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做的最傻的事 > 第9部分(第1页)

第9部分(第1页)

一直遵守着。

但有一个月,员工们都发现自己的奖金少了一大截,开始不敢说,但情绪总是会流露出来的,渐渐地大家也就都心照不宣了。

一天中午,吃工作餐时,大家见老板不在公司,有人就开始抱怨,很快得到众人响应。有一位来公司不久的中年妇女,一直安安静静地吃饭,与群情激奋的气氛极不相称,很快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有人问她,难道你没有发现你的奖金被老板无端扣掉一大截?她有些吃惊地回答:“没有啊!”

整个饭厅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每个人都一脸疑惑,他们都在心里揣摩,人人都被扣了,为何她就没有?莫非她与老板有关系?应该不会吧?

后来大家才知道她是被扣得最多的一个。但更让大家没想到的是,不久她被提升了,她的工资会高出一大截,还有奖金,大家对她又嫉妒又羡慕。

几年后,当再见到她时,许多人已认不出她来,那身合体的米雪儿职业装和与脸型非常相称的发型,把她烘托得职业且老道,那神态有一种阅尽人世变迁的沉稳与平易。

此时,她已经坐到了经理助理的位置,公司的二老板,是标准的白领丽人。谁能想到几年前,她不过是个人到中年的下岗女工。

当说起了当初被扣奖金的那件事,她向他描述了自己当时的心情,她的确没有装蒜,她是这样想的:那时她工作了近二十年的工厂亏损得已很厉害,常常发不出工资,因为家庭负担太重,她只好出来打工了,收入比起她以前的工资要高出百十元钱,这让她喜出望外,非常珍惜这份工作。这个月我被扣了奖金,一定是自己做得不好,所以只配拿了较少的奖金,所以我下个月一定要努力。

徐经理的商店生意兴隆,有人问他:“你的经营之道是什么?”他笑着说:“不字加一点,一口一块田,家家日子好,人人笑连连。”原来他说的是一个“福”字。

再问他:“什么是福?”他脱口回答:“吃亏是福。”并且进一步解释说:“我把顾客真正奉为上帝,宁愿少赚点钱,也决不让顾客吃亏。在我这儿买东西,我坚决做到百挑不厌、包退包修、负责到底。一段时间内,在有的商品上,我少赚了,甚至吃了亏,但从长期和总体看,我收到了很好的效益。正因为这样做使我受到了广大顾客的欢迎,上门购物的人自然络绎不绝。所以我相信吃亏是“福”。

到此,我们再来看吃亏和杰出之间的关系,其中的道理就不言而喻了吧。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傻”点,机会就多点(1)

一般的人肯定不会相信“傻”点还能机会比别人多,但如果告诉你,这里的“傻”表现出的是一种对工作的尽心尽责、毫无怨言、积极进取,那你还怀疑这样的“傻”会拥有更多的机会吗?

在很多人眼里,刘敏的运气似乎特别好。她的专业在这个行业里并不占什么优势,长相一般,能力也并不出类拔萃,但她在进入公司后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在每一个部门都做得有声有色,每一次调动都令人刮目相看。

关于她的升迁,有各色各样的说法,大致上都有这么一点,那就是大家总觉得是好运气在眷顾着她,给了她得天独厚的机会,否则她凭什么从人事部文员到营销部经理,一路绿灯呢?

