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我是湖南人是什么意思啊 > 第11部分(第1页)

第11部分(第1页)

陈赓的戏演得如此逼真,李铁军以为胜利在望,兴奋得在报话机上用明语通话:“我知道陈赓会在一旁听我讲话,听到了也奈何不了我,我已经追上他了,就要歼灭他!”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消息说:“国军已把陈赓主力逼进穷途末路。”在崎岖的山路上,李铁军下令扔弃辎重,丢掉火炮,带着部队竭尽全力向山里追。

陈赓拆散了李铁军集团,把第三师牵制在伏牛山深处达半月之久,让第二十师滞留在南阳附近,而第一二四旅则留在了宝丰县。

陈赓见时机已经成熟,指挥部队展开攻势。解放军第十旅再克方城,重占南召;第十一旅攻占泌阳,打下唐河,再克桐柏;第二十六旅攻占临汝镇,再克临汝城;第二十七旅再克鲁山。

陈赓指挥解放军攻克了铁路线上的许昌和漯河等二十三座城镇,破坏了长达八百多里的铁路线,迫使蒋介石从围攻大别山的部队中抽兵回援。李铁军如梦初醒,率领第三师掉过头,星夜增援平汉铁路去了。他的部队由于一直没打胜仗,缺衣少食,挨饿受冻,上当的感觉更难受,士气空前低落,许多士兵开小差和掉队,枪支弹药和装备扔得遍地都是。第三师来到平汉铁路线上的西平县和遂平县之间,丧失了战斗力,被陈谢兵团和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联合全歼。高级军官或被俘或被击毙,只有李铁军侥幸逃走。

中###队许多高级指挥员都具有幽默感,陈赓就是一个。有一次在延安听毛泽东做报告,陈赓忽然抓耳挠腮,东张西望,然后整理军装,起身走到主席台前。毛泽东一愣:“陈赓同志,有何急事?”陈赓不说话,拿起毛泽东的搪瓷杯,“咕咚咕咚”喝水,然后擦擦嘴,立正敬礼,说:“报告,天气太热,借主席一口水,现在没事了。”会场发出哄堂大笑,毛泽东也微笑了。

有一位记者熟悉陈赓,评价他机智幽默,大智大公,胸无羁绊,禀性卓迈,所以他的作为都能发挥其天性之极致。

淮海战役中,刘伯承和邓小平的中原野战军七个纵队,把黄维兵团包围在双堆集地区。直接进攻黄维兵团的就是陈赓的第四纵队。

黄维兵团是国民党在淮海地区机械化程度最高的一支劲旅,下辖四个军十一个师及一个快速纵队,约十二万人,是蒋介石五大主力王牌。他们在空军和坦克掩护下,分三路猛攻南坪集地区。刘伯承和陈毅决定集中兵力把它歼灭。

陈赓的部队坚守南坪集,他摸透了老同学黄维的性格,知道他是教书出身,迷信书本,墨守成规,打仗总要从兵法书上找依据,开口就是“兵法云”。陈赓看准了他的弱点,放弃已占阵地,引诱黄维纵兵进入伏击地区,待对方醒悟时为时已晚。中原野战军七个纵队把他的兵团包围在以双堆集为中心的地区内。蒋介石命令他与突出重围的李延年兵团汇合,无奈黄维兵团被紧紧钳制,寸步难行。蒋介石只好命令他就地固守,另派三个兵团南驰救援,但是援军步履维艰。

蒋介石用飞机向杜聿明空投亲笔信,命令他立即协同从蚌埠北进的第六兵团,南北夹击解放军,以救黄维。杜聿明接令后大吃一惊,明知这样做会导致全军覆灭,深感为难。邱清泉主张按总裁意志行动,杜聿明只好执行蒋介石的命令。

txt小说上传分享

霸蛮和灵泛,湖南人的两个法宝(7)

杜聿明部很快就被解放军包围,丢掉整个第十六兵团。杜聿明向东南方向突围。邱清泉集中五个师的兵力,以坦克为先导,大炮、飞机全面出动,猛力突围,致使华野第十纵队伤亡很大,有的连队拼到只剩三个人。但他们坚守了十天十夜,粉碎了杜聿明突围的企图。

