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中国古代风流人物介绍 > 第5部分(第1页)

第5部分(第1页)

辖之下,疏通了丝绸之路的南北通道,保障了西北边疆及西域各族的安全。班超的超人胆量和远见卓识由此可见一斑。

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年),班超出任西域都护,管辖西域诸国,进驻龟兹。从此,一条在战乱中呻吟、阻断了的丝绸之路,重又恢复畅通;一条长达七千公里,穿越了广阔田野、无垠沙漠、肥沃草原和险峻高山的丝绸之路,重又摇响了驼铃。汉和帝下诏褒奖班超:“不动中国,不烦戎士,得远夷之和,同异俗之心,而致天诛,蠲宿耻,以报将士之仇。”班超也因功封定远侯,实现了自己“立功封侯于异域”的誓言。

班超“投笔从戎”、“建功异域”,用他的勇敢和智慧,拓展了丝绸之路,将中国洛阳与地中海东岸国家紧密连接,促进了中外人民的友好交往。拂去岁月的尘埃,古都洛阳,在丝绸之路东方的起点上,熠熠闪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班超,疏通的不仅是一条古欧亚大陆的贸易通道,更是一条文化的纽带、友谊的桥梁。

投笔从戎——班超(4)

后人纪念班超,似乎不在于他的武功,而在于他的德政。班超的所作所为,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合乎人心所向。他带来的只有三十六人,要与强大的匈奴势力作战,必须团结和依靠西域各民族。初到疏勒,擒获兜题,许多人要求杀之以后快。“超不听,欲示以威信,释而遣之”。这对团结龟兹,彻底孤立匈奴,具有策略性的意义。班超尊重风俗民情,与当地军民打成一片。正因此故,班超要回内地时,疏勒有个叫黎合的都尉,竟以死劝留,引刀自刎。于阗国的王侯和百姓闻此消息:纷纷呼号悲泣,诉说苦衷;不少人还匍匐在地,抱住班超等人的脚,苦苦挽留。此情此景,使得班超为之动容,感慨万千。

得民心得疆域,靠民心守疆域。与少数民族建立如此深厚感情,古来的将军又有几人呢?

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张骞、班超出使西域,玄奘西天取经,鉴真东渡日本还是郑和下西洋,他们带去的不是枪炮和鸦片,他们的远行没有带去硝烟和战火,没有使用武力去征服一个弱小的民族,也没有像西方殖民者一样依仗着坚船利炮去打开别人的国门,甚至不惜一切代价试图将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一个独立发展的民族从地球上抹去。中国人没有这样做,他们带去的是天朝的赏赐和中华文明的优秀成果,中国人以其自信的微笑赢得了别人的尊敬。

日暮乡关何处是古诗云:“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代马依北风,飞鸟扬故巢。”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长期战争,戍卫边关,连续劳累,随着年龄增大,体力不支,远处“绝塞”的班超难免会起“依风首丘”之思。当年立志投笔从戎的热血壮年,历经三十年塞外风霜,如今功成名就,却也两鬓青青变星星。他在万里以外上书皇帝,请求内调,情词剀切,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位为国镇守边关的老兵的心声:“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表达出一股浓郁的叶落归根的情怀,然而奏章已呈上三年多,仍不见御批!

班超的妹妹班昭想到死去的哥哥班固,对年逾古稀、客居异乡的班超,产生一股强烈的依恋、怜悯之情,于是言辞恳切地上书皇帝:“妾窃闻古者十五受兵,六十还之,亦有休息不任职也。缘陛下以至孝理天下,得万国之欢心,不遗小国之臣,况超得备侯伯之位,故敢触死为超求哀,乞超余年,一得生还;复见阙庭,使国家永无劳远之虑,西域无仓猝之忧,超得长蒙文王葬骨之恩,子方哀老之急。”班昭代兄上书,说得合情合理,丝丝入扣,上感九重,汉和帝览奏,也为之戚然动容。特别是文中的最后两句,引用周文王修灵台,掘地得一堆无主骸骨,他亲自用衣服把这些骸骨重新埋葬;魏文侯之师田子方,见君弃其老马,以为少尽其力,老而弃之,非仁也,于是收而养之。文辞卓绝的班昭以寓意的方式明讽暗喻,让年轻的皇帝感受共鸣,汉和帝觉得实在愧对老臣,于是就在永元十四年(102年)八月,派遣中郎将任尚代为西域都护,御准班超告老还乡。班昭以她的文采和才情使她的哥哥班超得以回朝。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投笔从戎——班超(5)

