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采访海湾战争视频 > 第12部分(第1页)

第12部分(第1页)

入夜,我们驱车横穿巴格达,但见点点灯光寥寥无几,不足巴格达全市人家的十分之一,即便是这些灯光,还有许多是私人小发电机自己发的电。由于巴格达南郊的都拉炼油厂和都拉发电厂被彻底摧毁,巴格达成了黑暗之城。据曼苏尔区一位着军装配手枪的负责人讲,政府正设法集中巴格达附近的中小电厂向巴格达供电,但由于能源不足,情况仍很紧张。拉希德大街的发电机市场由此兴隆起来,一台四千瓦的二手本田柴油发电机卖价八千伊第(合两万五千官价美元)。

阿卜杜。瓦哈卜广场的黑市美元一日一变。战前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的丹麦人w曾用5。56的价格抛出美元,而今已上涨到6。68。而官方规定1伊第为3。228美元倒挂竟为18倍。

1月13日我曾光顾的乍巫拉影院已经关门,往日流行的欧美片和电视连续剧已经绝迹。巴格达电视台只播放一套节目,信号极弱,仿佛下小雨,除政府声音外,全是阿拉伯历史剧。

原来16版的官方《共和国报》已减至8版,纸张质量低下,油墨淡,照片模糊不清。英文的官方报纸《巴格达观察家报》Baghdad Observer已经停刊。

全城已经没有电话,因为所有的通讯中心电话局全被美军摧毁。与外界联系全靠架在拉希德饭店的三部卫星电话,分别属WTN,AP和VIS NEWS(Reuter,NBC,BBC)三家所有。对外开价一分钟150美元到200美元不等。

在萨东大街路口,两个神色诡秘的青年拦住我,问我支持美国还是支持伊拉克。我说我听不大懂,我是个摄影师,不懂政治。但我是伊拉克人民的忠实朋友。这两人一听恶狠狠地问:“你这是什么意思?你应该知道,我们库尔德人快饿死啦。”

市内所有的路口,都有安全警察、士兵、共和国卫队和民兵把守,盘查过往车辆。我们由于是中国人而倍受礼遇,获免检待遇。警卫拉希德大街拉菲丹国家银行的士兵见我们重返倍感亲切,拥抱不止,索要上次我给他们拍的照片。

入夜,美国飞机轰呜而来,吵得人睡不着,没有地面武器还击。

二十七、我拍劫后巴格达

3月18日,我们重返巴格达的第三天。

一大早,我象饿红了眼的恶狼,坐在中国驻巴格达使馆门口的马路牙子上等出租车。可巴格达的出租车好象全跑到爪哇国去了,足足等了两个多小时,连个车影子都没有。自从1月17日战争爆发后,伊拉克就宣布停止对市民供油。一时间,汽油就成了抢手货,每升油价从当时的0。09伊拉克第纳尔,上涨到黑市的每升7-10伊拉克第纳尔,上涨了约90倍。往日街上四处可见的出租也立即凤毛麟角起来。骑自行车成为时髦,连巴格达的富人区曼苏尔区的富豪子弟也学起自行车来。中国制造的飞鸽、金鹿和伊拉克国产的巴格达牌自行车四处可见。“斋月十六日”大街自行车店的普通飞鸽26男车竟开价四五百伊拉克纳尔,合官价美元一千五百多块,而稍好一些的台湾产变速跑车每辆则约合两千美元以上。

直到中午11点,我总算到了闻名遐迩的拉希德饭店。两个月前还婷婷玉立的喷水池已干涸见底。池中翩翩起舞的阿拉伯少女雕塑早已锈迹斑斑。饭店大门口一扇铁门紧闭,客房大厦的玻璃自动门被一扇仅可一人通过的三合板木门取代。所有的玻璃全贴上了“米”字形防空胶条。饭店里没有电,当然就也没有电梯,312房间NBC 的不干胶纸依然五彩斑斓,可屋内已易主人,几个伊拉克官员正坐在里面喝茶。116房间居然还住着个巴解记者,正在吃午饭,桌上地下摆满了各种方便食品。

