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人民的名义 > 第1部分(第1页)

第1部分(第1页)

开篇的话

60年前,公元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城楼。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历经五千年沧桑岁月,从此,古老的中华民族揭开了崭新的历史篇章。

作为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尤爱史书。“因胜利而骄傲,因骄傲而*,因*而亡国”,这是他从读史中得出的一条深刻教训。

建国前夕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

他的话,不幸而言中。

刘青山、张子善就是这样的典型。建国初期,一个是天津地委书记,一个是天津专署专员。他们都是参加革命20年左右的老党员,在国民党的监狱里,他们坚贞不屈,表现了共产党人的英雄气概;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他们出生入死,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赫赫战功。但是,进城后,仅仅两年时间,他们就倒在了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下,贪污*,蜕化变质,由革命的功臣成为人民的罪人。

刘青山、张子善这样的贪污腐化分子远不是一个、两个。新中国刚刚建立,*现象就开始在党内滋生起来,其蔓延之迅速,程度之严重,令人震惊,毛泽东曾称之为“贪污浪费的狂澜”。

“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毛泽东把胜利与执政称之为进京“赶考”,从成立中纪委到倡导*监督,从整风到整党,都是为了保证共产党“考个好成绩”。

“只有处决他们,才可能挽救二十个,两百个,两千个,两万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面对刘青山、张子善这样的大贪污犯,毛泽东决不手软,用实际行动向全社会表明:共产党决不会放任*现象滋长下去!

“搜寻大老虎,穷追务获,不要停留,不要松劲,不要满足于已得成绩。”毛泽东亲自发动领导了全国性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大张旗鼓,轰轰烈烈,形成了共和国历史上的第一场肃贪反腐大风暴。

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进城三年,面对反腐倡廉这张大考卷,刚刚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考出了好成绩,交出了人民满意的答卷。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重温那段历史,认真总结和思考它的成功经验,对于新世纪新阶段的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一份令毛泽东震惊的报告(1)

北京,中南海丰泽园菊香书屋。

这是一座古老的四合院,东南西北四面各五间房。院内铺十字甬道,卵石圆润;矗七棵巨柏,四季常青。这里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中央主席毛泽东办公和生活的地方。

1951年11月,初冬的北京已有几分寒意。在一个万籁俱寂的夜晚,菊香书屋里依旧灯火通明。灯光下,毛泽东正在批阅一份报告——一份令他震惊的报告。

这是11月1日*中央东北局书记高岗呈送的报告,题目是《关于开展增产节约运动,进一步深入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斗争的报告》。

报告中说,东北地区从9月份以来,反贪污蜕化、反官僚主义的运动已先后在东北局一级机关和各省市开展起来,并发展成为了有领导的*运动。由于在斗争中揭发、批判和打击了各种贪污蜕化行为,大大提高了干部、群众的觉悟水平,从而使贪污现象得到遏制,机关开支大为紧缩。

报告列举了在运动中揭发出来的一些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行为。其中提到:沈阳市仅在部分单位中就揭发出3629人存在贪污行为;东北区贸易部检举和坦白的赃款高达5亿元人民币(注:本书所指均为人民币旧币。1955年3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新的人民币,代替旧的人民币,新币1元等于旧币1万元);浪费现象和官僚主义也十分严重,仅东北铁路系统就积压了价值上千亿元的材料,无人处理,无人过问。

报告着重概述了东北地区开展反贪污蜕化、反官僚主义运动的经验,主要是:第一,必须开展一个群众性的*运动,才能收到最大的效果;第二,首长负责、亲自领导,对本单位所存在的主要缺点进行诚恳的深刻的自我批评,一次做不好,再做一次,直到真正把群众发动起来;第三,反贪污蜕化斗争是一个复杂尖锐的斗争,领导必须为群众撑腰,加强思想领导,提高群众的积极性;第四,及时处理已经弄清的问题,这样可以安定坦白者,推动有顾虑而不敢坦白的人坦白,也便于争取群众,使坏分子孤立;第五,随着运动的深入与发展,群众觉悟的逐渐提高,不断研究新的问题与经验,以推动整个运动的前进;第六,以一批能力强的干部组成检查小组作为领导的助手,深入检查,及时反映情况,并协助领导机关总结经验,指导运动。

同时,东北局的报告还谈到了不法资本家对党员干部的腐蚀问题。报告说“从两个月来所揭发的许多贪污材料中还可看出:一切重大贪污案件的共同特点是私商和蜕化分子相勾结,共同盗窃国家财产。”“资产阶级、私商对我们干部的引诱、侵袭几乎无孔不入,而我们的各种制度还很不严密。因此,除进一步加强对干部群众的正确政治教育外,还必须严格一切干部和私商往来的纪律,坚持贯彻在这次运动中所修订出的各种制度。”

这份报告中所提到的增产节约运动,是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开展起来的。之所以要大力开展增产节约运动,主要是由新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所决定的。

新中国成立伊始即面临严峻的经济考验,生产萎缩,交通梗阻,失业众多,民生困苦。据统计,1949年同历史最高水平相比,工业总产值减少大约50%,钢产量减少80%,粮食减少25%,棉花减少48%。当时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到亚洲人均44美元的三分之二,不足印度人均57美元的二分之一。这种经济状况,就使得全力恢复国民经济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恢复国民经济,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必然需要付出大量的资金,而资金的来源只有增产节约一条康庄大道可走。 。 想看书来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