对于朝中的君臣,班超只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他离开洛阳已经太久,他们中绝大多数人甚至从没见过他。也许在他们看来,这个人就是西域的一部分,就像雪山或沙漠那样,理所当然地将永远存在下去。现在,他们才醒悟到这个传说中的英雄也会衰老,并且已经衰老。

任尚抵达任所,班超一一予以交代完毕,任尚对班超说:“任重才浅,还求明诲!”希望班超对他治理西域提出一些忠告。面对继任者任尚,班超语重心长的说:“西域民情复杂,易散难聚,而你能依靠的部下又往往是些道德并不完美的人,不要过多干涉各国的内部事务,也不要制造矛盾,苛刻和严厉不如公正和宽容更有效。”他将三十余年的经验浓缩为两句话:“宽小过,总大纲。”“水清无大鱼,察政不得严苛,宜荡佚简易。”但班超走后,任尚私下对亲信说:“我以为班君当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任尚不能借重班超的经验,竟以严急苛虐而失边和。这是后话。

垂垂老矣的班超终于踏上了回家的征程。三十年前,他就是从这条路开始了他的奋斗。那时这条路荒凉冷寂,到处隐伏着战乱和危险。而现在,兵营、驿站和烽火台守望着的大道上,商贾络绎,一派和平繁荣景象。昔日随他西行的部下已经消靡殆尽,归途上现仅剩下他一个人。

他不仅如愿进入了玉门关,而且回到了京城洛阳。这里繁华一如昨日,然而却不能不让他感到物是人非,他的大哥班固已经成为宫廷权力斗争的牺牲品,死于牢狱,妹妹班昭也寡居多年,而当朝天子已经换了两个。

他得到英雄的礼遇,被任命为射声校尉(禁卫军弓箭兵团司令官)。但这个职位对他来说只是一个荣誉而已。他在洛阳受到了人们的崇敬,但仅一个月,便因积劳成疾猝然而逝。后人有诗咏道:久羁外域望生还,奉诏登途入玉关;老病已成身遽逝,此生终莫享余闲!

结语   班超在生前和死后都是孤独的,他的功业依靠的是个人的勇气、坚韧和智慧。没多少人理解,除了建功立业的欲望,是什么推动了他远在天边的绝域长达三十年的奋斗?

班超的大半生转战在西域疆场,他机智勇敢,叱咤风云,为进一步开通和巩固丝绸之路,为加强中原和西域、中国和外国的友好往来,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而今这里,丝绸之路,这条连接欧亚的长路见证了两千年历史的沧桑之变,多种文化在此交汇,无数活剧在此上演,这条路经过多少胡商贩客,驿马戍卒,弘法的僧侣,求道的信徒。这是这个世界上最长的一条道路,独一无二的道路。班超只是这条漫漫长路上一个匆匆而过的独行者。

班超死后安葬在陕西华阴的班庄村。斯人已逝,追怀伟人。我满脑子想的还是西域、疏勒,还是大漠、朔风、胡杨。他与安息之地没有多深的情缘。如果说,班超的灵魂回归了华阴,他的精神却永驻西域。

遗憾啊,天伦之乐、安度晚年这种轻松怡然的结局终与班超无缘。

无愧啊,他为华夏的统一大业耗尽了毕生心血!

(夏超    陈阳)

“孔门奇才”——孔融(1)

孔融(153—208),字文举,东汉文学家,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二十世孙,系名门之后,家世显赫。

孔融是东汉末年一代名儒,继蔡邕之后为文章宗师,亦擅诗歌。魏文帝曹丕曾悬赏征募他的文章;孔融被誉为建安七子之首;叹为“扬(雄)、班(固)俦也”。他的文章以议论为主,内容大抵为声张教化,宣扬仁政,荐贤举能,评论人物,多针对时政直抒己见,颇露锋芒,个性鲜明。在艺术上,文句整饬,辞采典雅富赡,引古论今,比喻精妙,气势充沛。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