人有心。(荷兰语)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