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五代逆天txt > 第128部分(第1页)

第128部分(第1页)

张守忠有点纳闷,依今天上午的攻势来看,均州是岌岌可危啊。就算自己的援军马上就要到了,可是,白衣军至少要有一天的时间吧。他们怎么可能这么痛快的就撤退了呢?

张守忠转念一想,白衣军撤退了,均州城不就安全了吗?自己应该高兴才对啊。可他还没有来得及挤出笑容呢,心里陡然又是一惊,莫非白衣军已经知道了我们有援兵,所以,他们选择了撤军,这么一来,那黄土镇,是不是就没办法光复了呢?守土之责,可不仅仅是均州城啊,黄土镇也是有责任的。更何况黄土镇地势险峻,朝廷还有中路总管府对它都很重视啊。张守忠不由自主的忧虑了起来,虽然他心里认为,黄土镇的失守,和总管府的调军计划有关,如果不是黄土镇守军减少,怎么可能就那么容易失守呢?

刘振远的心思可没有张守忠那么复杂,他看着白衣军缓缓向着西边撤退。他只有一个念头,追还是不追。在他看来,白衣军选择撤退,只有一个可能性,黄土镇受到攻击了。因为卢绛的大军一直都没有出现,如果说上午卢绛不出现,还能解释为卢绛想让白衣军的体力和斗志在均州城下磨掉一些,那么白衣军吃饭、休息的时候,就是卢绛出兵的大好时机。可是,只听见远处隐隐约约有战鼓声传来,却是一个楚军都没有看到。那么卢绛的军队去了哪里——黄土镇,他只能去黄土镇。

而现在白衣军的撤退,似乎也透露出一些讯息,是不是黄土镇吃紧,所以,白衣军这才回军救援啊。那么,自己应该出击了。在白衣军的屁股后面狠狠的捅他一刀。可是,白衣军撤退的既为奇怪。正统的撤军方法,那肯定是晚上撤退,晚上撤军不容易被人发现。可白衣军大白天的就这么撤退了,退得还很奇怪,怪在什么地方呢?怪在他们撤退的速度很慢,看起来不像是行军,更像是旅游观光。

那么追还是不追呢?追的话,万一这是敌人的疑兵之计,他掉转头来,把自己给吞掉,那可怎么办呢?可不追,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敌人从眼皮子地下溜走,那岂不是太。。。

刘振远犹豫的看了眼张守忠,正巧张守忠也看了过来。“刘将军,敌人要退了,不如咱们起兵追击吧!”张守忠出人意料的激进。

第五十二章 萧县大捷

第五十二章萧县大捷

在中线,白衣军和楚军在武关一带,互相做疑兵,大玩“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时候,东线的战局,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徐海都统倪可福以网络中常用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萧县为了个水泄不通,可是进攻却少之又少。

按常理来说,这没有什么奇怪的,围城战在战争史中本来就是极为常见的。围而不打,也不算什么,从经验上来判断,楚军这么做的意图,很有可能是想围城打援。特别是十天之后,大楚皇帝马云带领10000兵马亲自赶赴萧县。整个淮北的楚军,军心大振,大有决死一战的气势。

不过,楚军气势高昂,可是,对萧县的进攻却并不凶猛。在宋州坐镇的大周名将郭崇(作为东线的指挥官,郭崇并没有呆在萧县,不然倪可福把郭崇围在萧县里面,外围的军队不就没有人指挥了吗?),对此却并不在意。因为,要围城打援的话,萧县可不是理想的场所。萧县是什么地方,过了萧县,不足百里就是宋州了,过了宋州,不足200里就是汴京城了,就是大周的心脏所在了。萧县对于汴京是这么的重要,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郭崇把萧县整个重新建造了一遍,城墙修得不比徐州差,城里的粮草军械足够大军使用三年,而且驻守在萧县的周军也有15000人,再加上萧县依着汴河,靠着丁公山,本身也并不是那么容易进攻的地方。

换句话说,如果楚军在萧县围城打援,在宋州的郭崇完全就不用理会,只要等到楚军粮食消耗殆尽的时候,才出兵追击就可以了。如果楚军摆出一副强攻的姿态,那对于郭崇更是有利,让楚军的精力都消耗在萧县的高墙之下,等楚军疲惫了,自己再出动大军,岂不是一场大捷吗?

