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到华夏第二帝国的组成,很多民族主义者肯定要气得直跳脚,他们会说,你怎么能管五胡乱华叫作华夏第二帝国?
不要着急,且待我慢慢解释。如果五胡乱华不叫作华夏,那么真正的华夏,在陈灭亡之后就彻底灭绝了。有些民族主义者现在经常说什么“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这些我都不同意,如果按照他们的观点来看,南朝之后就没有中国了,因为隋唐都至少流淌着一半少数民族的血液。
所以,我说大家都是华夏民族,而且不论是五胡还是其他的少数民族,其实都是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中国历史上的人口经历过无数次的大洗劫,其中最狠的一次就是三国时代。大家想一想,当时蜀亡时还剩90多万人,吴亡时还剩200多万人,魏国平蜀时还剩下400多万人,根据钱穆先生的考证,全国加起来也就剩下七八百万人口,今天的历史学家认为可能没有那么少,但最多也就剩下2000多万人,那也没有汉末人口的一半多了。而且我本人还是认为钱穆先生考证的数据更为准确,因为我看《出师表》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蜀国的人口绝对不会超过100万,不然诸葛亮不会说,咱们今天不打的话,明天连兵都要没有了。所以在三国时代,由于人口大量减少,大片的土地无人耕种,只能引入少数民族,尤其是北方的少数民族,曹操亲自从关西迁来少数民族,羌族从西部迁来,匈奴族从北部迁来,鲜卑族从东北部迁来。
说到底,少数民族的大批迁来,都是咱们汉人自己的政策,因为我们这儿的人差不多都被自己杀光了,最后不得不把人家胡人引到中原来,让胡人种地、交税。当然所有的政策,还是会把胡人和汉人分开对待,比元朝时期蒙古人歧视汉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当时在中原地区,汉人对被引来的少数民族实行了残酷的统治,不把少数民族当人,而是当奴隶。所以最后匈奴和鲜卑起义的时候,理由就是汉人奴役我们,不把我们当人,我们走投无路,只能揭竿而起。
而且汉人内部腐败,战斗力也和少数民族没法比,所以五胡乱华的时候,大多数的少数民族都来自关中地区。起义之后,建立了大量的政权,其实这也算好事,因为把士族豪门都轰到南方去了,留在北方的士族都是二等士族。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钱和实力渡江,就像国民党跑到台湾去一样。所以,这些留在北方的二、三等士族,没有一等豪门那么不可一世。再说,少数民族建立了政权,也不是想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加落后的,人家也想学习中原汉人的先进文明,所以就出现了北魏的孝文帝改革。
北魏是空前强大的,是第一个统一了北方的北朝的大朝代。北魏的孝文帝愿意改革,鲜卑的姓都改了,从拓跋改成元,独孤改成刘,所以现在姓刘的人,很可能不是真正的汉人,而很可能是姓独孤,姓元的也有可能是最初姓拓跋的鲜卑人,比如元化、元彪等,各种古怪的少数民族姓氏,都积极地向汉族靠拢,取汉制,向汉族学习。幸亏那些一等的豪门大族都逃走了,所以没人教这些少数民族学庄老玄学,并且那些一等豪门大族,逃到了南方还是在相互较量、争斗,欺负南方人。留下的二、三流氏族都奉周礼,奉儒学为正统学派,而且他们彼此之间也非常团结,并带领北方人民一起,好好地跟少数民族共处下去,既然咱们打不过少数民族,那就好好地同化他们,用周礼帮少数民族编制。其实周礼并不是周公写的,而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妄人写的,其实也不能称之为妄人,就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但是他冒充周公的名义,写下了《周礼》,这件事如今已经被确凿地考据了,《周礼》肯定不是周公写的。但《周礼》中确实记录了很多周朝的东西,比如井田制,北朝觉得井田制不错,咱们就学习这个吧。
根据现在的历史学家考证,井田制只是一种理想,我本人对此也不太相信,因为中国有这么多的丘陵地带,要整齐地划分成九块田,大家各自种19的公田,这个可操作性并不是很强。其实井田制最大的用意应该是“十税一”,因为九块田里有一块是用来收税的公田,19就跟“十税一”差不多。
总之,因为采用了井田制,北朝风气一新。当然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老百姓都被杀得差不多了,大豪门士族也都逃跑了,人少地多,很容易实行均田,南朝十税六,北朝十税一,北朝人民的负担大大减轻,甚至有些时候达到了十五税一,人民已经感觉非常幸福了,府兵制也一下子把农民解放了。
