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1860圆明园大劫难读书报告 > 第35部分(第1页)

第35部分(第1页)

问:当然,尤其是这些有关历史事件的材料。有没有描述劫焚圆明园的细节资料?

答:有一些这方面的材料。您的问题很有意思。在当时,不论是法国军人还是英国军人,都喜欢淡化这段历史,英国人尤甚。他们经常说,“噢,没有发生什幺大不了的事情,我们拿的都是些小玩艺儿,不值几个钱”。

但也有记录了相关细节的人,法军翻译官埃里松伯爵就是一位。他在其《翻译官手记》中较为详细地描述了当时发生的事情。埃里松当时为法军总指挥孟托邦作翻译。

。 想看书来

揭开被西方遮掩的历史(2)

我认为,我的《洗劫圆明园》一书,是一部上乘之作,因为里面的材料都是第一手资料,是当事人的手记。为查阅资料,我多次去了伦敦,在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博物馆和国家图书馆查阅了有关文字材料,还看到一些由英军带回的实物,但绝大多时收藏是看不到的。

问:您的著作结构紧凑,行文流畅,且易阅读。您似乎对“远征军”的准备阶段比较有兴趣,因为这部分您用了近250页的笔墨。

答:我是历史学家,同时又是记者,就是要用新闻记者的笔触,表现历史事件的严谨。

这本书较厚,原有800多页。我向出版社交稿时,还担心不能通过,因为当时合同上写的是400页。出版社负责人看后没有提出异义,反而觉得这本书可读性比较大。

我确实在远征军抵达北京前的准备阶段用了不少篇幅,我觉得这部分内容很有意思。当时英国军队有一万两千名官兵,法国军队有八千名。法国人从土伦港出发,漂洋过海。远赴中国。首先攻占了上海。

英国人和法国人的目的略有不同。英国人利用鸦片打开中国的大门,使鸦片贸易合法化,用以支付其远征费用;法国人前去是要向中国派遣传教士,向中国人传播天主教。

问:您在书中解释了为什幺当时的中国朝廷拒绝西方人进入的原因。

答:中国的皇上自称“天子”,是世界的中心,是王中之王,其它民族只是其臣民,而且特别鄙视野蛮人。的确,英法联军就是一帮野蛮人,他们的所作所为如同蛮人。遗憾的是,这些野蛮人手中有枪炮,又懂得战争。这是一次帝国主义的殖民远征,是以强凌弱的强盗逻辑。法国人,特别是英国人从中国那里夺取了大量的钱财和物品。这是天大的丑闻!

建议总统归还“四十景”

问:我注意到您在用词上的变化。您刚才既用了“掠夺”来的物品,也用了“带回”来的物品。是不是还存在着某种怀疑,我不是指您而言,而是讲在法国的博物馆专家们的意识里。现在有了国家遗产和世界遗产之说。我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噢,这属于世界遗产的范围”。

答:这个问题问得好。如果您遇到法国的博物馆的专家们,他们会对您说这是战利品。我认为,这就是掠夺。专家们有可能心里也这幺认为,但不好对您这幺说。

问:听说您最近上书希拉克总统,希望法国方面将收藏在国家图书馆的珍品“圆明园四十景”归还中国,能介绍主要内容吗?

答:确有其事。我是今年八月份上书的。我在本书第419—420页也提到这一绝世珍品。这些丝绸诗画出自18世纪的两位中国艺术家之手,主题是昔日圆明园的四十个美景,是唯一能反映圆明园原貌的诗歌绘画作品。1860年,杜潘上校将这些景图从中国抢来,并于1862年2月转让给德鲁欧拍卖行。最后,国家图书馆收藏了这一绝世之作。

问:您这本书上市后,读者的反映如何?

答:我听到的都是赞扬话。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指出书中错误之处。读者认为书的内容诚恳可信,有的读者给我来信,认为我的祖父一定有大量的这方面的档案。

(记者董纯、肖飞)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