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圆明园中的缘是什么意思 > 第5部分(第1页)

第5部分(第1页)

遇到了你!”馨贵人满眼情意的看着刘星说道。

“看来我们前生真的见过,要不然也不能这么有缘!”刘星笑着说道。

“恩!”听见刘星的话,馨贵人脸色变的修红,轻轻的点了点头。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五章  博古论今谈国事——卧龙?凤雏!(1)

接下来的几天,圆明园既然很平静,刘星所在的小园子也是如此。

这几天刘星、馨贵人还有小月并没有出去游览圆明园。在馨贵人的闺房中,刘星和小月当起了学生,馨贵人则当起了老师,教着两人学字认字写字。过的还算充实,至少大家的关系亲的跟一家人似的。

刘星除了晚上睡觉之外,其他所有的时间几乎都是与馨贵人在一起。字学多了,书也能看了,知道的多了,和馨贵人自然就聊到了书中的内容。

至此刘星才知道,馨贵人原来是一位才貌双全的女人。

“现在大请帝国被太平军闹的翻了天,古人又相传‘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这么好的宝贝流传下来,怎么就不见大清军胜利呢?是不是这三十六计是假的?”一边的小月拿着抱着一本三十六计在看,这是她刚从宫里面拿回来的。

“都说一代更比一代强,自乾隆爷起,大清国就开始一代不如一代。三十六计是古代兵学智慧的浓缩,被誉为‘益智之荟粹,谋略之大成’。不是三十六计是假的,而是当今大清朝并没有善于用兵之人。大清朝升平日久,积累的弊端太深,所以整个国家开始走下坡路,但是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消除这些弊端,而且容许这些弊端继续存在,久而久之,积少成多。而且当今朝廷黑暗,皇上又只懂享乐。官员呢?怎样才能在朝廷立足?可能巴结宦官,阿附权贵;以当官为能事,随波逐流;以势利为轴心,左右逢源。内忧外患是迟早的事情。大清国会消失,只是时间的问题。”刘星叹了口气说道,看了几天的书,还真找到了一点儿忧国忧民的感觉,特别是又结合了他比常人多经历的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更让刘星对书以及对大清国的朝廷有了深一层的了解。

可惜历史不是能改变的,自己一个人力量微薄,纵使有盘古开天的勇气,夸父追月的恒心,精卫填海的信念,自己终究是一介凡人,在圆明园能不能安全的生存下去都是问题。

“诸葛亮在南阳隐居的时候,自号为‘卧龙’;当时襄阳的庞统号为‘凤雏’,有人相传,‘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可如今,虽有‘卧龙’‘凤雏’一样的惊天纬地之才,但只怕是生不逢时,手足难展。何况从上代起,大清朝就已开始没落。皇上的刚腹自用,骄奢淫逸;奸臣欺上瞒下,把持朝政;宦官的勾结得宠,欺压百姓;美姬的谗言迷惑,扰乱耳目。这样的祸患,迟早会导致国家的崩溃,大清国的百姓又要陷入灾难之中了。也许太平军的起义,是一件好事,至少它已经给大清国敲响了警钟。”馨贵人听见刘星的话后同样叹着气说道,一副愤世嫉俗的样子。

“主子,我只是想问‘三十六计’是不是假的,您和刘星这么一说,越来越让小月糊涂了。不过小月知道,如果这些话要是让外面的人知道,那可是会杀头的!”小月看着馨贵人与刘星说道。

“只是从三十六计逐渐联想到一些事情而已。如刘星所说,不是三十六计假,而是当今朝廷没有善于用兵之人。说来,大清朝的建立,其中也用到了三十六计。”馨贵人道。

“哪位老祖宗用过?”小月不解道,刘星也仔细的听着,对于馨贵人的才智,刘星现在开始深深的佩服。也许眼前这个身居小院十五年的女人就是这个时代的‘凤雏’。那自己呢?就算是‘卧龙’好了!呵呵,龙凤佩,正好一对!看着馨贵人,刘星的心理想道。

“太宗皇帝皇太极曾用‘借刀杀人’之计除掉袁崇焕。后金时期太祖努尔哈赤曾亲自率兵攻打宁远,以十三万之众围攻宁远城,宁远城当时只有万余人,两军实力悬殊。当时身为宁远守将的袁崇焕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先后击退了太祖皇帝的三次大规模进攻。袁崇焕趁太祖军气馁之时,开城反攻,追杀数十里,击伤太祖,后金军溃败,不久太祖病死。太宗皇帝对袁崇焕非常痛恨,一心将他除而后快。第二年,太宗皇帝亲自率军攻打明军。后金军分三路南下,先攻打锦州城。而袁崇焕料定太宗皇帝的目标是宁远,决定自己留在宁远,派部将四千骑兵援救锦州。果然援兵还没有到达锦州,太宗皇帝以分兵攻打宁远。袁崇焕亲自到城墙头指挥,用大炮轰击,结果后金军再次溃败,袁崇焕大胜。

