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三国之帮爹当军阀笔趣阁 > 第165部分(第1页)

第165部分(第1页)

“徐将军能这么想,令我心甚慰!幽州连年经受战祸,百姓需要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我将镇北军部署在北线。就是希望数万将士能用身躯为幽州数百万百姓搭起一座钢铁长城。徐将军麾下士兵成分复杂,有当初西凉军的老底子,又有袁绍的冀州降兵,如今我又给你带来了原来隶属于公孙瓒的降兵。这个镇北将军可是不好当啊!”

“只要公子能够保证镇北军的伙食和兵饷,卑职就能保证将这支部队统好管住,带出精兵!”

“这个方面徐将军绝对放心!今后幽州五军的后勤供给由我直接负责经手和过问。绝对不会发生厚此薄彼和克扣截留之事。另外,为了安抚将士,今后可以让将士们在驻地解决婚事,一旦成家之后,州里便会按照职级分给大家一块土地!”

“分给将士土地?公子可是要效仿马城,在狄平以北施行军屯?”徐荣头脑灵活,立即想到了刘和的用意。

“正是这个意思。据我了解,狄平以北至白檀山之间因为有鲍丘水穿过,所以两岸尚有许多无主荒地可供大军开垦屯置,若是徐将军能够带领手下将士完成此事,则于幽州又立一大功劳!”

“卑职一定不负公子所托,利用训练间隙组织将士们屯田垦荒,还请公子给镇北军加拨一批质量上乘的农具和良种。”

“嗯,此事我已有安排,到时候会有人专门承办。”

与徐荣谈完之后,刘和又让人找来尾敦,就自己打算在狄平以北屯田的事情与尾敦进行商议。

尾敦说道:“武帝元狩四年,大汉击败匈奴后,曾在河套一带进行大规模的屯田,给养边军,从此有了边防屯田。公子此前曾经在马城以西歠仇水上游小范围的试行过民屯,如今又打算在渔阳北部试行军屯与民屯混合之策,确实是一件大利国家和边塞军民的好事。卑职不才,想就屯田之事对公子提出几点疑问。”

刘和点头,说道:“尾郡守直说无妨,不必有所顾虑。”

“疑问之一,民屯需要人力,渔阳北部长期遭受胡人之害,许多百姓早已迁徙至广阳和渔阳南部,如今狄平附近人烟稀少,屯田之民从哪里来?疑问之二,即使公子解决了人力问题,今后这些屯民开垦种植出来的农田归属何人,这些屯民的身份又该如何界定?疑问之三,狄平北部同时进行军屯和民屯,若是军民皆见有利可图,到时起了纷争和冲突,又该如何解决处置?”

尾敦向刘和提出的三点疑问,皆是直击屯田要害,令刘和一时陷入了沉思之中。

屯田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制度,在华夏实行了近两千年、许多朝代,足以证明其重大的价值。就算后世新中国成立,没有了屯田制这个说法,但五十万大军进入西北边陲成立建设兵团依然走的是屯田制的路子,只不过换了一个称呼。

国家强制农民或士兵耕种国有土地,征收一定数额田租,渊源于西汉,至曹魏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西汉前元十一年,汉文帝以罪人、奴婢和招募的农民戍边屯田,后来汉武帝又调发大批戍卒屯田西域。但当时屯田主要集中于西、北部边陲,主要方式为军屯,且规模不大,所有的屯田构想与实施都仅限于避免从异地长途运输粮食,解决边境守备军队之需,并没有成为一项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制度。

历史上最早提出完整屯田制度的是曹操麾下的枣祗,此外还有韩浩,而实行者则有任峻、国渊和邓艾等人。

早在随曹操镇压黄巾军余部时,枣祗就对黄巾军亦战亦耕、兵农合一的做法产生了极大兴趣,建安元年曹操击败颍川汝南的黄巾军,夺得了一大批耕牛、农具和劳动力。枣祗于是建议曹操利用这些农具,在许昌一带开垦土地,实行屯田,以解决粮食问题。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任命他为屯田都尉,全权负责屯田事宜。

枣祗首先将荒芜的无主农田收归国家所有,将招募到的大批流民按军队的编制编成组,由国家提供土地、种子、耕牛和农具,由他们开垦耕种,获得的收成由国家和屯田的农民按比例分成。屯田实施的第一年,就得谷百万斛,曹操于是下令郡国都置田官,招募流亡百姓屯田。后来又接受枣祗的建议,下令军队屯田,屯田制由此得到广泛推行。