可惜,天不遂人愿。

自大皇帝马云到了萧县之后,楚军的战略计划似乎不是想围城打援,而是想攻城。可攻城的法子,却是非议所思。

倪可福兵围萧县,可不是什么也没干。倪可福出兵是4万人,加上马云带来的一万人马,总共是5万人马。可是,马云到达徐州之后,立刻下招领,调动徐州百姓5万人,赶赴军前效力。这效力的法子也极为奇特,即不是让百姓们搬运粮草,也不是让百姓们充作炮灰。

而是让老百姓在萧县城东堆砌出一座高高的土山。楚军在土山上能把萧县内的情况看的一清二楚。

这人多果然力量大,这土山越堆越大,正慢慢的向萧县引动开展开,因为土山比县城高,所以,萧县的攻击火力,完全被土山上驻扎的楚军所压制了。这和中线高怀德水淹黄土镇的计策相似,如果把土山堆到了萧县城边,那萧县可就守不住了。

刚刚接到消息的郭崇还有点不敢相信,马云难道真的有这么大的手笔,堆出这么大的一座土山来?这堆土山可不是什么轻松活啊。楚军站在土山上能压制住城中的飞箭、抛石机,这说明这土山不仅很高,恐怕山顶的面积也很大。楚国这要挖多少的土,才能完成这么大的一项工程啊!而且这堆土山的土从哪里来?

大周的官员可能觉得堆土山很苦难,可对于楚国,特别是徐州的百姓来说,泥土、土砖却是极容易得到的。大家难道忘了,去年徐州马贼成灾,闹得徐州百姓没办法种地,正准备纷纷逃亡呢?当是大皇帝马云迫于无奈同意了徐州团练使曹彬的建议,出台了一条政令:修渠令!

修渠令里规定,由朝廷出面,雇徐州百姓开渠道,垦荒田,从渠道里挖出来的土,让百姓直接在村子的外围筑造成土墙(防马贼进攻)。而这次,马云下诏调用徐州百姓的时候,就命令那些百姓将土墙给拆了,把土给带到萧县来,带来的土越多,给的钱就多。这么一来,百姓自然踊跃参加,很多人甚至把地里的土也给拉来了。人多力量大,对土城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可就算郭崇的心里有点想不通。但是这土山堆到萧县城墙边,意味着是什么,他是完全清楚的,这意味着,萧县高大的城墙,一下子失去了作用。萧县一定要救。不救萧县,中原危矣。

郭崇迫于无奈,只好被动出击,率领军队去救援萧县。不过虽然是化主动为被动,他的心里却并不怎么担心。因为,楚国围攻萧县的军队并不多,这让准备救援的郭崇心里也安心了不少。作为楚、周边境上的统兵大帅,他对楚国的情况还是有所了解的。楚国走的是精兵的道路,军队战斗力很强,可是军队总体数量上还没有大周的人马众多。从东边的海州到西边的邓州,楚军在淮河一线上的军队不过十数万人马,比之大周人马要少上一些。另外,五六年前,他曾经跟随者皇帝郭威南下,和楚军在邓州交过手,楚军的军事实力不弱,可也不比周兵强到那里去。最后,郭崇作为边防大将,他自然参加了多次对楚国的军事施压行动,他对于周、楚之间的形势,认识的也算清楚,他觉得现在楚国和大周一样,虽然视对方为死地,可自己内部都是矛盾重重,眼下是绝对不可能发生重大的战争的。

于是,郭崇安安心心的带领着宋州八万大军,从宋州城出发,准备去萧县巡逻一圈,让楚军知难而退。可惜,他完全没有想到,这次楚国竟然下了很大的决心,要和大周真真正正的掰一下手腕子。在萧县城外的土山初具规模之后,马云就秘密命令东线行营总管朱元将淮南的军队除了在寿州留下10000人马之外,全部调到了萧县附近。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