那时候大明崇祯皇帝提拔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负责指挥整个河北、辽宁的军事,并亲自召见,并赐予尚方宝剑,准许他全权行事。

太宗皇帝打了败仗,自然是不甘心,他知道宁远、锦州防守严密,决定改变进兵路线。他做好一切准备,率领几十万军队直扑京城。

当到京城郊外之时,袁崇焕再次从宁远带兵支援,拖延时间,其他明军这时已经敢来,太宗皇帝的如意算盘又打错了,这个时候他意识到了袁崇焕的棘手,走投无路之时,太宗皇帝想到借刀杀人之计。

当时有两个太监被太宗军俘虏,关在营地。有天晚上,一个太监半夜醒来听见看守他们的士兵在外面轻声谈话。

当时一个太宗手下士兵说:“今天咱们临阵脱逃完全是皇上的意思,你可知道?”

另一个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那人又说:“刚才我看见皇上一人骑马朝明营走,明营也有两个人骑马过来,跟皇上谈了半天话才回去。听说那两个人就是袁将军派来的,他已经与皇上有密约,眼看大事就要成功了……!”

其实这些都是太宗皇帝故意安排的。

那太监趁看守他的侍卫不注意时,偷偷的逃过了出去,跑回皇宫向崇祯帝报道。崇祯帝听了信以为真。他那里知道这这些都是太宗皇帝安排好的?

最后崇祯帝将袁崇焕将军处死,太宗皇帝也终于借崇祯帝之手杀掉了拦路虎袁崇焕。”

“就象听故事一样!大明的崇祯皇帝真笨,这也能上当。”小月看完馨贵人的话后崇拜的说道。

“馨贵人堪比‘凤雏’!”刘星由衷的说道,他实在是没有想到一个深居圆明园角落的女人,竟然懂这么多。

如果咸丰帝用馨贵人做钦差大臣,或许会立即取胜,把太平军击杀在摇篮之中。不过回头一想,馨贵人刚才也说了,皇上的刚腹自用,骄奢淫逸;奸臣欺上瞒下,把持朝政;宦官的勾结得宠,欺压百姓;美姬的谗言迷惑,扰乱耳目。贤能之人已沦落到种田的地步,大清朝的灭亡,也是必然的。

刘星学过历史,对这短时间的事情也有些了解,事实上在整个清军与太平军的运动中,大清国毫无建树,反之观看太平军却打的有声有色。

太平天国后期时,由于内部矛盾的加剧,大大消除了太平军的力量,清军派数十万大军进攻太平军的都城天京也就是现在的南京,清军依仗人马众多把天京重重包围,使天京变成了一座孤城。

而此时忠王李秀成却提出攻打清军江南大营,最后得到了洪秀全的同意。这就是三十六计中的围魏救赵,用在这里也可以说是攻杭救京。

李秀成率部穿上请军衣帽伪装,一路潜入杭州、湖州,围天京的清兵必然会来援救,吸引和调动了江南大营清军。清军调动后,李秀成立即放弃杭州与湖州,又销路回师天京,围攻江南大营。与此同时,英王陈玉成执行假装援救安徽北部的任务,以掩护江南之作战行动。整个过程虽然有些出入,但是实施时确实确实达到了预计的效果,使重建后的江南大营再次被摧毁。这一计在李秀成手中使用的颇为成功。

中兴名臣之一的曾国藩虽然带领他的湘军最后攻破天京,但也在太平军将领手中的三十六计上吃过亏,要不然他也不会落到想要跳水自尽的地步。

谈到曾国藩在太平军上吃的败仗,那就不得不提太平军的另外一著名将领翼王石达开。。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五章  博古论今谈国事——卧龙?凤雏!(2)

曾国藩带领他的湘军水师顺长江而下,直奔湖口。而负责守护湖口的正是石达开。湖口位于长江入潘阳湖之口,上通鄂北,下达皖难南,素有‘七省通府,三江门户’之称,自古位兵家必争之地。

当时太平军在湖口江面设置了一座巨大的浮筏,在筏上造望楼,放有大炮,有数百水军把守。太平军借助这个水上堡垒粉碎了曾国藩所率领的湘军多次进攻,最后曾国藩恼羞成怒,决定用其所有水师与太平军决战。战斗激烈,但太平军寡不敌众,浮筏被突破,这使从长江进潘阳湖有了一个缺口,如果清军又此长虚而入,对太平军将造成严重的威胁。石达开并没有因此而张皇失措,经过了冷静的思考,一个扭转败局的计策出现在他的脑海里。

石达开发现曾国藩的水师由两部分组成,大船上放中重炮,负责远程攻击和后勤,太过笨拙。小船灵活,是进攻的主要力量。这样的两种船只能配合不能分离。石达开知道曾国藩吃了败仗,一看有机可乘必会求胜心切,很有可能使小船脱离大船。

因此,只要掌握住机会,就能使清军的大船与小船分开,然后各个击破。于是石达开下令,浮筏的缺口占切不修,园地监视敌人动向。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