只有她自己清楚机会是怎么得来的。进这家大公司的时候,专业优势并不明显的她先被分到人事部,做一个并不起眼的文员。

那个部门,能言善道、八面玲珑的女孩子和深谙权术、能力平庸的男人比比皆是。她从不惹是生非,只是恪尽职守。不过也偶尔显露一下,比如发现别人输错了数据,她悄悄地就修正了,并不大肆渲染。领导让她做什么,她就竭尽所能,总是在第一时间做到让人无可挑剔。别人扎堆抱怨工作百无聊赖、老板苛刻、地铁太挤时,她在悄悄熟悉公司的各个部门、产品以及主要客户的情况。

有一次,营销部经理偶尔经过她的办公室,看到她在处理一件小事情时表现得十分得体和有分寸感,就打报告要求她去顶他们部门的一个空缺。

到了市场部之后,她的世界骤然广阔起来。不过同原先一样,她的特色就是默默地工作和努力。半年后,她的几份扎实的调查分析报告为她赢得了一片赞扬。一年后,她已经是市场部公认的举足轻重的人物了,看到她在会议上气定神闲、无懈可击的发言,原来人事部的同事大跌眼镜。

刚刚荣升市场部经理不久,老板请她吃饭,然后问她愿不愿意接受新的挑战,去情况并不乐观的北方分公司。

刘敏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她选择了库存积压最严重的第一销售处,开始了她的第一步工作。

在寒风凛冽的冬天,她一个人借了一辆自行车,找代理自己公司产品的经销商,了解产品滞销的原因。慢慢地,几个月后,情况就开始明显改善了。

不知情的人,当然以为她这两年走鸿运,哪里知道她每天下来口干舌燥、腰酸背痛的艰辛。

第一张大单子是去拜访某局长,偶然听到他同业内另一位局长在打电话,谈论第二天去某风景点开会的消息。刘敏回公司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了他们入住的酒店。第二天傍晚,一身旅行装束的刘敏与局长们相遇在酒店大堂里,她说是来自助旅游的,虽然醉翁之意不在酒,但谁也没有看出来,或者说年长的局长们涵养好,不忍心揭穿她。

几天下来,局长们邀请她一起参加活动,唱歌、打牌、聚餐。再后来,认识她的人同她的关系更密切了,不认识她的人也慢慢接纳了她,她的客户名单上增加了一大群强势的人。第一张大单就在半年后从这群人中产生了。

关于机会,刘敏应该是最有感触的,她说:机会来的时候,并不会同你打招呼,告诉你我来了。不疏略平时的每一个点滴,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就是在为自己创造最佳的机会。

和刘敏不同,很多职场中的人,他们总是自作聪明地被动应付工作,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他们在工作中没有投入自己全部的热情和责任,只是在机械地完成任务,而不是创造性地、自觉自愿地工作。这种被动工作的员工,很难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最终也将一事无成。

“傻”点,机会就多点(2)

被动工作的人,不但不会主动去做老板没有交代的工作,甚至对于老板交代的工作,也要一再督促才能勉强做好。这种被动的态度自然会导致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下降。久而久之,即使是被交代甚至是一再交代的工作都未必能做好了,因为他已经习惯于想方设法去拖延、敷衍以至推卸。这样糊弄工作的员工只能因为糊弄工作而糊弄自己,公司也根本就不会再分派给他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更不会给予机会、委以重任了。

请检视一下自己,看看你有没有被动等待工作的不良习惯。如果有,就不要再消极地等待了,也不要去抱怨,而应该自我反省、勇于改变。

对待工作,不要总是从“聪明”和“傻”的角度去分析考虑,如果你要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就应当克服被动工作的习惯,将其从自己的个性中根除。在这方面“傻”点,你的机会就多点,这样你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布迪最初只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整车装配线上的一名杂工,他的成功,就始于工作中一次次平凡的积累。正是“傻傻”地抱着积累平凡就是积累卓越的工作理念,他在不到30岁就被擢升为公司总领班,成为通用公司最年轻的总领班。

布迪是在20岁时进入工厂的。工作一开始,他就对工厂的生产情形做了一次全盘的了解。他知道一部汽车由零件到装配出厂,大约要经过10几个部门的合作,而每一个部门的工作性质都不同。

他当时就想:既然自己要在汽车制造这一行做一番事业,就必须对汽车的全部制造过程都有深刻的了解。于是,他主动要求从最基层的杂工做起。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