伊拉克新闻部的“小胡子”见我一头撞进来,不由得大吃一惊:“唐,你怎么又来了,不是所有外国记者全离境了吗?”我说我是上个主麻日(3月15日)随中国大使一起重返巴格达的。这家伙一听竟有些肃然。我说作为人民中国“新华”的摄影记者,我有义务拍战争给伊拉克人民带来的苦难,并将其展示给世界人民。“小胡子”一摆手:“我明白了,你得等我去请示一下。你知道,现在全城没电话。”

我一个人被“晒”在大厅里坐等,又冷又饿憋得够呛,连推了几个厕所全锁着门,靠近餐厅的厕所终于没锁,但“解决”完后才发现,没水冲。

踱出大厅,美联社记者正跷着大腿用卫星电话发稿。目前与外界联系全凭拉希德饭店的三台卫星电话,而这三台电话归财大气粗的美联、路透们所有。我挺在行地问“美联”,一分钟多少钱?他翻了翻白眼,“至少一百五十美元,但不能传图片。”我冲他随手摁了下快门,拍了张这小子的尊容。

返回大厅,“小胡子”还没回来。我半躺在大皮沙发上养神,仰面朝天数着天花板上的吊灯,尽量提醒自己要耐心等待。猛然一阵香风拂面,不知何时对面坐了两位阿拉伯少女,我们彼此一家,各想各的心事。这时又过来一个小伙子,坐在我旁边和那两个姑娘套磁。大概想露一手,他竟用英语问我:“日本人?”我摇摇头。“朝鲜人?”我又摇摇头。“台湾人?”我朝他大喊:“怎么你没见我身上的五星红旗吗?!”小伙子并不生气,面带微笑地问我在这儿干什么?我告诉他我在等新闻部官员,他将带我去拍照美国人轰炸民房的现场,那位官员让我等着“Shiway-Shiway”(阿语:一会儿),可我已坐了两个钟头。小伙子一听说:“那边是主管阿拉伯事务的头儿,你为什么不直接去请示大人物呢。”

这个大人物身着笔挺的灰西装,五十岁上下年纪,头戴阿拉伯花格头巾,两撇胡子挺象阿拉法特。我用英语把刚才的话又重复一遍。他听后大吼一声。“小胡子”变戏法似地跳了出来,连说“Nam Nam”(是,是)。

“小胡子”把我交给一个高个、戴眼镜、花白头发的斯文男子。“小胡子”一走,斯文男子就问我饿不饿,我硬挺着咕噜作响的肚子说不饿。他拍了拍他的肚子:“可我饿了。”我说:“哦。”他又问:“你不打算和我一起去吃午饭吗?”我坚决地说:“我吃过了,我可以在这里等你。”

又过了半个小时,斯文男子终于回来了,告诉我一小时一百个伊拉克第纳尔(合332官价美元),我说行,他捅了我胸口一下,“换美元吗?”我说:“对不起,我的美元已经换给拉菲丹银行了。不过明天我可以帮你想办法。”

我们雇了辆红“皇冠”,看样子司机是斯文男子的朋友。我们先到了被炸成四截的共和国桥(Bridge of Umhuriyya )。斯文男子从西装口袋中掏出个小本子一晃,守桥的共和国卫队闪开一条路并告诉我只许站在哪个位置、朝哪个方向拍。照完后,我爬上了断桥,两个共和国卫队仍然紧跟着我,我用脚掌走路,后仰着身子,沿断裂后坠向底格里斯河的柏油桥面往下走,直到陡得往下滑时,才连滚带爬地回来。士兵见状哈哈大笑,让我站直了别动,围在我背后读我摄影背心上的阿文字“人民中国新华社”,连竖拇指:“中国,好。”

地方政府部和司法部座落在同一街口,都已被彻底炸毁,持枪士兵和民兵正检查过往车辆,一群小孩在废墟上捡木头,赃兮兮令人心酸。司法部门口有一座十来米高的萨达姆画像,可惜太侧了,24毫米镜头收不进去,我变换着角度,试图将其和被炸毁的大楼拍在一起。这时来了几个老百姓,抓住我的胳膊不许照像。幸亏斯文男子走过来,掏出个小白牌向他们一晃,老百姓立即散去。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