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画面她记了很多年,是每个噩梦里必然会出现的场景。
林砚冰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觉得,自己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死过一回了。
她被送入福利院的当天就生病了,反反复复地发烧,烧了三天三夜,那儿的工作人员仅仅只是给她喂了一片药片,之后便再也不管她,由着她自生自灭。
那种地方,生病的孩子太多,她不是特例。
现在想想,她这被冷落的十多年,真正的开端,是那片药片。
从那时候起,她就不再值得别人去替她费心了。
所幸林砚冰命大,没病死,三天过后,烧退,她挺了过来。
没死是命大,死了,也没什么。
没有人会因为一名孤儿的死而伤心在意,福利院老旧,各项设施服务都很落后,每年都有病死的孩子。在那种环境之下,死亡,无人在意。
但之后的情况,并没有比病死要好多少,甚至更加痛苦。
高烧后,林砚冰一度说不出一句完整的句子,只会单音节的发音,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蹦。别人和她交流费劲,索性都不和她接触,她没有玩伴,别的小朋友私底下嘲笑她捉弄她,喊她“小哑巴”。
除此之外,由于车祸后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她失眠,入睡困难,夜夜噩梦缠身。
晚上睡不好,白天浑浑噩噩没精神,那么小的一个孩子,精神状况已经很令人担忧了。
更可怕的是,福利院里的孩子大多数都有些问题,有的天生残疾,被父母抛弃;有的和林砚冰的情况差不多,家里突发意外无人抚养,身体上没什么问题,但精神和思想上却早就出了问题——格外的麻木迟钝。
五岁的孩子,正是需要教育引导的阶段,大环境如此不堪,林砚冰不可避免地被同化,从一个聪明可爱的小女孩,变为一个傻傻呆呆的、游魂似的小哑巴。
她变得和那些孩子一样,麻木迟钝,吃饭吃到钢丝球的钢丝都得反应好一会儿,慢吞吞地咀嚼半天,嘴巴被扎疼了,才慢吞吞地从嘴里抽出来。
转折点在半年之后,福利院里上下整顿清扫,说是为了迎接来领养孩子的社会人士。
福利院的老师有私心,私底下对自己喜欢的孩子叮嘱教导了一番,教他们如何讨得大人欢心。
“记住了哦,等会儿要表现得活泼一点,要笑,对未来的爸爸妈妈笑,知道了吗?”
“……”
林砚冰不是个讨他们喜欢的孩子,当然没人教她什么,她只是端坐在自己的小书桌前,认认真真地看一本故事书。
那里面不仅有色彩缤纷的插画,还有拼音和文字。她学过拼音,现在正对着这些拼音,自学着认字。
这本书已经被她来来回回翻看了好几遍,里头的所有汉字,她都认识了。
女孩张了张嘴,唇舌微动,摆出一个字的发音口型,轻声蹦出来一个音节。
再进阶,两个音节连起来,组成个词语。
字成词,词成句。
她没有放弃自己,她瞒着所有人认字、学习说话,成功摆脱了单音节蹦字的毛病。
她才不是小哑巴。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