均田制、府兵制,后来整个华夏民族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新鲜血液,都是从北朝延续下去的。所以,如果民族主义者坚持说北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不能算作华夏民族的话,那华夏民族到此为止也就没什么讨论的必要了。
总之,北朝率先实行改革,国富民强。当然北朝和南朝一样,都无比信奉佛教,但是北朝比南朝富有,很多寺庙都是用木头建造的,而北朝建造的寺庙的文物,到今天都是华夏文明的瑰宝。我在洛杉矶的一个朋友家里有好几个北齐时期的佛头,雕刻和做工精美,那都是价值连城的国宝。今天中国那些享誉世界的佛教石窟,其实都是南北朝时期建造的,比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还有世界上最大的文化遗产之一——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建造了很多年,始建于东晋。而且敦煌这个地方很令人扼腕叹息。在后来的各种战乱中,这个地方被埋没了,根本没有人知道那是一个有着无数建筑奇迹的地方,因为西北人就在土里挖窟窿建房子,战争中那些窟窿很容易就被封住了。一直到清末,辉煌的敦煌才被一名道士发现。但那道士完全不知道这些佛像的意义,他就觉得这个地方风水不错,于是就在那儿建了一座道观,修建道观的过程中,毁了不少珍贵的文物。而且修道观还需要钱,敦煌石窟里存放了数十万种的古书、古画,本来都保存得极为完好,结果道士把这些东西都卖给了附近的村民,让他们烧了之后用灰泡水喝,用来包治百病,大量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就这么被烧毁了。幸亏后来来了英国人、法国人、俄国人、瑞典人(大家不要说我是卖国贼),他们以特别便宜的价格,按斤称地从道士手里买下来用车子来装的文物,带回了他们的国家。法国人拿走了大量的经书,后来他们在天津港装船的时候,顺路跑到北京去,找了几个国学大师,让他们给翻译一下这些经书到底写了什么,结果京城的这些国学大师全都傻了,这才知道西北的土地上有那么一堆洞窟,里面藏着稀世国宝。大师们赶紧向政府申请保护。最可气的是,在政府的保护令正式颁布之前,这个道士又转移了大量的文物,拿去变卖。后来俄国人来了,又弄走了几万个残片。如今,这些东西分别保存在大英博物馆、法国和俄国的博物馆里,虽然外国人把我们的东西拿走了很可恶,但总比我们自己的愚昧道士拿来烧了泡水喝强,总算是替我们保存了部分历史。
总之,北朝留下了大量灿烂的文化。但少数民族建立的帝国也有一些不仁不德的传统,北魏最强盛的时候,做了一些和奥斯曼土耳其有些像的事情,就是只要立储,立刻就把储君的母亲杀掉,因为害怕太后把持朝政或篡权。奥斯曼土耳其是苏丹一继位,立刻就把兄弟杀掉,害怕他们篡位。这就保证最有能力的儿子才能继位。后来奥斯曼土耳其的一位苏丹心太软,没有杀兄弟,而是把他们关起来。之后便形成了惯例。这些被长年囚禁的皇子一个比一个软弱,有些后来继承皇位,导致了奥斯曼帝国走向衰落。
慕容鲜卑建立了几个国家,拓跋鲜卑建立了北魏,还有鲜卑的部落,它们都有立储杀母的传统。后来北魏迁都到洛阳,接受了汉化改学儒家思想之后,大家觉得这个传统有点不太好,每次都把太子的母亲杀了,似乎不够仁孝,于是就放过了一位太子的母亲,结果导致北魏后来的外戚专权,分崩离析成东魏和西魏。东魏归了我们老高家的高欢。这应该是我们老高家第一次站上历史舞台。高欢扶持了一个傀儡皇帝孝静帝,建立了东魏,定都邺城,然后就开始搞禅让的那一套,让皇帝封自己为公为王。
高欢开启了华夏第二帝国的第一次禅让,但他没当上皇帝就死了。高欢死后,高洋继位,建立北齐,追封高欢为神武帝。北齐建立隔年,高洋以毒酒毒死了东魏的孝静皇帝。西魏那边的皇帝跑到了长安,投奔了宇文家族,宇文家族也照搬禅让的那一套流程,建立了北周,后来北周灭了北齐,又禅让给了隋,隋又禅让给了唐。以上这些朝代都是正儿八经地走了禅让的流程,唐朝到了最后又禅让给了朱温。朱温早年曾参加过黄巢起义,后来脱离了黄巢的大齐政权归了唐,自己又改名叫朱全忠,最后从唐哀帝手中夺取皇位,建都开封,建立了大梁,是为梁太祖。至此进入了五代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唐朝禅让给了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分别只是一段小插曲,加起来才十几年,最后后汉禅让给了后周。后周通过陈桥兵变,禅让给了宋。总之,从北朝开始,一直延续到宋被蒙古灭亡,从法理上来看,这期间的朝代都是靠禅让传承下来的。虽然中途因为战乱,国玺被弄丢了,但我认为国玺其实在北朝时代就已经丢了,虽然这个东西目前无法考证,但至少有书写着法理的文件,一代代地传了下来。这个延续了好几百年的帝国,我们就管它叫华夏第二帝国。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