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基建高手在红楼全文免费阅读 > 第174章(第1页)

第174章(第1页)

甭管铜环三六一人在县衙的大牢里如何痛哭流涕地悔过往事,武元县里的百姓,都恨透了这些山匪,每日恨不得把“铜环三六”这个名字骂上千百遍,求佛祖保佑,千万让他不得好死。

众人恨这铜环三六的原因很简单,武元县闹了这一次山匪,几乎一代人攒起来的这点家底一下子亏光了。武元县马上面临的就是民生凋敝、经济一蹶不振的一系列问题。

武元县原本也是粮食大县,今年的秋赋缴上去也有将近万石。秋赋是刘家联合了几户大粮户先行代缴的。之后刘家事发,还没来得及从县里各家各户里将今年的秋赋收上来,粮食大多由各家储着——在这节骨眼儿上闹了山匪。

粮食是乡里人的命。官军在武元县城下大破山匪之后,百姓们虽然振奋,但原本家在城外各村的乡民回家一看,便是哭声四起。许多人加的房舍被烧成了白地,值钱的东西被一抢而空,原本藏在地窖里的粮食也被抢被烧了,连家养的猪羊鸡鸭之类,也早就做了山匪们腹中的冤魂,被打了牙祭。

城里的百姓也不比城外的农户好多少。他们原本都是做小本生意的,或是依附县衙为生。这次武元县一旦被围,他们的营生立刻都没了,随之家里的存粮也在这一次围城期间耗了个精光。

武元之围刚解的时候,大家都开心得要命,热烈欢庆好不容易失而复得的安宁,但是一旦面对冷酷的现实,再乐观的人也笑不出来——距离明年粮食收成还有大约半年,这半年的日子,究竟该怎么过?

只能靠隔壁桃源寨救援了——大家伙儿都这么想。毕竟桃源寨在匪患来袭时损失并不大。

但无论是城里乡民还是城外来的,大家都是身无分文家徒四壁,用什么来换桃源寨提供的米粮?

但要人家白白送米粮过来,武元县的百姓自己也觉得不妥——桃源县的粮食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那边也是辛辛苦苦栽种出来的,更何况桃源寨自己也有那么多张嘴,谁不要吃粮食?

正惶惶不可终日之际,武元县县衙向县中百姓发了第一批从桃源寨调来的粮食。每一户百姓以户为单位,到县中领取十天的口粮,领取的同时,必须在县衙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登记户口的详细情形。

县衙原本就有全套户籍记录,记录了武元县本县居民的生卒年月,作何营生,是否嫁娶等等,并能与鱼鳞册相对应。

但这一次,武元县百姓在领粮食的时候,除了必须对户籍记录中的内容加以确认之外,还需要如实申报很多补充内容,比如识字程度,健康状况,是否拥有一技之长等等。

“大娘,您再想想,您还有什么会的,织布会吗?纺纱会吗?绣花呢?养殖呢?……养殖的意思就是家养猪羊鸡鸭之类。”

“这位大爷,您说您会木工,那么以下这些工具,哪些不是木工的常用工具?”

县衙的工作人员不厌其烦地询问前来领取口粮的百姓们确认他们申报的内容。刚开始百姓们都很着急:毕竟家里这都断炊了,如果一户一户地回答问题,这排队得排到猴年马月去。

谁知武元县衙一看进度较慢,就去县塾和文庙里搬了一大堆课桌板凳出来,在县衙跟前的长街上一字排开。上百名工作人员一起上阵,帮助百姓们申报户口信息。

这些工作人员并不只是武元县的县吏,还有好些年轻人,有男有女,口音听起来也不全像是本地的。

武元县顿时有百姓猜出来了:“细伢,你们是余江来的吧?”

对面的年轻工作人员笑着回答:“我们是桃源寨来的。受武元县袁大人之托,暂时借调到武元县来帮助工作。”

在这一群年轻且耐心的桃源寨青年的帮助之下,原本武元县的百姓都觉得一天搞不完这事儿的,结果到了傍晚夕阳落山的时候,各家各户都已经领到了口粮。

武元县的百姓觉得这次的“申报”顶顶新鲜,但是桃源寨来到青年们却都一脸淡然——这种申报对他们来说,早已司空见惯,是老黄历了。

按人头领口粮的好处是,这样县里不会再有隐匿人口的现象——瞒报人口就等于吃亏,这个道理人人都懂得。

但也出现过一两次虚报人口,比如说家有八十老母,行走不便,不能赶来县衙处申报;又或是家里给娶了一房媳妇,以前从没声张,但是现在媳妇快要生了,实在是没法儿一起来申报云云。

面对这些申报,工作人员都很淡定:“这位老乡,提醒您一句,今天您这只是申报,暂时还不涉及核实。但是核实工作往后是一定会展开的,到时候如果核实结果与您的申报内容不符,将会影响您的信用等级。”

“啥叫信用等级?”申报的人傻了。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