如今刘和帐下虽然没有枣祗、韩浩和国渊这样精于屯田的能吏,但他却比谁都清楚屯田制的巨大威力,同时还熟悉后世各朝各代日渐成熟的屯田制度,所以对于尾敦提出的这些疑问,并没有觉得束手无策。

刘和思虑片刻,对尾敦说道:“鲍丘水两岸无主荒地甚多,今后徐荣率军在河东施行军屯,狄平县令组织民众在河西进行民屯,而你则负责居中调度和支援,这样就解决了第三个问题。渔阳北部民众流失严重,狄平本地缺乏劳力,我们可以花钱从北方胡人手中购买奴隶,也可以从南方青州、徐州、豫州和扬州等地购买人口进来,这样就解决了第一个问题。”

“至于你刚才提到的屯田归属和屯民身份界定问题,却是最为关键,如果不能考虑长远,则会留下许多的麻烦,甚至会影响到屯田制度的建立和推广。我的初步想法是无论军屯和民屯,新开垦种植出来的土地应归属于州郡,任何个人无权进行交易和买卖,至于参加屯田的士兵和百姓报酬问题,则需要仔细斟酌,制定出一套完善、公开、公平的制度出来。”

“公子谋虑长远,卑职深感佩服。我建议州里专门制定和颁发一项《屯田令》,这样可以使屯田军民心中有底,也可以使郡县各级官员有所参照遵循,防止不同郡县各行其政。”

“尾郡守的这个提议很好,待我这次返回蓟城,专门抽调能吏起草《屯田令》!除了颁布专门的法令,我还要建议太傅大人在州里设置专门的屯田官员,由其负责和指导各地的屯田事宜。”

兴平二年三月,刘和在渔阳郡狄平一个临时搭建的军营内与几个手下经过一番商议,初步确立了屯田制的构想,这比历史上曹操在建安元年开始施行屯田制早了一年。

渔阳屯田从此开始……(未完待续。。)

第二六七章 镇北军和度辽军

第二日中午,刘和亲自主持了镇北军的成军仪式,徐荣受封平北将军之职,当众从刘和手中接过了镇北军的旗帜和将军印信、调兵虎符。副将李蒙当初虽然是被刘和逼降,来了幽州之后倒也踏实本分,这次跟着徐荣水涨船高,得以受封偏将军之职。

平北将军在三品将军当中是最靠后的一个封号,在四方(前后左右)将军、四征(东南西北)将军、四镇(东南西北)将军和四平(将军)之下,但也是不折不扣的三品。如今朝廷正式任命的镇北将军是李傕,为正二品的大员,所以镇北军的主将徐荣未来还有晋升的空间,若是有朝一日他能荣升为镇北将军,那就是位比三公地位超然的武职。

曾随徐荣转战幽州各地的将士们欢呼雀跃,纷纷来到悬挂着镇北军旗的旗台下抱头痛哭,为他们迎来了新的身份而高兴庆贺。

古时行军打仗,讲的就是军心士气,这些当初在潼关和冀州被俘虏的士兵,心头始终压着一块石头,虽然他们来到幽州之后上阵杀敌从未退缩过,但始终觉得与根红苗正的幽州本土士兵有地位上的差距。如今大公子亲自前来主持镇北军的授旗仪式,这让曾经的降兵们终于有了扬眉吐气的感觉。

按照编制,刘和从夏侯兰所率六千轻骑兵当中拨出三千人马,又从剩下的一万六千步兵之中拨出三千步兵,一起划归镇北军。这六千兵马加上徐荣麾下的近一万五千步兵就是两万出头,镇北军算是足额满编,兵力雄壮。

狄平事了,刘和与徐荣和尾敦就此分开。尾敦麾下原来驻守居庸关的四千步兵继续随刘和向东而行,尾敦本人则由徐荣派兵护送至渔阳县内就任太守之职。

刘和率军出了狄平之后,没有选择沿鲍丘水南下抵达狐奴之后再折向东行,而是直接向东进入乌桓代单于蹋顿的领地。

虽然分出了一些兵力划归镇北军。可刘和帐下目前仍有三千轻骑,一万三千步兵和四千驻守居庸关多年的老兵,就算蹋顿得知刘和前来,他也不敢轻举妄动。

两万步骑混编的大军,任何时候都不是一个小数目,若是给养充分,指挥得当,足以将渔阳郡、右北平和辽西郡境内的乌桓各部落挨个敲打一遍。

刘和身边跟着赞画司司长郭嘉、内务司副司长夏侯兰,还有神射手慕容平,在他身后不远处便是新成立的镇北军。在东面还有张郃的一支精锐骑兵,蹋顿现在如果敢率军前来跟刘和叫板,那就是自己往刀口上撞,纯粹找死。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