黄维在双堆集盼不到援军,只好靠自己突围,寻找活路。他两次下令向解放军发射毒瓦斯弹,仍然无济于事。陈赓纵队像一个巨大的磁场,黄维挣脱不了它的控制。中原野战军得到华东野战军两个纵队的增援,向黄维兵团发动总攻。黄维和胡琏临突围前准备好了自杀的安眠药。他们乘坦克随部队突围。各部队争先恐后逃命。最终十万人全部被歼,黄维被俘,只有胡琏逃脱。

黄维被俘后得知与自己对阵的是陈赓,对解放军说:“败在陈赓手上不算冤枉。他是我的同班同学,在学校里我就比不过他。”

黄维兵团全军覆没,国民政府满朝皆惊。蒋介石气急败坏:“又是陈赓!陈赓,黄埔的叛徒!”国民党军中黄埔同学太多,陈赓自然经常要和老同学较量。陈赓一句湘乡话脱口而出:“咯有么子办法呢?”蒋介石既恨陈赓当初不肯跟他走,又后悔当初放走了陈赓。掐指一算,陈赓率领的第四纵队,已经吃掉他将近五十万兵力。

粟裕和陈赓机智顽强,说明霸蛮和灵泛是湖南人的两个法宝。还有很多事例可以佐证这一点,但限于本书的篇幅,这里只好省略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日本人还没有真正地认识湖南人(1)

和平年代的湖南人,在耕读文化的熏陶下,总是默默无闻地度日。他们崇尚实干,不会争夺在大庭广众发言的话语权。他们先天具有的语言劣势,使他们在外省人面前变得木讷寡语,因为他们的普通话水平实在无人恭维。他们埋头干活,低头读书,做人的方式非常低调,因为空谈家在湖南是不受欢迎的。湖南人对空谈家的反感,表现在很轻蔑地说出来的四个字:一张寡嘴。

湖南人欣赏的是真本事,是敢作敢为的气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才是真正的英雄。按照现在的话来说,湖南人注重的是执行能力。紧急关头,能不能独当一面;麻烦来了,能不能把事情摆平。湖南人认为,这才是考验一个人能力的试金石,这才是衡量英雄好汉的标准。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司马迁在《史记》中写下了这个典故,也就书写了湖南人的英雄气概。

这个故事是说,秦始皇虽然征服了楚地,统一了中国,强盛一时,但有人预言,楚国虽然衰败了,但秦国一定会被楚国的人所灭亡。果然,楚国的农民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农民起义推翻了秦朝的暴政。楚国人就是湖南人,他们敢于斗争,敢于为自己和他人的命运而拼搏。他们不相信血统论,反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其中的气魄,至今读来都令人震撼。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是有依据的,预言者从楚文化中发现了一种死不服输的精神。历代楚王有一个传统,一旦战败,君王就要自杀殉国。所以,自杀的楚王与楚国战败的次数成正比。楚国的将相在战败后就更不会偷生。屈原在《国殇》中记载了这种为国牺牲、不怕死亡的精神。楚国的人即使死了,也要“魂魄毅兮为鬼雄”。

由于这个典故,外省人就有了“你们湖南人天生的就是造反派”的说法。当然,这也是因为,湖南在近代以来,出了许许多多的革命家。

陈胜、吴广领导起义,的确需要不怕死的精神。秦朝的暴政,提起来就令人不寒而栗。秦朝的军队,是那样强大无比。农民起义军没有金戈铁甲,却敢于揭竿而起。与秦军交战之中,陈胜的军队被消灭殆尽,但陈胜毫不气馁,重立政权,继续革命。湖南人的先辈们,就是这样一群无所畏惧的勇士!

德国人利希霍芬看到了战争年代的湖南人,因此他说湖南是中国的一个士兵之乡,以盛产勇士而著名。但他没有看到,在战火平息的时候,湖南人都是老实巴交的农夫和平民。在时局艰危的时候,这些唯耕与读的湖南百姓会突然血脉贲张,挺身而出,迎着险恶冲将上去。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